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 我市是苏北重要蚕茧生产基地,桑园面积6670公顷,年饲养蚕种22万张,蚕茧总产5000吨。新建一个蚕种场,年制种能力10万张以上。随着生产的飞速发展,蚕药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多头经营,市场秩序混乱,损害了蚕农利益,影响了生产发展。1991年初,我们在市局支持下,与工商物价部门通力协作,对我市蚕药市场进行了综合治理,把蚕药统筹纳入配套服务的系统工程,实行“以种定药、药随种走”的办法,形成以市蚕桑站为主体.乡站村点为供应点的蚕药服务网络。明确了蚕药销售单位,理顺了蚕药销售渠道,统一了蚕药销售价格。1991年,市站配套蚕药  相似文献   

2.
<正> 无锡县荡口镇南联村是浒关蚕种场二分场的一个原蚕生产基地,年饲养蚁量均在2000克以上,春期苏5、苏6的公斤茧制种量均在4张左右,1992年春达4.66张。总结他们的做法与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领导重视,强化服务。蚕桑生产是南联村的骨干副业,蚕农的养蚕收入占整个家庭收入的60%左右,因此,村级领导极为重视蚕桑生产,建立了村级蚕桑技术服务站,实行了五统一服务,即统一订种、统一供药、统一消毒、统一共育、统一植保管理,实行了蚕桑生产服务一体化,保证了原蚕饲养的安全生  相似文献   

3.
蚕药是蚕桑生产必需的生产资料.蚕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产量与质量,甚至关系到蚕桑生产的成败.我市虽然是蚕桑的零星产区,但各种蚕病都有发生,特别是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等危害严重,如2001年中秋,我市的重点蚕区棠溪乡就有50%以上养蚕户的蚕发生蚕病,造成蚕茧减产15%,有些养蚕户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和蚕农的栽桑养蚕积极性.蚕病的流行与蚕农的消毒防病,天气环境,蚕品种等因素有关,但蚕药的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许多蚕农反映现在的蚕药质量差,有的根本就无效,蚕药市场假冒伪劣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4.
蚕药是蚕桑生产必备的物资之一,其质量的好坏,对生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加强蚕药质量的监督管理保证蚕药质量,在蚕桑生产中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正>蚕药是蚕桑生产必需的生产资料,在养蚕生产过程中,蚕药的质量状况对蚕病防治效果,蚕茧产量、质量乃至整个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十分敏感,广大蚕农理所当然地渴望购用质量合格的蚕药,以求养蚕生产顺利进行.为了稳定蚕药的质量,各地(级)蚕桑技术部门多年来在蚕药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该项工作起步较迟,配备力量不足,经费紧缺,与要求比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早秋蚕饲育是全年蚕桑生产气候条件最恶劣的蚕期,再加上近几年蚕作环境相对恶化,水、空气污染、农药危害增加,导致早秋蚕生产总量锐减,单产不稳,农民的养蚕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南浔区的早秋蚕饲育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都超过4万张,占春种的35%左右;可近两年分别只有1676张和1399张,仅占春种的2.5%.因此,我们拟寻求较适应目前早秋饲育的新品种进行试验和推广,以平衡全年各期蚕的饲育比例,稳定本区的蚕桑生产.2001年早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引进新品种秋菊×新6进行农村试养,现将试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蚕药是养蚕的重要物资,蚕药管理工作与蚕桑生产丰歉密切相关。随着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养蚕数量的增加,蚕药的使用量亦同步增加。但是,在以前市场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蚕药经营市场混乱,倒买倒卖假劣蚕药的现象极为严重。据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8.
蚕药是养蚕生产的重要物资,是蚕病防治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优质高产。前几年由于行业滑坡,蚕桑生产萎缩,市场管理放松,蚕药的供应总量过剩,供应体制不顺,一些假劣蚕药充斥市场,导致1998年秋蚕大面积发生白僵病,全市蚕病损失率平均达15%以上,损失蚕茧8700担,群众减少收入700多万元,严重阻碍了蚕桑生产的巩固和发展。为此,1999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蚕药配套供应,经过春蚕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1蚕药配套供应的效果1.1蚕药质量明显提高。1999年春蚕期对所配供蚕药抽样35个批…  相似文献   

9.
蚕药是蚕病防治的物质基础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优质高产。前几年由于行业滑波 ,蚕桑生产萎缩 ,市场管理放松 ,蚕药的供应总量过剩 ,供应体制不顺 ,一些假劣蚕药充斥市场 ,终于导致1998年秋蚕大面积发生白僵病 ,全市蚕病损失率平均达15%以上 ,损失蚕茧435t,群众减少收入700多万元 ,严重阻碍了蚕桑生产的巩固和发展。为此 ,1999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推行蚕药配套供应 ,经过春蚕实践 ,取得了初步成效。1蚕药配套供应的效果1.1蚕药质量明显提高。今年春蚕期对所配供蚕药抽样35个批次 ,送盐城市蚕药质量监测站检…  相似文献   

10.
如东县蚕桑生产基本状况及蚕病疫情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如东县农村蚕桑生产以及蚕病疫情的发生情况,选取了30个农户调查了蚕桑生产的基本现状及蚕病疫情。结果显示,蚕农平均年龄55.7岁,平均养蚕年数达26.5年。养蚕户平均拥有桑田0.128ha,全年平均亩桑养蚕4.16张,产茧166.51kg;蚕种全年平均孵化率为97.21%,平均发病损失率5.28%,平均结茧率为84.95%,平均遗失蚕率为9.77%;全年农药和空气污染等中毒损失最多,占总损失的69.64%,其次是病毒病,僵病在晚秋蚕期威胁最大。年中养蚕次数多,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养蚕量和蚕茧产量,年养蚕4批蚕的农户,平均每亩桑园养蚕4.55张,产茧185.54kg,比平均水平高出11.43%,比3批蚕户分别高出23.64%和26.24%;比养2批蚕户分别高出48.69%和38.14%。如东县养蚕消毒总体规范,但仍有使用非蚕药药剂、已淘汰蚕药或未通过农业部兽药审定蚕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的蚕桑生产近10年来有了较大发展,这10年也是主要蚕区从珠江三角洲向新蚕区转移的过程,因此,蚕种生产也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和蚕区的转移而有着较大的变化。一、近 10年(1984—1993年) 来广东蚕桑生产的变化广东省从1984年开始,珠江三角洲的蚕桑生产出现明显萎缩,该地区1980年尚  相似文献   

12.
原蚕户是蚕种场的基础,原蚕户的积极性高低制约着蚕种场的巩固和发展,是关系到整个蚕桑生产兴衰成败的问题。因此,蚕种场应把原蚕区的管理及原蚕户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翁源县蚕种场自一九八六年秋建场投产以来,积极推广芙蓉×湘晖优良品种,深受广大蚕农欢迎,为翁源蚕桑生产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随着生产布局的调整,适土经营规模的落实,使我县的蚕种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已由原来的年发种五、六万张增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盐都区秋季稻飞虱防治引起秋蚕农药中毒的事件屡有发生:2006年中晚秋蚕发种6300张,中毒4800张,中毒率达76%;2008年晚秋蚕发种4800张,中毒1900张,中毒率达40%;其他年份亦有零星发生。农药污染已成为对盐都区蚕桑生产的严重威胁,如不引起起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势必影响盐都蚕桑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江桑蚕保险的开发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引根 《江苏蚕业》2008,30(1):44-47
吴江曾是江苏省蚕桑生产的示范性基地之一,经历了“培育——扶持——发展——萎缩”等产业过程,自2000年以来,随着吴江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蚕桑生产规模逐步萎缩,蚕桑安全生产的矛盾日趋激烈。因此,我们在2007年初开始谋划蚕桑保险,在2007年晚秋蚕率先组织了桑蚕试点,推广了8个镇15个村,共计投保蚕种2695.1张,投保蚕农达1657户。  相似文献   

15.
<正> 南通市于1990年1月中旬召开了蚕药管理工作会议,各蚕药厂汇报了1989年的蚕药生产情况,各县兽药监察员交流了蚕药销售点验收发证工作的进展情况;蚕桑技术干部就蚕病发生与蚕药质量的关系发表了意见。市农业局传达了省兽药监察员会议精神,并重申了兽药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指出蚕药管理是有法可循,必须依法办事。会议就如  相似文献   

16.
<正> 安康县恒口区重视科学养蚕,蚕桑生产稳步发展。1986年春蚕发种4509张,产蚕茧160.5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9%和3.5%,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春蚕茧增产的措施有五:一是四月上旬,全区十二个乡(镇)设了29个技术培训点,使2730多名蚕农受到培训,并发放《蚕桑实用技术》手册2000多本。二是提前购回大量蚕药,对蚕室蚕具进行了认真消毒,使蚕病为害减轻。铁星乡养蚕912张,比去年增加12张,平均张产茧38.1公斤,提高了4.2公斤。三是适时分期分批发种。四是提倡了小蚕共育,仅大同乡双椿村陈玉全一户,就为附近八个乡的106户蚕农共育小蚕74.5张。五是各级都落实了承包责任制,联系总产、质量和成本计资,不吃“大锅饭”。  相似文献   

17.
徐志卫 《中国蚕业》2007,28(2):75-76
蚕药是蚕桑生产必备的物资之一,是蚕病防治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与消毒防病效果直接相关,并直接关系到蚕茧的优质高产。为了切实保护蚕农的合法权益,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促进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面对蚕药市场现状,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于2002年初在全县各蚕区开设了蚕药放心店,使蚕农买得放心、用得安心,有力地促进了蚕  相似文献   

18.
浙西山区开化县蚕桑生产成本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桑生产是集栽桑养蚕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蚕桑生产效益决定了蚕农对蚕桑生产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蚕桑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因而决定了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蚕桑生产成本是影响蚕桑生产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蚕桑生产成本主要由桑园肥料、农药、蚕种、蚕药、蚕具维修折旧和养蚕用品消耗等物化成本和桑园培育管理用工、养蚕用工等劳动力成本两部分构成。近年来,由于蚕桑生产资料成本上涨和劳动工资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成本也有明显提高。开化县地处浙江省西部,地理环境、生产习惯等因素与嘉湖重点蚕区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陆琴 《江苏蚕业》2010,(3):39-40
蚕桑生产是如皋的四大高效特色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0万亩,其中投产桑园8.49万亩,全年发种25万张,蚕桑综合产出近4亿元,生产规模与效益位居江苏省第三位。为了实现蚕桑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充分发掘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快推进蚕桑产业高效规模化发展进程,蚕农栽桑养蚕技术水平必须进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蚕业信息化,构建蚕业信息技术平台,让广大蚕农足不出户了解掌握市场信息、技术,加速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提升了蚕业产业化水平,加速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传变。  相似文献   

20.
汉中市是我省蚕茧生产的重要基地,年发种量和蚕茧产量分别占全省的16.18%和29.9%。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蚕桑产业基础不牢、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的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市蚕业健康发展。为此,我们组织力量,对汉中蚕桑生产的现状进行了调整,认真分析了蚕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蚕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1汉中市蚕桑生产现状1.1汉中蚕桑生产概况全市现有桑园面积0.71万hm2,其中投产园4238hm2,地坎桑4595万株(折面积3063hm2),全年发种92700张,平均单产37.46kg,年产鲜茧3472.5t。1.2蚕种生产经营情况汉中市蚕种场是我市惟一蚕种生产单位,生产配套设施健全,年制种能力15万张,全场有38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8人。除蚕种生产外,积极开发多种经营项目,除配套供应蚕药蚕具外,开发有丝棉被、蚕沙枕头、雄蚕蛾酒等。蚕种生产和经营实行资格认证制度,蚕种场及各县(区)蚕桑技术推广部门承担栽桑养蚕技术指导培训的同时兼营蚕种。1.3生丝制造企业情况与蚕茧收烘现状汉中市拥有生丝制造企业3个,城固张骞缫丝厂有六组2400绪自动缫丝机组,年处理干茧800t。略阳县兴洲缫丝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