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法中药外洗联合口服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DPN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6例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3例和治疗组103例。在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用依帕司他,治疗组采用行气活血中药外洗联合口服依帕司他治疗DPN,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变化,监测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改善,治疗组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运用中药外洗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盐酸丁洛地尔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丁洛地尔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8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对照组40例应用弥可保治疗,治疗组45例在应用弥可保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丁洛地尔治疗,疗程共6周。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的显效率(42,2%)高于对照组(17.5%)(P<0.01)。冶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增加(P<0.01)。结论:盐酸丁洛地尔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铵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4周;对照组单用甲钴铵,用法及用量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腓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两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且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治疗DPN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替膦酸钠对伴骨质疏松症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6)和对照组(n=61).两组分别给予依替膦酸钠和阿法D3治疗,并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及经颅多普勒测量患者的骨密度和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2.295.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颈椎矢状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除C4推体密度无明显变化外,余指标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0.01).但以治疗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或0.01)。结论:依替膦酸钠对伴骨质疏松症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一定的疗效.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和经颅多普勒对该病的疗效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乐林注射液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以普乐林注射液治疗31例糖尿病性周围病变患者,与2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静滴生理盐水为对照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普乐林组为90.3%,对照组为21.4%(P<0.001),普乐林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甘油三酯、LDL-Ch、血粘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5,P<0.01),且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对照组无上述变化。结论:普乐林在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时主要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降低血粘度等机制,从而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踝肱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两组均口服甲钴胺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踝肱指数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P<0.05),且其神经传导速度、踝肱指数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能增强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踝肱指数值,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对戊四氮致癫痫大鼠海马氨基酸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抗癫痫的机制。方法:应用SP法研究戊四氮致癫痫大鼠和褪黑素抗癫痫大鼠海马谷氨酸受体ξ1(N—methyl—D-aspartaterecepterξ1,NMDAξ1)和γ-氨基丁酸受体Aα1(γ-aminobu—tyricacid-Arecepteral,GABAARα1)的变化。结果:海马NMDAξ1的表达在戊四氮致癫痫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抗癫痫组明显低于戊四氮致癫痈组(P〈0.01),依达拉奉抗癫痫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GABAARα1的表达在戊四氮致癫痫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依达拉奉抗癫痫组明显高于戊四氮致癫痫组(P〈0.01),依达拉奉抗癫痫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抑制海马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NMDAξ1和激活诲马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GABAARα1的活性与表达,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抑制癫痫的形成及发展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室性早搏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组(32例)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日3次,同时服用胺碘酮片,每次0.2g,每日3次,半个月后减至每日1次;对照组单服胺碘酮片,每次0.2g,每日3次,半个月后减至每日1次。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8.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症状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为87.5%(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9.
普乐林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普乐林注射液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作用。方法:以普乐林注射液治疗31例糖尿病性周围病变患者,与2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静滴生理盐水为对照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普乐林组为90.3%,对照组为21.4%(P〈0.001),普乐林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甘油三酯、LDL-Ch、血粘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5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用阿魏酸钠300m g溶于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14d;对照组用维生素B1100m g和维生素B12500m g肌注,每日1次,连用14d。结果:治疗14 d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主观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患者的四肢麻木、上下肢疼痛、末端束缚感也有明显的改善,但走路不稳、腱反射减弱、浅感觉障碍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 VC)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神经传导速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阿魏酸钠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成年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6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80例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18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均未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72h治疗后两组退热效果比较,干预组体温降至正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卡他症状缓解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出现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在淋巴细胞偏低型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退热和缓解卡他症状效果显著,但是在其他类型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黄凤英 《长江大学学报》2010,(1):142-142,144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加叩击引流方法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肺炎患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单用雾化吸入,观察组在雾化吸入的基础上采用叩击引流方法辅助排痰。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X线病灶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雾化吸入加叩击引流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败血症的效果及其对败血症患儿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67例新生儿败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和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并以29例单纯抗生素治疗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并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各组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常规剂量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的体温稳定天数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且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常规剂量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大剂量与常规剂量治疗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疗效显著.并能通过下调致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氧化应激反应在DPN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笔者综述近年来抗氧化剂(α-硫辛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还原型谷胱甘肽等)在DPN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仙人掌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以探讨其对糖尿病的治疗机制。方法: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液150mg/kg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将小鼠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仙人掌小剂量组、仙人掌大剂量组。灌胃给予仙人掌提取物1.0g/kg和2.0g/kg,连续4周。实验前、第2周、第4周测空腹血糖;末次给药后2h,断头取血和肝脏组织,分别检测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同时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①空腹血糖:给予仙人掌提取物2周后,大剂量组小鼠血糖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4周后,大、小剂量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②SOD、MDA和T-AOC变化: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相比,大、小剂量治疗组血清和肝脏中SOD活力明显上升(P〈0.01),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T-AOC增强(P〈0.01)。结论:仙人掌提取物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且能降低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恩再适(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48例糖尿病对称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组,24例采用恩再适联合疏血通静点治疗,另外24例采用甲钴胺肌注治疗作对照组,2周后比较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结果恩再适加疏血通方案治疗症状改善有效率达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安全有效。结论恩再适联合疏血通是治疗糖尿病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近期疗效.方法:40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控制饮食、应用降糖药的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氧分压0.2MPa,吸氧时间50min×2 10~15min间歇吸氧法,次/d,d为1个疗程.1个疗程以上为追踪对象.结果:40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在治疗1个疗程以上,复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肌电图,显示近期疗效满意.结论:40例患者在短期内适当体育锻炼、控制饮食、应用降糖药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使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8.
健脾补肾祛风法为主治疗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祛风法为主内外兼治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3)予健脾补肾祛风法治疗.对照组(n=45)予芬必得及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程度及个数、关节功能障碍程度、晨僵时问、双手平均握力、15m步行时间以及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补体C3(C3)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显效、好转的例敷为5、16、2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则分别为1、9、2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关节疼痛指教、关节压痛指教、关节肿胀指教、功能障碍指数均有显著下降(P〈0.01),功能障碍指教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晨僵时问、双手平均握力及15m步行时间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CRP、RF、Ca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中ESR、RF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ESR、RF、C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CRP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健脾补肾祛风法内、外兼治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45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辨证服用中药,疗程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尿常规、24h屎蛋白定量、血肌酐、BUN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显著缓解、好转、无效的例教分别为8、9、4、2例,对照组则分别为3、4、9、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6.467,P〈0.01)。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红细胞计数均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1或〈0.05).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的24h尿蛋白定量也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则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平均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阿魏酸钠治疗,对照组以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基本痊愈率与显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魏酸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