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乌梅不同药用部位对豚鼠离体胆囊平滑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梅、乌梅肉、乌梅核对豚鼠离体胆囊平滑肌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胆囊平滑肌实验法。结果:乌梅、乌梅肉、乌梅核0.5~20.0g·L-1抑制豚鼠离体胆囊平滑肌活动,收缩频率减慢,幅度降低,张力下降;8.0g·L-1对氯化钾及氯化钡所致胆囊收缩有松弛作用;0.5~8.0g·L-1对乙酰胆碱和组胺致胆囊收缩有松弛作用。结论:乌梅、乌梅肉、乌梅核对豚鼠离体胆囊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拮抗钙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乌梅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应,通过检测乌梅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的藻液吸光度、藻细胞密度及叶绿素a含量来明确乌梅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乌梅浸提液可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而高浓度的乌梅浸提液可抑制微囊藻的生长。研究结果将为实际应用乌梅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相结合来分析鉴定乌梅、醋制乌梅和乌梅炭的挥发性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共检测出46种成分,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从乌梅中检测出32种成分,鉴定出23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8.90%。从醋制乌梅中检测出18种成分,鉴定出了14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2.52%。从乌梅炭当中检测出28种成分,鉴定出18种挥发性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1.93%。三者的共有挥发性成分有9种,与乌梅生品相比,醋制乌梅新增4种成分,减少了13种成分,乌梅炭新增8种成分,减少了13种成分。乌梅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经过醋制和炭炒后发生了明显变化,且药理作用各不相同。该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乌梅挥发性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4.
上杭乌梅是上杭县的农业支柱产业,发展电子商务为上杭乌梅销售和配送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平台。分析上杭乌梅产业的特点和产销环节存在的问题,对上杭乌梅发展电子商务的可行性进行SWOT分析。  相似文献   

5.
乌梅具有独特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可作为大宗常用中药材和水果,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乌梅高产种植是达州市农户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渠道。介绍了乌梅的生长习性,阐述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栽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达州市乌梅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对中草药的毒性反应,在水温13~15℃下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对体质量为(2.36±0.41)g的刺参幼参进行了5种中草药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单方中草药对刺参幼参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五倍子乌梅石榴皮黄芩甘草;五倍子、乌梅、石榴皮、黄芩和甘草对刺参幼参的48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340、2.027、2.149、2.234、4.900 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55、0.272、0.166、0.271、0.605 g/L;6组复方药物中毒性最大的是五倍子+甘草,其次是五倍子+黄芩、甘草+黄芩、石榴皮+五倍子,乌梅+石榴皮、五倍子+乌梅两组复方的毒性最低。研究表明,在安全浓度范围内,单方中草药五倍子、乌梅,复方五倍子+乌梅、石榴皮+乌梅可用作刺参细菌性疾病的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7.
产后发热:益母草40克,柴胡、黄芩、乌梅各20克,黄酒、红糖各150克,煎汤,候温灌服。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25种中草药及其联合用药配伍对水产养殖中常见5种细菌致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琼脂扩散法(纸片法)测定了夏枯草、石榴皮、黄连、白头翁、乌梅等25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的抑制作用,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抑菌效果较强的4种中草药对5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这5种致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中草药配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种中草药对这5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乌梅、石榴皮、黄连、白头翁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达10~30 mm,MIC62.5 mg/mL,MBC125 mg/mL,其中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乌梅,MIC均为15.63 mg/mL,对副溶血弧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黄连,MIC为15.63 mg/mL,对蜡样芽孢杆菌抑菌作用最明显的是乌梅,MIC为7.81 mg/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石榴皮,对蜡样芽孢杆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白头翁、石榴皮+白头翁,对荧光假单胞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白头翁,对弗氏柠檬酸杆菌具有最佳抑菌作用的组合为乌梅+石榴皮、乌梅+白头翁。研究表明,针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的5种致病菌,乌梅+石榴皮、乌梅+白头翁为最佳抑菌中药配伍组合,中草药配伍效果好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9.
以常见的50味中药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放线杆菌等6种猪场常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在测定单味中药对上述病原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基础上,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进行中药两两联用抑菌活性试验,通过计算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药物互作效应。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乌梅、大黄、黄芩、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和五倍子对6种猪场常见病原菌均表现为高度敏感。药物MIC测定结果显示,以乌梅、大黄、桂枝、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和五倍子等7味中药对6种猪场常见病原菌的MIC较低,故选取这7味中药进行两两联合用药试验。在中药两两联用抑菌活性试验中,乌梅+桂枝、大黄+桂枝、桂枝+连翘、桂枝+野菊花、桂枝+五倍子呈拮抗效应;乌梅+五倍子、大黄+连翘、大黄+野菊花、大黄+五倍子、金银花+连翘、金银花+野菊花、连翘+野菊花呈协同效应;乌梅+大黄、乌梅+金银花、乌梅+连翘、乌梅+野菊花、大黄+金银花、桂枝+金银花、金银花+五倍子、连翘+五倍子、野菊花+五倍子呈相加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药对猪场常见病原菌的药敏特性及联合抑菌活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常见的50味中药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放线杆菌等6种猪场常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在测定单味中药对上述病原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基础上,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进行中药两两联用抑菌活性试验,通过计算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药物互作效应。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乌梅、大黄、黄芩、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和五倍子对6种猪场常见病原菌均表现为高度敏感。药物MIC测定结果显示,以乌梅、大黄、桂枝、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和五倍子等7味中药对6种猪场常见病原菌的MIC较低,故选取这7味中药进行两两联合用药试验。在中药两两联用抑菌活性试验中,乌梅+桂枝、大黄+桂枝、桂枝+连翘、桂枝+野菊花、桂枝+五倍子呈拮抗效应;乌梅+五倍子、大黄+连翘、大黄+野菊花、大黄+五倍子、金银花+连翘、金银花+野菊花、连翘+野菊花呈协同效应;乌梅+大黄、乌梅+金银花、乌梅+连翘、乌梅+野菊花、大黄+金银花、桂枝+金银花、金银花+五倍子、连翘+五倍子、野菊花+五倍子呈相加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复方对畜禽肠道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虹  刘磊  吴润  杨孝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005-6006
[目的]为应用中草药复方治疗畜禽肠道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用改良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15组中草药复方对8种畜禽肠道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乌梅和五倍子、诃子分别配伍对大肠杆菌Q8的MIC高迭15.6mg/ml,五倍子和大黄、诃子和黄连、黄苓和大黄配伍的MIC为31.25mg/ml。五倍子和大黄、诃子和乌梅配伍对大肠杆菌0m的MIC为31.25mg/ml。五倍子和黄连、黄芩和大黄配伍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MIC高达3.9mg/ml,诃子和大黄配伍的MIC达7.8mg/ml,诃子和艾叶配伍的MIC达15.6mg/ml.五倍子和乌梅、五倍子和黄柏、诃子和乌梅、黄芩和乌梅、黄芩和艾叶配伍的MIC为31.25mg/ml。乌梅和五倍子、诃子分别配伍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MIC为31.25mg/ml。五倍子和乌梅、艾叶分别配伍对猪伤寒沙门氏茵的MIC达31.25mg/ml。黄芩和大黄、艾叶分剐配伍对猪霍乱沙门氏菌的MIC高达15.6mg/ml,五倍子和乌梅、诃子和大黄配伍的MIC为31.25mg/ml。[结论]本试验所选15组中草药复方,大部分表现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潘娜  孙爱东  杨兰 《浙江农业科学》2010,1(5):1016-1019
采用枸杞、乌梅、菊花及绿茶为原料研制复合功能性茶饮料。研究原料的浸提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种原料的最佳添加量范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20%枸杞浸提液、30%乌梅浸提液、菊花浸提液与绿茶浸提液之比为2∶1、5.5%绵白糖、0.04%柠檬酸,制得的枸杞乌梅菊花茶饮料色泽鲜亮,风味适宜。  相似文献   

13.
8种中草药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红  王京仁  成钢  聂启玉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2):131-132,135
为了探讨乌梅等8种中草药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选用乌梅、五倍子、五味子、秦皮、连翘、夏枯草、大黄、苍术等8种中草药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的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乌梅、五倍子、五味子对猪大肠杆菌呈高度敏感,秦皮、连翘、夏枯草呈中度敏感,大黄、苍术抑菌作用不明显。其中乌梅、五倍子、五味子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mg/mL,秦皮、夏枯草、连翘水提物对猪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次之,为500 mg/mL。  相似文献   

14.
该文研究乌梅散加减方对猪传染性胃肠炎治疗效果。试验选用120头患有传染性胃肠炎的仔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头。治疗组病猪采用乌梅散加减方水煎液灌服,1剂/d,连用5d;对照组病猪肌肉注射氟苯尼考和硫酸庆大霉素,剂量分别为20mg/kg·体重和1~2mg/kg·体重,2次/d,连续5d。结果,乌梅散治疗组的治愈率、有效率以及总有效率都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而无效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表明中药复方乌梅散加减方对猪传染性胃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用于临床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4种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效果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Meta分析大黄、五倍子、黄连和乌梅等4种中药对不同来源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为筛选防治嗜水气单胞菌的中药及其复方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5月,搜集大黄、五倍子、黄连和乌梅体外抑制嗜水气单胞菌效果的研究文献,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提取数据,利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五倍子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大黄[MD=8.11,95% CI(6.26,9.95),P<0.00001],黄连的抑菌效果显著低于大黄[MD=-3.41,95%CI(-5.61,-1.21),P=0.002],乌梅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大黄[MD=6.43,95% CI(5.18,7.69),P<0.00001],乌梅的抑菌效果显著低于五倍子[MD=-9.34,95%CI(-18.14,-0.54),P=0.04],黄连的抑菌效果显著低于五倍子[MD=-10.81,95%CI(-12.64,-8.97),P<0.00001];敏感分析结果显示Meta分析结果均稳定.[结论]大黄、黄连、五倍子和乌梅4种中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为五倍子>乌梅>大黄>黄连,分析结果稳定,今后防治嗜水气单胞菌的中药复方配伍或中西药配伍时可首选五倍子和乌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乌梅Fructus mume等20种中药的体外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活性.【方法】通过乙醇回流、水煎煮和超声波等方法对20种中药进行提取,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研究抗菌活性较强的几味中药的体外联合抑菌活性.【结果和结论】乌梅、黄连Rhizoma coptidis、诃子Terminalia chebula、秦皮Cortex fraxini、地榆Sanguisorbae officinalis、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6种中药提取物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范围是6.25~50.00 mg/mL;大青叶Isatis indigotica、茵陈Artemisia capillaris、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白鲜皮Dictamnus dasycarpus 4种中药提取物的MIC范围是50.00~100.00 mg/mL;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杜仲Eucommia ulmoides、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柴胡Bupleurum chinense、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板蓝根Baphicacanthus cusia、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和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等10种中药提取物的MIC100.00 mg/mL.联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乌梅、黄连、诃子和虎杖两两联合抑菌指数(FICI)≤1,乌梅、虎杖分别与秦皮的FICI2.乌梅、黄连、诃子、虎杖、秦皮、地榆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乌梅、黄连、诃子和虎杖两两联合为相加、协同作用;秦皮分别与乌梅、虎杖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乌梅又名酸梅、青梅,为蔷薇科樱桃属植物。乌梅为药食兼优食物,以果肉供药用,具有敛肺止咳、生津止渴、固崩止血等功能。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便血、尿血、虚热烦渴、呕吐等症。标准化种植技术如下:1.生长习性。  相似文献   

18.
正方一:新鲜猪胆1个,倒去部分胆汁,然后将猪胆套在病指(趾)上,用胶布扎紧,以不让胆汁流出为度。半小时内即可止痛,5天左右肿胀可消除。一般3天左右需换一个猪胆。注意胶布不要扎得过紧,以免影响血液的循环。方二:乌梅适量,用湿毛巾包裹,待乌梅湿润后去核取肉,将乌梅肉内面敷在患处并固定。每日  相似文献   

19.
乌梅有机酸提取条件优化及其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梅总有机酸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生物膜产生的抑制作用。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乌梅总有机酸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及验证,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乌梅总有机酸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70%(体积分数)、料液比3∶40(g∶mL)、超声提取时间1.5 h及超声提取温度50℃。在该条件下,乌梅总有机酸提取率为24.50%。提取物浓度为0.5MIC、MIC和2MIC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13.06%、48.24%和74.01%。因此,该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据新华社长沙电由于当地农技专家龙响胜的“技术入股”,湖南临武县西瑶乡谷富塘村农民骆新发种植的100多亩乌梅,提前两年挂了果。农民开门搞开发,农技专家技术入股,正成为临武县农村的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