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秦岭山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分布、保护及管理现状, 分析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建议,对促进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许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75-8076,8079
提出了实现大熊猫保护方针和目标所需采取的具体措施,分析所取得的成果,并指出了大熊猫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栖息地破碎化严重,人为干扰依然严重,迁地保护任务紧迫,保护和管理资金匮乏,管理体制不顺、队伍力量薄弱,栖息地保护和恢复建设滞后、潜在栖息地未受到重视,汶川大地震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3.
洋太公路对秦岭大熊猫活动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样方调查和访问,初步分析和评价了陕西省洋太公路的建设与运营对大熊猫活动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影响.洋太公路穿越了大熊猫的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公路东侧为兴隆岭+太白山大熊猫栖息地,西侧为牛尾河大熊猫栖息地.太白县大树坪大熊猫走廊带西北侧公路的周边区域是新发现的近年来两侧大熊猫迁移扩散的区域.2008年,2只大熊猫个体被直接观察到在该区域的公路上行走活动.洋太公路的建设与运营将直接影响两侧大熊猫种群在局部区域的活动与扩散.此外,洋太公路的建设与运营不仅使秦岭大熊猫栖息地进一步破碎化,加剧了公路两侧大熊猫栖息地之间的隔离程度.  相似文献   

4.
龙草坪林业局森工经营与大熊猫活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主要森工经营活动对秦岭大熊猫生境破碎化产生了影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采伐、更新均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趋于速成,结果造成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以至第二次全国大熊猫普查时未发现分布.全面停止采伐活动后,在毗邻佛坪保护区地段又发现了大熊猫分布.本文该局对经营活动对大熊猫生境破碎化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为研究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和提高天然林保护的效益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全面地评价大熊猫栖息地对掌握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状况,提出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整理与大熊猫栖息地评价相关中英文文献共计119篇,阐述了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指标整合分析方法,评价指标主要体现为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干扰和其他因素;评价指标整合分析方法主要体现在栖息地因子、植物群落多样性、景观格局及评价模型,最后提出了目前大熊猫栖息地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更规范、更合理地开展大熊猫栖息地质量评估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6.
人类活动加剧了大熊猫栖息地的破坏。通过检索和分析近40年关于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因素的文献,发现大熊猫栖息地主要干扰因素为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竹子开花、竹子病虫害、放牧、旅游开发、道路建设、采伐、采矿等。通过文献梳理,指出现有研究区域集中,未来应拓宽研究范围,加强从人地关系视角研究大熊猫栖息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指出现有研究中,人类活动对大熊猫栖息地干扰因素以定性研究为主,未来应结合人地关系理论,探索大熊猫栖息地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演化机制和规律,建立影响因子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干扰因子。  相似文献   

7.
应用定位监测方法对佛坪自然保护区内的大熊猫等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研究,获得了2003、2004年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羚牛等主要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样线上各物种丰富度指数、不同生境类型物种丰富度指数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强度指数。说明了保护区内以大熊猫为主的多种野生动物的动态变化趋势,大熊猫、羚牛等主要动物的种群状况基本处于稳定并略有增加,在垂直分布上呈上升趋势;影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干扰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碎化等。  相似文献   

8.
秦岭大熊猫保护抢救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亦生  曹庆  韦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4):160-163,198
以佛坪自然保护区的30只大熊猫具体抢救案例,研究讨论其抢救过程和结果。结果认为野生大熊猫保护抢救时应该注重做到:1)以保护野外种群优先、放归优先;2)保护野外繁殖及育幼过程;3)野外救护与放归相结合,为日后大熊猫放归及其它大中型兽类野外放归收集资料;4)总结救护和放归的成功案例,为提高野生大熊猫种群复壮积累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植被类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合全国第3次大熊猫综合调查,对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的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野外调查采用样线调查法,对数据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中国植被>对植被类型划分、分类的标准,将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的植被类型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16个植被亚型,42个群系组.并对大熊猫栖息地的主要植被类型的结构、组成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开展野外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巡护监测工作是保护和拯救濒危物种重要举措,是提高我国的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根本方法。2003年以来,在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安排下,保护区什邡管理站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了常年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监测,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通过多年来对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什邡辖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野外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今后工作的建议,以期对四川九顶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