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奶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可达到60%以上,年总受胎率达到85%~90%.但是目前我省多数奶牛场和奶牛小区受胎率偏低,严重影响了我省奶牛生产和奶农积极性. 影响奶牛受胎率的因素很多,包括饲养管理、生理、环境、遗传、产科疾病和人工授精员的技术等.其中饲养管理和人工授精技术是影响受胎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对我国奶牛品种改良和培育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奶牛养殖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奶牛情期受胎率可达50%以上,年总受胎率可达85%~90%,甚至95%以上。近年贵州省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但部分奶牛场(小区)的牛群受胎率偏低,繁殖疾病频发,对  相似文献   

3.
奶牛情期受胎率低一直是困扰奶牛业的难题。据统计,大部分奶牛场奶牛情期受胎率低于60%,使奶牛胎间距延长,影响了奶牛繁殖率和产奶量,增大了饲养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如何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讲,牛受胎率的高低与牛的营养状况、配种时间、配种技术、冻精技术及健康情况有关。本文探讨提高奶牛的情期受胎率应该注意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性控冻精对不同胎次奶牛受胎率的影响,试验选取了864头育成牛和84头2~5胎次的成年母牛并对其人工受精.结果表明,育成牛的情期受胎率较二胎、三胎、四胎、五胎以上和成年牛平均值分别高3.56%、6.69%、8.35%、5.18%和6.95%(P<0.05),即育成奶牛的情期受胎率显著高于二胎以上成年牛;育成奶牛与二胎以上成年奶牛的产母犊率相差1.19%,差异不显著 (P>0.05).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上升,对奶牛的配种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农牧民养的奶牛年产奶量达5t以上,而总受胎率仅为70%~75%,面临奶牛受胎率下降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理囊散治疗奶牛卵巢疾病性不孕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理囊散对奶牛卵泡囊肿和排卵延迟进行分组治疗,并与激素治疗作对比。结果表明:理囊散治疗奶牛卵泡囊肿的有效率91.3%,配种受胎率85.71%;理囊散治疗牛排卵延迟的有效率88.89%,配种受胎率93.75%;促排卵3号治疗牛卵泡囊肿的有效率55.88%,配种受胎率84.21%;促排卵3号治疗牛排卵延迟的有效率63.89%,配种受胎率91.30%。由此说明,理囊散治疗奶牛卵泡囊肿和排卵延迟性不孕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用荷斯坦奶牛性控精液和常规精液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进行试验。通过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性控精液人工授精的情期受胎率为59%,采用常规精液人工授精的情期受胎率为74%。试验表明,性控精液组的受胎率明显低于常规精液组。其主要原因是性控精液在分离过程中,精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使精子的存活时间缩短,从而增加了未受精率,导致奶牛的受胎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奶牛品种改良与培育过程中,人工授精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是推动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技术。一般而言,若饲养管理条件优越,奶牛情期受胎率高达50%以上,年总受胎率最高可达95%以上。然而,人工授精操作不当是导致奶牛受胎率低的关键因素,甚至诱发疾病。  相似文献   

9.
从国内外报导的材料来看,奶牛配种受胎率较低。我县一般基层配种点的受胎率大多在40%~45%左右。但也有少数受胎率较高的如我县瓯北镇余光龙饲养的25头成年奶牛群  相似文献   

10.
在家畜改良工作中 ,很多从事改良工作的同事普遍反映 ,奶牛情期受胎率很低 ,有的受胎率仅5 0 % ,给饲养奶牛户造成极大的损失 ,严重打击了饲养户的积极性。随着农业部奶业行动计划工程及省奶改工程的实施 ,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 ,增加农民收入 ,刻不容缓。近几年 ,本人从事改良工作 ,共冷配奶牛 1 0 0 0余头次 ,情期受胎率 85 %左右 ,冷配黄牛 1 .5万余头次 ,情期受胎率 90 %以上 ,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 ,请同行们借鉴。1 造成奶牛受胎率不高的原因造成奶牛受胎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先天性原因 ,如子宫颈位置不正 ,阴道狭窄 ,畸…  相似文献   

11.
如何提高黑白花奶牛的受胎率,是我们基层工作者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几年来,笔者对沙沟乡的农户调查表明:奶牛受胎率仅为50%左右.笔者用自拟助胎散对不怀孕母牛试用,受胎率提高,效果明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奶牛人工输精普及率几乎达到100%,该技术有利于奶牛育种计划的实施并且提高种公牛利用率。影响人工输精受率的因素较多,种公牛的精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本研究选择不同种公牛的性控冷冻精液,人工输精后对同一个牧场中奶牛不同输精时间的受胎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采用不同公牛的性控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后,受胎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最低受胎率为25.00%,最高受胎率为66.67%。  相似文献   

13.
对宁夏某奶牛场60头产后60~100 d不发情的母牛采用喜得孕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对子宫、卵巢均正常的不发情母牛使用喜得孕后,情期受胎率达60%;对子宫正常,但卵巢静止的奶牛,使用喜得孕后,情期受胎率为30%;对子宫正常,但多卵泡发育的奶牛使用喜得孕后,情期受胎率达60%.  相似文献   

14.
综合方案治疗奶牛屡配不孕的受胎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屡配不孕是规模化奶牛场较为常见的疾病。本试验通过临床观察、直肠检查和B超诊断将屡配不孕的奶牛分为三组进行治疗,其中两组运用两种不同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常规处理方法组奶牛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综合治疗方案组之间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综合方案处理组总的受胎率与对照组受胎率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综合治疗方案组受胎率分别为42.86%、42.31%,而对照组为27.28%。综合方案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受胎率明显提高,说明用综合治疗方案处理屡配不孕奶牛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河南省舞钢市某大型奶牛养殖场的60头患病奶牛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奶牛进行子宫内膜炎病原的分离鉴定,统计感染情况。将患病奶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中药治疗、西药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比3组患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主要病原菌为葡萄球菌、肠杆菌与链球菌,共162株,均为混合感染。中医治疗组的患牛治疗后的发情率达70.00%,受胎率达55.00%;西医治疗组的患牛治疗后的发情达65.00%,受胎率50.00%;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一组,患牛治疗后发情率达90.00%,受胎率达75.00%。结论:该奶牛养殖场的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肠杆菌与链球菌为主,混合感染率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的治疗效果相对突出,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宫净液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用宫净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155例,治愈率为85.16%(132/155),有效率为92.26%;治疗后3个情期受胎率为83.23%(129/155);治愈奶牛3个情期受胎率为97.72%(129/132)。用宫净液预防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80例,与对照组比较,发病率降低了11.88%,产后3个情期受胎率提高了9.45%。药理学试验表明,宫净液具有抗菌消炎、缩宫排脓、免疫调节、促进子宫组织修复、促进生殖机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提高奶牛受胎率是每个奶牛场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影响奶牛繁殖的因素很多,包括奶牛营养、疾病、膘情等。据近年来调查,在正常生产的奶牛场,常规饲养和人工授精情况下,奶牛发情期受胎率一般在40%~50%,最高能达到60%左右,与10年前相比下降了10%~20%。其下降原因比较复杂,有营养问题、奶牛高产因  相似文献   

18.
浅谈提高奶牛受胎率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是否受胎是奶牛养殖者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奶业先进国家,在针对农场管理的研究中发现,成年母牛的受胎率在过去的近40年中下降了20%。而奶牛受胎率是衡量奶牛繁殖力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奶牛受胎率成为奶牛养殖者最关心的问题。奶牛的受胎率受遗传、环境、营养、饲养管理、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就提高奶牛的受胎率提出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9.
2对奶牛情期受胎率有影响的几个因素2.1季节与奶牛情期受胎率季节对奶牛情期受胎率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南方奶牛的情期受胎率影响更大,实验结果显示:在春季,奶牛情期受胎率平均在44%,秋季平均在35.9%,这两个季节的受胎率相对较高;在冬季情期受胎率平均在34.5%,相对偏低;而在夏季只有23.9%,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20.
用GnRH类似物提高大通奶牛情期受胎率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6头发情奶牛分两组注射GnRH类似物,第一组注射促排卵素3号200μg,第二组注射促排卵素2号100μg后进行配种。结果表明:第一组奶牛受胎率87.5%,第二组奶牛受胎率为75.0%,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3.1%和30.6%,但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