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华蜜蜂是我国特有的蜜蜂种质资源,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中华蜜蜂面临的生存危机,并对如何保护中蜂资源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蜜蜂是我国珍贵的蜜蜂种质资源,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近十几年来,在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很多地方相继建立中华蜜蜂保护区。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高度重视,以及中蜂扶贫效果彰显,中蜂养殖迅猛发展。有效保护中蜂遗传资源,合理利用,使我国的中蜂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华蜜蜂     
正中华蜜蜂,简称中蜂,中国境内东方蜜蜂的总称,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非常适应我国山区自然环境。2006年中蜂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蜂是我国珍贵的蜜蜂种质资源,在西方蜜蜂引入我国以后,种间竞争中处于劣势,数量锐减。近年来,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重视以及中蜂在山区扶贫中的出色表现,中蜂数量有所增长。不科学的引种,将会造成中蜂种质资源不可恢复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蜜蜂作为生态系统的极其重要一环,承担着为绝大部分植物授粉的功能,其种质资源保护不容忽视。环太湖地区是我国植被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农业经济作物种类极多,但种植相对分散,充分发掘与保护现有中华蜜蜂种质资源对促进当地植物多样性,提高农作物与果树产量及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环太湖地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蜜粉源植物、中蜂饲养历史以及环太湖地区中蜂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蜂群数、分布区域、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对环太湖地区中蜂遗传资源进行全面介绍,旨在更科学地对环太湖地区的中蜂资源进行保护,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环太湖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保护政策的实施,各地中蜂养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中蜂养殖数量直线飙升。便捷的网络销售模式和发达的物流系统使得 "中蜂人为迁徙"范围越来越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长期相对隔绝的中蜂地理类型随着人类交易活动实现"融合"。看似一片繁荣背后存在极大的隐患。如今,中蜂养殖者得益于发达的网络,不同地区可以实现自由交流,导致蜜蜂养殖业相对发达的南方地区中蜂养殖户不断引入北方和西部地区的中蜂品系,  相似文献   

6.
李运喜 《蜜蜂杂志》2021,41(4):38-39
就创建沂蒙山中华蜜蜂(北方型)保护区临沂经验进行总结分享:政治引领、严格标准、抢抓机遇,构建沂蒙山中华蜜蜂沟峪型保护新模式和“我要学”中华蜜蜂养殖技术推广模式。分析了现阶段沂蒙山中华蜜蜂保护方面的遗传资源“种质”保护意识不强,中华蜜蜂保护区管理执法难的问题。并就下一步沂蒙山中华蜜蜂遗传资源保护提出了积极推广中华蜜蜂沟峪型保护模式,提升从业者“种质”资源保护专业素养和推广“我要学”中华蜜蜂养殖技术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中华蜜蜂是长白山地区珍贵的地方蜂种,具有优异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已处于濒危状态,亟需开展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阐述了长白山中华蜜蜂种群的生存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长白山中华蜜蜂种群资源的几点建议,并将微卫星亲子鉴定技术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应用于长白山中华蜜蜂种质资源的保护方面做了研究展望,可为其他蜜蜂珍稀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借鉴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甘肃,中蜂囊状幼虫病基本上两年发生一次,在陇东三年大流行一次。为了掌握甘肃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流行规律,笔者进行了几年调查,为有效控制中蜂囊状幼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华蜜蜂是我国蜜蜂种质资源的宝贵物种,目前各地都面临着保护中蜂物种的问题,我省从中蜂囊状幼虫病流行规律性研究入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蜜蜂(简称“中蜂”)作为我国特有的种质资源,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蜂蜜产品,其授粉的习性对提高我国农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万源市养蜂历史悠久,中蜂遗传资源丰富,在中蜂品种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用实际行动夯实了品种创新基础。1保护区历史沿革万源市饲养的中蜂为华中中蜂,因蜂农有用蜂桶饲养中蜂的习俗,又被当地人称之为“蜂桶中蜂”。为加强中蜂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万源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正式批准划定了蜂桶中蜂种质资源地域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0.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东方蜜蜂的总称,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对我国的自然条件很适应,是山区农户利用山区资源发展经济的好项目。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严格监管,中蜂因病害少、用药少、生产的蜂蜜抗生素残留少、安全性高、且味道香纯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价格远高于西方蜜蜂生产的蜂蜜。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中蜂在山区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而深受各地的重视。各地掀起了饲养中蜂的热潮,对中蜂种源需求量大,很多地方要从外地引进蜂群或蜂王,但由于缺乏科学论证,盲目引进,不但造成资源破坏,且造成病害流行或因引进的中蜂"水土不服"而告失败。了解中蜂种质资源现状和国家有关规定,科学利用中蜂,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野桂花是一种特色蜜源,其蜂蜜色、味俱佳,被称为"蜜中之王"。但采野桂花蜂蜜的蜂群产量不高、质量不稳定。根据中蜂生物学特性,改良设计了一种中蜂蜂箱,同时开展蜂群采野桂花蜂蜜优质高产饲养技术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实验组蜂群繁殖速度、野桂花蜂蜜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但2组生产的野桂花蜂蜜浓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华蜜蜂是我国饲养的重要蜂种之一。相较于西方蜜蜂较为统一的朗氏标准蜂箱,中蜂的蜂箱种类繁多。研发了1种中蜂多层小蜂箱,并对其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中蜂多层小蜂箱蜂蜜夏季采集量略高于意蜂标准箱组,但差异不显著。多层小蜂箱蜂蜜波美度和含糖量高于意蜂标准箱组,含水量低于意蜂标准箱组,但差异也不显著。多层小蜂箱中蜂群势显著高于意蜂标准箱饲养组,表明多层小蜂箱比传统蜂箱更利于蜜蜂生产与繁殖。  相似文献   

13.
黄强  曾志将 《蜜蜂杂志》2009,29(10):6-7
蜜蜂是多雄性社会昆虫.在分蜂过程中它们主要通过信息素和蜂舞进行交流.不同种的蜜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以同群饲养的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观察在自然分蜂中意大利蜜蜂是否能解读并参与中华蜜蜂的自然分蜂.结果表明,意大利蜜蜂会参与中华蜜蜂的分蜂.说明意大利蜜蜂具有解读中华蜜蜂自然分蜂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宝贵的蜂种资源,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和维护我国生态平衡的重要授粉昆虫。中蜂的野性比西方蜜蜂强,目前人们仍采用圆桶蜂箱、意蜂活框蜂箱和其他各式蜂箱对其进行饲养。研发了一种中蜂新式蜂箱和配套管理技术,旨在为形成一套十分适应中蜂生物学习性的标准蜂箱与饲养管理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门岛中华蜜蜂种群分化形态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蜜蜂种群遗传分析是中华蜜蜂种质资源研究、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的大门岛以及相邻大陆的中华蜜蜂形态遗传分析,发现大门岛中华蜜蜂与大陆的中华蜜蜂发生种群分化。这对进一步揭示中华蜜蜂生态隔离规律,种群形成机制,中华蜜蜂微进化动力等蜜蜂种群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中华蜜蜂为研究材料,用人工转卵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华蜜蜂蜂群间工蜂对卵及幼虫的辨认与监督行为特性。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工蜂对群间的受精卵和雌性幼虫辨认与监督效果差异不显著。说明中华蜜蜂工蜂对群间的受精卵和雌性幼虫不存在辨认与工蜂监督。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实验材料,通过特殊的方法对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进行合群饲养,并对中意合群蜂中工蜂监督等行为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可以同群饲养,并且可以培育出中意合群蜂和意中合群蜂两种特殊的蜂群;中意合群蜂中工蜂在24h内会清除将近一半的外源意蜂受精卵,但保留了将近90%的中意合群蜂受精卵,差异显著;中意合群蜂中工蜂对外源中蜂受精卵辨认效果差异不显著,对外源意蜂雌性幼虫的辨认效果差异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利用触角电生理技术测定了中华蜜蜂对荔枝园常用10种化学农药的触角电位反应(EAG)。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对不同化学农药品种的EAG反应值各不相同,其中高效顺反氯氰菊酯引发的EAG反应值最大,而生绿Bt粉剂引发的EAG反应值最小,两者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些农药品种引发中华蜜蜂EAG反应值的大小顺序为: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乐斯本乳油〉乐果乳油〉杀虫双水剂〉农地乐〉敌杀死乳油〉阿维菌素乳油〉灭百可乳油〉敌百虫乳油〉生绿Bt粉剂。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我们从保护授粉蜜蜂的角度出发,在荔枝园中有选择性地施用对蜜蜂不敏感的农药品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中蜂和意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蜂和意蜂都能较好地适应温室内环境,代替人工或激素为温室草莓完成有效的传粉任务.中蜂和意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传粉行为相似但具体活动方式不同,中蜂的日活动时间和采集高峰时间比意蜂的长,访花持续时间比意蜂的长,而访花间隔时间却比意蜂的短,表明中蜂在为温室草莓授粉时的有效工作时间更长,授粉效率更高.据此得出中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调查和了解江西省中蜂蜂蜜品质情况,以“2019年全省中蜂蜂蜜品质评审”大赛为契机,采集全省中蜂蜜样品;参照蜂蜜团体标准(T/CBPA 0001-2015蜂蜜)进行初审评分,评选出50~60个中蜂蜜样品;依据GB 14963-2011,送检专业检测机构,进行中蜂蜜品质分析。结果显示,全省中蜂蜜样品整体品质良好,66.67%的中蜂蜜样品浓度在40~42波美度范围内;因中蜂蜜品种因素,其中90%以上的山乌桕蜜样品的淀粉酶值偏低,需要后续研究分析原因;其它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