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GIS空间分析技术在苜蓿叶面积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借助数码相机获取苜蓿叶片和参照物图像,经R2V矢量化后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其面积和周长等特征信息。结果表明,参照物周长、面积提取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55%和1.08%,远小于叶面积仪器的测量误差(5%~15%),说明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于苜蓿叶面积测定是切实可行的;作为GIS应用的一个拓展,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一次性自动输出大量苜蓿叶片的单叶周长、单叶面积、叶片数等多项信息,因此与其他叶面积测定方法相比,GIS空间分析技术测定叶面积具有精确、简捷、数据处理量大、额外投资小等优点,适用于在科研领域和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苜蓿审定登记品种叶形态特征及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春波  于林清  王勇  萨仁 《草地学报》2007,15(3):243-247,268
利用CI-202型叶面积仪研究29个我国审定登记苜蓿品种(Medicago sativa L.)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和叶形指数。结果表明:地方苜蓿品种和育成品种在叶形态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前者的叶片较后者小;二者叶片形状相似;在6个指标中,叶长宽比变异最大,叶周长变异最小;地方品种的叶面积、叶长、叶周长和叶长宽比的变异系数均高于育成品种,其他2项指标则低于后者;在育成品种中,中兰1号的变异最大,甘农3号苜蓿最小;在地方品种中,蔚县苜蓿的变异最大,河西苜蓿最小;该结果将为今后培育苜蓿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14种高寒草甸植物为材料,研究分析植物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以探究高寒草甸植物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的光合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黄花鸢尾(Iris pseudoacorus)、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pulchra)、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和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叶片的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分别比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高284.83%、200.56%、171.35%和148.31%,叶片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分别高79.99%、73.94%、68.37%和63.90%,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而黄花鸢尾、美丽风毛菊、兰石草(Lancea tibetica)和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叶片的单位叶面积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天蓝苜蓿高393.93%、348.48%、260.61%和233.33%,其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也显著高于天蓝苜蓿;黄帚橐吾、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nm)和柔软紫苑(Aster flaccidus)叶片的叶绿素a/b值高于2.91,能适应较强光照,而天蓝苜蓿叶片的叶绿素a/b值小于2.5,常生长于植被下层,说明植物能够通过调整光合色素含量和构成而合理有效地利用光能以适应特殊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比较高寒草甸连续放牧(CG)、传统放牧(TG)、生长季休牧(GSG)和禁牧(PG)不同放牧管理模式下4种共有优势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的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及比叶面积(SLA)的差异,旨在为高寒草甸的放牧管理提供参考.结果发现:1)垂穗披碱草叶长、叶周长及叶面积的大小次序为:GSG>PG>TG>CG,SLA表现为:CG>PG>TG>GSG;与CG管理模式相比,GSG、TG和PG的矮嵩草叶面积分别减小了40.13%、56.06% 和61.83%,SLA依次为:TG>GSG>TG>CG;鹅绒委陵菜叶长、叶周长和叶面积,扁蓿豆的叶周长、叶面积及SLA均表现为:GSG>PG>TG>CG;2)叶片性状的变异系数显示,垂穗披碱草的叶宽和SLA,矮嵩草叶面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扁蓿豆SLA和叶宽可塑性较强,鹅绒委陵菜的SLA、叶面积可塑性最强;3)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放牧管理下的土壤紧实度与有机质显著影响了叶片功能性状.物种间综合比较发现,鹅绒委陵菜叶片功能性状的可塑性是适应退化高寒草甸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苜蓿褐斑病对牧草质量光合速率的影响及田间抗病性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研究了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褐斑病 (Pseudopeziza medicaginis)对紫花苜蓿 (Medicagosativa)叶片营养成分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并评价了 85个紫花苜蓿 ,5个杂花苜蓿 (M.varia)和 4个黄花苜蓿 (M.falcata)品种或群体对褐斑病的抗性。结果表明 ,褐斑病使苜蓿病叶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 ,与健叶相比 ,其含量可减少 2 5% ,减少的幅度与病害严重度极显著负相关 ,r=0 .96 5(P<0 .0 1)。叶片光合速率随病害严重度的增加而降低 ,当病斑平均面积为叶面积的 13%时 ,光合速率仅为健叶的 52 % ,而当病斑平均面积为叶面积的 85%时 ,其光合速率仅为健叶的 15.9%。在参试的 94个品种或群体中 ,仅润布勒杂花苜蓿的一个群体表现为免疫。抗病性较强的有来自加拿大的巴瑞尔、阿毕卡 ,来自美国的威斯康星和我国的兴平、武功、肇东等 10个紫花苜蓿品种和润布勒杂花苜蓿的另一个群体。其余 83个品种均表现出较高的感病性 ,包括美国的 78- 15,加拿大的大西洋 ,我国的和田、咸阳等紫花苜蓿品种和内蒙黄花等黄花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6.
经在西昌生态区采集苜蓿3种叶形叶片,在测定每片叶长、叶宽基础上,采用数码图片绘图法准确测定叶面积,以长宽组成9个数组,进行相关回归方程建立,经所建方程预测值和实测值综合比较,得出用混合形叶片与不同叶型预测准确性无差异,为简便测定选择出混合叶片的长、宽、长宽积数组所建方程,y=-1.6629+0.5527x1(叶长)+1.3573x2(叶宽)+0.2756x4(长宽积),作为通式用于苜蓿叶面积便捷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滴灌苜蓿叶片形态特征、光合日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滴灌苜蓿光合日变化、叶片形态与干物质产量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揭示施氮对紫花苜蓿干物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进而为优化实际生产中紫花苜蓿的氮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0(CK)、60(N1)、120(N2)和180kg·hm-2(N3)共4个施氮水平,在紫花苜蓿初花期对光合日变化、叶片形态、叶片氮含量和苜蓿产量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下苜蓿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不施氮处理,施氮处理的苜蓿叶片胞间CO2浓度低于不施氮处理。对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综合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的叶长、叶宽、叶面积、比叶重,以及叶片干重、茎秆干重、干物质产量、叶片氮含量、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施氮水平下,对叶片形态结构影响最大的为叶面积,其次分别为比叶重、叶长和叶宽,对苜蓿干物质产量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叶片氮含量>...  相似文献   

8.
王振南  赵梅  杨燕  李富宽  王慧  吕慎金 《草业学报》2019,28(11):177-183
苜蓿作为一种优良的豆科牧草,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叶片养分重吸收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及增强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其直接影响了苜蓿的养分浓度,进而影响苜蓿元素的化学计量比。目前已有针对苜蓿养分重吸收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但关于苜蓿元素养分重吸收与生态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偶联关系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为解释该偶联关系,以7个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成熟叶片和衰老叶片C、N、P、K元素浓度,分析了养分重吸收特征(包括养分重吸收率、养分重吸收度)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而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偶联关系。结果表明,7个苜蓿品种的平均氮重吸收效率(NRE)、磷重吸收效率(PRE)和钾重吸收效率(KRE)分别为42.7%、42.4%和52.1%,分别低于全球陆生植物的NRE、PRE和KRE(分别为62.1%、64.9%和70.1%)。根据养分重吸收特征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判断苜蓿受土壤P含量影响最严重。叶片养分重吸收效率基本与衰老叶化学计量比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成熟叶化学计量比呈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叶片养分重吸收与叶片生态化学计量比存在偶联关系,但受叶片成熟或衰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苜蓿地采取第2茬苜蓿植株上病害程度不同的叶片约400g,分别装入相应的样品袋中,迅速转移到实验室制成风干样,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褐斑病症状较轻苜蓿叶片的蛋白含量与正常苜蓿叶片的蛋白质含量相接近,分别为27.95%和28.41%;与病重苜蓿叶片的蛋白含量相比,症状较轻叶片和正常叶片的蛋白含量分别降低16.26%和18.17%,其中正常叶片与病重叶片的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褐斑病能使苜蓿叶片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降低,使粗灰分和钙的含量增加。褐斑病对苜蓿叶营养成分的影响主要在于病害引起苜蓿叶片的衰老和脱落,从而造成总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11):60-61
据《园艺学报》2006年第4期报道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市农业局、泰安市泰山区技术监督局的科研人员,利用数码相机建立了一个快速的非破坏性叶面积测定的新方法,可测定苹果、葡萄等各种果树叶面积,可在田间或室内测定活体或离体叶片的面积。其原理是利用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拍照获取叶片和刻度直尺的图象,利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每平方厘米面积的像素数和叶片图像的像素数,再通过计算得出叶片的面积。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施硫肥对苜蓿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北京地区进行了不同施硫肥水平对苜蓿生产和土壤有效硫(NaHCO3浸提)含量变化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硫肥显著增加了苜蓿的生长和发育,延长了第4茬的生长期;养分缺乏导致更多光合产物分配到茎部,使茎叶比增加.施硫肥增大了苜蓿最新展开的三出复叶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升高,最终提高苜蓿干物质产量30%左右.在相同或相近的密度下,苜蓿初花期的高度可以很好地预测其干物质产量.生长季结束时不施硫肥的土壤有效硫含量显著比生长季前的低,土壤中各层次有效硫含量与苜蓿干物质总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总体上,0~45 cm土壤中以NaHCO3浸提的有效硫含量在20~30 mg/kg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针对扫描跟踪数字化和手扶跟踪数字化2种建立草地资源图形数据库的常用方法,分析了2种方法在面积量算方面的精度.通过综合分析图纸,根据图形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取了27块图斑,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的支持下,求其面积,与数字式求积方法对比,通过相对误差分析,表明扫描跟踪数字化法优于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刈割后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叶、茎、根和根际土浸提液对生菜(Lactuca sativa)化感作用的影响,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刈割与未刈割之间五节芒叶片中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浸提液对生菜种子萌发、胚根长、子叶长、子叶宽、鲜重影响差异较大,其中五节芒叶片浸提液显著抑制生菜胚根的生长,刈割后五节芒化感效应指数比未刈割增加2~8倍;次生代谢物质组分分离后,发现抑制生菜生长的次生代谢物质主要是有机酸类物质;GC-MS总离子流图显示刈割组波峰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各峰峰度最大值高于对照1.35~5.15倍,说明刈割后五节芒叶片中次生代谢物质种类及其含量明显增加。刈割后五节芒叶片新出现3种次生代谢物质,多种次生代谢物质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其中植物竞争类次生代谢物质(棕榈酸、亚油酸、豆甾醇)和抑制天敌次生代谢物质(反-乌头酸)相对含量增幅较大,这些次生代谢物质可能是五节芒应对刈割胁迫的化学防御物质。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生长的巨桉对紫花苜蓿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了了解紫花苜蓿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的巨桉化感作用的响应,采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生长在不同水分[75%,55%,40%和30%田间持水量(FC)]条件下的巨桉幼树叶片水浸液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的巨桉均对紫花苜蓿表现出明显的化感作用。巨桉叶片水浸液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的发芽指数,且随着巨桉生长土壤水分的减少,降低作用增强。生长在较差水分(40%和30%FC)条件下的巨桉,其高浓度叶片水浸液显著抑制紫花苜蓿幼苗生长,但其低浓度叶片水浸液促进种子发芽;而生长在较好水分(75%和55%FC)条件下的巨桉,其低浓度叶片水浸液促进紫花苜蓿幼苗生长,高浓度叶片水浸液提高了种子发芽率。高浓度巨桉叶片水浸液降低了紫花苜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另外,紫花苜蓿对巨桉叶片水浸液处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紫花苜蓿对巨桉化感作用的这些响应特征表明紫花苜蓿可以作为巨桉林下植被优选物种。  相似文献   

15.
4种苜蓿属植物幼苗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王赫  刘利  周道玮 《草地学报》2010,18(2):205-211
本文研究了4种苜蓿属(Medicago)植物:2个俄罗斯的黄花苜蓿品种(M. falcata L. cv. Daviluya;M. falcata L. cv. Culuskaya)和采自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野生黄花苜蓿(M. falcata L.),公农I号紫花苜蓿(M. sativa L. cv. GongNongⅠ)的幼苗在3个土壤水分梯度下(对照(CK)、中度干旱(M)、重度干旱(S))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比较其抗旱性,为我国优良苜蓿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幼苗的株高、根长、分枝、根颈直径、叶面积和生物量显著下降,相对叶面积、茎叶比显著升高;叶片脯氨酸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显著升高,光合作用显著下降。将胁迫指数用SPSS进行聚类分析显示:GongNongⅠ和Daviluya各自为一类,Culuskaya和野生黄花苜蓿聚为一类。对抗旱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可知:Culuskaya抗旱能力较强,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燕麦箭筈豌豆混播草地某些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省高寒地区,通过叶面积指数、光能转化效率、相对产量总和等指标,对燕麦箭筈豌豆混播草地的生理学特征进行了观测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燕麦箭筈豌豆混播草地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能和种间相容性,混播两组分在提高和维持草层叶面积指数、改善草层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种间互补性。同时,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也是提高单位面积草地粗蛋白产量和改善饲草营养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羊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和扁蓿豆为材料,按照1、2、4物种梯度,构建3个多样性水平的人工草地,分析多样性水平对豆禾混播群落根系形态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结果 表明,直径0~1mm的根系主要分布于地下0~28cm土层,根长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直径1~2mm的根系主要分布于28~56cm土层.禾本科牧草的根长随着物...  相似文献   

18.
干燥剂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新会  杜文华 《草地学报》2007,15(4):359-362
研究干燥剂MgClO4、K2CO3和EP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cv. Gannong No.3)茎叶失水率、种子产量、千粒重和发芽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干燥剂中,MgClO4的干燥效果最好。成熟期叶面喷施1.2%MgClO4和0.9%MgClO4后,甘农3号紫花苜蓿茎叶的失水率增大,牧草在田间的晾晒时间缩短,种子损失减少,种子产量分别为799.63 kg/hm2和742.14 kg/hm2,比对照提高72.85%和60.42%。该干燥剂对紫花苜蓿种子的饱满度和质量无负面影响。K2CO3的干燥效果较好,使牧草的失水率增大。但并未因牧草在田间的干燥时间缩短而使种子产量提高。这种干燥剂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子的饱满度和发芽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EP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的茎叶失水率、种子产量、千粒重均无影响,但种子发芽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