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保证淤地坝的正常生产、安全度汛和持续利用,需设置泄水建筑物。涵、卧管和有闸门控制的溢洪道,在泄洪运行时需要专人管理;无闸门控制的溢洪道,虽然泄洪流量大,但断面尺寸大、投资多,很不经济。为了克服淤地坝泄水建筑物的上述缺点,将有闸门控制的溢洪道闸门设计为固定的涵洞,能控制泄洪流量,保护下游耕地、道路等,又能达到使溢洪道的断面尺寸小、工程投资少的目的。根据涵洞最大自由泄洪流量和设计洪峰流量在泄洪运行中出现的前后顺序,推算出概化图形的调洪演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秦庄水库位于高平市东城办事处秦庄村北,距市区中心约3.0 km,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养殖为一体的小(2)型水库。由于距市区很近,防洪设施仅为500 mm的一条泄洪涵管,难以满足基本泄洪要求,给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进行除险加固十分必要。除险加固工程主要为新建一条315.5 m的泄洪渠,重点介绍了其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3.
河道堤防工程是水利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河道堤防治理工程中,设计人员往往一味追求工程的防洪体系,却忽视了绿化设计的效果。河道堤防工程不应仅达到防洪、排涝和抗风浪的作用,还应该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出发,在保障河岸堤防安全的同时,为人类福祉谋求最大利益。应该结合生态景观的美学服务,将防治水土流失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本文结合上海市西部流域泄洪通道防洪堤防达标工程(金山区蒲泽塘等),从设计原则、植物选择及绿化布置等角度探讨了工程的3种绿化模式,以期为今后堤防治理工作中的绿化设计提供实际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4.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在淤地坝除险加固、新建淤地坝,以及在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建设拦沙工程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结合淤地坝建设实例,针对性提出了一些对策:在淤地坝除险加固时,需要妥善处理除险加固工程与上下游沟道工程的关系及工程防洪安全与可持续拦泥淤地的关系,未达到设计淤积高程的淤地坝应适当滞后配套泄洪设施;在新建淤地坝及拦沙工程时,应全面规划,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取较长的设计淤积年限,优化坝系中各单坝的建设时序。  相似文献   

5.
弃渣来源主要是主体工程、交通工程和其他工程,弃渣量分别为94%、2.8%、3.2%。经水利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处理采取护堤形式、拦渣坝形式和防洪堤形式,方案不仅考虑了一般防护要求,还考虑了排水、泄洪、防冲等。主要经验是要把弃渣处理当作本体工程建设的一项内容看待,有项目、有设计、有投资。  相似文献   

6.
在水土流失区,沟壑治理多采取坝系配套工程。但却对沟壑坝系工程失事的溢流现象缺乏相应的观测资料,而不能解析。影响到沟壑治理的整体设计。2008年日本学者中谷洋明在首取川流域应用水中听音器系统观测流沙量,在中规模的101 km2流域进行流沙解析。揭示了沟壑坝系工程洪水流沙波形的变化规律。其结果,流沙波形前期由稍有堆积向小规模流出方向发展,中、后期流沙量有增加趋势。流沙的流出平均速度为0.461 m/s,约为流水的1/3。计算流量和计算流沙量几乎不相关。下游坝的计算流沙量多比上游坝大。虽然本次研究的事例规模较小,但通过在满沙的坝系工程泄洪排沙的定量分析,提出的分析方法,确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有价值的参考。有关此类事件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积累观测分析,以指导坝系工程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7.
坪底水库是石楼县为解决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为主的供水工程。针对水库工程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及来水来沙情况,选择了符合实际的混凝土重力坝、表孔溢流、泄洪排沙洞枢纽总布置,枢纽布置紧凑合理,并采用空库度汛的方式,可有效地提高水库的使用寿命。论述了枢纽布置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8.
开发建设项目弃渣场设计及防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开发建设项目建设中,合理选取弃渣场,利用弃渣场弃渣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拦渣效率的重要保证。荒坡弃渣场设计应分析荒坡上加载弃渣后是否仍处于稳定状态,荒沟弃渣场设计应分析排水沟的泄洪能力,沟台地弃渣场挡渣墙与河滩弃渣场挡墙的设计应分析墙前冲刷深度。  相似文献   

9.
在流域修复过程中,生态蓄水工程坝型的选择是一个经常遇到的课题.本文以桑干河河曲堡生态蓄水工程为例,对国内常用的橡胶坝、液压升降坝、钢坝闸等3种景观壅水闸坝进行了综合比选,论证了 3种坝型的优缺点,指出液压升降坝具有坝型美观,力学结构科学,泄洪畅快,易于维护等优点,并阐述了该坝型在桑干河河道生态蓄水美化工程中的适用性和优...  相似文献   

10.
漳泽水库是山西省的大型水库之一,枢纽由大坝、溢洪道和泄水闸组成。溢洪道改建时,由于底板混凝土设计标号较低,经过近20年的运行,致使表面冻融剥蚀较严重,部分钢筋外露,泄槽段底板局部裂缝较多,已对水库运行构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对其加固修复势在必行。在不影响原溢洪道泄洪能力的前提下,设计修复处理面积11 558 m~2,保持原溢洪道底板顶面高程不变,将底板表面已破坏的混凝土凿除15.52-20 cm厚度,重新浇筑20 cm厚C35混凝土,以提高底板混凝土的强度及防冻、抗冲、抗渗能力。详述了溢洪道修复施工技术,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淤地坝是水土保持和沟道治理最有效的工程措施之一。要持续发挥好淤地坝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必须高度重视淤地坝的防汛工作,加强坝体、卧管和尾水渠、溢洪道的日常管理,出现险情及时维修处理;保证放水建筑物汛期能够正常泄洪和排水,防止洪水漫顶和垮坝事故发生,确保淤地坝安全防汛和度汛。  相似文献   

12.
普通城门洞形隧洞正常水深的直接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城门洞形过水断面是泄洪隧洞和灌溉引水隧洞较常采用的断面形式之一,其水力计算中的正常水深求解无显函数形式的表达公式。传统的试算法或查图法不仅计算过程繁琐,而且计算精度不高。该文通过对城门洞形断面均匀流方程进行数学变换,并对引入的无量纲参数与相对正常水深的关系进行分析及计算,应用逐步优化拟合原理进行拟合,得到了普通城门洞形断面均匀流水深的直接计算表达式。实例计算及误差分析表明:在工程实用范围内(正常水深与拱顶半径之比在0.20到1.55之间),直接计算公式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0.24%。且该式具有物理概念清晰明确、公式形式简捷等优点,可为工程设计及水工设计手册的编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吕家河水库位于陵川县西河底镇吕家河村,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1 km2,总库容32万m3,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养殖的小(2)型水利工程。1975年2月开工建设,1976年3月竣工,坝型为碾压式均质土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防洪标准低、坝体质量差、溢洪道泄洪不畅、观测设施空白,安全隐患较大。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除险加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4.
唐河水库属我省35项应急水源工程之一,位于灵丘县韩淤地村西,主要由大坝枢纽、供水发电引水管线及发电站组成。大坝从左岸至右岸,依次布置混凝土重力坝段、灌溉洞、供水发电引水口、泄洪冲沙闸、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段。趾板处在混凝土面板下部,是混凝土面板的基础,对于堆石坝的防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详细介绍了趾板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滁州市清流河从滁州市中心穿过,西邻京沪铁路,清流河与京沪铁路从北到南平行40多km。2000年以来,清流河滁州水文站多次破设站记录的历史水位,而流量并未破历史记录,说明清流河泄洪能力被严重削弱。基于此,通过对清流河洪峰水位和洪峰流量趋势的分析,查找清流河泄洪能力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供各级政府和防汛部门参考,确保滁州市市区防洪和京沪铁路安全。  相似文献   

16.
曲亭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49 m,1959年11月动工兴建。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0 530处,为正槽开敞式,现状为仅开挖了一部分土方,没有衬砌,进口设土堰封堵,不能泄洪使用,使水库抵御洪水的现状能力满足不了部颁100年一遇设计、1 000年一遇校核的标准,因此需进行衬砌改造,并在进口增设两孔闸门,以实现除险加固。本文简述了该水库溢洪道工程设计的总体布置、体型设计,并对水工模型试验、设计改进、挑流消能作了说明,旨在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中游地区已建成数万座淤地坝,已淤坝地33万多hm2。1994年,晋、陕、蒙、甘、宁五省(区)先后出现4~7场大到暴雨,加之大部淤地坝基本淤满、滞洪泄洪能力不足、管护不善等原因,有7542座大小淤地坝遭到不同程度水毁,占淤地坝总数的8%,损失坝地3300hm2,修复工程需总投资3.74亿元。大灾之年淤地坝仍发挥了拦泥淤地减灾作用。近十年来修建的治沟骨干工程无一水毁,“上拦下保”作用显著;陕北水毁工程冲走泥沙1.4亿t、冲毁坝地3200hm2,但淤地坝当年拦泥3.3亿t、淤地4400hm2。近期这一地区的坝系建设应以加固配套为主,建立健全管护责任制和工程维修发展基金,搞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地区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淤地坝是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各级沟道内修建的控制沟道侵蚀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具有悠久的建设历史。但受投资规模的限制,加之过去普遍存在少花钱、多建坝、快拦泥、多淤地的思想,建成的淤地坝多为大坝和放水建筑物"两大件",没有泄洪设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防灾抗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保障淤地坝安全运用变得越来越有必要。为搞好淤地坝安全运用,就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中的设计标准、溢洪道布设、坝系洪水组合、坝高和库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根据阳泉市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水管道铺设具体情况及其所在河段的水文资料,结合地区实用水文手册,分析计算了管道工程穿越桃河、义井河的设计洪峰流量以及项目建设可能给现有水利规划、行洪安全、河势稳定性、防汛抢险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采用大开挖方式穿越河道,管道敷设于地面高程以下,对河道泄洪和河势稳定没有影响;发生设计洪水时,穿越桃河、义井河的污水管道埋设深度满足50 a一遇以下频率洪水的规范要求。同时,提出了对河道防洪、周边环境与河流水质影响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水利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对管道运行期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针对这一情况,以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甘陕地区管道运行期水土保持工程为例,从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图的设计原则、技术路线、设计要点等方面提出了构想,探讨了管道运行期水土保持工程项目措施类型及布局,提出了拦渣工程、防洪排导工程、土地整治工程和植被建设工程等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图设计要点,可为管道工程运行期同类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