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病害 1.1桃细菌性穿孔病1.1.1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侵害枝梢和果实。叶片发病时,初为黄白色圆形小斑点,直径0.5-1mm。随后逐渐扩展成浅褐色至紫褐色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外缘有绿色晕圈,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会导致提早落叶。枝梢发病时,病斑以皮孔为中心,呈现暗绿色,水渍状,  相似文献   

2.
桃、李树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桃、李树叶片、枝梢.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点,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约2 mm左右,病斑周围有水渍状并有黄色晕环,以后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发生一圈裂纹,脱落后形成穿孔;枝条受害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并发生裂纹和流胶,新梢顶端发黑,枝梢枯死;幼果感病后,初期发生水渍状褐斑,稍凹陷,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常出现黄色黏液,枝干染病后表皮转色,变粗糙并纵向开裂,有的则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穿孔病1 1 症状与发病规律 桃穿孔病在叶片、新梢和果实上均能发病 ,以叶片受害最重 ,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圆斑 ,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 ,病斑直径 2~ 5mm ,褐色 ,边缘有黄绿色晕环 ,以后病斑干枯、脱落、穿孔 ,故称穿孔病。严重时整个病斑相连 ,造成叶片脱落。果实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小圆斑 ,稍凹陷 ,以后病斑稍扩大化 ,天气干燥时病斑开裂 ,果实失去商品价值。病原细菌主要在病梢上越冬 ,当桃树展叶抽梢时 ,从溃疡斑内溢出菌液 ,经叶片气孔和枝梢皮孔侵染。温度高、湿度大时非常利于该病的发生。当气温在 2 5℃时病…  相似文献   

4.
1)细菌性穿孔病.危害果实、枝、叶.果实受害后,果面呈现出水渍状淡褐色圆形小斑点,稍凹陷,后期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至黑褐色病斑,边缘翘起.干燥时病斑上或其周围产生小裂纹,裂纹处易被其他病菌感染,引起果腐.枝条受害后,以芽眼和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暗紫色斑点,后变成褐色或紫褐色,枝条呈水渍状干枯.叶片发病初期为多角形淡褐色水渍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或黑褐色病斑,病部周围具有黄绿色晕圈,后期病斑干枯,边缘产生裂纹或脱落穿孔,当穿孔多时,病叶提早脱落.症状多出现在4月中下旬,阴雨天传播迅速.  相似文献   

5.
桃穿孔病有细菌性和真菌性两种,均以危害叶为主,在温暖多湿的地区或年份发生较重。 一、病害诊断 叶片初生淡褐色水渍状的圆形或多角形小斑,逐渐扩大,颜色变为红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后形成一圈裂纹,最后病斑脱落而成穿孔。潮湿时,病斑背面有蜡黄色菌脓溢出,但不甚显著。病斑大多沿叶脉和叶缘发生,受害叶片极易脱落。枝梢受害,初生淡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展延长,中部稍凹陷、龟裂而呈溃疡状,能引起流胶。果实受害,初呈淡褐色水渍状小点,后形成深褐色  相似文献   

6.
核桃黑斑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症状核桃黑斑病主要危害核桃果实、叶片、花及嫩梢,以果实受害最为严重。1)叶片。叶片感病,首先在叶脉及叶脉的分叉处出现黑色小点,后扩大成近圆形或多角形黑褐色病斑,外缘有半透明状晕圈。雨水多时,叶面多呈水渍状近圆形病斑,叶背更为明显。严  相似文献   

7.
<正>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果实和新梢。叶片感病,多发生在靠近叶脉处,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直径0.5~1 mm,以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直径2~3 mm,病斑周围有水渍状淡黄绿色晕圈,边缘有裂纹,最后干枯、脱落形成穿孔,孔缘不整齐,严重时穿孔连片,形成大的缺刻或孔洞。空气潮湿时,病部常溢出黄色脓状物即黄色菌源,最终导致叶片早脱落。春、秋新梢感病,形成春季溃疡和夏季溃疡两种  相似文献   

8.
美国布朗系列李是有较强竞争力的优质水果 ,但近年来遭细菌性穿孔病为害逐渐加重 ,造成大量落叶和枝梢枯死 ,甚至整株死亡。 1 998~1 999年 ,笔者对布朗李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取得初步结果。1 症状表现  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叶片发病 ,初为水渍状小点 ,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 ,紫褐色至黑褐色 ,大约 2mm左右 ,病斑周围呈水渍状并有黄绿色晕环 ,脱落后形成穿孔 ;枝条受害以芽为中心形成长椭圆形病斑 ,边缘褐紫色 ,并发生裂纹和流胶 ,新梢顶端发黑 ,枝梢枯死 ;幼果感病后 ,初期发生水渍状褐斑…  相似文献   

9.
1桃细菌性穿孔病 1.1识别叶片发病时初为黄白色圆形斑点,直径0.5~1mm:随后逐渐扩展成浅褐色至紫褐色的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外缘有绿色晕圈,2mm左右,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会导致提早落叶。枝梢发病时,病斑以皮孔为中心,呈现暗绿色,水渍状,  相似文献   

10.
<正>1细菌性穿孔病1.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新梢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呈半透明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边缘有黄绿色晕环,病斑逐渐干枯,周边形成裂缝,仅有一小部分与叶片相连。脱落后形成穿孔。新梢受害时,初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后凹陷龟裂,严重时新梢枯死。被害果初为褐色、水渍状小圆斑,以后扩大为暗褐色、稍凹陷的斑块,空气潮湿时,产生黄色黏液,干燥时病部发生裂痕。  相似文献   

11.
桃疮痂病又名桃黑点病、黑星病、黑痣病,主要危害果实,树冠下部果子、果实肩部受害最早最重。病斑早期为绿色、褐色小圆点,后期变成黑色、紫黑色病斑,病斑直径2~3m m。严重时,病斑聚合连片成疮痂状,果皮龟裂(裂口浅而小,不会引起果实腐烂)。枝梢受害,表面出现紫褐色至黑褐色稍隆起的圆形病斑。油桃果面缺乏茸毛保护,比普通毛桃更易感染疮痂病。油桃疮痂病有四个特点:一是病菌潜伏期长,一般在果实上的潜伏期为40~70天,在新梢和叶片上为25~45天。在花后即开始初侵染果实,大量发病在成熟前15~20天。二是发病快,夏季一场2~3天的连阴雨过后,…  相似文献   

12.
细菌性穿孔病危害叶、新梢和果实。叶片受害初期,产生多角形水渍状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潮湿天气病斑背面常溢出黄白色粘稠的菌脓。病斑脱落后形成穿孔或有一小部分与叶片相连。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互相连合,使叶片焦枯脱落。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由于苹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普通苹果价格随之下滑,部分果农选择栽植桃树来调整产业结构。在此,笔者针对果农反映比较普遍的桃树细菌性穿孔病,谈谈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1症状表现1)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果实和枝梢。叶片染病,初期在叶片背部近叶脉处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后叶面上也出现,多在叶尖或叶缘散生,病斑扩大后成紫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角质化,直径2 mm左  相似文献   

14.
<正>1症状主要危害幼果和叶片,也可危害嫩枝及花器。首先在叶脉处出现圆形及多角形的小褐斑,严重时互相愈合,病斑外围有一水渍状晕圈,中央灰褐色部分有时脱落形成穿孔。枝梢上病斑长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因病斑扩展包围枝条而使上段枯死。危害果实,初期果面出现褐色小斑点,无明显边缘,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漆黑色病斑,病斑中央下陷。在雨  相似文献   

15.
辣椒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云 《辣椒杂志》2006,4(3):37-39
1辣椒炭疽病1.1为害症状辣椒炭疽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后产生水渍状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上面轮生小黑点,病叶易脱落。此病的典型症状是果实上发生中心凹陷的近圆形病斑,病斑上产生轮状排列的小黑点。果实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黄褐色病斑,扩大呈  相似文献   

16.
<正>1症状主要危害枝干、果实和叶片。枝干被害后,初期以皮孔为中心产生红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随着枝干生长,病斑中心逐渐隆起呈瘤状,颜色变深,质地坚硬。次年病斑继续扩大,失水干缩,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缝,逐渐翘起,脱落。严重时,树皮粗糙,甚至死枝、死树。果实受害后,以皮孔为中心产生水渍状圆形的褐色斑点,并形成同心轮纹。严重时,几天内全果腐烂。叶片发病产生同心轮纹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变为灰白色,并长出黑色小粒点。  相似文献   

17.
苹果轮纹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症状苹果轮纹病危害枝干和果实。枝干受害,以皮孔为圆心,形成扁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病斑,病斑质地坚硬,中心突起,病斑边缘龟裂,而后病组织翘起如马鞍状,使枝干表面显得十分粗糙,故有粗皮病之称。果实受害时以皮孔为中心,生成水渍状褐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黑褐色,形成同心轮纹状,果实染病后  相似文献   

18.
据多年的调查发现,危害温室油桃的主要病虫害有以下三种:1、细菌性穿孔病1.1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也为害果实。叶片发病,初为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其周围伴有黄绿色晕环,以后逐渐扩展为近圆形的红褐色病斑,有时数个病斑相连成一个大斑。发病严重时,病叶早期脱落。果实发病,初期产生水渍状褐色小圆斑,随着病斑的扩展,逐渐呈暗紫色并稍凹陷。空气湿度大时,病部常溢出黄色  相似文献   

19.
正进入5月份,温度上升,雨水增多,在此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下,各种病害开始发生并危害桃园,常见的病害有桃细菌性穿孔病、桃黑星病、桃褐腐病、桃炭疽病、桃灰霉病等。1桃细菌性穿孔病1.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新梢及果实。叶片受害: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水渍状小点(图1),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病斑。天气潮湿时,在病斑的背面常溢出黄  相似文献   

20.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桃树缩叶病是严重为害桃树正常生长的重要病害。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生产中 ,对这 2种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摸索出一些经验 ,现介绍如下。1 细菌性穿孔病1 1 症状与发病规律 桃穿孔病是桃树上的常见病害 ,在叶片、新梢和果实上均能发病 ,以叶片受害最重。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圆斑 ,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 ,病斑直径 2~ 5mm ,褐色 ,边缘有黄绿色晕环 ,以后病斑干枯、脱落、穿孔 ,故名穿孔病。严重时整个病斑相连 ,造成叶片脱落。果实受害初 ,为淡褐色水渍状小圆斑 ,稍凹陷 ,以后病斑稍扩大 ,天气干燥时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