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取了初孵仔鱼90日龄的大菱鲆114尾,测定了全长、体长、头长、吻长、体高、尾柄高、尾柄长和体重等8项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剔除了与体长有共线性的自变量全长,计算了以测量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建立测量性状对体重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大菱鲆7个测量性状均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长、体高和尾柄高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所选测量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0.895,是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体长(X2)、体高(X5)和尾柄高(X6)对体重(Y)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
研究海捕和选育子一代经网箱培育的36月龄雌、雄闽-粤东族大黄鱼亲鱼(分别为XY-YS组和XY-JC-F1组)的全长、体长、体高和体质量等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并采用通径系数法分析全长、体长、体高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长、体长、体高和体质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体长与全长的相关系数(0.834~0.986)最大;XY-YS组变异系数大于XY-JC-F1组;XY-JC-F1组中大黄鱼雌鱼体高(直接通径系数0.363),XY-YS组中体长(直接通径系数0.846)、体高(直接通径系数0.732)是影响体质量最重要的性状;全长是影响XY-JC-F1和XY-YS组中大黄鱼雄鱼体质量最重要的性状,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25和0.340。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选育大黄鱼进行低盐养殖,采用通径系数分析了12月龄低盐养殖大黄鱼体高、体长和体质量的相关性并估算遗传力。试验结果表明,低盐养殖大黄鱼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关系(0.957)最大,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0.658)最高;建立大黄鱼低盐养殖模式多元回归方程为m=-143.694+13.062L(r2=0.959),经显著性检验,体长对体质量的偏回归系数及回归常数均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P0.01);分析低盐养殖大黄鱼体高、体长和体质量的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623、0.681和0.363均明显高于自然海水养殖大黄鱼的体高(0.178)、体长(0.548)和体质量(0.110)。低盐环境养殖的大黄鱼选育子代可以更好的继承亲本性状,应进行大黄鱼抗低盐育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主要对长江重庆段和嘉陵江北碚段性成熟的瓦氏黄颡鱼雌雄个体的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嘉陵江的雌雄瓦氏黄颡鱼间在体重、体长、全长、体重/体长、体重/全长、体长/体高、全长/体高等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长江的雌雄瓦氏黄颡鱼间体长/体高和全长/体高差异显著。同性别不同水域间的瓦氏黄颡鱼体高、体长/体高和全长/体高均差异显著,而体重、体长和全长均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测定和研究了闽-粤东族官井洋种群养殖大黄鱼群体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类型,并与文献报道的其亲本野生大黄鱼群体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养殖大黄鱼的眼径/头长和体高/体长的比值普遍大于野生大黄鱼,而吻长/头长和眼后头长/头长的比值普遍小于野生大黄鱼。同时,养殖大黄鱼群体的眼径/头长、吻长/头长和头长/体长三项比值具有随着鱼体体长的增长而逐渐减小的特点。养殖大黄鱼体长与体重、体长生长与养殖时间的关系分别为:W=0.0195L2.9775(R2=0.9959)、y=-0.0259x2+1.7125x+4.1534(R2=0.989),鳔重与体重的比值为0.61%~2.26%,月平均鳔重指数1.08%~1.85%。  相似文献   

6.
体长、体重、体高是鱼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而性腺重是衡量鱼类繁殖性能的重要参数。本试验主要研究的是彭泽鲫(♀)繁殖季节其体长、体重、体高,哪个指标与性腺重更具有相关性,从而更能体现卵巢的发育程度,达到在选种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的目的。实验通过对实验鱼的体重、体高、体长和性腺重进行测定,然后应用生物统计学原理进行相关性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论表明在彭泽鲫的生长过程中,体长、体高、体重与性腺重相关性都极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出现在中国南海美济礁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幼鱼的形态特征及其各性状特性与体重的关系,对其附近海域捕捞的52尾野生黄鳍金枪鱼幼鱼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头高、眼径、眼间距、口裂、吻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重12个可量性状进行测量.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分析方法,分析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主要性状对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鱼体呈纺锤形,粗壮而圆,向后逐渐细尖,尾柄细长,背部较暗,呈深蓝色,腹部银白色,体表具有浅银灰色间隔的纵向条纹,并有明亮的光泽,尾鳍末端呈黄褐色;体长、体高和尾柄高与体重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体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479)、决定系数最高(0.229),体长、体高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对体重产生影响,而尾柄高主要通过体高、体长对体重起间接作用;以体重为因变量(y),体高(x1)、体长(x2)、尾柄高(x3)为自变量,得到估算体重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为y=30.482 x1+18.328 x2+ 199.490 x3-500.785.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鲟早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和家系标准化培育技术构建了30个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父系全同胞家系(包含6个母系半同胞组),培育至150日龄和410日龄时,分别从每个家系中随机测量50尾个体的体长和体重。利用ASReml软件进行方差组分的估计,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进行俄罗斯鲟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150日龄俄罗斯鲟体长和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16±0.055、0.18±0.058,410日龄俄罗斯鲟体长和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18±0.070、0.094±0.049,不同日龄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均为低遗传力,表明俄罗斯鲟更适合大规模家系的育种方法;150日龄和410日龄俄罗斯鲟体长和体重2个生长性状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为高度正相关,其中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5,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57,说明对体重或体长进行选育,均能实现改良生长性状的目标;不同日龄俄罗斯鲟家系平均体重的平均变异系数高于平均体长,前者为29.09%、29.46%,后者为10.16%、8.43%,表明俄罗斯鲟体重性状更具选育潜力。本研究估测了俄罗斯鲟不同时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旨在为下一步合理制定该物种育种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麦洼牦牛体型线性性状对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勇立  林小伟  钟光辉  左学明  纳花 《畜禽业》2002,(8):X004-X006,X025
对麦洼牦公牛37头和牦母牛55头的胸围、体长等7个线性性状与体重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牦公牛体重的重要相关性状是胸围,在对体重的间接选择时,要特别重视对胸围的选择,同时也应注意对胸宽、体长、体高和管围4个性状的选择。牦母牛的重要相关性状是体长,对体重间接选择时应特别重视对体长的选择,同时也要注意对胸围、胸宽、胸深和体高4个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出现在中国南海美济礁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幼鱼的形态特征及其各性状特性与体重的关系,对其附近海域捕捞的52尾野生黄鳍金枪鱼幼鱼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头高、眼径、眼间距、口裂、吻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重12个可量性状进行测量。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决定分析方法,分析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程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主要性状对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鱼体呈纺锤形,粗壮而圆,向后逐渐细尖,尾柄细长,背部较暗,呈深蓝色,腹部银白色,体表具有浅银灰色间隔的纵向条纹,并有明亮的光泽,尾鳍末端呈黄褐色;体长、体高和尾柄高与体重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体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479)、决定系数最高(0.229),体长、体高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对体重产生影响,而尾柄高主要通过体高、体长对体重起间接作用;以体重为因变量(y),体高(x_1)、体长(x_2)、尾柄高(x_3)为自变量,得到估算体重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为y=30.482 x_1+18.328 x_2+199.490 x_3-500.785。  相似文献   

11.
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是中国特有的冷水性经济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为了研究齐口裂腹鱼生长性状关联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114尾同批次繁殖、相同养殖条件的齐口裂腹鱼为研究材料,运用26个齐口裂腹鱼SNPs位点进行生长性状(体重、体高、全长、体长)关联分析。对齐口裂腹鱼生长性状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体重占解释方差的93.42%,且特征根大于1,累积方差大于85%,是齐口裂腹鱼生长性状的第一主成分。SNPs位点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g17711-0-2201与全长呈显著相关(P0.05),ug24013-0-3669对全长、体长有显著影响(P0.05),ug25050-0-1678对体重、体高、全长和体长都有显著影响(P0.05),ug22712-0-2452对体重、体高、全长和体长都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4个SNPs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2369和0.211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18,其中ug25050-0-1678具有中度多态性(0.25≤PIC0.5)。综上所述,ug25050-0-1678和ug22712-0-2452与生长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候选位点用于齐口裂腹鱼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本研究旨为齐口裂腹鱼的遗传改良和选择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许氏平鲉不同月龄选育群体形态性状的主成分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许氏平鲉不同月龄选育群体性状的生长规律特征及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12月龄、15月龄和18月龄许氏平鲉个体的全长、体长、头长、躯干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和体质量8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月龄许氏平鲉性状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其中以全长与体长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各月龄许氏平鲉的第一主成分均指向增长、增重因子;第二主成分有所不同,12月龄未提取第二主成分,15月龄和18月龄第二主成分分别指向躯干因子、尾柄因子。12月龄和15月龄许氏平鲉体长和体高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均最大(0.340、0.314和0.347、0.324),18月龄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498),各性状对体质量决定程度与通径系数变化趋势一致。各月龄的不同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最优回归方程的建立,能准确预测体质量的变化。研究表明,由于许氏平鲉生长阶段的不同,各性状的生长速率及所选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均存在一定差异,建议把体长和体高(12~15月龄)、全长(18月龄)作为育种工作的目标性状,达到有效提高选育效率的目的,为许氏平鲉的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图像处理和线性拟合的鱼体尾柄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场内的鱼体尾柄测量在养殖管理中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的尾柄测量方法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复杂、效率低,且结果主观性强。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线性拟合的鱼体尾柄测量方法。首先在养殖场通过装置采集图像,通过边缘检测和轮廓提取得到鱼体的外部轮廓,基于鱼的形态特征这一先验知识,提取到尾柄感兴趣区域,最后对尾柄区域进行角点检测和最小二乘直线拟合,得到尾柄线长度。结果显示,该方法平均测量耗时1.01 s,平均测量偏差0.34 mm,测量精度达到95%以上。采用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人工测量操作繁琐、主观性强等问题,而且能够避免测量过程耗时过长,为鱼体尾柄的大批量非接触式测量提供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四角蛤蜊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随机选取的123只野生四角蛤蜊为材料,对其形态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和重量性状(活体质量Y、软体质量Z)进行了测量,然后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壳宽>壳长>壳高。壳宽是影响活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302 5和0.224 7。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估计活体质量、软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Y=-19.537+0.244X1+0.266X2+0.732X3Z=-2.456+0.035X1+0.035X2+0.089X3。  相似文献   

15.
缢蛏EGFR基因内含子1内SNP位点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缢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与生长性状(壳长、壳宽、壳高和体质量)的相关性。本实验利用直接测序法从缢蛏EGFR基因的第一个内含子序列中共筛选到17个SNP位点。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17个位点中,有13个位点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位点多态性检测显示17个位点中有10个位点表现为中等多态性(0.25PIC0.5)。利用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及多重比较对缢蛏EGFR基因中17个SNPs的多态性与生长性状(壳长、壳宽、壳高和体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6个SNP位点均与缢蛏的壳长、壳宽、壳高及体质量呈显著性相关。由此可见,EGFR基因可作为缢蛏生长性状改良的候选辅助分子标记,并且为进一步研究其生长相关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随机选取10月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的点篮子鱼183尾,体质量14.8~199.4g,体长8.0~18.7cm,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全长、体长、体宽、体高、眼径、吻长、眼后头长、头长、头高、尾柄高、尾柄长等11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网箱养殖点篮子鱼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度为0.3962~0.9702,其中,与体质量关联度最高的前3个形态性状为体长、全长和体高,关联度分别为0.9702、0.9693、0.9668,其余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度依次为全长>体高>体宽>吻长>尾柄长>尾柄高>头高>眼后头长>头长>眼径。综上,宜将体长、全长和体高选为间接选育点篮子鱼体质量的形态指标,本研究将为点篮子鱼群体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马冬梅  全迎春  樊佳佳  胡婕  白俊杰  刘浩 《水产学报》2018,42(11):1684-1692
大口黑鲈为肉食性鱼类,传统养殖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冰鲜鱼为饵料,冰鲜鱼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而且多余的冰鲜鱼残饵还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并降低养殖成本必须减少冰鲜鱼的使用量,本实验以选育适合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大口黑鲈为研究目标,用人工配合饲料作为饵料驯化大口黑鲈幼鱼,在驯食后14和16 d,测定其体质量、全长、体高等生长指标。同时在大口黑鲈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的SNP位点中,选择其所在序列的基因功能与能量代谢有相关性的7个SNP位点进行SNaPshot分型,用SPSS 19.0进行卡方分析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序列Unigene031044中的C1332G位点、Unigene085384中的A741G位点和Unigene022319中的A284G位点在体质量、全长及体高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这3个SNP位点所在的基因经预测分别与雌二醇17β脱氢酶12B (hsd17b12b)基因、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家族成员1(acsl1)基因和琥珀酸脱氢酶组装因子2(sdhaf2)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推测上述3个SNP位点的变异可能影响了基因表达产物对脂肪酸代谢或三羧酸循环的调节功能,与大口黑鲈对人工配合饲料的利用能力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本研究筛选得到的与驯食相关的SNP位点为大口黑鲈功能基因多态性的进一步研究,及加快大口黑鲈食性改良与驯化育种的遗传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泥蚶生长性状属于数量性状,为了筛选与泥蚶生长性状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以150颗选育品系F4泥蚶为对象,利用12个SSR位点进行生长性状关联分析。对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壳高与活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最大(0.930),壳长与活体质量次之(0.927);但通径分析显示,对活体质量直接影响最大的是壳宽(0.431),壳长次之(0.332),决定系数与以上通径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应用SSR位点对选育品系F4泥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61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Na)为3~8个,平均等位基因和有效等位基因(Ne)分别为5.083和3.038;平均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28、0.646和0.594,表明该群体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SSR位点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获得3个标记与生长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标记3012-2与壳长、壳宽、壳顶宽显著相关,标记3564与壳高、放射肋宽显著相关,标记2692与壳长显著相关,据此初步确定为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候选标记。本研究旨在为泥蚶的遗传改良和选择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Blunt snout bream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is an herbivorous freshwater fish species native to China and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main aquaculture species in the Chinese freshwater polyculture system with high economic value. The genetic parameter estimates for important economic traits are needed for its selective breeding.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the heritabilities for its growth‐related traits and explore the genetic and phenotypic correlations among the traits using microsatellite‐based pedigree approach. Offspring from a mass‐spawning of 92 broodstocks (42 sires and 50 dams) were reared in a communal pond and nine microsatellit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parents of each sampled offspring. Of 749 offspring randomly selected, 708 (94.53%) could be assigned directly to a single parental pair, which was used for heritability estimates.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the method of restricted maximum likelihood (REML) using animal model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ritabilities of body weight, body length, total length and body height were 0.65, 0.53, 0.53 and 0.50, respectively. High genetic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among these four traits.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selection for growth seems to be feasible in M. amblycephala and the other growth traits will be heightened accordingly with the selection based on body length.  相似文献   

20.
The precociously sexual maturation in large yellow crocker Pseudosciaena crocea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In an attempt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production of sterile triploids could be an effective strategy. In this study, triploid P. crocea was obtained by subjecting fertilized eggs to pressure shock. Flow‐cytometry analysis was used to assess ploidy level. In terms of triploid rate and hatching rat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pressure shock for triploidy induction in P. crocea were 7500 psi for 3 min shock at 3 min after fertilization at 20 °C.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parameters, 100% triploid fish were produced. During the first rearing year, triploid P. crocea had a similar growth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its diploid counterpart before the age of 8 months and showed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at the age of 10 and 12 months in body weight and body length (P<0.05). At the age of 12 months, the carcass weight of triploids was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of diploid control, and gonadal somatic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ir diploid control. During the first rearing year, survival in triploid group was 76.44%, inferior to its diploid control (83.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