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天牛在河北地区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大庄  王志刚 《蚕业科学》1995,21(3):188-189
桑天牛在河北地区的生物学特性研究黄大庄,王志刚,阎晔辉,纪殿荣,阎浚杰(河北林学院)有关桑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国内外学者进行过不少研究。但我国学者多数以南方的桑天牛为调查对象,而北方地区桑天牛发生特性和为害情况同南方有明显差异。为了有效地防治北...  相似文献   

2.
桑天牛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桑天牛成虫人工饲养试验 ,阐明了桑天牛补充营养习性 ,补充营养与产卵、寿命的关系。并进行野外调查和蛹期前后剖树检查 ,查明了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桑天牛危害的树种、桑品种间危害程度的差异性、桑天牛在桑树上的寄生率和自然死亡率、桑天牛蛹期前后的活动规律以及羽化后的取食和产卵习性。用 2 0 %氰戊菊酯5 0 0倍液制成的软膏防治桑天牛幼虫 ,效果达到 10 0 %。  相似文献   

3.
<正>桑天牛是自贡市的主要桑树害虫之一,株为害率22%,有些方可达60%以上,每年导致桑叶损失5.1%。桑天牛的为害主要是:幼虫蛀食枝干造成空心,树势衰弱、生长不良乃至于整株死亡。成虫咬食枝皮以补充营养,形成很多枯枝,并咬破皮层与木质部做长形产卵穴,产卵于其中。为了控制桑天牛的为害,掌握其田间发生规律。我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桑天牛被害株桑叶产质量的变化,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就桑天牛不同危害程度对桑叶产质量的变化进行调查。结果是桑天牛被害株不同被害程度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较大,应认真做好桑天牛的预测预报工作及加大桑天牛的防治力度,种茧育桑园更要重视对桑天牛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桑枝和桑天牛虫粪挥发物对桑天牛长尾啮小蜂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是蛀干害虫桑天牛(Apriona gernari)重要的卵期寄生蜂,开展该寄生蜂趋性行为与其寄主昆虫(桑天牛)和寄主植物(桑树)挥发物关系的研究对桑天牛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嗅觉测定表明,经不同处理的桑枝和桑天牛虫粪对桑天牛长尾啮小蜂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且咬食桑枝和产卵桑枝的引诱活性高于正常桑枝。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CT/GC-MS)对桑枝和桑天牛虫粪挥发物进行分析鉴定的结果表明:正常桑枝挥发物主要为酯类物质,咬食桑枝和产卵桑枝挥发物主要为萜烯类物质,且大多数挥发物的释放速率高于正常桑枝,咬食桑枝挥发物的数量多于正常桑枝而少于产卵桑枝;桑天牛虫粪挥发物的数量少于桑枝,主要物质为1,6-庚二炔。  相似文献   

6.
桑天牛,俗称大水牛,属鞘翅目,沟胫天牛科,是我国桑园一大害虫。它一生都危害桑树。成虫咬食枝皮,使枝条受到损伤及死亡;卵、幼虫、蛹都寄生在桑树体中;幼虫蛀空支干和主干,严重影响桑树生长发育及其寿命。怎样有效地防治桑天牛危害,笔者谈一点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薛志成 《蚕学通讯》2001,21(4):52-52
桑天牛是危害桑树枝干的主要害虫 ,在各蚕区均有发生。据笔者调查 ,桑园桑天牛在整个桑园被害株数占 30 %左右 ,严重地影响了桑叶产量和质量。若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 发生与危害桑天牛是完全变态昆虫 ,一般 2年发生1代 ,6月初化蛹 ,下旬羽化 ,7月上中旬产卵 ,下旬孵化 ,幼虫经两次越冬。幼虫孵化后即蛀入木质部 ,在枝干内向下蛀食成直的孔道 ,直至主干 ,每隔 3~ 7厘米向外蛀一孔 ,以便呼吸和排粪 ,若见外面有新鲜排泄物的蛀孔 ,幼虫即在这蛀孔的下面。老熟幼虫转头向上 ,一般上行到树干中下部咬成横穴 ,至接近…  相似文献   

8.
郑曼  徐立 《蚕学通讯》2014,(2):27-32
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现正向多个方向发展,部分省市桑树的种植面积随之扩大。桑天牛为桑树主要蛀干害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蚕区[1-2],是威胁桑树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并危害多种农作物。本文综合文献资料,浅析了桑天牛的为害特点,并详细阐述了桑天牛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花绒寄甲是目前已发现的天牛的最为有效的天敌昆虫之一,具有寿命长、寄主广和释放期长等三大特点,是天牛类害虫的克星。本文报告了花绒寄甲防治桑天牛的试验情况和效果调查,对应用生物天敌防治桑病虫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桑天牛是桑树枝干的重要害虫之一,除为害桑树外,还交叉为害杨树、柏树、桃、梨、枇杷、无花果等多种树木[1]。桑天牛成虫啃食树皮,使枝条生长弱、易断枝;幼虫则蛀食桑树枝干,是危害桑树树体最严重的虫期。四川蚕区的桑天牛通常在桑树枝干内的蛀食时间达2年,后期甚至深入根部,轻则使桑树发育不良,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重则造成枯枝或枯拳,直至整株死亡,部分成林桑园的桑天牛发生到一定程度后,会持续不断的出现桑树死亡,产量大减[2]。  相似文献   

11.
桑天牛危害和外源茉莉酸诱导桑树防御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择试验研究了桑天牛危害和外源茉莉酸(JA)对于诱导桑树产生防御反应的影响。桑天牛危害诱导的结果表明:在危害诱导后的第3天,受害桑枝被桑天牛继续取食的面积明显少于对照,而同株系统枝被取食的面积与对照间的差异不明显;危害诱导后的第1天,被害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活性显著高于健康桑枝,此后其引诱作用逐渐下降,第3天时与健康桑枝间的差异消失。JA诱导的结果表明:JA处理3 d后,桑枝被桑天牛取食的面积也明显少于对照;JA处理1 d后,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作用明显高于健康桑枝,JA处理2 d后的桑枝对寄生蜂的引诱作用达到了极显著的程度,第3天时与健康桑枝的差异消失。此外,无论是桑天牛危害诱导还是JA处理诱导,对桑天牛的产卵数量均未产生影响。分析认为:桑天牛危害和外源JA均能诱导桑树通过减少桑天牛取食桑枝的面积产生直接防御,但这种抗虫性仅局限于被害桑枝;桑天牛危害和外源JA还通过增强桑枝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引诱作用使桑树产生间接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2.
病原线虫防治桑天牛对家蚕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病原线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物杀虫剂,研究表明:利用病虫防治桑天牛,防效达86—98.0%。本试验用4种病原线虫对家蚕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说明施用病原线虫防治桑天牛,施用后第二天的采叶养蚕对家蚕发育、虫蛹统一生命率、茧质、单蛾产卵量均未发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当前为害桑树的主要害虫桑尺蠖、桑螟、桑红蜘蛛、桑白蚧、桑象虫、桑蓟马、黄星天牛、桑毛虫、斜纹夜蛾等的形态特征及为害特点,并介绍了为害桑树的桑树疫病、芽枯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害桑树的天牛种类相当多,已有报道的如桑天牛、虎天牛、黄星天牛、云斑天牛、星天牛等三十多种,但对黄天牛的报道甚少,黄天牛乃是一种尚未充分研究的桑树害虫。据笔者在合川调查,其成虫产卵于梢端使正在生长的桑梢枯死,严重影响夏叶产量。为防治黄天牛,减少桑叶损失,现将初步观察结果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1 鞘翅目桑树害虫的种类。鞘翅目害虫种类繁多,其总的特征为:体壁坚硬,质地角质。主要的害虫有桑象虫、桑大象虫、桑小灰象虫、黑绒金龟子、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桑黄萤叶甲、中华桑萤叶甲、桑天牛、桑虎天牛、黄星天牛、桑梢小蠹虫等,其中桑园中常见的害虫有桑象虫、暗黑鳃金龟、桑黄萤叶甲、桑天牛和桑梢小蠹虫等。  相似文献   

16.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产卵及寄主识别行为的观察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桑天牛长尾啮小蜂(Aprostocetus fukutai)是桑天牛(Apriona germari)卵期寄生蜂,研究其寄生机制对桑天牛的生物防治有重要意义。该寄生蜂的产卵行为主要包括桑天牛刻槽的定向搜寻、刻槽表面的检验、寄主卵检验、产卵寄生、标记等,其中刻槽表面检验的时间较长。选择试验显示,正常刻槽产卵桑枝对寄生蜂的引诱作用明显高于正常桑枝和取食桑枝。在刻槽未产卵桑枝、刻槽产卵未涂抹分泌物桑枝和正常刻槽产卵桑枝中,正常刻槽产卵桑枝对寄生蜂的引诱作用最强,并且刻槽检验时间、寄主卵检验率和寄生率等都显著高于前两个处理。已寄生刻槽对长尾啮小蜂的引诱作用明显低于未寄生刻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桑天牛的发生,习性,天敌和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如下几个初步結論。(1)桑天牛在广州地区的发生,一年一代的,占87.1%,二年一代的,占12.9%,生活在損刈桑的全部为一年一代,(2)刈枝形式不同,影响雌虫产卵,在根刈桑咬断上端枝条的产卵痕平均为62.2%,在中刈桑则为8.8%,(3)卵啮蜂寄生率平均为37%,孵化幼虫实际成活为64.5%,(4)用6%六六六乳剂(1:50倍液)注射防治幼虫,效果达100%,(5)根刈桑采取在冬期药剂注射防治幼虫为主,結合适期剪除咬断上端枝条的产卵痕,保护卵寄生蜂和捕捉成虫等措施;中刈桑采取适期捕捉成虫,刺破卵粒,剪除咬断上端枝条的产卵痕,保护卵寄生蜂和在冬期药剂注射防治幼虫等綜合措旋。  相似文献   

18.
周勤 《蚕桑通报》2011,42(4):12-15,23
通过十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农桑14号在生产中易受早春晚霜为害、黄落叶较多、难以养成良好树形、易受天牛为害和易发流胶病等缺陷。通过研究,提出了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和种植密度、搭配种植中晚生桑品种、采用第二年春伐和第三年春伐并夏伐定拳的树形养成技术、冻害后的肥培管理措施及天牛和桑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来源于寄主昆虫的信息化合物对寄生蜂的寄主识别和趋性反应有较强的调控作用。桑天牛卵啮小蜂(Aprostocetus prolixus)是桑天牛(Apriona germari)的卵期寄生蜂。初步研究了雌性桑天牛成虫口腔分泌物和产卵后的肛门分泌物以及裸卵等单一信息化合物对桑天牛卵啮小蜂的寄主识别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单一信息化合物对该寄生蜂的寄主识别均没有影响。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桑天牛成虫粪便中的信息类化合物,并且对不同提取溶剂获得的提取液进行了寄生蜂寄主趋性反应和寄主识别行为的测定,结果表明:二氯甲烷溶剂获得的提取液对该寄生蜂的趋性反应有显著影响,正己烷、甲醇、丙酮以及蒸馏水4种溶剂获得的提取液对寄生蜂的趋性反应均无影响;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3种有机溶剂获得的提取液对寄生蜂的寄主识别行为有影响,证明有机溶剂能够有效提取存在于桑天牛成虫粪便中的该寄生蜂的接触性信息化合物。利用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对提取液分离纯化,层析液对寄生蜂寄主识别影响的测定结果显示,用正己烷作溶剂的层析液对该寄生蜂的寄主识别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而二氯甲烷、甲醇、丙酮和蒸馏水作溶剂的4种层析液则没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垂枝桑枝条下垂性的遗传分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枝条下垂的垂枝桑(M.alba Var.Pendula Dippel)为母本,枝条直立的纳溪桑(M.alba.L)为父本,进行杂交和回交.实验结果是:杂交F_1苗木154株,苗干直立,侧枝斜出或平伸,无下垂枝条;回交苗木14株,其中5株苗木苗干下弯,枝条下垂,另9株苗木苗干直立,枝条直立或斜出,无下垂现象.初步表明垂枝桑枝条下垂性受隐性基因控制,纳溪桑枝条的直立性受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