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马尾松的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是陕西省西乡县县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性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砾土、沙质土、粘土、山脊及岩石裸露的石缝里都能生长,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一、马尾松的造林技术1.造林地的选择:除涝洼地、盐碱土、钙质土外,其他地类均可栽植马尾松。2.整地时间、方式:造林于当年7~8月份整地效果较好。整地方式为穴状,规格一般可按30厘米×30厘米×30厘米进行。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樟子松造林由于干旱等原因,成活卒不高。我场为探讨樟子松的造林技术,从1956年开始,本着边生产边试验的精神,对不同造林时间、苗龄、整地、栽植、抚育等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调查:1956年营造的1公顷樟子松,现在平均树高253厘米,胸径2.3厘米,冠幅106×112厘米,保存率65%;1957年营造的100公顷,平均树高已达285厘米,胸径2.23厘米,冠幅146×158.5厘米,保存率89%;1958年营造的139公顷,平均树高243厘米,胸径3.1厘  相似文献   

3.
《湖南林业》2002,(2):21-21
1.造林地选择。楠竹实生苗造林的立地条件,大致与杉木相似,选择温暖湿润,年气温16~20℃,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海拔800米,PH值4.5~7.5的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板页岩发育的红壤、黄红壤为宜,紫色页岩的山湾,土层深厚处也可以栽植。2.炼山整地。首先清理造林地,把杂草灌丛清除。采用全垦大穴整地,穴长、宽、深40×40×50厘米或50×50×50厘米,施足基肥。3.造林方法。①起苗。竹苗出圃前剪去地上部分三分之二。起苗时带少许泥土袋装保湿备运。凡起出的苗必须在3天内…  相似文献   

4.
容器育苗是当今世界正在应用和大力推广的林木育苗先进技术,容器育苗不仅能缩短育苗时间、延长造林季节,而对加速荒山造林绿化,提高造林质量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把容器育苗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容器的选择:我省应用较多的为塑料薄膜容器。常用的规格有5×10、6×12、8×13厘米。薄膜袋可直接到薄膜袋厂购买,也可自己购0.02~0.03毫米厚的薄膜。按所需规格大小,剪成长方形,再粘合成圆袋,袋底粘封,下部打3~5对直径0.5厘米的圆孔。(粘合成无底容器也可) 一、圃地选择与整地:应选择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在造林地附近或中心的地块,需要遮荫育苗的(如油松)最好选在树荫下。整地:要求畦宽1米,长度不限,步道40~50厘米,床底平整,畦埂高出床面20~25厘米,畦面平坦。  相似文献   

5.
桐棉松的年生长周期长,苗木在初春抽高生长早,若采用抽苔过长的裸根苗造林则因根系少、根皮薄、含水量少,易失水干枯而成活率很低。因此,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抓住一个“早”字。即造林季节要抓早,起苗后保苗和运输要及早,定植要尽早。 1、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提前于上年的秋冬季进行。桐棉松的侧根扩散大,穿窜能力强,因而对土壤整地规格要求并不十分严格,采取小块状整地即可,规格40×40×27厘米或27×27×20厘米,要求坑内  相似文献   

6.
梦凡 《湖南林业》2002,(6):26-26
一、炼山整地造林造林地应选择在缓坡、山脚、山中下部及山冲的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至微碱性的土壤上,石灰岩山地营造杜仲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定植前对造林地进行砍山和带状整地造林密度一般采用株行距2×2米或2×米。定植于秋、冬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进行。整地时深翻耙平,在整好的定植地上挖穴。穴深和穴径各50厘米,挖松穴底,每穴施厩肥20公斤,过磷酸钙1公斤,饼肥1公斤,与底土拌匀,上盖10厘米细肥土。每穴栽苗1株,苗摆正,覆土至穴的一半,提苗舒根,然后分层覆土踏实,浇透水,待水渗下后,用细肥土封穴。栽植…  相似文献   

7.
一、土壤选择中壤土,轻壤土和砂壤土最适宜杨树生长。二、整地与栽植把将要栽植的地块,施足底肥,深翻30厘米,耙平。杨树丰产林一步到位的最理想的种植模式为:4米×6米,5米×  相似文献   

8.
5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厚度、整地穴规格、适栽树种、造林用苗、抚育方法等都对石质丘陵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产生影响。土层越厚幼林保存率越高;整地穴规80×80×70cm的造林平均保存率96%,比整地穴规40×40×30cm的造林保存率高20%,比铲草皮后边挖小明穴边造林保存率高37%;栽植火炬松容器苗幼林保存率76.2%,比栽植火炬松裸根苗保存率高17.2%;全面松土除草或以耕代抚幼林平均保存率93%,比株周圆块状、规格为100×100cm抚育保存率高7.4%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速生杨植苗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辽宁省昌图县从2002年开始,认真总结了当地几年来杨树秋季植根造林的成功经验,并参照外地的具体做法,在全县大面积推广了“杨树秋季植根造林技术”。两年来,共完成杨树秋季植根造林10万亩,栽植杨树根苗1000万株,平均造林成活率达到了95%,且生长旺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一、杨树秋季植根造林技术1.进行细致整地。根据杨树本身的生物学特性,造林地需选择平原、丘陵区,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宜,平原地区便于机耕作业的要实行全面整地,整地深度25~30厘米,树坑规格50×50×50厘米以上。丘陵坡耕地要实…  相似文献   

10.
桉树的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造林地选择 桉树适应性强 ,在脊薄的土壤也能生长。但只有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才能发挥其速生特性。要想丰产 ,必须选择好的造林地。桉树适宜疏松、深厚 (>80cm) ,肥沃的土壤 ,赤桉无性系要求海拔 6 0 0m以下 ,邓恩桉 80 0m以下 ,柳桉 10 0 0m以下 ,千万不要将有机质贫脊 ,板结浅薄的土壤及风口处作为桉树造林地。2 栽植密度 赤桉无性系 3m× 1 5m ,每亩 14 8株 ;邓恩桉、柳桉 3m× 2m ,每亩 117株或 3m× 3m ,每亩89株。3 整地 桉树丰产林或工业原料林基地 ,在坡度平缓的地方必须全垦大穴整地。穴大 6 0cm× 6 0cm×…  相似文献   

11.
Ⅰ—72、Ⅰ—69杨是黑杨派杨树中生长较快的2个新无性系。它们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适宜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透气性好、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上造林。泗洪县城头林场湖滩黑土,板结,肥力低(有机质为1.04%,含氮0.062%、速效磷4.7ppm、速效钾148ppm)。1984年我们在湖滩黑土上引种69、72杨,共造林850亩,由于认真整地,施足基肥,加强管理,3年生平均树高达12米,平均胸径13.6厘米,造林获得成功。 一、认真整地,施足基肥,选用壮苗,精细栽植 造林地是属于湖滩黑土,土层深厚,但很板结,肥力较低,地下水位在1米左右。造林时尽量选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耕作多年、土壤熟化的宜林地。在改土上,根据土壤板结的特点,做到早整地、早挖穴。冬前对宜林地进行全面耕翻,加深耕作层20厘米,挖大穴1.2×0.8×1.0米,使土壤充分风化,溶解肥料,含蓄水分,为树苗成活与生  相似文献   

12.
小容器、轻基质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市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鉴于用裸根苗进行荒山造林成效甚微,于七十年代初开始采用容器苗造林,并总结出一套小容器、轻基质育苗技术,经三年重复试验,效果较好。现将研究方法和结果简介如下: 一、育苗试材和造林试验地概况1.供试树种: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由广西钦州引入,种子发芽率50%。2.容器:为0.3毫米厚聚氯乙烯薄膜热压而成的圆形袋子。规格(底径×高)有2×9厘米、4×9厘米、6×9厘米、8×9厘米和7×18厘米5种。前四种在容器壁下部均  相似文献   

13.
桉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石萍  莫晓勇 《桉树科技》1996,(2):32-36,22
通过对桉树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树种选择在雷州半岛应以尾叶桉为主,适度发展雷林1号桉;经筛选 W5、MLA、GU1 等无性系应作为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的优良无性系。采用全面机垦开沟挖穴整地方式;尾叶桉造林密度为1.33×3m,雷林1号桉为1.5×1.5m 或1×1×3m;MLA、GU1 为1.33×3m 或1.67×2m,W5为1×3m;有机肥中加入 N、P、K 复合肥配制的基肥,对林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造林头3年采取追肥和松土除草的幼林抚育措施,能促进林木生长,缩短轮伐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苏北沿海每年4月中旬至6月中旬少雨,多干热风,蒸发量大,同时土壤出现第一次返盐高峰。对新植苗木尤其是水杉客苗能否成活,颇具影响。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在1984、1985两年春季造林中,进行了几种栽植方法试验。现将全县六个试点定期测定及大面积栽植试验,效果,简要报道如下。 一、试验设计类别及测定内容 各试点皆选用砂壤偏砂脱盐的大型河堤退耕地为造林地,苗木为同一产地的水杉客苗,各试验样本内单元小区毗邻,随机发苗,每一单元栽植20—30株,栽植方法如下: (一)灌浆栽植法 开塘70×70×50厘米,先回表土10厘米厚,持苗于塘内,边回表土壅根,边将事先用表土加水拌成稀糊状泥浆倒入苗根,同时提苗,每株浇3粪勺泥浆,再回土10厘米厚,待距塘口15厘米时,将塘四周碎土踩实,苗木根际暂不踩,加河水平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阜新地处辽西,气候干旱,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河套逐年加宽。据统计有20余万亩河滩、荒地可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杨树栽培较早,但经营粗放,产量低。农村急需中小径材。阜新市林科所在1980—1986年间,选小钻类、小美类杨,用2—3年生大苗,0.8×0.8×0.8m—1.0×1.0×1.0m大穴、4×4m以上株行距和深栽0.8—1.0m方法栽植,实行集约经营,造林成活率高达98%。幼林生长迅速,与同等条件一般造林相比,生长量提高3—5倍。  相似文献   

16.
用新旧剂型ABT生根粉处理马尾松种子 ,观察幼苗在造林后的表现 ,结果表明 :处理后的种子育苗造林 ,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对林木生长有持续促进作用。种子在 5 0× 1 0 -6的新剂型ABT8号溶液中浸泡 1 2h ,造林成活率最高 ;经ABT3号1 0 0× 1 0 -6、1 2h处理后 ,在树高生长上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许多地方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营造了农田林网,要使新植林带迅速长起来,造林后最初几年的抚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摸索有效的抚育措施,我们在辽宁省法库县丁家房公社对杨树新林带采取培垅抚育的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林带在法库县丁家房公社西部方田内,土壤为冲积草甸土,造林地原为耕地,地下水位1.0—1.5米。1975年春造林,造林前机翻整地。林带为5行,1.0×1.5米株行距,栽植未经剪枝的2年生北京杨大苗,栽植深度35—40厘米。林带造完后,立即用锹分别将各行行间表土培向行内,最后培成高0.5米、宽  相似文献   

18.
雪松过去多用于庭园绿化。1964年昆明昙华寺苗圃,在西坡,坡度10°,土壤为酸性红壤的山地,用3年生扦插苗挖坑(坑为60×60×60厘米)造林3亩。株行距2×2米,呈品字形排列。1975年8月15日调查,平均高13米,平均胸径16厘米,未发现病虫害。选平均标准木(树高12.8米,胸径16厘米)做了树干解析。从树干解析说明,栽后4年内树高生长较  相似文献   

19.
合理的造林密度是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和林分产量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为了提供生产及进一步试验的参考和借鉴,特将我所加杨造林密度试验情况简介如下。加杨密度试验地设在盖县大清河右岸,北纬41°10′,东经122°09′,海拔高22.2米。土壤为河岸淤积沙质壤土,土层深厚。pH值6.5。地下水位4.5米以下。年平均气温9.2℃,年平均降雨量696毫米。无霜期168天。适合于加杨的生态要求。该试验共设计了6个不同的初植密度试验小区:1×1米(10,000株/公顷)、1.5×1.5米(4,444株/公顷)、2×2米(2,500株/公顷)、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杉木人工林内生态因子变化及杉木生长的研究结果表明:①林内光照、温度与造林密度呈反相关,而林木生长则与光照、温度呈正相关;②造林密度愈大,林木自然整枝愈强,而密度愈小,自然整枝愈弱,在小密度范围内,则林木自然整枝差异不明显。文中提出杉木人工林的初植密度以2×3或2×1.5m 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