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试验对象进行鱼体鱼头切割力学特性试验。通过对白鲢鱼头的长、宽、厚等基础体征参数的统计分析,确定在白鲢去头加工定位时可以分别以鱼体头部吻端和鱼体背部边线为定位基准。对影响鱼体去头切割力的鱼体冷藏时间、切割刀具的滑切角度、鱼体放置方式、刀具厚度等关键因素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鱼体去头切割力的测定和去头切断面的感官评定分析,并进行试验优化,确定鱼体去头最佳切割方案:将鲜活鱼体冷藏6 h后,鱼体水平放置,采用厚度为2 mm的弧形刃的切割刀具进行淡水鱼去头加工时,鱼体鱼头切割力值最小为186.7 N,鱼头切断面最平整光滑,去头后鱼肉无明显缺损。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芦竹切割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芦竹切割过程和切割特性,设计研制了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芦竹收割机切割试验系统,包括锯齿回转链式切割试验装置、夹持输送装置和高速摄像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开发了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序列图像采集与处理软件系统,通过对拍摄图片的处理、观察与分析,得出了影响芦竹切割质量和切割效率的要素;提出了切割器完成芦竹切割的接触、切入和切断3个过程;通过系统的标定,建立了切断芦竹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我国中小规模大蒜种植户比例较大,适用小型大蒜联合收获机较少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单行大蒜联合收获机。该机主要由行走装置、传动装置、扶禾分禾装置、振动挖掘装置、柔性夹持装置、切割装置、收集装置等组成,可以一次性完成单行大蒜振动挖掘、夹持输送、切秧切根、收集蒜头等工作。该机具备体积小巧、操作方便、维修成本低等特点,大田试验表明,该机型作业性能良好,作业效率达到0.036 m2/h;未成功切头率为1.81%,损失率为1.37%,漏收率为1.72%。  相似文献   

4.
借鉴立式油菜割晒机的切割输送方式,研制了4SYT–0.8型自走式油菜苔收割机。油菜苔收割机主要由行走底盘、立式切割台、割台升降装置等组成。确定了切割割台、割台升降装置的结构参数、切割割台与机具前进速度相匹配的横向输送链拨齿线速度、切割器切割线速度等作业参数,作业时可根据菜苔切割高度要求调整切割器离地高度。试制样机在垄宽60 cm、行距40 cm、平均密度39.82万株/hm~2的单垄2行油菜菜苔种植地进行收割试验,结果表明:行驶速度为0.8 m/s、横向输送链拨齿线速度为1.12 m/s、切割器切割线速度为0.96 m/s时,对油菜苔的漏割率为0.8%,输送损失率为1.3%,作业质量可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油菜机械割晒中出现的铺放不整齐、不利于捡拾等问题,设计了输送带与输送链相结合的后铺式油菜割晒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拨禾轮、切割装置、输送装置、分离器和导向挡板等组成。确定了拨禾轮、输送装置、分离器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并对割晒装置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后铺式割晒装置能顺利完成油菜的切割、输送、铺放。当拨禾轮转速为15 r/min,输送速度为1.05 m/s,前进速度为0.65 m/s时,测得铺条的平均铺放角度为24.4°,平均铺放厚度为53.5 cm,平均铺条宽度为95.4 cm。  相似文献   

6.
设计一种用于淡水鱼体质量在线检测并按质量进行分级的系统,采用电子称质量的方式对鱼体进行质量在线检测并分级。该系统工作原理:当淡水鱼输送到称质量装置时,鱼体在称质量输送机上移动,质量传感器采集鱼体的质量信号,经调理电路处理后传送控制芯片进行储存、分析,计算鱼体的质量及等级;鱼体进入分级段鱼体输送机后,光电传感器将检测到的鱼体位置信号传送至控制芯片,控制系统根据鱼体质量等级以及鱼体位置触发分拨机构工作并执行鱼体分级操作。采用不同质量的砝码组对系统称质量装置的称量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称质量输送机的运行速度设置为0.16~0.24 m/s时,称质量系统的误差范围小于±0.73%;通过试验对系统的分级速率和分级正确率进行验证,当称质量输送机速率设定为0.20 m/s,分级装置鱼体输送机速度设定为0.20~0.25 m/s时,系统对质量范围为300~3 000 g的淡水鱼鱼体设置分为4级,平均分级速率可达到26条/min,分级正确率为98%以上。  相似文献   

7.
王迪轩 《湖南农业》2004,(12):17-17
鲜切蔬菜,又称切割蔬菜,轻度加工蔬菜或半加工蔬菜,是指新鲜蔬菜经分级,修整,清洗,去皮去核、切分,护色,称量,包装等处理后,供消费者立即食用餐饮业使用的一种新式加工产品。近年来,在超市、净菜配送中心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8.
对PC–B型带传动试验台进行改进:将主电机的传动轮改成切割装置,安装试验台架及夹持装置,更换更精确的压力传感器,研制出杂草切割试验台,以蒿草、狗尾草和牛筋草为材料,通过切割试验,确定杂草直径、含水率、电机转速、削切角对切割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切割阻力与电机转速平方成反比,与杂草直径平方成正比,与削切角平方成反比;不同杂草含水率对切割阻力影响不同,蒿草与狗尾草切割阻力与含水率平方成反比,狗尾草反之。单因素试验中,蒿草直径3.5~4.5 mm,风干10 h,含水率33.54%时,最大切割阻力为11.06 N。以蒿草为材料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直径、含水率、削切角和电机转速依次影响切割阻力。Spss软件分析表明,在风干含水率48.53%、削切角60°、直径最大组(3.5~4.5 mm)、电机转速为最低切断转速1.2倍时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9.
针对常规割晒机底盘低,立式割台侧向铺放的结构型式导致边行收获困难、割晒铺放质量不佳、机具通过性能较差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卧式割晒机,采用中间铺放的形式,传动系统利用液压马达驱动。整机结构主要由偏心式拨禾轮、悬挂升降装置、分禾装置、横向往复式切割器、横向螺旋输送滚筒、机架、传动系统和液压系统等组成。利用MATLAB编程绘制出不同机组前进速度和不同曲柄转速下的切割图,以铺放均匀度系数和割晒损失系数为试验指标,选取机组前进速度和主传动轴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机组前进速度为1.07 m/s、主传动轴转速为449 r/min时,割晒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在多次试验验证后,得到铺放均匀度系数平均值为1.08,割晒损失系数平均值为1.55。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割晒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一次性完成燕麦的切割、铺放作业,割茬整齐,输送流畅,铺放有序,可以满足后续晾晒和捡拾脱粒作业需求。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一种适应准球形水果自动单列输送和均匀翻滚的立式转鼓搓动鼓机构,其滚子节距保持不变;提出了搓动鼓不同转速与转向的3种运动形式;分析了3种不同运动形式的水果翻滚角速度误差与果径的关系、单果图像采集转鼓中心角与果径的关系、水果翻滚角速度误差与单果一周图像采集数量的关系;找出了搓动鼓与转鼓同向运动形式的最佳运动方案、不同转向下水果纯滚动的条件、满足水果图像采集条件的滚子锥角范围、分级过程中不掉果条件、不跳果条件和设备水果大小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