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产生了大量的猪粪尿和污水,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福建省部分猪场通过应用4种生态环保养殖技术,达到了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其中猪-沼-果(草、林、菜)生态型养猪技术,通过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种养互惠互利,达到生态平衡,良性发展;漏粪地面-免冲洗-减排放环保型养猪模技术,可以减少猪场污...  相似文献   

2.
兰溪市女埠街道下刘村张某,于1997年兴办养猪场,为妥善处理养殖污染物,在建造猪舍的同时,新建了二级发酵沼气池,充分利用粪尿生产沼气,沼液、沼渣供作高效有机肥料.与传统养猪方式相比,"猪-沼-粮"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综合效益,而且形成了猪-沼-粮(菜)的良性生态循环.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 ,湖北公安县畜牧局在推广“1321”高效种养模式的过程中 ,为提高养猪综合效益 ,逐步摸索出了粮猪沼果节本增效种养生态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是增加了养猪规模 ,更重要的是延长了生猪产业链条 ,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通过近两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 ,全县共发展粮猪沼果节本增效种养生态模式示范户800多户。一、内容及实质1.“粮 -猪 -沼 -果”节本增效种养生态模式内容即户种8亩饲料粮 ,户平均年出栏50头优质猪 ,户建1口沼气池 ,户种5分田庭院果树 ,户平均收入3万元以上。2.“粮 -猪 -沼 -果”节本增效种养生态模式实质调整结构、自种…  相似文献   

4.
郑春芳  于桂阳 《中国猪业》2016,11(11):33-35
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农场生态养殖园是一家从事养猪产业开发实体,按猪、沼、果、鱼、花(蔬菜)方式布局来规划设计生态养猪园,集约化猪场存栏基础母猪1 000头,在生产实践中通过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等方法对猪场的粪便污水进行粗处理,猪场粪便污水在"猪-沼-果(蔬、花卉)"生态种养结合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循环经济技术,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粪便污水资源,利用沼气发电,利用沼液种植农作物,利用干湿分离的猪粪生产有机肥,为集约化猪场粪污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可供选用的技术模式,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猪-沼-草”生态养猪模式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卫华  杨小燕 《猪业科学》2009,26(7):44-47,4
从日粮的调控、沼液生产量及所需配套的狼尾草种植面积、沼气池容积的确定和发酵管理、狼尾草在生态猪场的应用等方面对规模化猪场实施"猪-沼-草"生态养猪治污模式的关键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规模化猪场实施生态养猪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解决农村面源污染、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内乡县畜牧局通过对畜禽粪污多元利用机制的探索,总结出了包括粪污全量收集、粪便堆积发酵、粪水厌氧处理、牛粪制作草腐菌等在内的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特别是牧原公司通过三级干湿分离,粪便制作有机肥,沼液通过"猪-沼-果(田)""猪-沼-菜"等方式的循环利用模式被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科技创新联盟推广。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第三方粪污处理中心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全县基本上实现了粪污就近消纳和肥料化转化,实现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果园和畜禽养殖的种养结合型生态模式,分析研究了“猪-沼-果”、“草-鸡-果”两种生态模式下的猪、鸡生产性能,畜舍空气质量以及苹果的产量和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养殖模式下生长肥育猪和鸡的增重显著高于庭院养殖(P<0.05),分别提高了17.46%和29.28%;猪舍、鸡舍空气中的CO2和NH3比庭院猪舍、鸡舍显著降低(P<0.05);苹果产量比单纯果园平均分别提高28.97%和21.15%,含糖量分别相对提高6.79%和6.36%。  相似文献   

8.
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提高规模效益、减少养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已经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各地在发展生态养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出现了农-林-牧-渔、猪-沼-果、桑-猪-鱼等生态养殖模式,但由于受环境、地域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进行广泛地推广应用仍有诸多困难。为发展生态养殖,衡水市种养大户邢晓红独辟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猪-沼-菜"生态养猪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北方日光温室菜棚中进行"猪-沼-菜"模式生态养猪的基本技术方案及配套养猪技术,并对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能对北方农村的养猪生产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獭兔生态循环养殖是按照"种养结合"原则,推广应用"兔—沼—林、兔—沼—果、兔—沼—菜、兔—沼—草"等发展模式,实现各种农业资源的循环、集聚和再利用,加快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余姚市月飞兔业养殖场是浙江省一级种兔场,占地112亩(1亩=667 m2),现有标准兔笼2万余个,存栏獭兔1万余只。为大力开展生态循环农业  相似文献   

11.
家禽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生态健康养殖发展现状 近年来,东台市家禽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蛋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9.5%以上,肉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1.6%,建成省级以上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40多个,推动了全市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普遍推广的家禽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主要有“农牧结合”、“林(果)牧结合”、“渔牧结合”3种形式: 1.1 农牧结合模式 种植与养殖的有机结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主要是采用家禽养殖-家禽粪便-有机肥(沼液)-农作物-动物饲料-家禽养殖循环途径.东台作为江苏省设施瓜菜种植大市,有机肥需求量较大,此模式较适应本地推广.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介绍桂闽引象草的主要特征特性,及作为"牧→沼→草→牧"生态养殖新模式的重要载体在福建省的应用推广成效,以期对桂闽引象草在福建的进一步合理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生猪养殖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养猪污染治理,突破制约养猪业进一步发展瓶颈,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迫在眉睫之事。生猪养殖产生的污粪、尿可以适量排入山、排入田,但绝不能排入水、排入溪流。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这给我们山区县发展养猪业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发展"猪-沼-草"生态养殖,在山区县是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是我国农村的能源建设项目,特别是沼气建设的完善和发展对于解决贫困地区的"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国各地农村相继开发了"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草-牛(羊)"等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畜果结合生态养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果园和畜禽养殖的种养结合型生态模式,分析研究了“猪-沼-果”、“草-鸡-果”两种生态模式下的猪、鸡生产性能,畜舍空气质量以及苹果的产量和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养殖模式下生长肥育猪和鸡的增重显著高于庭院养殖(P〈0.05),分别提高了17.46%和29.28%;猪舍、鸡舍空气中的CO2和NH3比庭院猪舍、鸡舍显著降低(P〈0.05);苹果产量比单纯果园平均分别提高28.97%和21.15%,含糖量分别相对提高6.799,6和6.36%。  相似文献   

16.
加大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当前农业环保当务之急。而大力推广沼气工程建设,实施“猪-沼-果(鱼、菜)”能源生态型沼气综合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桂闽引象草生长速度快,具有耐旱耐肥,鲜草产量高,适合青喂和青贮,同时也可打浆喂猪,是推动“猪-沼-草-猪”生态养殖模式进程首选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濮阳市悄然兴起半地下温室养猪法。这种养猪法的特点是:先建造半地下大棚温室,一半养猪、一半种菜;然后在猪舍下面建造沼气池,沼液用来冲圈(一般不用消毒剂)和浇菜(一般不用化肥和农药);由于温室气温较为恒定,养猪过程中一般不用药,只接种一些重大疫病的疫苗。因此,半地下温室"猪-沼-菜"养殖模式下饲养的猪、种植的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建省仙游县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情况调查,总结了仙游县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的主要模式"猪-沼-果";指出了仙游县粪污处理存在的问题:场区设计不合理、种养结合不紧密、环境管理较粗放;提出了建议:强化源头减排,优化处理模式,推广有机肥料,加强政府引导,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猪-沼-草”生态养猪工程技术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生态猪采用的技术方法和生产全过程.该技术以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为宗旨,采用生态学理论指导生态猪生产,运用优质高产牧草作为主要青饲料,结合中草药进行防疫灭病,使用沼液灌溉牧草,改变了传统养殖技术对环境的污染,"猪-沼-草"工程模式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生态治理和可循环经济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