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地蕾菇 培养料进入菇房时湿度过大 ,覆盖细土过迟、温度较低 ,容易产生地蕾菇。这时要进行通风透气、喷水 ,使菌丝吊在粗土之上、细土之下 ,促使生长发育。2 开伞菇 昼夜温差达 10℃以上 ,遇到冷空气袭击 ,密度过大 ,温度偏高、湿度偏低 ,均会造成开伞菇。要注意温度骤变时 ,及时加盖草帘 ,保持菇房适宜温、湿度。3 空心菇 菇房喷水少 ,湿度小 ,覆盖土层含水量不足 ,子实体得不到充足的水分 ,菌柄就产生白色髓部 ,造成空根白心菇。要适时喷水 ,出菇期菇房保持相对湿度 85 %以上 ,能有效防止空根白心菇。4 锈斑菇 每次喷水后 ,没有…  相似文献   

2.
菇蚊、菇蝇是茶树菇栽培中的主要害虫.介绍了闽北茶树菇栽培过程中菇蚊、菇蝇的发生、危害规律及其物理防控措施,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白灵菇2号”为试材,研究了4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2潮出菇期和出菇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及其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2潮白灵菇出菇早晚、子实体出菇率、商品性能及产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脱袋地埋覆土和双排墙式覆土方式是较理想的2潮菇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4.
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称皱环球盖菇、酒红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种植菇种之一.该菇营养丰富,色泽鲜艳,味道鲜美,清香可口,提取物对小白鼠S-180及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现将大球盖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利用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秀珍菇菇渣处理后以不同比例用于栽培双孢蘑菇,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菇渣栽培双孢蘑菇,与常规配方相比,具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并且随着菌渣比例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在培养基培养料中加入30%秀珍菇菇渣栽培双孢蘑菇,生物学效率达到63%,比常规栽培料高出10%,说明菇渣用于双孢蘑菇生产是可行并有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6.
田发恩 《食用菌》2007,29(1):54-55
双孢菇在出菇阶段,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菇床上经常发生部分小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的小菇蕾成批死亡,造成产菇量和经济效益的严重损失。1死菇原因1.1持续高温在菇蕾形成到采收这一段时间,棚温不能超过20℃,料温不能超过18℃,否则将会大量死菇。这是因为双孢菇菌丝体都是相通的“管子”,在温度较低时(16℃上下),菌丝体扭结,形成菌蕾,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借菌丝体中  相似文献   

7.
2007年入冬以来气候暖和,适宜于菇蚊、菇蝇繁殖生长,菇蚊、菇蝇的发生与危害普遍重于上年,成为影响蘑菇产、质量的主要虫害。为害严重的菇房出现成批菇蕾枯死,成批菇床不出菇,造成严重减产减收。现将危害蘑菇的菇蚊、菇蝇主要种类、为害特性以及安全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海鲜菇[Hypsizygus marmoreus(Peck)H.E.Bigelow]又名真姬菇、玉蕈、斑玉蕈,形状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美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海鲜菇生产周期较长,为110-120天。其中菌丝生长与后熟阶段为90-100天,出菇期为25天左右。  相似文献   

9.
海鲜菇高产袋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鲜菇[Hypsizygus marmoreus(Peck)H.E.Bigelow]又名真姬菇、玉蕈、斑玉蕈,形状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美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海鲜菇生产周期较长,为110~120天。其中菌丝生长与后熟阶段为90~100天,出菇期为25天左右。  相似文献   

10.
蟹味菇(Hypsizygus marmoreus)又名真姬菇、玉蕈、斑玉蕈.目前栽培的蟹味菇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玉龙菇”.蟹味菇形状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美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蟹味菇的生产周期为110~120 d,其中菌丝生长和后熟期为85~95 d,出菇期为20~25 d,现将其袋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吴嵩  沈士庆 《食用菌》1989,(4):31-32
人造菇木露地栽培香菇,畸形菇发生率比较高。畸形菇的发生原因及如何预防?是广大菇农所关心的问题。据我们多年生产实践和对十多个菇场的调查结果看,畸形菇的发生与香菇品种、菌种质量、环境条件、生产工艺等密切相关。现将目前常见的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主要来源之一,然而相继出现菇粮争地,林菇矛盾.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林地栽培食用菌重要意义,林下栽培菇菌基本条件,林下菇菌生产方式与对应品种,林下栽培菇菌产品前景进行论述,为山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胡约民 《食用菌》1992,(1):34-34
柱状田头菇,又名柱状环锈伞,学名Pholiota cylindracea(Fr. )Gill.是近年从野生菇驯育成栽培品种的新秀.菇品具有清香、脆嫩的特点,菇柄口味尤佳,颇受消费者的欢迎.江阴市最近引种试栽,从生产和销售来看,它将是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菇种.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菌盖幼时半球形,后渐伸展至扁平,中央稍突起,直径3~10cm,初期深褐色、茶褐色,渐变为淡褐色、淡灰褐色至淡土黄色,边缘色稍淡,  相似文献   

14.
对5个不同秀珍菇菌株,设置了1个配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秀1号、杭秀1号菌株的产量相对较高,品质也好。中农秀珍菇出菇密集,菇蕾较多,菇形小,商品性差;转潮快,菇形也很小,成品菇率很低,不适应栽培;中农秀珍菇较抗病虫害,杭秀1号抗病虫害差,其余菌株抗性一般。  相似文献   

15.
郭美英 《食用菌》1997,19(6):29-30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周恻耳科,侧耳属.中名鲍鱼菇,英名Abalone mushroom,日本名.它常与美味侧耳、糙皮侧耳、凤尾菇和盖囊侧耳等名称混用.鲍鱼菇是一种高温季节发生的菇类,菌肉肥厚,柄短粗壮,菇体脆嫩可口,不同于一般的平菇、凤尾菇.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大部份食用菌无法生长,而它却一枝独秀.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颇受东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生产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加。但随着生产的扩大,秀珍菇栽培过程中黄菇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轻者减产。重者只菇无收。笔者根据多年栽培秀珍菇的实践经验,对其发病原因和规律进行了探索,现对其发生及防治办法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壁 《食用菌》2021,(1):65-66
大球盖菇,别名酒红色球盖菇,商品名赤松茸,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主栽食用菌品种之一.每百克大球盖菇子实体中含粗蛋白29.1 g,并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营养丰富,鲜菇很受欢迎.南方栽培大球盖菇多用中、晚...  相似文献   

18.
张Zhou  王镭 《食用菌》1993,15(6):8-8
柳松菇(Agrocybe cylindracea)隶属锈伞科,环锈伞属.味鲜美,质地脆嫩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是欧洲和东南亚地区最受欢迎的食用菇之一,开发研究柳松菇,不仅可以增加我国食用菇类的品种,更主要的是它生长期正处于多数食用菌、蔬菜生长的淡季,可充实市场蔬菜淡季供应的品种.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菇盖光滑,初期半球形,棕色,后平展、色变浅,直径2~8cm.菌环膜质,着生于菌柄上部.菌柄长3~6cm,粗2~5mm,中实,表面有条纹,浅  相似文献   

19.
刘都才 《食用菌》1992,(1):33-33
麻菇是湖南省草菇的地方品种,原产地浏阳,因最先是以麻杆为栽培基质而得名.麻菇是草菇中的上品,营养价值高.据湖南农学院中心试验室测定(%):粗蛋白质43.38;纯蛋白29.07(几乎高于所有其它食用菌的含量);总糖19.50;麻菇多糖6.50;淀粉5.40;可溶性糖4.90;纤维素17.14;灰分13.55;游离氨基酸总量4.86;水份9.16;维生素含量每100g鲜菇为263.70mg,也是食用菌中最高的.麻菇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55%.本文主要介绍麻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秀珍菇品种(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是商品名,学名为环柄侧耳、白环柄侧耳.目前,秀珍菇在我国大陆的栽培与研究仅有10年左右,栽培技术正处于全国范围内的试验推广阶段.发展秀珍菇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营养丰富;二是经济效益好,倍受城市市民青睐,市场潜力极大;三是节约杂木资源,既降低成本,又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目前生产上常见的秀珍菇菌株主要来自我国台湾及日本,有不同出菇温度范围的菌株,而且各个菌种单位自己筛选,然后编号,菌种编号较为混乱.在浙江平阳县科技局的支持下,笔者进行适应平阳栽培的优良当家秀珍菇品种(菌株)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