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桐乡市的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是农村的传统产业,曾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016年,全市桑园面积6180 hm2,全年饲养蚕种13.18万张,生产蚕茧6878 t,蚕茧总产值22973万元。2006年,全市有桑园10705 hm2,饲养蚕种39.56万张,生产蚕茧16249 t,蚕茧总产值42675万元。10年来,桐乡蚕桑产业发生了剧变,特别是近年来持续下滑使产业不断萎缩,相对而言产业优势不再,重振桐乡的蚕桑  相似文献   

2.
程锦发 《中国蚕业》2006,27(4):35-36
桐乡市蚕桑产业具有历史悠久、面广量大及比较效益较高之特点,是浙江省的重点蚕桑产区,全市共有蚕农12万户,专用桑园面积10667hm2,年产鲜茧1.25万t,占全省蚕茧年产量的16%。蚕桑产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农业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市农民蚕桑收入占总收入的15.56%。蚕桑收入占农业收入的49.8%。桐乡市生产的蚕种除了供本地区蚕农使用外,还销往云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省(市)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年销售蚕种量30多万张。所以,提高蚕种质量,生产优质蚕茧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们主要在提高蚕种无毒批…  相似文献   

3.
姚丽娟 《江苏蚕业》2006,28(3):36-38
蚕桑产业是桐乡市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年饲养蚕种在40万张左右,年均产茧近2万吨,产值近3亿元,占农业产值的25%以上,是桐乡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整理工程和“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从事蚕桑生产的劳动力和劳动者素质等矛盾日益突出,给蚕桑产业带来很大冲击,特别对小蚕的饲养矛盾更为突出。为  相似文献   

4.
嘉兴市蚕桑生产持续下滑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李军 《江苏蚕业》2010,32(1):48-49
长期以来,蚕桑产业作为嘉兴市的传统主导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自2007年以来,由于全国蚕茧供求关系失衡、人民币升值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茧丝绸行情进入调整期,嘉兴市蚕桑生产也随之下滑。2008年更是呈急速下滑态势,全市饲养蚕种80.6万张,同比减21.7%;蚕茧总产3.4万t,同比减17.1%。2009年全市春夏合同订种量继续大幅下滑,同比减33.8%。笔者分析了蚕桑生产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稳定蚕桑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姚丽娟 《蚕桑通报》2006,37(3):53-55
蚕桑产业是桐乡市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年饲养蚕种在40万张左右,年均产茧近2万t,产值近3亿元,占农业产值的25%以上,是我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整理工程和“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从事蚕桑生产的劳动  相似文献   

6.
蚕桑生产是桐乡市农村传统的支柱产业,也是农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长期以来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性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的一段时间内,蚕桑产量曾位居全国首位;但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蚕桑产业比较效益下降明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蚕桑比重逐年下降,2015全市有年报桑园面积78160 m2,从事蚕桑生产的蚕农不到6万户,全年饲养蚕种量18.06万张,年蚕茧生产量0.95万t。  相似文献   

7.
桐乡市是全国优质蚕茧重点生产基地,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种桑养蚕优越条件,是我市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由于茧丝行情的不稳定、从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及生产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因素,直接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蚕桑生产呈下滑趋势.为稳定我市蚕桑生产,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现就产业萎缩现状,制约因素及稳定措施进行初步剖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于调整与稳定蚕桑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蚕桑产业历来是桐乡市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及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开展,蚕桑这项传统产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2003年全市饲养蚕种只有29.6万张,比鼎盛时期下降62.5%;比上年下降38.68%,传统蚕桑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严峻的形势下,如何稳定桐乡的蚕桑产业,需要我们加以认真地思考及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蚕桑生产是我市的传统项目,桑园面积、年发种量历史上最高达到11万亩、28万张。近几年因受茧丝绸市场的冲击,蚕桑生产严重滑坡,桑园面积下降到4万亩,年发种不足10万张。造成蚕桑下滑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茧丝市场的疲软,另一方面主要是蚕桑生产的产业化水平低、效益差、缺乏竞争能力。近两年来我市从加强基地建设着手,积极推进蚕桑生产产业化进程,较好地稳定发展蚕桑  相似文献   

10.
论再创浙江蚕业新优势的战略决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茧丝绸历来是浙江传统优势产业,在20世纪产茧量长期居全国首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连续9年增产,1992年产茧量达14.07万t的历史纪录,占全国的比重约1/4.此后,浙江省的蚕桑生产进入了调整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加上市场行情的变化,传统的茧丝绸产业受到了重大的冲击,出现了产量快速下滑,比重明显降低的新情况.2003年初步预计全省蚕茧产量8万t左右,同比将减15%~20%,占全国的比重将降至不到五分之一,同时还有进一步萎缩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的发展,蚕桑产业的经济比重和比较效益有所下降.但以产业规模和产业风险来说,该产业仍是桐乡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桑是蚕业生产的基础,应用桑树良种是强化产业基础、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稳定提升蚕桑产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2019年6月26日,湖北电视台垄上频道对阳新县蔡贤村蚕丝被作专题报道,从栽桑养蚕、蚕丝被制作、蚕丝被品质到蚕桑产业对精准扶贫的作用进行了大篇幅的宣传,吴洪丽站长作为专家对蚕丝被的优良品质、真假蚕丝被鉴别及蚕丝被的保养进行了介绍。湖北省阳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武汉综合试验站的扶贫点之一,该村有桑园200余hm^2,专业养蚕房6000余m^2,全部由阳新县蔡贤村蚕桑产业合作社管理和经营,最初技术水平跟不上,产量低,效益差。  相似文献   

13.
桐乡市梧桐街道地处桐乡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蚕桑产业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和许多值得纪念的历史.近几年,由于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蚕桑业正慢慢地下滑,但因各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平衡性,且有着规模的桑园条件及扎实的蚕业基础和传统生产习惯,该产业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继续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殷剑频 《蚕桑通报》2009,40(2):48-50
桐乡市是全国优质蚕茧重点生产基地,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种桑养蚕优越条件,是我市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明显,产业效益与传统产业比较,仍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是许多老年农民的唯一收入来源。但近几年来.由于茧丝行情的不稳定、从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及生产环境的日益恶化等因素,蚕桑生产呈下滑趋势,直接挫伤了蚕农养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分析了铜梁县蚕桑生产规模下滑的主要原因,阐述了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继续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重视、加大蚕桑产业扶持力度、加快蚕桑生产"多元化"、狠抓典型示范等对策,以确保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分析了铜梁县蚕桑生产下滑的主要原因,阐述了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继续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重视、加大蚕桑产业扶持力度、加快蚕桑"多元化"生产、狠抓典型示范等对策,以确保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蚕桑生产现状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具有悠久的蚕桑生产历史。蚕桑产业是该市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嵊州市地理、气候环境,常年饲养4期蚕,以春蚕和晚秋蚕为主。近年来茧丝形势一路下滑,养蚕户利润大幅缩水,大大挫伤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蚕桑产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稳定全市蚕桑生产,成为各级蚕桑部门的重点工作,笔者通过对蚕桑生产的调查分析,就蚕桑产业低迷的现状、主要原因及措施加以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浙江省桐乡市蚕桑产业的过去和现状入手,剖析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问题,并从蚕桑生产现代化和蚕桑全产业链发展等角度对产业未来发展路径及其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 位于汉江流域的安康月河川道万亩蚕桑基地工程,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已于1992年底胜利完工。这个万亩蚕桑基地工程的建成,标志着安康市蚕桑生产有产量、无规模的历史已经结束,预示着安康市蚕桑生产即将进入优质、高产、高效益的新时期。一、大胆设想、精心规划安康市是陕西省蚕茧主产区。1991年蚕茧产量达297.5万kg,占全国5%,占全省28%,占安康地区蚕茧总产的42%。蚕桑生产已成为安康市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20.
桐乡市是全国蚕丝被生产基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蚕丝被的柔软平滑性和生态性、通气性及保暖性好的高品质性能,逐步使国内外销费人群所接受,深受人们喜欢。故在近几年来,蚕丝被生产市场前景较好。但由于蚕丝生产从蚕茧到蚕丝,需经过多道工艺才能完成,劳动力成本较高,且蛹体损伤严重,严重影响了蚕业和蚕丝被生产的经济效益。目前虽经机制蚕丝的开发,劳动力成本明显降低,但因在脱脂脱胶过程中,化学助剂应用得较多,污染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为了降低丝棉生产的劳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防止化学物质污染影响身体健康,笔者在市蚕业管理站蚕业专家的指导下,从2011年下半年起,实施了《优质平面茧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项目。通过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对提高我市蚕丝被产品质量及蚕业经济效益和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稳定蚕桑产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