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农机》1996,(1):15-16
谈联合收割机易地作业近年来河北省联合收割机数量迅猛增长,1995年发展到近13000台,占全国保有量的1/6强,小麦联合收获面积已达1000多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近30%。小麦联合收割机所以能迅猛增长,小麦收获机械化水平所以能迅速提高,件外,应该说...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2008年,辽宁省计划组织出省作业的联合收割机600台左右,完成跨区机收面积5万hm2,实现经营效益4 000万元以上.其中,水稻联合收割机30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00台,玉米收割机100台.  相似文献   

3.
11月19日,由潮州市农业局、湘桥区农业局和意溪镇联合举办的晚稻秋收机械化作业演示会在意溪镇河北举行。参加现场会演示的有久保田、洋马联合收割机,这些收割机具有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清选、装袋等作业,收割效率高、收割质量好、稻谷损失少。经过潮州市农机部门这几年的不断推广、示范,这些机具已在全市广泛应用。潮州市拥有联合收割机29台,每年来潮州市参与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100多台。今年晚稻已投入联合收割机36台,收割面积30000亩。目前,潮州市水稻机械化收割率提高到20%。  相似文献   

4.
鄞州区姜山镇的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从1997年开始,至今已有9个年头.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数量在逐年减少,今年麦收外出作业只有22台,较2000年麦收63台减少41台.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地的联合收割机数量增加,而且机型比较高档;而姜山镇的联合收割机比较陈旧,技术状态差,机型多为全喂入式,档次较低,缺乏竞争力.同时,联合收割机长途跋涉,作业成本加大,跨区作业效益逐年降低,影响机手积极性.如何提高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效益,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建湖县农机部门充分发挥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多的优势,组织835台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跨区机收足迹遍布上海、浙江、江西、安徽、山东、重庆、湖南等16省市,跨区作业面积达9.02万hm2,跨区机收服务收入达8135.12万元。  相似文献   

6.
从 1997年起 ,连续组织开展的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农机季节性作业市场 ,2 0 0 2年全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 31万台 ,参加小麦、水稻跨区机收的联合收割机达 18万台 ,完成小麦、水稻跨区机收面积达 12 0 0万hm2 ,小麦机收水平达到 74 % ,2 0 0 2年跨区机收为农民增收 4 5亿元 ,减少粮食损失约 4 8亿kg ,减少人工收获费用 34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联合收割机数量的增加和跨区作业规模的扩大 ,出现了作业价格走低、作业时间缩短、流动秩序混乱等现象 ,影响了小麦跨区作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一、跨区作业市场…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机化》2006,(4):41-41
今年“三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农机跨区作业的主战场由过去2地3县扩大至4地7县。跨区作业组织19个、机手83人;跨区机具73台,其中联合收割机16台、割晒机55台;跨区收获面积3467hm。,跨区总收入达152万元;联合收割机平均每台作业100hm^2,每公顷作业收费600元,每台纯收入达2万余元;小型割晒机平均每台作业34hm^2,每公顷作业收费300元,每台纯收入达3500元。今年“三夏”前,仅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农机协会就出资近40万元新购4台新疆一2联合收割机,组织9台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相似文献   

8.
晋中市(原为晋中地区)是联合收割机“南征北战”的发祥地。联合收割机“南征北战”从1986年开始到2000年的15年间,晋中市在组织管理、技术服务、规范作业市场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模式,初步实现了服务市场化、经营产业化、组织集团化、管理规范化,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南征北战”机收小麦的起源20世纪70年代后期,晋中市个别比较富裕的生产队集体投资购买了联合收割机,作为福利为本村收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些农民承包或购买了集体的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收作业。此时的经营户开始有了提高机具利用率、扩大…  相似文献   

9.
根据九三分局领导对农机工作的新要求———以节本增效为核心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开展农机管理工作 ,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和测算的基础上 ,提出了农机作业每公顷节省成本 1 50元、增加效益 1 50元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农机及农机作业的现状九三分局是以麦豆为主要作物的垦区 ,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共约 1 9万hm2 。拥有农机总动力 3 4万kW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总动力 2 4万kW ;拖拉机4 1 3 0台 ,其中履带式拖拉机 995台 ,大中型轮式拖拉机93 3台 ;联合收割机 82 3台 ;机引农具 52 0 7台…  相似文献   

10.
浏阳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随着农机化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化经营服务,其中有10个农机合作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10台、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522台、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14台。合作社除服务本地外。纷纷走出浏阳,三湘大地多处留下浏阳农机合作社的脚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7月8日以来,桃江县兴农农机合作社由21台联合收割机和30名机手组成的跨区作业服务队,跨县收割早稻面积267hm2(4000多亩),实现产值40多万元。近年来,桃江县兴农农机合作社在县农机主管部门的帮助下,跨区作业服务规模不断扩大、作业范围越来越广、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取得了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兴农农机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催生了一批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机合作社16个、农机大户150户。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在全国高度重视农业、重视粮食生产、关注农机化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安徽省宣城市农机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值得关注的是高性能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大幅度增长,一年中净增113台,增长了1.5倍,达193台。联合收割机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跨区作业,迅速提高了宣城市机械化收获水平。从收割机的经营形式看,主要运行方式已由过去的小范围有偿服务,  相似文献   

13.
联合收割机作业成本是购机户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对收割机作业成本进行了分析,以便指导购机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完成更多收割作业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跨区机收之积极作用与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区机收作为农机服务产业化的一种模式,对优化农机资源配制,推动农机产业化作业、规模化经营和促进农机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促进此项工作健康发展。1基本情况(1)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迅速增长。1999~2003年,长沙市联合收割机拥有量由70台增长到1260台,新增1190台,增长17倍。跨区作业机收服务队从无到有,已发展到62个,参与的收割机达526台。自组织跨区机收以来,广大农民购置联合收割机的积极性高涨。2001~2002年2年中,全市新增收割机751台;仅长沙县春华镇就有44台,双江口镇84台。(2)跨区机收范…  相似文献   

15.
浅析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经济效益降低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收割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跨区机收作业。跨区机收作业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调动了农民投资购买联合收割机的积极性, 购机的农民从中获得了较好的利润,使我国联合收割机走向迅猛发展的高潮。截止2005年底,安徽凤台县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700台。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重性,联合收割机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回头来看近几年机手的收  相似文献   

16.
随着跨区作业不断向纵深发展,购买联合收割机经营跨区收割,已经越来越被城乡广大群众所接受。如何进一步搞好联合收割机的安全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前农机监理的一项紧迫任务。一、当前联合收割机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无牌证和未经检审参加作业的联合收割机依然较多存在。农机部门虽经多年的管理,但由于种种原因,参与收割作业的无牌证和未经检验的联合收割机,特别是一些在本乡本土作业的无牌证和未经检验的收割机,据抽样调查,一般约占总数的3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50%。2.联合收割机驾驶员技术业务素质差,存在安全隐患多。由于联合收割机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今年,滨州市小麦种植面积21.9万hm2,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8418台,玉米播种机17392台。全市"三夏"农机化生产及跨区作业的主要目标是:组织400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外出参加跨区作业,其中跨省2000台,完成跨区作业面积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三夏”期间,阿克苏地区共组织3个县、3个联合收割机协会的131台联合收割机、260余名协会会员赴喀什地区及阿克苏周边县(市)开展跨区机收,作业面积6407hm^2,作业总收入336万元,平均每台联合收割机创收2.56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张文 《湖南农机》2005,(6):18-18
2005年,江苏省农机部门共组织68014台联合收割机投入水稻收割,比2004年新增8000多台,机械化收获面积181.33万hm^2(2720万亩),机收水平达到85%;其中无锡、扬州两市的水稻机收水平超过90%,全省水稻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江苏半喂入式高性能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多、机手队伍力量强,农机部门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组织联合收割机进行跨区作业,内引外联、提高组织化程度、开拓跨省作业市场。全年机收水稻作业收入达14亿元,比2004年增加2亿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得到快速发展。至2006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06万千瓦,其中大中拖8900台、小型手扶拖拉机14450台、耕整机25500台、联合收割机2050台、水稻插秧机35台。全市机耕作业面积191千顷,机耕作业水平达80%;机械收获面积91.7公顷,机收作业水平(含跨区作业)达42%;机械插秧全面进入示范推广阶段。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33.5%(全省为2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