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5月份,果洛州班玛县56头牦牛出现以高热、腹泻、急性死亡等为主要特征,疑似犊牛副伤寒的疫病,且犊牛发病较多。经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发病情况的观察和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犊牛副伤寒。经过对疫区所有动物采取紧急免疫接种和圈舍消毒等有效防制措施,运用土霉素、盐酸恩诺沙星长效注射液、痢菌净(0.2%乙酰甲喹粉)等敏感药物对发病动物进行治疗,除发病严重和急性发病的19头牦牛死亡外,其余患畜均痊愈,治愈率达到 67%。  相似文献   

2.
经调查从青海省班玛县1~2岁牦牛中发现有67头牦牛出现多头蚴的症状,经实验室检查、发病机理并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确诊为牛多头蚴病。应用磺胺嘧啶钠、复方吡喹酮注射液等药物治疗,除发病已久的13头牦牛死亡外,其余的牦牛痊愈。  相似文献   

3.
对青海省班玛县临床症状类似焦虫病的70头牦牛经过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尸体剖检的观察并结合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牦牛泰勒焦虫病,经过贝尼尔、黄色素、止血敏等药物的治疗和采取消灭青海血蜱等预防措施。共治愈48例牦牛,治愈率达到69%。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7,(9):145-146
<正>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牦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的急性、全身性的传染病,临床上以败血症与呼吸系统疾患为主,常可引起大批牦牛发病和死亡。2015年11月末,青海省共和县江西沟乡一户牧民饲养的36头牦牛中有8头牦牛先后发病(最初牦牛群中有2头突然发病死亡,随后数日后又有6头牦牛陆续发病),发病率为22.22%(8/36),就诊前死  相似文献   

5.
和静县阿拉沟乡阿拉沟村2008年4月20日在2户牧民的牦牛群中发生了牦牛巴氏杆菌病,几天内死亡牦牛21头。现将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微生物学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和静县阿拉沟乡阿拉沟村某牧民,放牧185头牦牛,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0月5日,甘肃天祝县一养殖场舍饲育肥的白牦牛,突然发生以流泪、眼睛分泌物增多,结膜潮红等为主的疾病,且在一周内发病数量不断增加,畜主起初用等渗盐水加青霉素冲洗,不见好转,随出诊治疗。1发病经过该标准化养殖场,设施设备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于2014年9月底收购天祝白牦牛266头进行舍饲育肥;畜主说,在进棚第3天早晨,有2头白牦牛流泪、眼睛分泌物增多,结膜潮红,精神不好,  相似文献   

7.
2014年11月,四川甘孜州某牦牛养殖场牦牛暴发疾病,据畜主描述,2d内共有10头牦牛发病,其中4头牦牛死亡,从发病死亡牦牛的心、肝、脾、肺、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中分离到单一的病原菌,通过细菌染色镜检、小鼠致病性试验及PCR鉴定,确诊该病原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说明该场暴发的疾病是牦牛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8.
正牛梨形虫病是由泰勒虫和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蜱传血液原虫病的总称(又称焦虫病),多呈急性经过,急性病例死亡率较高。甘肃甘南州牦牛梨形虫病主要通过青海血蜱的叮咬进行传播,引起牦牛高热、消瘦、贫血、体表淋巴结肿胀等典型症状,进而导致各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1发病情况2016年3月中旬到4月下旬,甘南藏族自治州多个牧场主反映牦牛出现高烧、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反刍停止、久卧不起等症状。其中3个牧场共计饲养牦牛486头,发病47  相似文献   

9.
2017年10月,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某牧户饲养的牦牛发生急性死亡,通过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确诊为牦牛炭疽疫情。此次疫情存栏易感动物207头(只、匹),发病21头,死亡19头,发病率10.14%,死亡率9.18%,致死率90.48%,发病死亡牦牛均来源于同一牧户。通过封锁、移动控制、疫情排查、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及紧急免疫等疫情处置工作,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0.
犊牛肺肠炎在国内外养牛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存在。据了解青海、内蒙、西藏、宁夏、新疆、黑龙江和江西等省(区)都有发生。我省甘南、永昌、肃南、天祝、山丹等县也有报道,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据调查:天祝县阿沿沟牧场1977年4群牦牛产犊130头,发病121头,死亡24头;1978年在42群牛中,产仔1460头,基本上全发病,死亡222头;古城公社齐子岭大队10群牦牛,产仔493头,全发病,死  相似文献   

11.
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从4群542头适繁母牦牛,29头成年公牦牛共571头组成的育种核心群(F1×F1横交群)所生的671头母牦牛、515头公牦牛共1186头一世代牦牛中进行了初生、0.5岁和1.5岁三个阶段强度分群鉴定和淘汰选择,获得18月龄理想型横交牛609头,其中特、一级公牦牛70头,特、一、二级母牦牛539头.公、母牦牛的留种率分别为13.65%和80.32%.为进一步加快新品群牦牛向肉、乳兼用方向的育种进程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牦牛巴氏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牦牛巴氏杆菌病从 1 949年前至今 ,一直在我区个别地方流行不断 ,由于我区没有生产本地菌株的牛出败疫苗 ,所以该病一直没能彻底的从我区消灭。1 999年 1 0月在拉萨市中心的某牛场暴发了症状、病史与该病类似的病例 ,经病理剖检、细菌学检验、动物实验 ,诊断为 Fg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牦牛巴氏杆菌病。1 发病情况 本市某牦牛育肥中心共存栏牦牛 48头 ,1 0月 6日该场管理人员发现有 2头牦牛开始发病 ,次日死亡 ,经青霉素肌肉注射 ,略有疗效 ,但病因不明 ,未敢大剂量治疗 ,导致先后有 1 2头牦牛发病 ,死亡 6头。2 临床症状 发病牦牛为 …  相似文献   

13.
1 发病情况 1998年秋季,肃南县马蹄区某乡放牧的牦牛相继发生以腹胀、拉稀、颌下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并伴有大批死亡。较为严重的某村饲养牦牛568头,发病235头,发病率41.4%,死亡64头,死亡率11.3%;牧民赵某饲养牦牛45头,发病40头,发病率88.9%,死亡11头,死亡率24.4%;王某饲养牦牛63头,发病51头,发病率80.9%,死亡7头,死亡率11.l%。2 病因调查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低洼牧地和沼泽地带,流行感染季节多在夏秋两季,气候适合肝片吸虫卵的发育。该地海拔高度25…  相似文献   

14.
在完善牦牛犊代乳饲料配方、调整饲料加工技术、改进饲料饲喂方法的基础上,经过3年(2004~2006年)对332头健康的牦牛犊进行重复应用试验,经测定牦牛犊日增重、牦牛犊死亡率、母牦牛挤奶量等指标,表明用牦牛犊代乳饲料饲喂牦牛犊完全能代替牦牛奶,在保证牦牛犊正常生长发育(与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基本一致(0.01≤P≤0.05))的同时,可显著增加母牦牛挤奶量(比半哺乳对照组平均增加挤奶量为0.929千克/头.天,比全哺乳对照组平均增加挤奶量1.836千克/头.天),减少死亡率2.15个百分点,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比半哺乳对照组增加经济效益1.68元/头.天,比全哺乳对照组增加3.694元/头.天)、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饲养模式对犊牦牛生产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年龄相近的健康犊牦牛550头,分成放牧加补饲和纯放牧饲养2个处理组,分别收集冷季为期168 d的体增重指标,结合饲养成本分析不同饲养模式对犊牦牛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季补饲使犊牦牛纯利润每日增加4.96元/头,而纯放牧模式下的犊牦牛每日损失0.51元/头。故冷季补饲在保障犊牦牛安全过冬的同时,又实现了有效增重,提高了牦牛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0月,天祝县石门镇石板湾村王某的牦牛在颈部出现大枣到鸡蛋大小的单个的不明原因的脓肿,严重者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不食,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因发病数量较多,随出诊诊治。1发病情况发病牦牛所在村为我镇纯牧业村,海拔2 800m左右,全村牦牛存栏3 790头,王某和其姐夫两家养殖牦牛290多头,其中王某家有牦牛156头,全部在高寒草场放牧。10月9日王某在查看牦牛放牧  相似文献   

17.
牦牛巴氏杆菌病在班玛县每年发生,对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控制本病的发生,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笔者对发生在班玛县的典型病例的防治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 典型病例1.1 发病特点 2007年10月,班玛县达卡乡二社一牧户家饲养的牦牛发生一起急性、死亡率高的传染病,两日内先后有8头牦牛发病.据畜主介绍在放牧中由于一头牦牛被狼咬伤,经过简单的伤口处理后,将该牛放回牛群中,3d后该牛突然发病,主要以高热、咳嗽、流泪、流涎、呼吸困难和咽喉前颈部高度肿胀为主要症状,于次日早上突然死亡,其他牛相继出现类似症状,患病牦牛病程短,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18.
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特殊,作为高原牧区主要畜种的牦牛,气候的骤变和环境的改变极易引发牦牛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高原牦牛呼吸系统疾病有感冒、支气管炎、咽喉炎等,高原牦牛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发病快,传播速度迅速等特点,直接影响着牦牛的健康生长。引发牦牛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多样,在对病症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在2000年10月初尝试性地进行了6月龄牦牛犊的断乳分群工作,当时断乳分群的犊牛有1 735头。在断乳后第10天,部分犊牛开始发病,虽经兽医人员诊治,但疫情逐渐扩大并造成犊牛严重失明和死亡,经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等的支持与合作,实验室诊断为牛摩勒氏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现报告如下,以引起同行的共商。1  发病经过2000年10月4日,因畜群结构调整,进行了6月龄牦牛犊的集中断乳工作。牧一队断乳犊牛487头,牧二队断乳犊牛1 248头,共1 735头,断乳后按往年常规程序进行人工…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中兽医分型治疗牦牛泄病的效果,选取30头患泄病病牦牛样本,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各15头,对照组病牦牛按照常规抗生素治疗,试验组牦牛按照中兽医分型治疗,对比两组牦牛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的指标差异。结果表明,试验组牦牛经过治疗后其总有效率达93.3%的,对照组牦牛总有效率为80.0%,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中兽医分型方法治疗牦牛泄病,能够有效提升其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