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塑造了一群极具特点的女性形象,从市井老妪到皇室贵妃都有涉及。以赵姨娘为中心的姨娘阶层在出身、言行及在府中的地位都比较典型,赵姨娘的悲剧命运跟年轻姨娘平儿和未来姨娘袭人比较起来更具特殊性。她的人物形象被塑造得线条单一,被曹雪芹约束在"丑恶"中,并且是唯一彻底的丑角和贾府里的"万人嫌"。究其原因,其为人处世之道及个性特征是导致姨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悲剧必然发生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2.
頸靜脉血液中含鉄細胞检查法,系日本学者石井氏[1]于1940年創造的,其目的是为了診断馬传染性貧血(以下簡称馬传貧);尔后小仓氏[2]予以追試,发現其以甲醇固定塗抹标本,含鉄細胞的检出率較低,謂改用福尔馬林蒸气固定,可以提高检出率,即一般所說的小仓氏变法。我国現行检疫规  相似文献   

3.
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戏曲作家,同时,他也深谙八股文创作,是“举业八大家”之一。由于八股文是对文人思维方式的一种全方位训练,汤显祖在戏曲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八股文的影响。以汤显祖最为著名的戏曲作品——《牡丹亭》为例,剖析八股文“结构”技法中的“破题、承题”及“代圣立言”对汤显祖戏曲创作中行文方式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吞鉄細胞問題吞鉄細胞又名含鉄細胞或担铁細胞。利用吞铁細胞的检查作为馬传貧的診断是于1941年首先由日本学者石井氏提出的。以后又由小仓氏研究和改进。此法在馬传貧診断中的价值已被公认。日本已列入国家規定的診断标准中,欧、美、澳洲不少国家也逐漸采用此法,作为馬传貧的診  相似文献   

5.
正我心甘情愿地,深陷在做母亲杂乱无章的生活琐事中,手忙脚乱地幸福着。奶水不足的我,饿着也不肯喝奶粉的娃,彼此相依而生。我虚弱臃肿的身体接近"滚圆动物"。娃羸弱、娇嫩的样子,像极了新鲜的植物。细胳膊细腿,小脸不如猫脸大,白得有些过分。乌溜溜的大眼睛,衬的娃越发显得白,白纸的白。新生婴孩,就像拱泥而出的植物幼苗,初出泥土,只有稚嫩的一片、两片子叶,纤弱、娇嫩。有了阳光、露珠不辞朝夕的滋养,幼苗就能长出新的枝叶,枝叶逐日繁茂,枝身逐渐茁壮。  相似文献   

6.
《山东饲料》2006,(9):17-17
“科娃”牌育苗泥炭营养块的突出优点:1、使用该产品省却了传统育苗过程中的取土、调酸、加肥、加药、混拌、装填、分苗等繁杂的生产操作过程,可节约劳动时间80%以上。  相似文献   

7.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标识性的艺术瑰宝,从形式到内容无不渗透着华夏美学的古典意蕴。戏曲电影的出现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戏曲艺术的传播,但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却破坏了戏曲艺术内在的美学特质。尤其是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成为戏曲电影艺术中毋庸回避的创作难题。  相似文献   

8.
在小说作品中耳熟能详的潘美是十恶不赦的奸臣佞子,其劣迹斑斑的罪行昭然若揭,而出现在史书中的潘美却是英勇果敢、仁慈宽容的宋王朝的开国功臣。笔者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归纳造成其善恶差异如此明显的原因:一、人物形象演变的根本原因源于让杨业命丧异域的陈家谷之战,作为主帅的潘美行事风格有别于平素,关于他复杂心理轨迹的记载不够详细,疑窦丛生。二、小说和史书两种文体形式对人物真实性要求的程度有所不同,建构原则的差异决定人物形象的变异。  相似文献   

9.
都兰县宗加镇辖有14个村,其中2个农业村、12个牧业村,其中农业村是诺木洪和农业村,牧业村是哈西娃、西西、乌土、田格力、艾斯力金、阿斯林、那木哈、布拉i沙日j努日、托海、和铁奎村。哈西娃村是2010年海西州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启动村之一,2010年笔者对该村的生态畜牧业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这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塑造艺术形象时,人物语言有着各自的特征。在一部动画片必备的元素中,人物语言往往也不仅具有诠释画面的内涵、推进故事情节发展、还有塑造人物形象和深化主题意蕴的多重功能。本文透过人物的性格、行为、观点、态度来谈谈影视动画中的人物语言.  相似文献   

11.
对动物体内脂溶性维生素和寄生虫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不够充分的。可以断定,动物和禽类寄生虫能够引起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含量的减少(1.Acker等,1935;什赫巴洛娃,古斯道娃,A.M.卡西莫娃,1950;阿克宾,1956;和其它人)。我们的研究目的是蛔虫对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和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以及测定禽类驱虫后它们恢复的期限。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下     
大娃:妖精!我们要消灭你!蛇妖:哈哈,真好笑。你们自个儿不也是葫芦变的,凭什么叫我妖精?!葫二娃:你也说了,我们是葫芦变的,自然不是妖精。蛇妖:不是妖精是什么?葫芦娃们异口同声:哈哈哈哈!我们是植物人!夏天到了提醒你:被蚊子咬是件幸福的事,至少证明:派送红包时没忘了你;可以  相似文献   

13.
柳湘莲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众多青年男子中的一个人物,他在书中出场不多,作者对他也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来着意刻画。但是,这一人物形象却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长廊里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薛萐  刘国彬  张超 《草地学报》2011,19(4):577-583
为了解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墩山小流域的6种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植被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基础呼吸以及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6种植被中,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和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根际土壤有机碳高于非根际;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阿尔泰狗娃花和茵陈蒿根际pH值均低于非根际;除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外,其他植被的根际微生物量N高于非根际;沙棘、阿尔泰狗娃花和茵陈蒿根际土壤微生物量C高于非根际;6种植被的根际基础呼吸和过氧化物酶显著高于非根际(P<0.05),多酚氧化酶两者无显著差异,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变化趋势不同。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过氧化物酶与基础呼吸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多酚氧化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无论是根际土壤还是非根际土壤,天然草地(阿尔泰狗娃花和茵陈蒿)的有机碳、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总体高于人工灌木(柠条和沙棘)和人工草地(沙打旺和茵陈蒿)。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广西巴马小型猪SLA经典Ⅱ类基因分子结构特征及其在猪-人异种器官移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集4头广西巴马小型猪的耳组织,经抽提RNA和反转录得到cDNA,通过PCR扩增,对SLA经典Ⅱ类基因(SLA-DRA、SLA-DRB1、SLA-DQA、SLA-DQB1)纯化和克隆,进行双向测序。结果,在4个SLA经典Ⅱ类座位中得到基因序列共8条,利用NCBI服务器中BLAST分析发现,8条基因序列中5条为已知的等位基因,另3条为新的等位基因。通过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比对,构建亲缘进化树,分析发现,广西巴马小型猪具有与人同源性较高的MHC遗传结构,显示该猪种在人-猪异种移植领域中有着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霍桑(1804—1864),美国19世纪后期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红字》发表于1850年,在当时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即使时至今日仍然是不朽的经典名作。小说富有新意地展示了教权统治对人们的压制,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白兰仍然坚贞不屈,不向愚昧无知的传统屈服,这样,她成为了积极勇敢、反抗传统、积极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也会诚心忏悔自己的罪过,却也期待能有好的结局的典型人物形象。将其独特的人物形象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7.
薛家将故事是我国传统小说戏曲中四大家将故事之一。与杨家将故事一样,它经历了一个从史实到文学的演化过程。通过探讨元明时期的小说、戏曲、曲艺中薛家将故事的演化,发现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以自已的观念对其进行改编和再创作,为清代薛家将故事的大繁荣做了准备与铺垫。  相似文献   

18.
以克里斯蒂瓦的互文理论为基础,探讨莎剧《暴风雨》与《占卜者》之间存在的互文联系,进而阐明劳伦斯通过对《暴风雨》中人物形象及关系的借用与变形,塑造出睿智的垃圾占卜者克里斯蒂及坚强勇敢的加拿大女作家莫拉格两个全新的人物形象,深刻地阐明作品主题:历史与祖先遗产对身份构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苏联加里宁州,“布尔什维克”国营农场先进养猪员瓦莲吉娜·别洛娃,在今年一春一夏七个月内一人喂养大了一千头猪,7月分又增加了七百头仔猪。她保证今年一人要喂大一千五百头猪。别洛娃已经交给了国家九百公担猪肉,到年底以前至少还要交三百公担,共计要交一千二百公担(即十二万公斤)这个数字相当于十七年的任务,比整个国营农场全年计划还要多一百公担。今年春天,当苏维埃大地上响遍了向共产主义进军的号角时,别洛娃日夜思考着一个问题:自己用什么来响应党的号召,怎样使自己的国营农场提高到先进的生产水平呢?于是她在全州养猪员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个人计划;一个人喂养一千头猪、一年完成十年定额。很多人对他的计划持怀疑  相似文献   

20.
<正> 据文献报道,当母牛从舍饲转为放牧饲养时,一些学者(E·Ueyama、1964,阿.克.什瓦别,1949,等)认为此时牛乳中的脂肪、蛋白质、乳糖和脱脂干物质含量增加;另一些学者(克.符.马尔科娃,1953;尔.勃.达维多夫,1958)却发现这些成分的水平下降。显然两种见解与母牛在舍饲期和过度期的饲养水平有关。牧草中碳水化合物与氮的比例及氮的来源亦具有同样意义。本文根据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有关教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