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4年3-12月,在重庆市的10个区(市)、县开展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对重庆市不同区域的养殖水体、养殖种类的病害进行了测报,本文对测报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2000年起,江苏省开始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十多年来,江苏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完善了测报体系,扩大了测报覆盖面,增加了测报覆盖品种,为水生动物病害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产量大幅度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与此同时,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养殖池塘水体进一步老化,由此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日趋严重。新的病害不断涌现,有的已呈暴发性趋势。2010年  相似文献   

4.
7月份,全国气温、水温继续升高,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旺季,水生动物摄食代谢旺盛,残饵、粪便等极易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浓度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水体溶解氧含量低,影响水体环境。同时7月也是雷雨多发季节,南部沿海进入台风期,养殖水质、底质较不稳定,水产养殖进入病害高发期,做好防控工作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凡 《福建水产》2012,34(3):245-248
根据2002—2011年福建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结果,总结分析了福建省主要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情况和流行特点,结果表明,福建省水产养殖病害发病周期长、范围广,且病害种数逐年增多;回顾近10年测报工作,福建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在建立测报网络、提高测报队伍素质、强化病害测报工作机制和测报防治结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针对目前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存在经费缺乏、测报队伍不稳定、基层技术力量薄弱和监测、诊断手段落后等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金石 《福建水产》2016,(6):510-518
水产养殖病害是水产养殖生产发展和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准确的病害测报对疫病防控工作至关重要。文章从我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开展历程、测报依据、测报工作内容、测报体系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综述,对病害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作了病害测报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7.
2003年4月至10月,重庆市水产科技推广站在全市的10个区(市)县开展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对不同区域的养殖水体、养殖种类的病害进行了跟踪测报,现将7个月的测报情况作一浅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了及时掌握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发生情况,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减少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农业部渔业局在全国组织开展了水产养殖动物病情测报工作。通过几年的监测,取得了大量水生动物病害数据,基本掌握了水产养殖病害发生规律,为病害防治及预测预报积累了第一手资料,打下了一定基础。目前只能根据当年病害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松刚  邹勇 《科学养鱼》2006,(10):80-80
俗话说“好水养好鱼”,可见水产养殖中的水质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性。水生动物疾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处的水体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调节好水质,不仅能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而且能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养殖产量,达到养殖增产增收的目的。水质的调控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水位的控制、水质理化因子的调节以及水生植物的栽培等方面。一、水位控制水位适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长。例如对于养鱼池,特别是混养池塘要考虑到各水层鱼类的生长,合理的水位可以减少鱼类相互之间的干扰,让它们有效利用水体中的…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与生态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的迅速发展,在水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在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中,残饵和排泄物的数量超过了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导致水中氮、磷含量增加,水质恶化,底质污染严重,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最终造成养殖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失调,甚至受阻;养殖生物生长变慢,病害加重,死亡率升高,严重影响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产生了养殖污染。所谓养殖污染,即指水生动物不断排出的粪便及残饵等废物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水流的冲刷速度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11.
水生动物生长、生存和生活必须依赖于水体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精养、半精养等养殖模式的进一步发展,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养殖水体污染严重,水生动物养殖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及防治工作现状和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跃中 《科学养鱼》2006,(10):50-51
一、福建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的总体情况自2000年9月开始,我省根据农业部渔业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统一部署,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至今我省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已连续进行70个月。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近年来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在规模、测报点、测报品种等方面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环境和养殖水域日趋恶化,水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由此引发出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和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保障水体生态平衡,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已成为目前水产养殖的工作重点,也是今后水产养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高温、闷热、台风、短时暴雨等异常天气,水质极易突变,造成鱼类应激反应,继而引发水产养殖病害流行。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病害危害,服务渔业生产,要建立健全水产养殖病害预、测报与预警工作机制,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技术指导,以期有效抵御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流行,促进水产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1水产养殖病害预、测报与预警1.1病害测报目的通过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与预警工作,掌握水产养殖病害危害情况以及重大病害的流行规律,分析病害发生原因,制定出针对性病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就是通过对水产养殖品种开展连续定点的病害监测,及时发现、预防水产养殖病害,从而减少养殖用药、降低生产损失,为确保养殖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技术保障、技术支撑。病害测报是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将病害情况及时准确监测上报,并在汇总分析后迅速通报各地,使未发病地区,尤其是同一水系或同一品种的养殖地区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也便于及时总结、分析和预报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虽然鱼病发生原因因素。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等特点,同时也受着人为可操作因…  相似文献   

16.
臧淑梅 《黑龙江水产》2006,(2):28-28,31
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是由国家组织实施开展的。对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的主动监测,是通过对病害的诊断与流行程度的确认,反映养殖对象病害发生状况,并综合分析提出发病趋势预测和预警的全过程。自农业部渔业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要求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各位测报员的努力下,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已连续开展四年。水产养殖测报工作对于及时了解我省水产养殖病害的流行情况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农业部有关通知要求和省局领导指示精神,我省自2001年加入全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网络,已连续五年组织开展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在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各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及全体测报员的共同努力,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摸清了我省主要水产养殖种类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为组织开展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我省不断加大水产养殖病害的测报力度.实现了病害测报的经常化和制度化,测报范围已覆盖了全省主要养殖区域。我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制度始于2001年,截至2005年,参加测报的单位达到15个省辖市、60个县,监测池塘面积达2.7万多亩,网箱面积7000多平方米。今年,监测范围又扩大到全省18个省辖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的主要对象为草鱼、鲤鱼、团头鲂、鲫鱼、鲢鱼、鳙鱼、胡子鲶和甲鱼等水产养殖经济动物。  相似文献   

19.
曹杰英 《河北渔业》2007,(1):39-41,57
1 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意义重大 近年来,水产养殖业受环境、养殖密度、养殖模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养殖病害呈逐年加重之势,根据对我国30 个省(市、区)74个养殖品种全年的测报显示,2004年我国监测到的水产养殖病害有126种,损失151亿元.河北省监测到水产养殖病害47种,涉及到28个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做好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提高病害测报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真实性,更好地服务于渔业生产、服务于渔民。4月2日.唐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举办了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员培训班,邀请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监测总站张志华高级工程师,对来自市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民和病害测报员共25人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