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秃杉大径级用材林抚育采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佩云 《林业科技》2011,36(2):38-40
结合国家林业行业标准《秃杉速生丰产林》编制的要点,对秃杉大径级用材林抚育采伐进行了专项调查和研究;结合具体实际培育过程,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培育目标、分区生长指标以及抚育采伐的原则、对象和范围,为秃杉大径级用材林的培育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用较少的林地通过科学育林、规模生产、集约经营和技术创新来解决我国用材林,尤其是大径级用材林问题。培育大径级用材林,尤其是珍贵树种大径级用材林已定为国家林业中长期发展重要目标,加强秃杉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国家林业行业标准《秃杉速生丰产林》的编制对秃杉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径材是我国极为紧缺的战略物质,秃杉(Taiwania flousiana)是培育大径材的理想珍贵树种,通过5年的试验研究,形成了从立地条件选择、壮苗培育、造林、幼林抚育管理和密度控制等配套的秃杉人工林大径材培育技术,提高了林木生长量,30年可培育出径级达40cm以上的大径材,超过国家行业标准LY/T 1951-2011《秃杉速生丰产林》中大径级用材林的生长量指标,比原标准缩短培育周期10年以上,在我国珍贵树种大径材战略储备基地的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华北落叶松生产实际,将改培型大径级华北落叶松用材林林木分为大径材目标树、培育辅助木和一般利用木三类,依据不同选择要求,相对应地适时适地优化作业设计、抚育间伐、施肥作业等,通过采取不断调整林分密度,改良树木生长环境,加速立木的胸径生长,缩短成材期,提高材质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用材林改良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汪清林业局改培大径级材基地建设的试点经验,并对东北珍贵树种大径级材培育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抚育间伐、修枝、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样地监测等.针对试点产生的问题,就如何加快珍贵树种大径级材培育工程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军  刘佳 《热带林业》2023,(1):17-21+25
海南省具备发展国家储备林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具有培育大径级用材林、珍贵树种用材林的优势。针对现有林分特征,设计了4个现有林改培模型和4个中幼林抚育模型,并从适用林分、改培树种、适用区域、主导功能、培育周期、目标林相、经营措施等方面对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技术模型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通过国家储备林的科学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培育大径级用材林和珍贵树种用材林,打造国家储备林建设的标杆工程,为海南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几次大造林绿化,杉木作为长江以南的造林当家树种,出现大面积二代或三代连作经营,导致人工林地力衰退。为了解决地力衰退问题,文章主要以杉木二代迹地更新营建秃杉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例,从种苗、林地准备、造林、幼林抚育和成林抚育等各个环节进行阐述,总结秃杉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培育技术,为南方地区二代或三代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满归林业局在企业经营中,认真抓好天然幼、中龄林的抚育间伐生产,加速培育后备森林资源。目前已抚育间伐2.4万多公顷,占应抚育间伐面积的53%。满归林业局是1966年投产开发的林业企业,经营的幼、中龄林面积占用材林面积的42%,抚育间伐任务相当繁重。1968年,这个局就开始了抚育间伐生产,但由于人力、物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抚育间伐生产的速  相似文献   

9.
绩溪县扬溪林场主要以杉木林为主,经营方针是以培养杉木中径级用材林为主,现有杉木林面积909.1hm2。本场积极造林,加强幼林抚育,适时适度进行抚育间伐,合理采伐利用,及时更新造林,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和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森林抚育间伐的理论和方法,阐述了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在森林资源管理和经营中抚育间伐所占的重要地位。指出了海寨林场在抚育间伐中获得的木材径级较细,价值不高,为了能够培育出主伐时所需要的优质木材,根据森林生长发育的需要,海寨林场多年来一直坚持施行抚育间伐,在获取木材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分析马尾松大径级用材林林分密度与生长量、材种出材量和直径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为获得较多的大径材,培育马尾松大径材用材林以初植密度1 200~1 800株/hm2和最终保留密度750~1 050 株/hm2为宜.探讨了马尾松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措施,提出抓紧编制大径级用材林基地建设规划,并制定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抚育间伐对人工用材林立木价值量的影响人工林的抚育间伐方式主要有疏伐和生长伐两种。尽管这两种抚育伐进行的时间、对象不同,但它们都消耗了一定量的人类劳动,都有一定量的经济收入,就这点来说,又是相同的。因此,本文以生长伐为例,分析抚育间伐对人工用材林立木价值量的影响。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抚育间伐使人工用材林单位面积价值量绝对地增加。因为抚育间伐  相似文献   

13.
大径级用材林研究现状与建设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大径级用材林已经成为当今林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改进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技术的措施,以期对大径级用材林培育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德华 《绿色科技》2014,(1):134-136
运用森林抚育间伐的理论和方法,阐述了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在森林资源管理和经营中抚育间伐所占的重要地位。指出了海寨林场在抚育间伐中获得的木材径级较细,价值不高,为了能够培育出主伐时所需要的优质木材,根据森林生长发育的需要,海寨林场多年来一直坚持施行抚育问伐,在获取木材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对秃杉人工林开展不同造林密度和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随秃杉造林密度增加 ,其胸径、冠幅和整齐度减少 ,枝下高增大。单株生物量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减少 ,林分生物量及树干和根系占全部生物量比率随密度增大而增加 ,枝条和针叶所占比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 ,根据培育目标 ,用下层间伐及中度间伐可切实有效地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16.
《安徽林业科技》2012,(1):F0003-F0003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用材林及竹子研究所主要从事省内主要用材林树种的林木育种及高产、优质、高效配套技术研究,同时开展竹林培育、低效林改造、中幼林抚育间伐等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以丝栗栲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次生林,在两次弱度间伐(TCR处理)、两次强度间伐(TCQ处理)和不间伐(TCK处理)不同经营措施下,林木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特征及差异,分析了林木径级(高度级)与株数分布曲线。分析结果表明:TCK处理无论是径级结构还是高度级结构,林木都比较集中在低级别范围分布,林木径级(高度级)与株数分布均呈倒"J"型,具有充沛的后备资源。TCQ处理林木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趋向于高级别分布,保留木径向生长和纵向生长都得到提高,林木径级(高度级)与株数关系呈正态分布,单峰偏右,适合大径级用材林的培育方向。TCR处理林木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介于TCK和TCQ处理之间,较适合培育中小径级食用菌专用材。  相似文献   

18.
辽东山区抚育间伐对红松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荣升 《防护林科技》2019,(5):47-48,51
为探讨辽东山区抚育间伐对红松林分生长的影响,对红松林分实施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试验,并进行林分的平均高、胸径、材积等指标的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区域相比,间伐区域红松直径生长量可提高6%~15%,生长量的增加幅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抚育间伐对立木材积影响明显,通过间伐能生产出高规格、高质量的大径级材,大强度抚育间伐可使红松主伐时间提前20a以上,但抚育间伐对树高的生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吉林省长白山林区森林资源特点,提出了适宜培育珍贵树种大径级用材林的主要林型和树种,并论述了采育改培、抚育改培、补植改培、管护改培、全面改培、综合改培六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不同间伐强度对阔叶混交林生长及径级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东山区阔叶混交林进行抚育间伐试验,结果表明:适度的抚育间伐可促进阔叶混交林林木胸径和蓄积生长,林分平均胸径和蓄积生长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其中弱度间伐区林分平均胸径生长率最大,中度间伐区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最大。间伐效果表现在伐后最初几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分平均胸径和蓄积生长率逐渐降低,各间伐区差异逐渐变小。随着间伐强度和林龄的增加,峰值向大径级位置偏移,分布范围明显地向大径级扩展。由不同间伐强度林分径级分布范围看,伐后4~21a,经过间伐的林分,径级分布峰值比对照区提高1~2径级。与对照区相比,各间伐区林分自然径级最大值、极差和直径离散度均有所增加,总体上表现出随着间伐强度和林龄增加而加大的趋势。综合考虑,中度间伐最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改善林分直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