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特早熟棉区棉花地膜覆盖规范化栽培技术赵其铮(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辽阳111000)辽宁棉区位于北纬38°~43°,东经119°~124°,无霜期140~160d,年积温(≥10℃)3300~3600℃,降雨量450~700mm,春季少雨,多集中...  相似文献   

2.
<正> 当涂县紧靠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东经118°21′至118°52′,北纬31°17′至31°41′,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10℃有效活动积温5020℃,无霜期230天,日照时数2133.2小时,年降水量1056毫米,是以油(肥、麦) 稻稻一年三熟制为主的水网地区. 虽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由于小麦生产耕作粗放,肥料少,管理不及时,加之生育期间降水量过多,特别是春季低  相似文献   

3.
昌吉州气候条件在棉区划分上,属无霜期短,有效活动积温相对较低的特早熟棉区.为了克服不利气候条件对发展棉花的影响,近年来,我们采取了增温促早熟,高密度矮化栽培,选用早熟优质高产棉花品种等措施使棉花面积不断扩大,单产不断提高.个别田块达到140kg/666.7m2以上,形成了特早熟棉区成熟配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豫西地区降水条件与农业气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豫西地区(本文指原洛阳地区所属十五县市)处伏牛山区北段,北纬33°33′—35°06′,东径110°20′—112°55′,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业以一年二熟和两年三熟制为主。年平均降水量600~700mm,大于或等于10℃活动积温4500℃以上;年平均气温13—15℃,一月份平均气温0℃左右。总体上看,全区光照资源丰富,尤以伊洛盆地和黄河谷地各县条件更好。但由于本区降水总量普遍偏少,季节分配很不平均,降水变率大,几乎所有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水旱灾害发生,成为本区农业生产中十分突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棉花生产的自然特点和区域划分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甘肃省棉花生产发展、布局演变和植棉区自然、气候特点等,按照"区域划分同一性"原则,以≥10℃活动积温、7月平均气温、无霜期为主要依据,在全国棉花生产一级区划的框架下,将甘肃省棉花生产划分为黄河流域棉区黄土高原亚区、黄河流域棉区特早熟亚区和西北内陆棉区河西走廊亚区3个二级区;中部沿黄灌区特早熟次亚区、陇东特早熟次亚区、河西走廊早熟棉次亚区和河西走廊特早熟次亚区4个3级区。通过分区评述各级区的气候、生产等特点,指出了在该区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不利条件和自然灾害,提出了棉花产业发展的思路:如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种植区域与结构;坚持集中连片,突出规模效益;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突出经济效益;实施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培训;增加和整合支农投入。  相似文献   

6.
<正> 南阳盆地棉区气候兼有南北之长。无霜期长,在230天左右,≥15℃的活动积温4420℃以上,3—11月份日照1721.3小时,雨量适中,发展棉花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是我  相似文献   

7.
棉花高矮行配置超高密植栽培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垦区植棉热量条件有限而被划为特早熟棉区,其中≥10℃有效积温3100~3550℃,较石河子垦区低300℃左右;有利于棉花生长≥15℃积温仅2500~3000℃,远低于石河子垦区的3000~3200℃,无霜期170天,较石河子垦区短10余天.利用棉花很强的弹性生长习性,可减少棉花的冗余生长,有效地协调棉花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之间的矛盾,可以大大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8.
我区属特早熟棉区,气候特点是:无霜期短(140—160天),年平均温度低(9—10℃),高温期不长,7—8月上旬仅1个多月。棉花是喜温作物,无限花序,开花顺序由下往上,由里往外,呈圆锥形。中下部内层部位开花,正赶上7月和8月上旬高温期,生长较快,从开花到吐絮只需50—60天,秋季降霜以前,大部正常成熟。但上部和外层部位开花后,多错过高温期,处于秋天低温条件下,生长缓慢,从开花到吐絮,需70天以上,有的甚至没有长大成熟就遇到霜冻,成为霜后花和剥桃花,大大限制了棉花个体发展,这是本地区棉花生育过程中存在的基本矛盾。在这类地区要想夺取棉花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9.
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5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辽棉15号Unusualearly-ripeandAnti-diseasedNewCottonBreed-Liaomian15特早熟短季棉育种是我国自80年代初为解决北方特早熟棉区春播和黄淮海地区夏播棉花生产中出现的积温不足与高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气候因素对新疆农八师垦区棉花产量的影响,选取该区1961—2018年棉花气候单产为参考因素,9个气候因子[X1,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X2,4—9月平均最低气温;X3,≥10℃积温;X4,4—9月降水量;X5,5—9月日照时数;X6,终霜日期;X7,初霜日期;X8,播种出苗积温;X9,5月极端最低气温]为比较因素,进行棉花气候单产与气候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棉花气候单产与各比较因素的关联度为:≥10℃积温(X3)5月极端最低气温(X9)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X1)播种出苗积温(X8)初霜日期(X7)终霜日期(X6)5—9月日照时数(X5)4—9月平均最低气温(X2)4—9月降水量(X4),其中,≥10℃积温、5月极端最低气温、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播种至出苗正积温及初霜日期与棉花产量极显著相关。棉花生长季总热量、苗期低温冷害以及秋季初霜日期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1.
<正>南疆棉区广泛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各平原绿洲,该棉区光热条件好,气候干燥,无霜期大多在200天左右,年平均≥10℃积温一般在4000℃以上,适宜中熟陆地棉和早熟长绒棉的栽培种植,灾害性天气影响小,棉花单产高,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其他农作物。  相似文献   

12.
山西玉米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根据山西省不同地域的热量资源,≥10℃年积温、无霜期,生产条件,不同玉米品种对生态环境的反应,以及各地对玉米品种的利用状况等,在普查的基础上,参照山西省综合农业区划,以乡镇为单位,将山西全省玉米种植生态区划分为:春播中晚熟区、春播中早熟区、春播早熟区、春播特早熟区、夏播早熟区和夏播中熟区等六个大的种植生态区。研究结果表明:山西全省各地区玉米种植生态区分布呈多样性,一县多个生态区的县占到68.4%,各生态区玉米生产存在明显的差异,各生态区发展玉米生产应采取不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石河子垦区麦田复种玉米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石河子垦区农业自然条件和不同年份粮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阐明了垦区利用早熟冬麦成熟收获后尚有的≥10℃的活动积温2000-2200℃,无霜期95-100d,≥15℃的持续日数80-85d进行麦后复种特早熟玉米和套种早熟玉米的生产是可行的以及麦田复种玉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次宜棉区棉花栽培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喜温好光作物,次宜棉区气温变化大,大风降温天气频繁。无霜期较宜棉区短,早春气温低,易烂种,难抓全苗,经常有补种、重种现象,≥10℃的积温较宜棉区少,种植棉花具有一定风险。但近年来棉花市场价格好,销路畅,植棉效益高于种其它作物,  相似文献   

15.
<正>石河子大学教学试验场,位于石河子北泉镇西北方,气候为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203.4毫米,≥10℃积温为3 700℃左右,无霜期165天左右。试验场主要栽培作物为棉花。2014年引进种植特早熟棉花新品种新陆早23号优系,示范种植13公顷,取得较好效果。一、品种介绍1.品种特性新陆早23号优系为万氏种业公司选育的特早熟棉花新品种。品种主要特征特性为:生育期115~118天,植株近筒型,Ⅱ式果枝较紧凑型,叶片中等大  相似文献   

16.
<正>库尔勒地区北四县(以下简称北四县)包括焉耆县、和静县、博湖县和和硕县。主要气候特点:一是无霜期较宜棉区短,积温较少,≥10℃积温更少,种植棉花具有一定风险;二是早春气温低,且变化大,降温频繁。一般年份,棉花种植面积约3.0万~3.7万公顷,667米2籽棉产量水平在300~35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 宜昌市地处北纬29°56′~31°34′,东经110°15′~112°04′,年平均气温16.9℃,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4.7℃,10℃以上积温5.376℃,年降水量1159mm。宜昌是我国重要的柑桔产区之一,是长江中下游水果开发带的重要基地,现有柑桔栽培面积35000hm。早在公元前270年,宜昌就有柑桔盛行的历史。近10年来.宜昌市柑桔区域化栽培的蓬勃发展,给广大柑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相似文献   

18.
<正> 若价格稳定,气候产量年型即成为植棉业兴衰的主要因素,如1990年我省中部棉花大丰收,1991年棉田面积猛增30%以上。棉花产量也因年际间气候年型不同而差异很大,丰产年型亩产100kg 皮棉地块屡见不鲜,减产年型保住亩产50kg 皮棉就算不错,植棉技术与投入则起着调节与稳定产量的作用。称之谓白色革命的地膜覆盖植棉技术,改变了山西中部特早熟棉区产量低而不稳的植棉状况,其最大功效是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和棉花苗期的积温效应,促进了棉苗的生长发育。由此设想在棉花生育后期,是否也可以高效利用太阳能,增进其积温效应,以缩小棉花气候产量年际变化,达到高产稳产的  相似文献   

19.
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规范河北省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生产,促进河北省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河北省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生产实际情况,对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栽培的基础条件、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提出具体要求。该规程(标准编号:DB 13/T 1181—2010)对河北省早熟棉区盐碱地棉花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南疆棉区气象资料和棉花发育期资料,研究南疆棉区无霜期及≥10℃积温变化特征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特征,得出结论如下:南疆棉区近56 a来总体呈现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早,无霜期显著延长,10℃初日提早、终日推迟、积温增加的变化特征。热量条件的变化对棉花的影响以有利为主,棉花播种、出苗期显著提前、停止生长显著推迟,全生育期呈延长趋势,平均每10 a延长6.5 d,近年来的气候条件变化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总体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