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许德信 《新农村》2001,(11):11-11
1.茶树新品种银猴银猴系遂昌县农业局和松阳县农业局育成的茶树新品种,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小乔木型,中偏大叶类,早生种,树姿直立,叶片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微隆起,芽叶肥壮,茸毛特多,成叶长8.2厘米,宽4.1厘米,叶脉5~8对。据测定,春茶含茶多酚31.7%、氨基酸4.1%、水浸出物46.1%,适制名优绿茶,茶叶绿翠多毫,香高味浓,品质优。育芽能力强,扦插成活率高,产量与福鼎大白茶相当。适宜在浙江南部及类似茶区种植,但抗寒能力较弱,宜选择低丘阳坡面种植,并采取相应防冻  相似文献   

2.
2002年晚季引进14个优质晚稻新品种(组合)进行对比试验,结果:特优17、准两优527、洪优1号、四黄A×明恢67等4个品种(组合)表现产量高、农艺性状好、抗性强,有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桑树被国家卫生部确认为“药食同源”植物。基于开发桑树药食功能的目的,选取安康9个栽培桑树品种,检测桑叶中硒、类黄酮、1-DNJ含量。结果表明:桑树的桑芽叶硒含量比桑片叶含量低,桑树芽(片)叶硒含量品种之间存在差异,桑树芽(片)叶富硒能力强;桑树芽叶类黄酮含量与片叶类黄酮含量因桑树品种不同有差异,桑叶类黄酮含量比茶叶低;桑树的桑芽叶1-DNJ含量比桑片叶高,桑树芽(片)叶1-DNJ含量品种之间存在差异,桑叶的1-DNJ含量比茶叶高。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稀有茶树品种"紫娟"茶芽叶为原料,通过品质成分分析结合感官审评,探讨了用"紫娟"茶芽叶生产名优红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紫娟"茶芽叶中的简单儿茶素、咖啡碱含量较云抗10号芽叶高,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相近,氨基酸含量较低;用"紫娟"茶芽叶加工的"紫云红"茶其感官品质略优于用云抗10号芽叶加工而成的红茶,其滋味、汤色表现尤为显著。并阐述了新产品"紫云红"茶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5.
双季葡萄甬优1号是藤稔葡萄的一个芽变株系,其生长势、抗(灰霉、黑痘)病性强干藤耐贮性和丰产性优干藤稔.平均单果重14~15克,紫黑色,平均单穗重600~800克;萌芽期在3月下旬,盛花期在5月中旬,果实成熟期第一次在7月上旬,第二次在10月底;在常规栽培条件下,一次果667平方米产2000千克以上,二次果在1000千克以上,无大小年结果现象;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  相似文献   

6.
杭白菊金菊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菊1号从杭白菊传统品种早小洋菊的优良芽变株系中选育而成的杭白菊新品种。该品种熟期早,分枝力强,花瓣紧凑,花瓣金黄色,品质佳,丰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菊花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山桐子作为新近开发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鄂选1号”山桐子作为新近认定的山桐子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备受行业关注。高质量“鄂选1号”山桐子良种苗木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亟需构建高效的山桐子良种繁育体系,旨在满足“鄂选1号”山桐子在行业中的广泛运用。  方法  (1)以高产优质山桐子良种“鄂选1号”为研究对象,以其新生芽为外植体试验材料,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在对其外植体消毒方法、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激素组合、不定芽增殖培养基激素组合、组培苗生根培养基激素组合优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构建山桐子组培繁育体系。(2)系统地分析了“鄂选1号”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及植物激素在其丛芽诱导、增殖及生根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  (1)75%乙醇处理30 s,联合0.1% HgCl2处理8 min是“鄂选1号”山桐子良种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2)不定芽的诱导过程中,(1/2MS + 0.03 mg/L TDZ + 1.5 mg/L 6-BA + 0.05 mg/L NAA)培养基组合适合“鄂选1号”山桐子良种不定芽的诱导。(3)(1/2MS + 0.2 mg/L TDZ + 2.0 mg/L 6-BA + 0.05 mg/L NAA)培养基组合适合“鄂选1号”山桐子良种组培不定芽增殖培养。(4)(1/2MS + 0.3 mg/L NAA + 0.5 mg/L IAA)培养基组合适合山桐子良种组培苗生根诱导,在此条件组培苗生根率达到98%。  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鄂选1号”山桐子的快速繁育体系,为“鄂选1号”山桐子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番茄品种"加州红"子叶离体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品种“加州红”为对象.进行子叶不定芽发生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不定芽发生的因素主要有: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种类与浓度、培养基维生素组分、实生苗苗龄、暗培养时间等。根据结果认为:番茄品种“加州红”子叶不定芽发生率达95%以上的条件是实生苗苗龄10~14d,ZT浓度0.5mg/L.培养基维生素采用B5v,子叶暗培养10d。添加PVP 50~100mg/L有助于不定芽分化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鉴定原理 新疆玉米主栽品种SC-704品种一般采用幼苗稀酸增色鉴定法也称芽鞘鉴定法进行杂交率的测定.其原理是禾谷类作物芽鞘的颜色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表现为绿色和紫色两大类,且紫色的深浅程度亦不同.根据芽鞘颜色差异的特征,就可判别区分品种.SC-704母本芽鞘为绿色,杂交种芽鞘为紫红色.在酸性和800勒克司以上光照条件下,芽鞘呈现紫红色且幼芽长势强,芽鞘顶端充实饱满不透明,为杂交粒;芽鞘绿色或淡紫红色且幼芽长势弱,芽鞘顶端空秕而透明为自交系.  相似文献   

10.
贺脐1号为纽荷尔脐橙芽变品种,二代株系经过多年田间对比试验观察,遗传性状稳定,表现出成花易、坐果稳,果大、品质佳、风味好,抗逆性强等特性,4年生树平均产量1000kg/667m2,进入丰产期果树可达3000~5000 kg/667m2.2012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姜燕华  王丽鸳  成浩  韩震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791-1792
望海茶1号是宁海当地茶树群体种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经对其种植成活率、叶片、花朵、芽叶等形态性状、春梢物候期、生化成分及制茶品质等方面的调查,得出该品种成活率高、适应性强、发芽早、芽叶肥壮、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适宜制作高档名优绿茶。  相似文献   

12.
1.榆杂34系由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品种来源:滇榆一号A/南34。杂交粳稻,株高100厘米左右,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单株有效穗7~12穗,穗长18.6~22.1厘米,实粒数140粒左右,千粒重24克。品质优,口感好,软硬适中。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出糙率83.3%  相似文献   

13.
甬优1号是宁波市农科院与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优质杂交晚梗稻新品系,2000年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临山镇于1998年引入,连续三年用作单季晚稻试种、示范,表现稳产、丰产、抗倒伏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现将三年的试验、示范情况介绍如下。 1.品种特点和生育特性 (1)高产稳产。1998年进入品比试验,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600.66千克,比甬粳18增产9.31%,在12个参试品种中位居第3位。1999年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水稻鲜芽干旱胁迫对其部分生物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2个籼稻、2个粳稻共4个水稻品种,分成3个播种期,在每个播种期之前15 d,把待播的种谷摧出根、芽后,在阳光下晒成干芽,干芽在常温下胁迫15 d再提供充足水分与鲜芽同时播种;结果表明,感温型水稻品种作双晚稻直播栽培,在合适的时间段,可以缩短"播-齐"历期,延长最佳播种期,提高分蘖速度,增加最高茎蘖苗、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15.
“天峰薯1号”是去年刚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甘薯新品种。经多年多点试验表明该品种优质高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于栽培。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抓:选好种薯,培育壮苗;选地整畦,开好三沟;施足基肥,合理插植;适施肥料,优化配方;加强田管,防治病虫;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选育桃优良新品种以丰富桃种质资源,使之更加优质和多样化,从而提高果农收益。【方法】采用芽变选种的方法,从燕红的芽变中选育出优质中熟桃新品种‘谷红1号’。【结果】该品种树势强,树姿半开张,花粉多,丰产性强;平均单果重200.0g,最大果重650.0g;果面全红,着紫红色,果肉白色、皮下红色素多,硬溶质、风味甜,粘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以上。果实发育期91d,在北京地区7月中下旬成熟,【结论】该品种具有较好的商品价值和市场前景,适合北京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栽培的芽期耐碱品种,试验以46份寒地粳稻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3质量比的Na_2CO_3+NaHCO_3混合碱液,在水稻芽期对供试水稻品种进行耐碱筛选。对芽长、根长、芽率、根重、芽重5项指标进行相对碱害率计算,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个水稻品种芽期耐碱性强,其中龙稻17、龙稻22两个品种芽期耐碱性较强;五优稻1号芽期耐碱性最弱。  相似文献   

18.
为推广适于复杂气候生态条件直播种植的耐淹水稻品种,以近年审定的部分适合江苏地区种植的粳稻品种60份为试验材料,设置两种光照处理方式,结果表明,全黑暗处理能排除了光照强度不均匀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并设置2cm、3 cm和5 cm3种水深处理,分别测定3种水深处理下各品种平均芽长,结果表明,只有在5 cm水深处理下,各品种平均芽长呈明显双峰分布,且60份供试品种中仅有武粳15号、武香粳9号、武育粳18号和镇稻1号的芽长超过5.00 mm,因此明确5 cm水深处理10 d后芽长>5.00 mm作为芽期耐淹性能强的水稻品种的筛选指标,实现了芽期耐淹水稻品种的实验室快速筛选.  相似文献   

19.
紫芽品种茶树芽叶多酚类物质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茶树特异性紫芽品种芽叶的茶多酚、儿茶素及其各组分、黄酮类、花青素的含量,探讨紫芽品种芽叶中多酚类物质组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芽品种茶树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与芽叶紫色深浅关系密切,芽叶紫色程度越深,花青素含量越高.深紫品种的花青素含量约为浅紫品种的5倍,常规品种紫色芽叶中的花青素含量为其正常黄绿色芽叶的2.46倍. 紫芽品种茶树芽叶中的茶多酚总量、黄酮类、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各组分的含量与芽叶紫色深浅均无直接关系.同一常规品种的紫色芽叶中的茶多酚总量、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均比正常黄绿色的芽叶高,而黄酮类、简单儿茶素总量较低.  相似文献   

20.
陕茶1号是通过单株选育-无性繁殖的方法从全国茶树良种紫阳群体种中选育出来的。多年品种比较试验表明,该品种发芽早,芽头肥壮,持嫩性强,鲜叶产量达到6 343.8 kg/hm,比福鼎大白茶高15.7%;内含成分丰富而独特,属于高氨基酸(5.2%)、低咖啡碱(2.8%)、低茶多酚(12.2%)的茶树品种,适制绿茶,制茶品质优良;抗病虫性和抗逆性强,适合于陕南及周边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