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添加外源养分对麻栎细根生长特征、形态特征和养分特征的影响,探讨细根在不同富养斑块的觅养特征,为研究细根养分捕获策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林龄约30年的麻栎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根系生长袋法,设置对照(CK)、氮添加(N)、磷添加(P)、多养分添加(NPK)、凋落物添加(F)共5个处理,探究细根生长特征(细根生物量、总根长)和形态特征(平均直径、比根长、组织密度、比表面积、分枝比、分枝强度)以及细根中N、P含量对养分添加的响应规律。【结果】(1)与CK相比,NPK处理麻栎1~3级细根的总根长及生物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N处理总根长和生物量均表现出降低趋势,但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不同外源养分对麻栎细根形态特征的影响并不一致。与CK相比,P、NPK、F处理总体使麻栎细根直径减小,而N处理使3级根直径显著增加(P<0.05),细根的组织密度、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对4种养分添加处理响应并不敏感。与CK相比,P、NPK和F处理对细根分枝比和分枝强度无显著影响(P>0.05),但N处理使2~3级细根的分枝比和分枝强度显著增加(P<0.05)。(3)N、P、NPK、F 4个处理细根的N含量均高于CK,其中N、NPK处理与CK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较CK增幅分别为102.3%和77.0%;N及F处理细根P含量与CK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NPK和P处理细根的P含量均较CK显著增加(P<0.05),其中以NPK处理最高,较CK的增幅为128.8%。【结论】同时增加土壤N、P养分时,麻栎通过增殖根长和细根生物量来获取更多的养分,而将N、P肥单独作为外源养分添加时,麻栎则通过改变细根形态特征来提高对土壤养分的吸收能力,添加凋落物对麻栎细根生长形态特征无明显影响,可知麻栎对不同类型外源养分具有不同的吸收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云南松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内源激素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规律及其调控机制。【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5%(CK)、60%~70%(轻度干旱)、45%~55%(中度干旱)和30%~40%(重度干旱),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云南松幼苗针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内源激素(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① 随干旱程度的加重,云南松幼苗针叶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淀粉比值先降低后升高,淀粉分配比例先增后减,可溶性糖分配比例先减后增。② 各干旱胁迫处理云南松幼苗针叶ABA含量较CK显著升高,而ZR、GA及IAA含量随干旱胁迫加重均呈下降趋势,IAA/ABA、GA/ABA和ZR/ABA比值较CK显著下降。③ 云南松幼苗针叶可溶性糖含量与AB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IAA、GA、ZR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IAA含量呈显著相关(R2=0.423 0,P<0.05);针叶淀粉含量与ABA、IAA、GA、ZR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GA含量呈显著相关(R2=0.392 4,P<0.05);针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与IAA/ABA、GA/ABA、ZR/ABA比值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与IAA/ABA比值显著相关(R2=0.394 3,P<0.05)。【结论】云南松幼苗可通过调整体内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相互转化与分配,同时通过积累抑制生长的ABA和降低促进生长的GA、IAA、ZR,进而调整针叶IAA/ABA、GA/ABA和ZR/ABA比值来适应干旱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水分吸渗特征及其水力学参数的变化,为恢复压砂地产能、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及制定合理灌溉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宁夏中卫市不同种植年限(2,5,10,20,30和40 a)压砂地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维水平土柱吸渗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土壤湿润锋深度运移过程和累积入渗量变化规律,采用Philip和Green Ampt模型中吸渗率(S)、土壤水分扩散率(D)等参数分析土壤吸渗特征;采用Brooks-Corey模型计算土壤水分进气吸力(hd)和水吸力(h)等水力学参数,进一步推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反演土壤饱和扩散率(Ds)和非饱和扩散率(D)。【结果】相同吸渗时间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湿润锋深度、累积入渗量均呈减小趋势。随种植年限的增加,Philip模型中的S和Green-Ampt模型中的D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Brooks-Corey模型中,与种植2 a压砂地相比,种植5,10,20,30和40 a压砂地土壤水分的hd分别减小了1.22%,42.81%,46.37%,55.94%和64.97%,Ds分别减小了27.83%,68.54%,85.40%,90.57%和93.15%。在相同土壤含水率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hD均呈减小趋势。【结论】在水分吸渗过程中,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压砂地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及持水能力均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4种常规施肥模式下,添加生物炭后菜地土壤(褐潮土)CO2释放量、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含量的变化,阐明添加生物炭对土壤CO2释放及不同形态碳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好氧培养-气象色谱测定方法,在不施肥(CK)、施有机肥(M)、施化肥(F)、有机无机混施(M+F)4种模式下投入2%和4%(质量比:生物炭/土壤干重)生物炭,定期采集气样和土样,分析土壤CO2的释放量及DOC、SMBC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分析DOC、SMBC含量变化与CO2释放量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在F和M+F基础上,添加生物炭处理的土壤CO2释放速率在培养前期(2—8 d)显著高于未添加生物炭处理,而在10—60 d,二者CO2释放速率无显著差异;在CK和M基础上,添加与未添加生物炭处理在整个培养期间CO2释放速率没有显著差异。在CK基础上,添加2%和4%生物炭后CO2累积释放量分别为2 839和3 272 mg·kg-1,与CK(3 134 mg·kg-1)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而在F和M+F基础上,添加2%和4%生物炭后CO2累积释放量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20.6%和19.8%、29.9%和40.7%。相关分析表明,未添加生物炭处理DOC、SMBC含量与CO2释放量之间无相关关系,而添加生物炭处理DOC、SMBC含量与CO2释放量极显著相关。【结论】将生物炭单独投入未施肥土壤中,土壤CO2排放量未出现明显增加或降低;在有机肥基础上添加生物炭,土壤CO2排放量随着生物炭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化肥、有机无机配施基础上添加生物炭后,土壤CO2排放增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价态金属阳离子对天然富含木质素的椴木屑在腐解期间腐殖质组成的影响,明确各金属阳离子对椴木屑腐殖化进程的贡献,为以木质素为主要成分的农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以富含木质素的椴木屑为供试材料,在培养体系中分别添加0.5 mol/L K+、Mn2+和Fe3+,以不添加任何金属阳离子为对照(CK),于28 ℃恒温好氧培养90 d,分别在培养0,45和90 d时取样,分析椴木屑腐解期间总有机碳(TOC)、水溶性物质碳含量(CWSS)、可提取腐殖酸碳含量(CHE)、胡敏酸(HA)碱溶液色调系数(Δlg K)、胡富比(胡敏酸与富里酸碳含量之比,CHA/CFA)和胡敏素碳含量(CHu)的变化。【结果】①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的TOC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培养结束(90 d)时与CK相比,Mn2+和Fe3+处理的TOC含量均显著下降,其中Mn2+处理的TOC含量下降幅度较大。②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处理CWSS先降低后升高,最终表现为K+和Fe3+能够促进WSS的积累,而Mn2+更易促进WSS的消耗。③与其他处理相比,添加Fe3+不仅减缓了CHE的下降,而且在整个培养期间使CHE维持在最高水平。④与培养0 d相比,培养结束时,Fe3+和K+处理的HA碱溶液Δlg K均下降,而Mn2+处理的HA碱溶液Δlg K则增加;Fe3+和Mn2+处理的CHA/CFA分别降低了13.1%和6.7%,K+处理的CHA/CFA无显著变化;Fe3+、Mn2+、K+和CK处理的CHu分别下降了37.9%,14.6%,11.2%和21.5%,其中Fe3+更有利于促进Hu的矿化分解。【结论】相比于K+和Mn2+,Fe3+可有效促进椴木屑的分解并释放WSS,在促进Hu矿化的同时还能减缓HE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果实膨大期追施钾肥对苹果叶片光合作用、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西省洛川县10年生‘长富2号’苹果树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K2O)追施量(0(CK),168(K1),336(K2),504(K3)和672(K4) kg/hm2)对新梢叶片的光合作用(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新梢叶片及果实的矿质元素含量(N、P、K、Ca、Mg)以及果实品质(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果实膨大期追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新梢叶片的PnTr以及Gs,降低Ci。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叶片的N、P、K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K3处理达到最大值;叶片的Ca、Mg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K3处理达到最低值。各处理苹果果实的矿质元素含量均表现为K>N>Ca>Mg>P,施钾处理的果实N、P和K含量均显著高于CK,以K3处理最高;施钾处理果实的Ca、Mg含量均显著低于CK。与CK相比,施钾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除K1处理之外);施钾处理的果实单果质量增加,果形指数增大,果实硬度降低,但与CK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在果实膨大期追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新梢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新梢叶片和果实的元素含量,改善果实的外观与内在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钾肥用量为504 kg/hm2,但追施钾肥的同时应增加钙肥的配施。  相似文献   

7.
磷石膏和石膏对稻壳与油枯堆肥的影响及基质化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壳为主要原料,油枯为氮源,研究调理剂(磷石膏和石膏)对稻壳堆肥发酵过程的影响,并从基质化利用的角度评价磷石膏和石膏对稻壳基质化利用的作用,探讨稻壳通过堆肥方式直接基质化利用的可能。分别添加基于有机物料干质量20%的磷石膏(T2)和石膏(T3)作为调理剂,不添加调理剂作为对照(T1),采用好氧堆肥工艺对堆肥进程中温度、pH、EC、水溶性铵态氮(NH4+-N)、水溶性硝态氮(NO3--N)以及堆肥产物容重、孔隙度等理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各处理高温期堆肥无害化的要求,磷石膏和石膏的添加能促进堆肥后期种子发芽指数(GI值)的上升,促进堆肥腐熟化进程;堆肥结束后,磷石膏和石膏显著增加了堆肥产物的容重,T2、T3处理的容重显著高于T1处理(P<0.01),但T2、T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磷石膏的添加能极显著降低堆肥产物的pH(P<0.01),而石膏的添加极显著增加了堆肥产物的pH(P<0.01);磷石膏的添加显著降低堆肥产物水溶性NH4+-N含量,显著增加水溶性NO3--N含量(P<0.01);T2处理的容重、通气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等指标均满足《蔬菜育苗基质》(NY/T 2118—2012)标准要求。研究表明,在稻壳-油枯堆肥体系中添加20%的磷石膏和石膏,均能够促进堆肥腐熟进程,实现堆体发酵腐熟,添加20%磷石膏的发酵产物满足基质对容重、pH及孔隙度的要求,适宜作为蔬菜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养分在新疆骏枣裂果中的作用,明确影响骏枣裂果的主要因子,为骏枣裂果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主栽易裂品种骏枣为试验材料,在果实膨大期至脆熟期,叶面喷施N、Ca、K、Mg和B肥的配制溶液,以喷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喷肥处理对骏枣裂果率、生物量特征参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喷肥处理中,K处理的裂果率最高,为15.67%,极显著高于N、Ca和Mg处理,显著高于B处理,与CK之间差异不显著;N和Ca处理的裂果率极显著低于CK,分别为6.33%和7.67%。不同喷肥处理对骏枣单果干质量的影响均不显著,但N处理的单果鲜质量显著高于CK和K处理。N处理的果实干物质积累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K和其他喷肥处理,K处理的果实干物质积累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CK和其他喷肥处理。各处理对骏枣果实表面色差值L*的影响均不显著;K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a*极显著高于CK,N和Ca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a*极显著低于CK;K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b*显著低于CK,B处理的果实表面色差值b*极显著低于CK。与CK相比,N和B处理后骏枣果实Mn含量显著增高,Ca处理的果实Ca含量极显著增高,K处理的果实K和Fe含量极显著增高,Mg处理的果实Mg含量显著增加。【结论】骏枣果实膨大期至脆熟期,喷施N肥和Ca肥能够延长果实生长期,改善果皮韧性,明显减轻骏枣裂果率;过量施用K肥会导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降低骏枣果皮韧性,易造成果实开裂。因此,应尽量避免过量施用K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月龄早胜牛的肉品质和加工性能,为充分挖掘早胜牛的肉用潜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国标方法检测6,12,18和24月龄早胜牛背最长肌,测定其常规养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水分含量)、氨基酸组分、肉色(亮度L*、红度a*、黄度b*)、pH值、剪切力(鲜肉剪切力及排酸24 h后剪切力)及蒸煮损失、滴水损失率和系水率等指标,对不同月龄早胜牛肉品质和加工性能进行评价。【结果】随着月龄增加,早胜牛肉的剪切力、系水率显著增加,滴水损失显著减小(P<0.05),其中6月龄牛肉剪切力和系水率均最小,滴水损失率最大;24月龄牛肉剪切力和系水率最大,而滴水损失率最小。随月龄的增加,肉色亮度显著下降,而红度显著上升(P<0.05)。18和24月龄早胜牛肉的pH值显著低于6和12月龄(P<0.05);18和24月龄牛肉蒸煮损失显著低于6和12月龄,且以24月龄最小;随月龄的增加,早胜牛鲜肉剪切力显著增加(P<0.05)。24月龄牛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6月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12与18月龄间无显著差异(P>0.05);水分含量与粗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12与24月龄牛肉中的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6和18月龄(P<0.05)。各月龄牛肉中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鲜味氨基酸含量以18月龄最高,显著高于6月龄(P<0.05),而与12和24月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6月龄牛肉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例最高,分别为38.33%和62.00%,均显著高于18和24月龄(P<0.05),但与12月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6月龄早胜牛肉最嫩,12月龄早胜牛肉营养价值最高,而24月龄早胜牛肉能获得较高得率的加工熟肉产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初始干密度、干湿循环作用及膨胀土体应变对黑龙江引嫩工程渠基膨胀土土水特征的影响,为松嫩平原地区膨胀土土体的渗流研究及其非饱和本构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速恒温冷冻离心机,对4种不同初始干密度(1.45,1.53,1.58和1.63 g/cm3)重塑试样及同一初始干密度下1,3,5次干湿循环试样进行恒温冷冻离心试验,同时平行进行4种不同初始干密度下的收缩试验,并对膨胀土进行体应变修正;基于Gardner模型,建立可以考虑体应变及干湿循环影响的土水特征拟合公式。【结果】体应变修正后的土样体积含水率较修正前提高1.4%~2.8%,且基质吸力越高提高的幅度越大;初始干密度为1.45,1.53,1.58和1.63 g/cm3的4种试样的进气值分别为12.42,38.46,52.21和87.19 kPa,说明初始干密度越大进气值越大,且初始干密度越大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越平缓,持水性越好;随循环次数增加,试样的持水性变差,但会在循环3次后趋于稳定;所建立的土水特征拟合公式能够同时描述基质吸力随初始孔隙比(或干湿循环次数)、体积含水率2个因素的变化规律。【结论】初始干密度及干湿循环作用对黑龙江膨胀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有显著影响,同时膨胀土自身性质引起的体应变对土水特征曲线影响较大,在分析膨胀土土水特征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吉林省松花江干流区1997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对该区域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的分析比较,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其开发潜力还很大,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在现实水资源利用水平下,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用水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对山东省鲁北地区咸水资源分析,结合国内外成水灌溉研究进展,提出适合山东的成水灌溉技术,并通过近几年在在陵县的咸水灌溉试验,总结了成水安全高效补灌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费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水价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介绍了对水资源费性质的不同观点,回顾了水资源费的理论和实践,认为水资源费是一种税,是一种政府行为和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费的定价方法,可以作为水资源研究、测算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河北省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可持续性,通过梳理2004—2018年河北省水资源动态变化,根据水资源供需现状,引入水资源生态足迹及承载力模型,分析多年水资源盈亏状况。结果表明,相较2004—2011年,虽然2012—2018年水资源总量平均值变化不大,但年际间的波动增强,变异系数增加;在用水结构方面,用水总量稳中有降,农业用水比例虽然逐年降低,但所占比例仍然很大,2004—2018年造成618.28亿m3的总水资源亏缺量;从供水结构的角度,地表水供水的比例逐年增大,但仍以地下水供水为主,导致地下水埋深持续增加;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显示,河北省多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承载力呈缓慢上升趋势。总体来看,河北省用水压力依然很大,但正向好的趋势发展。科学有效的节水方式是促进水资源持续向好发展的保障,采用多种节水措施并行,加快构建新的用水结构,尽早达到水资源采补新平衡。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畜禽养殖污染年排放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中国建国60年来,江苏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未来10年,江苏水利要基本实现现代化.目前,江苏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相比,与交通电力通讯等行业和兄弟省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从技术方面看,江苏水利的技术创新成果较少,新技术应用不多或应用不当,水利技术对水利发展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其原因在于,对水利自身规律认识不足,对水利技术重视不够,水利体制机制的制约,水利技术发展能力欠缺等方面.今后一个时期,江苏要实现水利现代化,需要在水环境保护和改善技术,水利规划技术,水资源高效和综合利用技术,水利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水利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而认清江苏水利技术状况,明确水利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建立水利技术发展工作体制和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建设阶段的技术进步,转变水利发展方式等方面,是提升技术对江苏水利现代化支撑作用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当务之急, 水权交易市场应运而生。本文对如何利用水权交易市场重新分配水资源, 从法律层面上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辽西山区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将地下水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机溶水和其它岩类裂隙水。在此基础上又着重分析(?)地下水的富水程度,埋藏条件,水质特征和水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18.
对内蒙古农牧学院地下水的水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水质是比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水价及水价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比较的方法,分别对国内外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现行水价的组成、运行情况和水价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水价应由3部分组成,即水资源费、工程水价、环境水价;环境水价的征收应根据各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速度来商定;水价结构应逐步由单一水价结构向两部制水价结构过渡,最终实现两部制水价;水价和水价结构的政策调整,要做好宣传工作,尽快被用户接收,实现水价和水价结构优化,达到水的供需平衡,节约用水,净化环境和水源的目的,使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 ,唤起全民的节水、护水意识决不是权宜之计 本文从节流、治污、惩污、多渠道开源以及加强和完善水管理体系等方面 ,提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危机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