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直播栽培是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下,农民自发兴起的一项新的栽培方式。该文介绍了水稻直播栽培的特点及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水稻的栽培方式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经过了从直播到育苗移栽的漫长演变。而机插秧是它其中的一种主要栽培方式。因此,作者对水稻机插秧育苗移栽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类作物之一,其产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水稻病虫害近年来频繁出现,因此加强科学管理极为重要。而病虫害的出现与水稻的栽培方式有很大的联系,采取不同的栽培方式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本文就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多,以往的水稻栽培技术满足不了现在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为了得到更大的水稻产量,我国大量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对水稻栽培方式进行研究,以达到增加水稻产量的。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主要有抛秧,直播和机插秧三种,它们各有其优缺点,但是从长远来看,实现机械化栽培才是水稻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6,(3):102-106
试验比较了盆栽与大田栽培水稻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结果表明,在环境介质相同的条件下,大田栽培水稻平均每株分蘖数要高于盆栽水稻1倍左右。盆栽水稻成穗率要高于大田栽培水稻,盆栽水稻的平均每株成穗率为87%,大田水稻的平均每株成穗率为76%。两种栽培方式下稻谷的千粒数重无明差异,说明稻谷的千粒数重不受栽培方式的影响。盆栽水稻平均每穗实粒数99.4粒,结实率为77%;大田水稻的平均每穗实粒数151粒,结实率为85%。大田栽培水稻产量明显高于盆栽水稻,而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两者栽培的水稻土壤状态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多,以往的水稻栽培技术满足不了现在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为了得到更大的水稻产量,我国大量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对水稻栽培方式进行研究,以达到增加水稻产量的。传统的水稻栽培方式主要有抛秧,直播和机插秧三种,它们各有其优缺点,但是从长远来看,实现机械化栽培才是水稻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直播栽培方法的应用已经逐渐扩大。本文对目前我县主要采用的水直播方式的关键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为水稻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茭白茬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和茭白是青浦练塘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的特色经济作物,为合理利用现有的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确保水稻生产面积,进一步提高茭白茬水稻的单产水平特进行了茭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初步形成了一套茭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并根据茭白不同的品种和栽培方式,配之相应的品种、种植方式和水稻群体质量栽培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9.
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进程、主要病害严重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旱育免耕抛栽、小苗机插、盘育免耕抛栽、油林免耕套播、直播、常规栽插6种栽培方式,比较水稻发育进程、主要病害严重程度以及产量的差异,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稻瘟病、稻曲病、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为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主要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直播和常规栽插稻叶龄发育进程总体快过免耕抛栽方式;不同栽培方式之间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生程度均有差异,产量从高到低顺序为常规栽插、小苗机插、直播、盘育免耕抛栽、旱育免耕抛栽和油林免耕套播。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的生育进程、主要病害的发生程度和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常规栽插和小苗机插方式病害发生的总体情况优于其余4种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0.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及其防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轻重程度主要与传毒媒介灰飞虱的虫量及带毒率、水稻品种的感病性以及栽培方式呈正相关,通过剖析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探明采取抗病品种,优化栽培方式,科学合理用药,推行全程控制是防控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用 L_9(3~4)正交设计布置上海郊区单季晚稻氮、磷、钾肥料试验,对所有因素的各种水平搭配与产量作 Fuzzy 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郊区不同土壤类型种植的单季晚稻,用肥在每亩施有机肥750kg 猪塮的基础上,亩施7.5~10kg 纯氮。同时还认为相当部分土壤配施磷、钾肥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沪郊水稻科技入户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上海市水稻科技入户工程的实践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技推广服务的现状,阐明了现行经济体制下沪郊水稻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归纳了水稻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在本市农技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客观地提出了当前实施水稻科技入户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后续的水稻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和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的运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水稻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南方水稻稻种植区域地块零星、破碎等为了达到提高空间分析精度的目的,以气象卫星遥感资料为主,以气象、地面农情监测网资料为辅,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地上海地区水稻长势,分布以及栽植面积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取得预期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1963~1974年通过对上海地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的寄主、生活习性及田间发生规律的详尽研究,表明防治麦田和其它越冬场所上灰飞虱的越冬代和第一代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关键措施;防治早稻秧田和本田的第一代及单季晚稻秧田和本田上的第一、二代灰飞虱能够有效控制这两种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上海城郊别墅庭园绿化的植物配置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植物、文化等条件,运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分析了上海市松江区别墅绿化状况,提出了上海城郊别墅庭园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沪郊2008-2009年区域试验的水稻晚粳品种进行了各性状与产量、库容量的相关统计分析和不同库容类型的水稻高产栽培调控因素筛选。结果表明:水稻的库容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748):并明确了水稻品种不同库容量的主要调控因素,为不同库容类型水稻高产和大面积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栽培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上海郊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系统最优综合评价模型,对上海郊区1995~2004年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22个指标进行了分析,并按综合指标的大小进行了排序,最后对上海郊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从郊区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现实角度分析了新时期上海郊区农技推广工作所面临的挑战,针对新时期农技推广工作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和任务作了重点研究,提出了现阶段郊区农业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的技术重点,以及加强郊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在1987、1989年期间系统研究了播期对直播水稻产量的影响,获得=804.82+33.31x-1.41x~2(R=0.9398~(**))抛物线相关关系,其回归高产最佳播期为6月9日,适宜播期为6月4~12日。同时研究了播期对群体建成的影响。从每亩苗数、叶面积发展、比叶重、光合势、净光合生产率及全田干物质累积等方面.阐明了适期播种获得高产的生理基础。结果对提高直播水稻产量,促进市郊粮食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规模经营农场4000hm^2粮田为研究区,在地理信息平台ARCGIS上,利用GPS定位网格化采集土壤样品2002个,建立22个水稻高产千亩方示范基地。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土壤快速测定方法为当季水稻进行推荐施肥,水稻平均产量10402.5kg·hm^-2比常规9429.0kg·hm^-2,增产973.5kg·hm^-2,平均增产10.33%,增收1786.8元·hm^-1。研究结果为精准施肥技术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