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明珠 《蜜蜂杂志》2005,25(6):35-36
将蜂疗应用在医学上,主要在补充传统医疗的不足。西医的治疗是属于急性的治疗,中医的治疗则属于慢性的疾病治疗,这两种治疗不外乎药物治疗。药物的应用虽然可使疾病程度降低,但也造成身体的负担,个人的体质不同,药物也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及滞留,因此近代西方医学提倡预防养生的自然疗法,蜂疗中的蜂针疗法利用中医的针灸法,循经取穴,依照不同的病情,选择穴位点进行螫刺,使蜂毒通过螫针从穴位进入体内,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蜂毒可增加免疫系统的能力,降低过敏因子的活动力,活化细胞,增加循环系统的代谢能力、改善体质,并有抗癌效果。因此蜂疗…  相似文献   

2.
王金宝 《蜜蜂杂志》2016,(11):39-39
笔者内弟马永发在东宁市西崴子村养蜂,采蜜旺季时,笔者和老伴经常前往蜂场帮忙,也经常被蜜蜂蜇,多年未治愈的风湿性关节炎逐渐痊愈了,因此发现蜂疗确有实效,不过笔者建议患者在进行蜂针治疗时应先进行过敏测试,以防过敏。  相似文献   

3.
柯善英 《中国蜂业》2010,61(5):36-37
<正>蜂疗工作者必须了解"蜂毒过敏"与"蜂毒中毒"的区别,掌握"无痛蜂针"操作技巧,减轻蜂疗过程中的痛苦,才能让蜂针疗法普及到千家万户。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将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归纳如下,供蜂疗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柯善英 《蜜蜂杂志》2011,30(2):32-33
蜂针是一种生物针,有其自身的规律,只能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即会产生医疗失误。蜂疗工作者必须清楚“蜂毒过敏”与“蜂毒中毒”的区别,必需掌握“无痛蜂针”操作技巧,保证蜂疗过程中的无痛苦及安全性,才能让蜂针疗法普及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5.
蜂针疗法是用蜂针螫刺患者的有关穴位或敏感点达到治病目的的。蜂毒注入人体后,有极少数患者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昏迷或休克。施以蜂针治疗前应做过敏试验外,还可用下列辅助手段加以协助,辨别出过敏性患者,避免发生事故。 1.观察:体质过度毖弱者耐受力差,过于惧怕蜂螫者情绪紧张而过敏。其余饥饿、过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7,(1):51-53
传统蜂疗以中医经络、藏象学说为基础,利用活蜂尾针作为针具,运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和不同的刺激强度沿经络穴位注射蜂毒于皮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传统蜂疗有着诸如过敏、疼痛、伤害蜜蜂性命等不足,严重影响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的是创新后的一种蜂疗方法,活体采集蜜蜂毒液后,再与中药配伍,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发挥蜂毒亲神经性的特点,以中药提取物为推进剂,快速疏通堵塞人体的开关点或穴位,用物理、安全、简便的操作手段达到显著的疗效。为区别于传统蜂疗、无痛蜂疗、蜂毒刮痧、蜂毒按摩等方法,暂将此法命名为"蜂金刚免蜇蜂疗"。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蜂螫的最早记载始于《诗经·周顷·小毖》(公元前1200年):“莫予荓蜂,自求辛螫。”但确切记载蜜蜂螫人的最早记载则始于罗愿《尔雅翼》(1184年)。治疗蜂螫始于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1094年):用芋梗治蜂螫。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中,对治疗蜂螫记载颇详,全书五十二卷,其中有二十三卷涉及蜂螫治疗。蜂螫过敏休克有使人致死的危险,要即时注射肾上腺素、盐酸苯海拉明、地塞米松等药物,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柯善英 《蜜蜂杂志》2010,30(5):34-35
<正>蜂毒具有独特而完整的生物医疗效应,它是治疗众多疑难杂症的良药,开发普及蜂针疗法,是人类健康的需求。然而,蜂针剧痛令人畏惧,蜂针过敏,甚至致死,令人恐惧。我在蜂针治疗中,曾出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在家养蜂数十年,15年前经常膝关节疼,疼痛难忍,肿胀麻木,采用中西医等办法治疗,效果一般。后来在《蜜蜂杂志》上看到蜂蜇能治关节炎的报道,又在《蜂针疗法》一书中看到对蜂疗的专述,因而找到了蜂疗膝关节病的方法和穴位。首先开始做蜂针过敏试验,在无过敏反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大胆进行蜂疗。第1次在内膝眼和足  相似文献   

10.
蜂针直刺疗法引起过敏的临床小结蜂疗工作者常在临床上碰到患者过敏反应。我在临床实践中对引起过敏反应归纳为4种情况,掌握后施蜂针治疗,过敏率大大降低,免去了很多急救麻烦。、1.因人:每个患者蜂疗前都需问清有无过敏史,而后慎重作过敏试验。临床多见于饥饿的人...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答     
震声 《中国蜂业》2006,57(2):32-32
问:我的蜂是放在窖内越冬的。每当我到蜂窖检查时,一嗅到蜂窖的气味。鼻子就过敏,鼻子和眼角都很痒。请问为什么会过敏?有什么好办法杜绝过敏?  相似文献   

12.
1998年-2003年间我处共收治体表血管瘤患者46例,皮肤纤维瘤患者39例。蜂针过敏试验阴性后,在瘤体上面活蜂螫刺。留针20分钟。经1-15次蜂针均获治愈。因蜂针液有软坚、活血、化瘀、消炎之功效,经随访除其中纤维瘤1例瘤直径1cm,治疗4次用蜂4只,1年以后复发,其余治愈后随访1-3年无复发。蜂针治疗体表面血管瘤及皮肤纤维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62岁,退休人员,业余养蜂爱好者,蜂疗的实践者和受益者。笔者岳母周某,80岁时,经医院确诊为晚期结肠癌。因年高体弱,医院无法进行手术,病情非常严重,基本不能起床行走,生活需专人照顾,痛苦不堪,全家人焦急万分。笔者近几年来学习钻研相关蜂疗知识,通过自身实践,治好了自己的顽固性结肠炎、脑动脉硬化、鼻炎部海绵状血管瘤等疾病。利用这些蜂疗知识和经验,开始为她进行蜂疗。首先进行蜂针和蜂产品的过敏试验,确定无任何过敏反应的情况下,逐步进行蜂  相似文献   

14.
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9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年—2003年间,作者为2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蜂疗.其中男28例,女1例;20—30岁9例,31—40岁11例,41岁以上9例;早、中期18例,晚期11例,获效的25例中,经蜂针治疗3—5个者11例,占37.9%,蜂针5个月—1.5年者9例,占31%,坚持蜂针1.5年以上者5例,占17.2%。另4例治疗中断,作为无效病例,占13.8%。蜂针治疗不仅看近期效架,特别要注重远期疗效,坚持蜂钊治疗300次左右者,能标本兼治,在经济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蜂针并未发现有任何毒副作用。强直性脊柱炎中晚期患者进行蜂疗时,应鼓励患者坚定信心,坚持长期治疗,定能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人曾于 1 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对 3 0名鼻渊、鼻炎 (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患者运用活蜂螫刺进行治疗 ,疗效显著。用活意蜂螫刺 ,首先应做过敏试验 ,问清患者有无蜂螫或蝎刺史 ,有无过敏症状 ,然后根据患者口述再进行适量过敏试验 (过敏体质除外 )。一般取患者背部皮肤 ,正常消毒后 ,用镊子轻轻夹住蜜蜂 ,使其腹尾部螫针螫入皮肤 ,数秒钟后拔出 2 0分钟~ 3 0分钟观察全身反应及局部反应。如全身无过敏性荨麻疹 ,哮喘休克 ,意识模糊等状 ;局部出现痒痛 ,充血红肿块直径不超过 1 0cm视为适应体症。其次穴位选择与螫刺疗程 :根据中医…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退休后一直在家休闲养蜂。十年前经常发生牙痛,经常服药,发病时痛得脸部红肿发烧,非常折磨人。后来在《蜜蜂杂志》上看到蜂针能治牙痛的报道,又在李万瑶教授编著的《蜂针疗法》中看到蜂疗治疗牙痛的专述,因而找到牙痛病因及利用蜂疗治疗牙痛的方法和穴位。笔者开始做蜂毒过敏试验,在无过敏反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大胆的进行蜂针疗法,第1  相似文献   

17.
蜂针疗法对许多疑难杂症都有良好的作用,但蜂针过敏反应也是大家惧怕而又要面对的情况。蜂针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荨麻疹、发热、瘙痒、阿瑟性反应(皮疹类)、表皮痛、淋巴结肿大等多种形式。本文通过蜂针过敏病例分析来进行探讨以下因素和治疗措施:1.过敏反应类型;2.与个人体质有关;3.针刺学位的相关性。得到结论:在临床上要严格控制蜂量,掌握患者体质,蜂针的规律,了解过敏表现和过程,这才是安全的使用蜂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蜜蜂杂志》2021,41(1)
蜂疗是对蜂产品入药治病的统称,蜂针疗法以它独特的魅力在蜂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蜂针疗法常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活蜂双翅,或用镊子温和的夹住活蜂的胸部,尾部置于穴位令其点刺;也可用镊子将蜂针取下点刺或散刺相关穴位。蜂针疗法集蜂针液的药理作用与中医针灸学原理为一体,其发展已经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与重视。综述了蜂疗针疗法在皮肤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肿瘤相关疾病、泌尿生殖疾病等方面的运用,可为后续深入了解蜂针疗法的运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邹永贵 《中国蜂业》2012,(7X):70-71
<正>过敏性鼻炎与过敏原或过敏体质有关,症状:鼻腔阵发性发痒、鼻塞、喷嚏、流清鼻涕、鼻粘膜水肿,呈灰白色;常伴有身体虚弱、易感冒、便秘等免疫低下征象;反复发作多与季节或天气变化影响等因素有关。本所对1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统计:其中男4例,女9例;15~30岁4例,30~50岁9例;3~10年病程9例,10~20年病程4例。女多于男。其中经1~2疗程治愈10人,占76.9%(一切症状消失,2年以上不复发),显效3人,占23.1%(皮肤实验阴性,1月后稍有复发),无效为零,总有效100%。蜂针取穴治疗本病按10天为一疗程,配合蜂宝素食疗,总称蜂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儿童过敏症状呈上升趋势,这些过敏体质的小宝宝们总是让新妈妈们一筹莫展。那么如何来喂养过敏体质的小宝宝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