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喷灌是一种具有省水增产效益的近代灌水方法。本世纪初,喷灌还仅限于实验室的试验阶段。1930-1935年期间,出现了能旋转的摇臂喷头。至1939年,喷灌技术已在许多国家应用,但喷灌面积还较小,估计全世界共约150万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铝管和快速接头制造技术不断提高,以及摇臂喷头技术性能不断改进,促进了喷灌的发展。至1960年,全世界喷灌面积共计约3,750万亩,大约  相似文献   

2.
喷灌作为农业节水的灌溉工程技术,被认为是最富有成效的技术型式.它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材料,全世界喷灌面积1939年为150万亩,1960年增加到3750万亩,1980年增加到3亿亩。其中美国、苏联喷灌面积分别为1.2亿亩及1.1 8亿亩、占该国总灌溉面积的31.9%及45.9%。英、法、奥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嵊县水电局根据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稳步发展的方针,先试点,后推广,使该县喷灌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从1976年开始到目前投入建设资金500万元,建成喷灌面积5万亩,其中固定喷灌23处,面积2000亩。已建成喷灌工程规模在100亩以上的有50处。在五万亩喷灌作物中,茶叶2万亩、桑叶1万亩,柑桔1万亩。  相似文献   

4.
一、国外喷灌发展情况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水利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喷灌也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喷灌机具的革新,喷灌用于多种农作物。到1960年世界喷灌面积发展到3750万亩,到1973年达1亿亩,面积以平均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世界灌溉总面积的增长速度,到1977年国外喷灌面积已达2亿多亩。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概况。我省节水型灌溉技术有喷灌、低压管灌、防渗渠道及水稻浅水勤灌等。到目前为止,各类节水灌溉控制面积已达1364万亩。 1.喷灌。从70年代中期至1981年,全省共建成固定式喷灌系统164处,购轻小型喷灌机组6400余套,喷灌面积约15.6万亩,1982~1984年喷灌建设基本停顿。1985年后,我省共向中灌公司申请贴息贷款292.6万元(其中产品深加工24.6万元),新建各类喷灌工程灌溉面积7.2万亩。此外,自筹资金购买各类轻小型机组约3.9万台,喷灌面积约173万亩。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推广喷灌技术,由点到面,稳步发展,到1980年,全省喷灌面积已达83.7万亩,其中:茶叶12.1万亩、柑桔9.58万亩、蚕桑18.17万亩、棉花7.9万亩、糖蔗3.62万亩、络麻0.6万亩、其它经济作物17.58万亩,旱粮作物14.14万亩。尘省72个县(市)都有了喷灌设施,分布在2191个公社,10193个大队和4个科研单位,有34个县的喷灌面积在万亩以上。全省喷灌建设共投资3298.75万元,其中社队自筹1962.48万  相似文献   

7.
<正> 一、河南省喷灌发展简况河南省喷灌发展始于1973年,先后经历了试点、巩固调整、大面积推广应用等阶段。喷灌设备生产、经过试制、小批量生产、大量生产发展到产品更新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截止今年10月,全省已经发展喷灌面积280余万亩、滴灌0.5万亩,微喷0.3万亩(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4%左右,累计浇地近一千万亩次。1986年河南旱灾较重,喷灌浇地300余万亩,占当年全省抗旱浇4000万亩的7.5%,发挥了喷灌的威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累计总投资13398万元,投放轻小型喷灌机组7万台,除部分损坏报废外,实际拥有6万余台,增收社会效益17714.45万元(见下表),形成了拥有几万人的喷灌技术队伍,是我省水利工作中不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情况我省使用贴息贷款发展喷灌事业从1985年开始,第一期五年中灌公司发放给我省喷灌贴息贷款总额444.40万元,全部用于喷灌工程建设,发展喷灌面积2.50万亩,其中固定式6.43千亩,移动式喷灌7.5千亩,半固定式9.04千亩,滴灌2.0千亩;第二期公司发放给我省贴息贷款1070万元,发展喷灌面积5.03万亩,其中固定式2.33万亩,半固定式2.7万亩。通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利用贴息贷款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成效是显著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喷灌事业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不断发展。喷灌设备从无到有,并在逐步改进和完善,受益面积逐年扩大,至1977年7月,喷灌面积达10万亩。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以移功式机组为主,在经济条件较好的社队,也逐步发展了一些固定和半固定式喷灌,有些喷灌点已正常使用2—3年,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复县松树大队创业队共有耕地500亩,1975年建成300亩固定式喷灌以后,粮食产量逐年增长,1975年总产10万斤,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河北省喷灌发展很快,现在全省配套的喷灌机组已有1400多台,可喷面积七万余亩,1975年实喷面积三万多亩。在大好形势下河北省水利局于1976年6月20日至26日在张家口召开了全省喷灌现场会议。到会的有省直有关单位和各地区、部分县(市)水利部门主管喷灌工  相似文献   

11.
到2000年我国要实现喷灌面积2000万亩,这是完全可能的。据1985年底统计,我国已建成喷灌(包括滴灌)设施1285.26万亩,当年实际喷灌面积1163.54万亩,1989年统计仍维持在1000万亩左右,这就是十余年来我国喷灌建设的成绩,再用十年的时间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省1975年开始推广喷灌技术,到1990年底,喷灌面积达108.14万亩。喷灌作物:柑桔、桑蚕、茶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面积为83.14万亩,占76.88%。粮食和其它作物25万亩,占23.12%。喷灌型式:固定式9.63万亩,半固定式0.37万亩,移动喷灌98.14万亩。总投资7149.7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235万元,贴息贷款1527.6万元,群众集资3387.1万元。  相似文献   

13.
1978年以来,江苏省南京、常州、无锡三市郊区的疏菜喷灌发展较快。南京市有菜地6.5万亩,至今年5月,蔬菜喷灌面积可发展到3.1万亩,接近菜田总面积的50%;常州市有常年菜地1.2万亩,至80年,蔬菜喷灌面积8540亩,占菜田总面积7.1%;无锡市有蔬菜面积2.1万亩,至81年底,蔬菜喷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喷灌在湖北省得到了健康、稳定的发展。全省建设了一大批喷灌工程,在振兴湖北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省喷灌建设自1972年咸宁浮山茶场建成第一个移动式喷灌工程起,从此经历了试点、推广、稳步发展三个阶段。据统计,1985年以前,全省共投资2700万元,发展喷灌面积74.16万亩,其中固定式3.87万亩,半固定式5.88万亩,移动式64.41万亩;1985年  相似文献   

15.
喷灌技术在我国近十几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喷灌设备从无到有,质量逐步提高,已能部分满足我国喷灌发展需要;喷灌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仍在不断改进。喷灌技术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可以说喷灌这一灌水新技术已在我国不少地方扎下了根。全国喷灌面积发展到近千万亩,尤其在经济作物区取得的经济效益更  相似文献   

16.
我省一九七五年开始发展喷灌,截至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三十日止,全省累计喷灌面积达到八十五万余亩(其中固定式一千五百亩,半固定式一千亩,自压喷灌六万余亩)。一九七九年新增加七十一万余亩,去冬抗旱喷麦九十余万亩,收到显著的效益。为了掌握我省喷灌发展的情况、经验和存在问题,我们对南阳、许昌、驻马店、洛阳、开封、新乡和郑州市、洛阳市八个地、市,二十五个县进行了概略地调查,现对我省发展喷灌中值得研究的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积极推广喷滴灌技术,至1988年底,全省喷灌面积已发展到338万亩,滴灌2.8万亩。山东省从1985年开始使用中灌公司贴息贷款发展喷灌事业,五年来贷款总额达892万元,自筹资金718万元,发展喷滴灌面积19万亩。该省在贷款的使用及管理方面有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水源严重不足,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发展,1975年开始喷灌试点,1976年喷灌面积2万亩,计划从今年到1980年,平均每年发展喷灌面积42.5万亩。根据形势的要求,准备采取以下措施:(1)市委第一书记亲自抓,计委负责组织落实材料、机具的生产和供应,正式把喷灌列入发展国民经济计  相似文献   

19.
武汉近郊洪山区自1977年以来,积极试点推广喷灌新技术,逐年取得进展,目前喷灌面积已达24000多亩,其中固定式320亩。根据近郊的任务和特点,以及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着重发展蔬菜喷灌,占现有喷灌面积60%以上,有较好的经济实效。一些试点做到了增产增收。谌家矶公社平安铺大队,现有固定式喷灌面积555亩,占该队蔬菜面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垦区应用和推广大面积粮食作物机械化喷灌技术已有12年的历史。10多年来,垦区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喷灌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全面的发展。现已拥有大型喷灌机600多台套,可控制面积110多万亩,初步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喷灌作物也由单一的小麦扩展到大豆、玉米、甜菜等,并利用喷灌进行喷药、施肥,提高了喷灌设备利用率。生产实践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