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不同密度、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支架对党参种子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以期为制定党参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采用吊蔓栽培方式的党参单株果实数、产种子量以及果实成熟度均较未吊蔓的高;党参单株结果数、产种子量以及果实成熟度随密度增加呈降低的趋势,高密度下因个体种子量减少导致单位面积种子产量降低,低密度下虽然个体发育良好,但由于单位面积株数减少导致产量较低。吊蔓能增加党参种子繁殖单位面积的密度容量,有利于提高种子产量;最佳支架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使用2 m竹竿作支架的处理,种子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黄忠烈 《吉林农业》2010,(11):122-122
轮叶党参栽培历史很短。目前轮叶党参人工栽培面积较大、产量较高。一般栽培的产量高达20t/hm2。但高产、优质轮叶党参栽培技术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如:出苗难、成活率低;除草难,有时发生病虫害。生长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多、资金周转慢;土质不宜、农药产留高;优质产品率低等问题。最终导致年产量低、成本高、优质产品少、经济效益达不到高标准。  相似文献   

3.
轮叶党参病虫鼠草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贵 《新农业》2003,(11):47-47
轮叶党参俗名白蟒肉,是滋补壮阳的中草药,也是餐桌上一道绿色美味的山野菜.因药食兼用,需求量不断增大,野生货源供不应求.在人工栽培过程中会发生病虫鼠草害,影响轮叶党参产量.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区是轮叶党参生长发育的最佳地区之一。轮叶党参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经济植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出口量的不断扩大,给当地人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的减少,特别是采挖量的不断扩大,野生轮叶党参已处于濒危状态。人工栽培又使产品质量不断降低,先进的栽培技术方法、优良品种的选育及种源基地建设工作问题亟待解决。满足轮叶党参发展的需要,而且亦将扩大轮叶党参的遗传基因库,为未来轮叶党参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轮叶党参的栽培及管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威 《农业与技术》2009,29(1):110-112
轮叶党参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山野菜.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及西南各省区,由于其耐寒,适应性强。如今广为栽培。本文着重介绍了轮叶党参的栽培方法、管理方法及在栽培过程中一些常见病虫害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轮叶党参别名狗头参、奶参、羊乳、山胡萝卜等,为桔梗科党参属,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轮叶党参食药兼用,以根茎入药,味甘、性平,具有补虚润肺、通乳排脓、生津止渴之功效.主治气短心悸、体倦乏力、面目浮肿、津亏舌干等症.另外,轮叶党参所含营养成分较多,还含有维生素B、C和胡萝卜素,是人体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因此,国内外将其作为高级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我国东北野生资源较多,但经过多年采挖,资源已近枯竭.故人工栽培轮叶党参前景看好,其经济效益也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7.
为道真县道地中药材洛党参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参考,在海拔930~1 430m区间设置3个高度与常规(露地)栽培和覆膜栽培2种种植方式开展洛党参效益比较试验,探明洛党参适宜种植海拔高度及优质高效种植方式。结果表明,海拔1 200m以上地区,洛党参块根个大量重、无木质化、质地软,常规栽培和覆膜栽培产量分别为10 335.0~10 833.0kg/hm~2和13 047.0~13 608.0kg/hm~2,较海拔930m地区栽培分别提高16.0%~21.6%和15.6~20.7%;海拔1 200m以上地区常规栽培和覆膜栽培3年收益分别为129 180~135 594元/hm~2和169 146~175 494元/hm~2,较海拔930 m地区栽培分别提高28.7%~35.1%和27.2%~32.0%。洛党参种植最适宜区域为道真县海拨1 200m以上地区,适宜种植方式为覆膜栽培,同时选择土质为黄壤、排灌条件的地块。  相似文献   

8.
高粱不同叶龄栽培对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索高粱育苗移栽的最佳栽培叶龄,于2007年在仁怀市实施了高粱不同叶龄栽培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时期移栽,同等施肥条件下,从3叶到7叶,高粱产量随着移栽叶龄的加大而增加,5~6叶后,随着移栽叶龄的继续加大,高粱产量逐渐降低,苗龄分别为25 d和27 d的5~6叶龄,个体与群体生长协调、经济性状好、产量高(353.3 kg/667m2和321.0 kg/667m2),是高粱最佳移栽叶龄.  相似文献   

9.
不同采收期轮叶党参多糖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轮叶党参有效成分积累变化规律,分别于9月15日、9月30日、10月15日采收轮叶党参的根,并对其有效成分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延长,多糖含量有所增加,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确定轮叶党参最佳采收时期为9月30日。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索党参不同的立架栽培间作套种技术(党参+蚕豆、党参+高粱、党参+谷子、党参+麻子、党参无间作)。通过党参立架栽培间作套种的产量和品相进行比较试验。试验得出:在党参不同的立架栽培间作套种技术中采用党参+谷子,党参的产量最佳;采用党参+蚕豆,党参的品相最佳。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轮叶党参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株高与根分枝数、主根粗、叶面积、根重之间差异显著.茎分枝数与根分枝数、主根粗、叶面积、根重之间差异显著;时间各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时间对各个形态指标没有显著的差异,影响较小.根重与轮叶党参的生理指标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轮叶党参具有强身壮力、补虚润肺、通乳排脓、解毒疗疮等功效,可供炒食、烤食、淹渍咸菜,风味鲜美独特。由于近几年国内外收购量增加,使野生轮叶党参采挖过度,资源严重不足,有的地区面临绝迹,进行人工栽培已势在必行。1特征特性轮叶党参属桔梗科多年生攀缘植物。在北纬50°以南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用活性酵母发酵轮叶党参的最佳条件,以总皂苷含量为观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发酵所需的活性酵母剂量、发酵天数、发酵温度等因素进行优化,用MTT法对发酵前后正丁醇萃取物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轮叶党参药材中添加活性酵母1%,发酵7d,发酵温度30℃所得到的总皂苷含量最高,发酵后的正丁醇萃取物400 mg/L组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相应的未发酵剂量组(P<0.01).因此,轮叶党参最佳发酵条件为用1%的活性酵母发酵7d,发酵温度30℃,发酵后的400 mg/L组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相应的未发酵剂量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在达县多地开展了水稻强化栽培试验,其生育期较常规栽培明显提早,有效改善了扬花结实和灌浆的温度条件,结实率增加,具有明显的增产潜力。通过强化栽培不同移栽叶龄、不同种植规格、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分蘖动态及产量性状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二叶一心的移栽叶龄、0.4m×0.4m的种植规格、减前增后的施肥方式和半旱式耕作方式为最佳栽培方式,从而初步探索出了适宜我市发展和推广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理论  相似文献   

15.
番茄支架栽培可提高产量3t/667m2以上,且红色素含量高、霉菌低,干物质含量也较非支架栽培有所提高.1997年在奎屯部队农场一队、二队用简易支架法种植加工番茄4335.5m2,总产量60.3吨,平均产量9.28t/667m2,1998年在部队农场二队试验种植4669m2总产量65.2吨,平均产量9.31t/667m2,在石河子143团一营园艺连种植2001m2,总产量26.4吨,平均产量88t/667 m2.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6.
轮叶党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轮叶党参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加工、组织培养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探讨了轮叶党参组织培养的影响因子,对轮叶党参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正轮叶党参为桔梗科党参属植物,多年生缠绕草本,根及嫩苗可以食用。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近年来,乱采滥挖现象严重,造成轮叶党参野生资源逐年枯竭,产量急剧下降,为此,人工种植前景广阔。1选地与整地轮叶党参是深根性植物,要求土壤疏松肥沃,pH值6.5~7.0之间,荒地、农田、林缘均可种植。播种深耕,一般深翻30~35 cm,翻后整平耙细,结合深翻,施优质猪圈肥35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考察不同外植体与外源激素诱导轮叶党参不定根的能力来探索轮叶党参不定根生长的最佳条件。[方法]切取轮叶党参无菌实生苗的叶片和茎段,接种到含有不同浓度外源激素的不定根诱导培养基中,考察不同外植体与外源激素诱导生根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定根的诱导增殖。[结果]不同外植体以及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对不定根诱导能力不同,茎段诱导不定根的效果明显优于叶片。不同生长素对轮叶党参不定根诱导的影响中,IAA对不定根的诱导效果优于NAA。当IAA浓度为1.0 mg/L时的诱导培养效果最佳,茎段的生根率达到最高,可达92%。[结论]为轮叶党参的大规模组织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搭架栽培对党参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两年生党参进行搭架吊蔓处理,研究搭架栽培模式对党参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搭架吊蔓后党参单株果实数、单株成熟果实数、单株种子量、种子产量及种子千粒重等指标均较不搭架显著提高,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发芽率、发芽势、种子活力均有所提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搭架后党参种子产量可提高41.20%,且种子饱满,达到种子一、二级标准。在党参规范化生产中建议采种田用搭架栽培模式进行留种。  相似文献   

20.
轮叶党参种子打破休眠的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解决轮叶党参栽培过程中种子出苗率低而造成的播种量多、成本高的问题,对轮叶党参休眠特性及休眠的打破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轮叶党参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均可打破休眠.4℃层积处理160d的种子,在光、暗条件下发芽率分别达到37.6%和63.0%;赤霉素处理浓度与处理时间组合分别为760mg/L、125min的条件下,第8天的发芽率可达到8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