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吉林市农机研究所研制的2FZ—2型旱田深施肥中耕机,于1992年7月通过省级鉴定。该机由畜力牵引,主要适用于旱田垄作作物的中耕施肥,一次完成深施化肥和中耕两项作业。它主要由机架、施肥机构、离合器、中耕部件及传动机构组成。其特点:1.采用搅刀拨轮式排肥器,能可靠、稳定、均匀地排施流动性较差的化肥。2.由于采用凿式开沟器,达到了肥沟窄、阻力小、导肥性能良好的要求。3.结构设计合理,成本低,操作简单,工作性能可靠,调整使用方便。4.作业时行间通过性好,可进行第三遍中耕作业,施下的化肥距作物根部的距离合理,不烧苗,肥效高。5.使用该机比人工施肥节省化肥,并能提高肥效21%~32%。  相似文献   

2.
2BJ-2型精密播种机是与8.8~18.4kW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全悬挂式机型.该机由2组播种单体组成,每组单体以垂直型孔轮式排种器为核心部件,配以框架平行四杆机构和可调刮板槽轮式排肥器及其它部件.更换不同的排种部件,可播种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甜菜及向日葵等作物.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种与25.7~36.8kW拖拉机配套的气动翻转梨.该机以气缸作为左右梨体换向机构,可替代机械式翻转机构.由于该机采用了气动式翻转,操作简单、翻转灵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其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BYF-6型油菜免耕直播联合播种机(见本期第9页图1)是以手扶拖拉机底盘配15马力柴油机为动力,采用双轮驱动,置点支撑,乘坐驾驶,白走式结构。在油菜种植过程中能1次完成播种、施肥、开沟和覆土等4项作业的联合作业机械。该机主要由柴油机,种子、肥料箱,排种、排肥机构,开沟覆土机构,仿形机构及操作系统等组成。  相似文献   

5.
<正>由山东省农机推广站与山东奥龙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2BMFS-200型免耕施肥播种机,经山东省农机鉴定站检测,认为该机可靠性好、工作效率高、性能先进。该机主要由悬挂装置、两挡变速箱总成、刀轴总成、起垄犁总成、种肥箱、排种排肥总成、肥种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一种五味子专用加工机械,它改善了传统的手工加工方式,提高了劳动效率.该机主要由机架、梗粒分离机构、打浆机构组成和传动部分组成.根据五味子加工的工序将加工分为去梗和打浆2步,分别应用不同的装置完成,并且这2套装置也可单独使用,用以完成单独的加工工序.该机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并具有很好的分离和打浆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玉米中后期追肥、行间机械除草,设计了1种高地隙可调式玉米液态追肥除草一体机,该机具主要由施肥机构、除草机构、镇压机构组成。追肥除草机可完成开沟、施肥、除草、覆土复式作业,能实现玉米根部双侧深施液态肥、精量排肥及除草轮转速调节。通过EDEM离散元仿真分析并结合Design-Expert软件对除草轮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出除草轮刀片的优化参数:焊接角度0°,刀齿厚度为3 mm,刀齿宽度为40 mm,对除草轮刀片最优结构的三维模型进行EDEM仿真分析,并利用Ansys Workbench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工作过程中其最大变形量为0.161 mm,最大应力为11.392 MPa,远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150~286 MPa),满足设计要求。田间试验表明:施肥量偏差平均为2.13%、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1.01%,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3.45%;平均除草率为93.91%,平均伤苗率为2.47%,均符合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地轮驱动式农家肥撒施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的地轮驱动式农家肥撒施机由左右地轮分别经传动装置带动输肥装置和撒肥装置完成输肥和拨肥,不需额外动力,只需牵引动力。该机肥箱容积为2 m3,工作幅宽2 m,纯生产率0.8~1.6 hm2/h,配套动力为18~30马力轮式拖拉机。  相似文献   

9.
<正>1.国斌惠农2MB-1/2型棉花铺膜播种机2MB-1/2型棉花铺膜播种机主要由筑畦器、机架、排肥机构、排种机构、地轮机构、展膜、压膜机构、覆土盘、导土桶等部分组成,能一次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铺膜等多项作业。该机采用勺盘式排种器,能按要求实现单粒、多粒播种。采用了锄铲式开沟器,能在坚硬的土壤中顺利开沟、播种和施肥。若不需施肥,只要将肥料箱总成传动链轮轴端的离合帽拔出,即可正常进行播种作业。若不进行播种,只要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黄淮海地区马铃薯种植模式特点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两垄四行马铃薯播种机.该机主要由机架总成、整地装置、地轮动力驱动装置、施肥装置、排种装置、覆膜装置、开沟器等组成,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和覆膜等作业.通过对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分析,确定了其相关结构和工作参数.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性能稳定、作业效果较好,种薯间距合格指数为95.0%,重种指数为2.7%,漏种指数为2.3%,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1.1%,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6.5%,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5.2%,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马铃薯播种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不同肥料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铁皮石斛大棚种植的施肥方案,促进铁皮石斛的生长,使其增产。[方法]在相同的大棚种植环境条件下,分别采用控释肥、海藻有机液肥、控释肥+有机液肥、水溶肥+有机液肥、不施肥对铁皮石斛进行处理,分别在7和10月对铁皮石斛的相关性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水溶肥+有机液肥、控释肥+有机液肥处理的成活率最高,铁皮石斛生长状况最好;不施肥处理成活率最低,长势最差。[结论]水溶肥+有机液肥是一种对铁皮石斛种植较好的施肥方案,但从节约成本和劳动力角度考虑,控释肥+有机液肥较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土地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寻求适合晋西北黄土丘陵土壤特点的培肥途径,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地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施肥既能持续增产,又能提高土壤抗逆性;有机肥与氮肥合施增产效应最大,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培肥效果最好;当地应采取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磷肥在有机肥不足时配合氮肥施用等施肥措施;对低肥力土壤,可采用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方案,以达到快速培肥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氮磷钾的不同组合,对氮磷钾施用量的配比与东北半干旱区大豆产量间的关系及土壤水分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磷肥施用量为144kg·hm-2、钾肥施用量为216kg·hm-2、氮肥施用量发生变化时,以氮肥施用量为60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而当氮肥施用量为180kg·hm-2、钾肥施用量为216kg·hm-2、磷肥施用量发生变化时,以磷肥施用量为192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不同氮磷钾配施对土壤水分含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当磷肥施用量为144kg·hm-2、钾肥施用量为216kg·hm-2、氮肥施用量为120kg·hm-2的处理,能更好地促进作物对土壤水分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4.
以12年的红壤长期肥力监测定位试验不同处理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连续施肥对土壤磷组分、土壤对磷吸附解吸、土壤活性酸铝的影响。连续施用化学磷肥和化肥加有机肥,均可提高土壤全磷、无机磷数量。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磷以Ca-P和Al-P积累为主要表现形式,化学磷肥的施用能够提高土壤的全磷,并以Al-P增幅为最大,在所有处理中均表现为土壤O-P相对稳定。有机肥料处理土壤对外源磷的吸附强度明显少于施用化学磷肥和不施用磷肥的处理,有机肥料能够显著提高吸附磷的再利用,在NPKM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的47.72%,M处理中占42.89%,其它处理中解吸磷占吸附磷数量一般少于8%。MNPK、M处理的PFI为2.51、2.69比N、NP处理4.53、4.37明显降低。在红壤旱地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土壤交换性酸铝成倍增加,土壤酸化严重;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土壤交换酸铝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促进农户转变肥料投入行为、加速有机肥替代化肥,基于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优势产区蔬菜种植户调查数据,立足生产要素替代关系视角,在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样条模型等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行为现状、驱动因素及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有机肥产出弹性高出化肥产出弹性44%,有机肥—化肥替代弹性为1.269,表现出较大的替代潜力;2)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经营、专业化水平提高、使用更高肥效的有机肥、生态环保意识更强有利于推动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而当前合作组织服务能力不足、优质优价机制尚未有效形成、有机肥效不稳定等问题则限制了农户替代积极性;3)家庭耕地面积在0.500~0.667 hm2的农户更倾向于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最后,提出应推动生产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对农户有关有机肥知识与科学操作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有机肥质量与施用效果,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介入生产环节,建立绿色农产品品牌,实现优质优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15N研究烤烟对饼肥和秸秆肥中氮素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15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5N-菜籽饼肥和^15N-秸秆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和不同施肥方法等不同处理中烤烟对饼肥和秸秆肥中氮素的吸收利用效果。结果表明:(1)烤烟各器官来自肥料的氮(NDFF%)随着饼肥和秸秆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有顶权〉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茎〉根的趋势;(2)烤烟对饼肥中氮素利用率显著高于秸秆肥,饼肥组合中在下部叶成熟时达到高峰,以后稍有降低,且以25%饼肥+75%硝铵全基施利用率最高,达到40.07%。秸秆肥组合中以25%秸秆肥+75%全基施利用率最高,且各处理烟株整个生育期利用率持续上升,不利于上部烟叶落黄成熟;(3)秸秆肥处理的回收率较饼肥处理的普遍要高,都在90%左右,土壤残留率高,不利于前期烟草的生长。饼肥处理中以25%饼肥+75%硝铵全基施的回收率较高,达到81.80%;(4)土壤“AN”值以25%饼肥+75%硝铵基追各半和25%秸秆肥+75%硝铵基追各半最高,说明土壤有机肥施用量不宜偏高,一般以保持中等施肥水平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中使用不同种类的肥料比较,试验得出:在氮、磷、钾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均能提高水稻的分蘖数,其最高分蘖数和成穗率以及增产效果均以“微生物活性肥 有机肥 化肥”的处理最高。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各不相同,施用有机肥可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和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降低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有机肥、化肥和微生物活性肥料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用,比单一施用一种肥料能够更明显地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8.
黑土硝态氮移动规律及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试验采用渗滤池技术,研究氮肥不同用量、不同品种、施肥方式及配比条件下,硝态氮的移动规律及其与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肥7天后.即有硝态氮的移动,淋失主要发生在雨季。淋失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品种、施肥方式也有差异但不显著。氮肥与磷、钾及有机肥配施,可明显减少硝态氮的移动淋失。施氮247.5kgha-1淋失水硝态氮含量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10mgL-1的限额,易使地下水污染。但淋失量不高。施氮165kgha-1,配施磷、钾或有机肥,比单施氮增产15%以上,氮肥利用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和甘蓝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菜、甘蓝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粪肥、菜饼肥及蔬菜专用肥分别与化肥配施处理的白菜和甘蓝的产量高于纯化肥处理.白菜以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最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25.30%;对N、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分别是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蔬菜专用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白菜产量比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65%、10.77%;甘蓝以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产量较高,比纯化肥处理提高了9.90%,对N和P养分的利用率最高的处理均为菜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甘蓝产量较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9.23%、14.9%.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一种适用于高山茶园推广的肥料。[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传统复合肥和菜籽饼肥为对照,通过检测肥效、茶叶一芽三叶百芽重、茶叶内质成分和土壤肥力,分析微生物肥、三合一茶叶叶面肥对茶叶品质和土壤的作用。[结果]微生物肥施用效果与菜籽饼肥相当,显著提高茶叶品质,并有效补充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茶叶三合一叶面肥对提高茶多酚和水浸出物总量效果明显,并有效补充土壤中有效钾含量。[结论]微生物肥使用便捷易运输,建议作为高山茶园推广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