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仔猪后海穴注苗对经穴阻抗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仔猪后海穴注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疫苗,观察了三窝仔猪督胺经百会穴,任脉经中脘穴,膀胱经肾俞穴及非穴点低阻抗的变化。结果,督脉百会穴在注苗后0-3小时间与注苗前生理值比较呈显著下降变化,而中脘,肾俞,非穴点却无显著变化,三窝猪所测各穴低阻抗在注苗后24小时又已基本恢复到注苗前的生理水平。证明后海穴注苗能增强所在经穴阻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交巢穴又名后海穴,位于尾根与肛门之间的凹陷处。交巢穴是督脉的一个穴位,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脉。穴位注射一方面能发挥药物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可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腑脏器官及组织机能,实现抗损伤的作用,促进康复。下面谈谈几种用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交巢穴又名后海穴,位于尾根与肛门之间的凹陷处。交巢穴是督脉的一个穴位,督脉总督一身之阳脉。穴位注射一方面能发挥药物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可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腑脏器官及组织机能,实现抗损伤的作用,促进康复。下面谈谈几种用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某些热性疾病,获得满意的效果。实验研究证明,针刺家兔百会穴对白细胞致热原(Leucocytic pyrogen、LP)性发热,具有降热作用。百会穴(位于背中线第七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间凹陷中)是督脉经中一个穴位,设想针刺同是督脉经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后海穴注射法促进免疫的作用原理,应用经穴的低阻抗特性对3窝仔猪(共27头)注苗前后其有关经穴的阻抗变化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后海穴所属督脉经-穴、百会穴差异最显著,而膀胱经(取肾俞穴)、任脉经(取中脘穴)及非经点均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后海穴的免疫促进作用与其所属的脉经阻抗变化是相关的,且仔猪健康状况的不同影响其经络阻抗变化。这一实验结果将促进穴位免疫试验更快地向实用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百会穴位于头的巅顶部,属奇经八脉中督脉穴之一。据《甲乙经》载,本穴为督脉、足太阳之会。《类经图翼》载本穴为督脉,足太阳之会,手足少阳,足厥阴俱会于此。《针灸资生经》曰:百病皆主,故名百会。1经穴定位百会在头部取最高点,两耳尖自然向上方向连线中点,或顶骨结节连线中点,在前囟门后三寸,在枕骨粗隆前四寸半。《神应经》“:去前发际五寸,后发际七寸。”《甲乙经》卷三“: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如前发际不明显者,可是两眉的中点向上引八寸是穴。2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皮肤由…  相似文献   

7.
<正>2000多年来,我们的先辈就提倡"治未病"反对"病已成而后药之",并在临床实践中摸索总结出许多养生保健的方法,逆灸督脉四穴(百会、大椎、身柱、命门)就是其中一种方法。督脉主要是循行于后背正中线及头部正中线上,管理全身阳气,有调理阳经气血和沟通脑髓和肾脏的功能,推按督脉能温肾助阳,增强机体抵抗力。近来,我室开始用蜂蜇督脉四穴进行养生保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督脉四穴的保健作用和  相似文献   

8.
后海穴又名地户穴、交巢穴,位于畜禽尾根与肛门间凹陷处.在奇经八脉中,后海穴位于督脉之上,为督脉经之始穴,亦是任、督、冲脉三经之交会穴,此穴始见于明代<元亨疗马集>牛穴法名图中,其称"地户穴".  相似文献   

9.
<正>陶道穴(DU13)是督脉在上背部的穴位,是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针灸甲乙经》记载此穴在大椎节下间。穴名的“陶”,金玉之属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肺金之性的温热之气。道,通行的道路也。该穴在大椎穴[1]与身柱穴[2](第三胸椎棘突下)之间,阳气强劲充足,意指督脉阳气在此有温煦机体,循督脉道路上下而行,并四散阳气。  相似文献   

10.
奇经八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是别行奇道的经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任督经穴主治范围广泛,六条奇经虽无本经专属经穴,但其病证可以通过交会穴体现出来,运用八脉交会穴位,可扩大正经的主治范围,丰富针灸的施治内容。  相似文献   

11.
百会穴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会穴,又名千斤穴,十字骨穴,位于腰荐十字部接合处,即最后腰椎与第一荐椎棘突顶端之间的凹陷处,单穴.  相似文献   

12.
没学过中兽医的人对后海穴可能不大熟悉,但后海穴在畜禽疫病防治上有很好的妙用.后海穴又名交巢穴,位于肛门与尾根之间的凹陷处,也称"地户穴".后海穴位于督脉之上,为督脉经之始穴,亦是任、督、冲脉三经之交会穴.后海穴常用于畜禽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后海穴又被用于疫苗免疫,效果也很好.  相似文献   

13.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全身阳经.尾段督脉是指督脉从尾尖穴到尾根穴这一段经脉及其经路上的诸穴.受笔者曾用针刺尾段督脉治疗牛流行热[1]的启示,决定利用针刺尾段督脉对家畜疾病进行诊疗方面的扩大应用试验,同样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在此仅对牛病方面的应用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穴位配方及针法百会、尾三穴。百会穴直刺6~7.5厘米,以达到脊硬膜为度。尾三穴自尾根穴刺透皮肤后,使针体与皮肤呈20度角斜刺,透过尾节穴而达尾干穴。  相似文献   

15.
<正>身柱穴(DU12)是督脉的经穴,出自《针灸甲乙经》:"身柱,在第三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穴名之意为:身,身体也;柱,支柱也。人的肩之所以能负重荷,是因为有身柱,脊柱是人一身之柱,此穴靠上,犹需其用力负重,故名身柱。该穴名可治咳嗽、气喘、身热、癫痫、脊背强痛等。1取穴定位穴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2种第3胸椎棘突的取法均可:先定第7颈椎棘突,此棘突特别长,当头颈前屈时明显突起,如突起椎多难辨别时可让其  相似文献   

16.
<正>哑门穴(DU 15)属督脉经穴,为督脉、阳维脉交会穴,别名:舌厌穴,横舌穴,舌黄穴,舌肿穴,一作喑门。穴名释义:哑门穴的"哑",音Ya,声哑之意。"门",门户之意。本穴是发音的门户,既可治哑,亦可致哑,是发音的把门口,故名哑门。别名:"舌厌"穴是因"舌",至柔之物也,其所能柔软自如是因为阳气充盛使然也;"厌",《说文》:"厌,笮也",下嚥。舌厌名意指督脉之气在此会聚。会厌之  相似文献   

17.
廖子俊  朱万山 《蜜蜂杂志》2013,33(10):13-13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中医认为,打通奇经八脉就可以平衡阴阳,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奇经八脉可以统摄十二正经,并能对十二正经的气血发挥起双向调节作用,旺盛时就蓄积起来,需要时就渗灌进去,因此刺通位于八脉之上的八脉交汇穴,可以调动全身经络能量,有效防治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8.
犬脊髓型颈椎病是因颈椎椎体及其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化引起瘫痪的病症。临床报道罕见,治疗较困难。以针刺大椎穴、三委穴、悬枢穴、百会穴等穴为主,结合药物、电针、水针综合措施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在体表的部位。既是病痛的反应点 ,亦是蜂针及蜂毒注射的刺激点 ,俗称“穴位”。古代有称“砭灸处”“气穴”“孔穴”“骨空”“会”“节”等。“腧”有输注之意 ,“穴”有空隙和聚集的意思。《千金翼方》说 :“凡孔穴者 ,是经络所行往来处 ,引气远入抽病也”。人体的腧穴很多 ,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大致可分三大类。1 经 穴十二经脉与任脉、督脉的腧穴称“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 ,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共有 36 1穴 ,其中双穴 (十二经穴 ) 30 9穴 ;单穴 (任脉、督脉 ) 5 2穴。其每个穴的特点是 :有归属相应的经脉 …  相似文献   

20.
正上星穴(GV23)为督脉经穴:属督脉第二十三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堂穴(《备急千金方》)、明堂穴(《太平圣惠方》、神堂穴(《针灸聚英》)。穴名义:上,代表头部,人头形图似天,有上升的意思,此穴高居头上;星,天上之星,如星在上知,星又是指精,也是万物中最出色的一部分,正所谓"万物之精,上为列星",类似一颗上升的星辰,故名:上星。这里也是阳精聚集的地方。该穴又称"明堂",道教称两眉之间为天门,入内一寸为明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