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农业科学》2013,(4):44-45
在辣椒发病初期分别喷洒6种药剂对辣椒疫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得出:80%烯酰吗啉WP 5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是防治辣椒疫病的理想药剂,防治效果为95.2%;其次是10%氰霜唑SC 2000倍液和50%氟啶胺WP 15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93.73%和92.56%。建议在生产中使用80%烯酰吗啉WP 5000倍液、10%氰霜唑SC 2000倍液和50%氟啶胺WP 1500倍液新药剂替代老药剂杀毒矾、甲霜灵等,并且多种药剂轮换使用,延迟抗药性产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 种化学药剂对辣椒疫病菌的毒力,其中烯酰吗啉(EC50=0.48 滋g/mL)和氟 吡菌胺(EC50=0.32 滋g/mL)的毒力最强。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表明,百菌清颐氟吡菌胺为1颐9 和烯酰吗啉颐氟吡菌胺为2颐8 时,表现出增效作用,分别配制成20%百窑氟悬浮剂和20%烯窑氟悬浮剂。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10 d,20%烯窑氟 悬浮剂2 000 倍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在96%以上;20%百窑氟悬浮剂1 000 倍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为75%左右。 20%烯窑氟悬浮剂2 000 倍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可溶性粉剂1 000 倍液的防治效果相 当,显著高于68.75%银法利悬浮剂1 000 倍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防治辣椒疫病的有效药剂,并进行药效评价,在辣椒疫病发生初期进行了7种杀菌剂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8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有效成分,下同)、50%氟啶胺悬浮剂260g/hm2、10%氰霜唑悬浮剂400g/hm2、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1125g/h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87.5g/hm2和25%嘧菌酯悬浮剂75g/hm2均能有效地控制辣椒疫病危害。生产实践中,多种药剂应注意轮换使用,以降低病菌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4.
5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最佳药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10%氰霜唑悬浮剂、50%氟啶胺悬浮剂、44%霜脲氰·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和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等5种药剂叶面喷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氟啶胺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 3次施药后的平均防效为81.19%,较对照增产8.11%;其次是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3次施药后的平均防效为75.98%,较对照增产6.23%;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次施药后的平均防效为70.04%,较对照增产6.17%.生产上可选用这3种药剂交替使用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5.
通过生长速率法室内毒力测定,比较40%氰霜唑·烯酰吗啉悬浮剂、15%苯噻菌胺水分散粒剂、50%氟啶胺悬浮剂以及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对辣椒疫病病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的EC50分别为0.216、0.239、2.500、2.7126mg/L。其中15%苯噻菌胺水分散粒剂的毒力最高,其次为40%氰霜唑·烯酰吗啉悬浮剂。  相似文献   

6.
研究4种常用杀菌剂农药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68.75%氟吡菌胺和霜霉威悬浮剂1 000倍液、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施用2次后,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7.97%、72.29%、73.19%和63.38%。  相似文献   

7.
采用播前种薯浸液消毒处理法,研究了8种化学药剂在旱地和水旱轮作地对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马铃薯早疫病旱地以500 g/L氟啶胺悬浮剂和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较好,均高于80%,水旱轮作地以500 g/L氟啶胺悬浮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为60.3%;疮痂病旱地以500 g/L氟啶胺悬浮剂和75%百菌清水分散粒剂的防治效果较好,均高于80%,水旱轮作地以75%百菌清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均高于60%;种薯浸液消毒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较差。与水旱轮作地相比,8种化学药剂在旱地对3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整体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防治香草兰疫病的最佳药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68%精甲霜.锰锌WDG(水份散粒剂)、50%烯酰吗啉WP(可湿性粉剂)、25%甲霜.霜霉威WP、69%烯酰吗啉.锰锌WP、36%霜脲锰锌WP和70%乙磷铝锰锌WP等6种不同使用浓度药剂对香草兰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8%精甲霜.锰锌WDG 1 000倍液、50%烯酰吗啉WP 1000倍液及36%霜脲锰锌WP 1 000倍液对香草兰疫病大田防效较好,分别为86.6%、81.4%和79.8%。生产上可交替使用这3种药剂来防治香草兰疫病。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霜脲氰、烯酰吗啉、精甲霜灵、氟啶胺和双炔酰菌胺对番茄晚疫病菌的抑菌作用及其田间防效,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均对番茄晚疫病菌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活性;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00 g/hm2、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1 224 g/hm2、500 g/L氟啶胺悬浮剂200 g/hm2和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150 g/hm2对番茄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均80%。霜脲氰、烯酰吗啉、精甲霜灵、氟啶胺和双炔酰菌胺仍可用于番茄晚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40%氟啶胺·烯酰吗啉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以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和500 g/L氟啶胺悬浮剂为对照药剂,进行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氟啶胺·烯酰吗啉悬浮剂除低剂量处理(240 g/hm~2)药后防治效果显著低于对照药剂外,中剂量(270 g/hm~2)和高剂量(300 g/hm~2)药后防治效果均相当于或显著高于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苏州市铁皮石斛灰霉病对常规药剂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并筛选替代药剂,试验研究了50%氟啶胺悬浮剂对铁皮石斛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用50%氟啶胺悬浮剂1 500倍液、2 500倍液、3 500倍液喷雾,每间隔10 d喷1次,视病害发生情况,连续喷3~4次,其中50%氟啶胺悬浮剂1 500倍液、2 500倍液对铁皮石斛灰霉病的防效较好,明显优于对照农药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不同药剂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的应用,以选取最优防治药剂。方法:利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将同一马铃薯种植区域划分为A、B、C、D四个区域,分别采用50%的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5%氰霜唑悬浮剂、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及55%锰锌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另设空白对照区域E,比较喷洒后各区域的病情指数、马铃薯产量及其防效。结果:C区域的晚疫病病情指数明显低于其它区域,且其产量与防效均优于A、B、D及E区,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50%的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5%氰霜唑悬浮剂、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均可作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药剂,其中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防治奉化大芋艿疫病的最佳药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对25.0%双炔酰菌胺悬浮剂、68.75%霜霉威盐酸盐·氟吡菌氨悬浮剂、58%甲霜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甲霜灵·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等5种药剂叶面喷雾防治芋艿疫病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0%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对奉化芋艿头疫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每隔7 d连续3次施药后的防效均在80%以上,比对照增产111.2%;在生产上应推荐使用25.0%双炔酰菌胺悬浮剂防治奉化芋艿头疫病,并进行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14.
对西葫芦根腐病病原的室内药剂敏感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烟草疫霉毒力较强的药剂为烯酰吗啉、甲霜灵.锰锌、甲霜灵、百菌清和杜邦克露,对尖孢镰刀菌毒力较强的药剂为施普乐甲托、五氯硝基苯、甲硫.霉威、森茂和苯醚甲环唑。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70%施普乐甲托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对西葫芦根腐病防治效果最好。从防治效果看出,单靠药剂防治西葫芦根腐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与其他防治方法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辣椒种质疫病抗性鉴定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了游动孢子灌根法对70份辣椒材料进行了疫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感病材料32份,中抗材料15份,抗病材料10份,高抗材料13份,VC42-1、VC48-1、线边H、中21×X8F等材料具有极高抗性。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8种药剂对辣椒疫霉的毒力,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和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对菌丝抑制作用相对较强,其EC50值分别为0.1242,5.0630,8.0035μg/mL。对8种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和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对比分析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可用于生产上防治辣椒疫病的2种药剂烯酰吗啉和精甲霜·锰锌,防治效果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对西葫芦根腐病病原进行了室内药剂敏感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对烟草疫霉毒力较强的药剂为烯酰吗啉、甲霜灵锰锌、甲霜灵、百菌清和克露,对尖孢镰刀菌毒力较强的药剂为甲基硫菌灵、甲硫.乙霉威、森茂和苯醚甲环唑。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灌根对西葫芦根腐病防治效果最好。从防治效果看出,仅用药剂防治西葫芦根腐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与其他防治方法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8种杀菌剂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室内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疫霉病菌对化学药剂表现敏感。其中50%烯酰吗啉WP、250 g/L吡唑嘧菌酯EC、100 g/L氰霜唑SC、20%氟吗啉WP、70%代森锰锌WP、500 g/L氟啶胺SC对辣椒疫霉菌抑菌效果较好,其EC50均20μg/m L。5种杀菌剂的不同配比中,20%氟吗啉WP∶50%烯酰吗啉WP(1∶5)和500 g/L氟啶胺SC∶100 g/L氰霜唑SC(3∶3)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其共毒系数分别为2 409.84和2 321.76。筛选出了对辣椒疫霉病菌室内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为进一步田间药效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啶酰菌胺、嘧菌酯及氟吗啉等6种杀菌剂对茄子绵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的室内活性。结果表明,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和100 g/L氰霜唑悬浮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随着药量的增加,抑制率增长并不显著,但其EC50不是很高;40%百菌清悬浮剂和722 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两种药剂对茄子绵疫病菌的防效较低,抑制菌丝生长的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19.
生物农药与化学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联合作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田间测定了几种生物农药与烯酰吗啉联合应用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阿泰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与40%烯酰吗啉悬浮剂1 000倍液联合应用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82.5%;0.5%氨基寡糖素水剂500倍液与40%烯酰吗啉悬浮剂1 000倍液联合应用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次之,防效为80.2%。阿泰灵、氨基寡糖素与化学农药烯酰吗啉联合应用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虽低于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与烯酰吗啉联合使用的效果(94.4%),但减少了化学农药代森锰锌的使用次数,可供葡萄霜霉病化学农药减量化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恶苗病是重要的水稻病害。选择6种药剂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并进行了新型药剂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的浸种试验,通过室内发芽率测定等试验评价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桶混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5%咪鲜胺水乳剂和25%氰烯菌酯悬浮剂桶混浸种48 h对杂交稻芽和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出芽率无显著影响。药剂筛选试验发现,各处理2 a防治效果不稳定,但当前25%氰烯菌酯悬浮剂防治效果不佳,0.3%四霉素水剂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好。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0~8 000倍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氰烯菌酯悬浮剂。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0和1 000倍各小区均未查到恶苗病病株。0.3%四霉素水剂和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可以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