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红掌愈伤组织和组培苗为材料,研究光强光质对其愈伤增殖分化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培架不同位置的光照强度差异很大,斜射、散射光是重要的受光途径。不同光质光源间光照强度差异大,其中,白光组合光大于单色组合光,红光大于蓝光。不同品牌LED灯光强光质可能会有明显差异。红掌愈伤培养以1支白光LED灯管为宜,光照过强则愈伤组织增殖放缓,褐化死亡率增加。红光促愈伤分化,蓝光则无此作用。白光LED灯管间距16 cm左右(2支灯管)光强满足红掌组培苗生长需要,且最经济,1支灯管易造成组培苗徒长。红掌愈伤增殖和组培苗生长以光质配比较均衡的组合光源1红∶1蓝∶1黄、1红∶1白、全光谱-1为好,优于单一色光或一种色占比较大的光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LED为光源的光环境调控对红掌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柄比叶片更易产生愈伤组织;光质配比为5R:1B,光强为10~15μmol/m~2·s的组合光源对红掌愈伤组织培养最有利。  相似文献   

3.
红掌快速繁育最适培养条件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凌雷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212-213
从愈伤组织、不定芽、生根等培养指标筛选红掌快速繁育的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外植体最佳消毒时间是70%酒精浸泡60 s,红掌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适宜的激素组合及浓度配比为6-BA 1.0 mg/L+2,4-D 0.4 mg/L,添加5 g/L琼脂,光照强度1 000~1 500 lx,13 h/d的光照时间,NAA添加量为1.0 mg/L。筛选到的最佳培养条件适宜红掌的快速繁育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植物激素和光暗培养条件对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再生体系的影响,为卷丹百合种质资源开发和大面积推广种植打下基础。【方法】以卷丹百合鳞片为外植体,分析培养基中不同植物激素[NAA、6-BA、2,4-D、噻苯隆(TDZ)和毒莠定(PIC)]配比及光(光照时间14 h/d)、暗(全天黑暗)培养条件对卷丹百合鳞片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及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卷丹百合组培高效再生体系。【结果】与不添加任何激素的对照(CK)相比,添加激素的培养基均能显著提高卷丹百合鳞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P<0.05),其中TDZ 0.4 mg/L+NAA 0.2 mg/L组合的效果最佳,暗培养条件下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65.57%;在TDZ 0.4 mg/L+2,4-D 0.05 mg/L的培养基中暗培养20 d后,再转入TDZ 0.4 mg/L+NAA 0.2 mg/L的培养基中继续暗培养40 d,愈伤组织增殖倍数最高,可达2.45倍。6-BA与NAA组合比6-BA与PIC组合更利于诱导不定芽的产生,芽再生倍数最高的培养基为6-BA 0.6 mg/L+NAA 0.1mg/L,暗培养条件下其再生倍数最高可达6.08倍。与光培养相比,暗培养更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但在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阶段,长时间暗培养不利于芽的生长,暗培养20 d后转移至光培养条件下继续培养40 d,生成的不定芽色泽鲜绿,叶片伸展,长势旺盛,利于壮苗和生根。【结论】卷丹百合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受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激素组合影响;暗培养条件更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暗培养结合光培养条件最适合不定芽的再生和分化。  相似文献   

5.
红掌组培快繁技术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希强  陶佩琳  张旭东  黄秀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52-16053,16080
[目的]对红掌组培快繁技术体系进行优化。[方法]以红掌红粉佳人品种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和激素配比,研究红掌的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等情况,以筛选出最佳的培养配方和方法。[结果]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1.0 mg/L+2,4-D 0.1 mg/L+NAA 0.1 mg/L,其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3.3%,不定芽分化率为90.9%;在增殖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2 mg/L上诱导出的芽数量与大小最适宜;生根培养以1/2MS+NAA 0.2 mg/L+活性炭1.0 g/L培养基表现最好;移栽基质以珍珠岩+草炭土(1∶1)混合栽培基质成活率最高,达95.6%。[结论]为红掌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盆栽红掌新品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红掌新品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生根等有影响。温度25±2℃、光照强度1500Lx、光照时间12h/d的培养条件下,在MS培养基+蔗糖30g/L+琼脂粉5.6g/L中,添加6-BA 1.0mg/L+2,4-D 0.2mg/L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诱导率可高达90%以上;6-BA1.5mg/L+KT 1.0mg/L有利于芽诱导;6-BA2.0mg/L+NAA0.2mg/L不定芽的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可达25;NAA有利于生根;珍珠岩∶泥炭(2∶1)混合基质瓶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4%。  相似文献   

7.
用红胜利红掌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培养基对红胜利红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分化与增殖及壮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柄是合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适宜红胜利红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MS(MS的大量元素减半)+6-BA 1 mg/L+2,4-D 0.2 mg/L,诱导率达到77.8%;分化培养基为1/2MS+6-BA 1.5 mg/L+NAA 0.2 mg/L+水解酪蛋白0.5 g/L,分化率达到100%;增殖培养基为1/2MS+KT2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达到4.27±0.35;壮苗培养基为1/2MS+椰汁10%,壮苗后接入1/2MS+NAA 0.2 mg/L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8.
用‘红胜利’红掌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培养基对‘红胜利’红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分化,增殖及壮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柄是合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适宜‘红胜利’红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MS(MS的大量元素减半)+6-BA 1mg/L+2,4-D 0.2mg/L,诱导率达到77.8%;分化培养基为1/2MS(MS的大量元素减半)+6-BA 1.5mg/L+NAA 0.2mg/L+水解酪蛋白0.5g/L,分化率达到100%;增殖培养基为:1/2MS(MS的大量元素减半)+KT 2mg/L+ NAA 0.2mg/L,增殖系数达到:4.27±0.35。壮苗培养基为:1/2MS(MS的大量元素减半)+椰汁10%。壮苗后接入1/2MS(MS的大量元素减半)+NAA 0.2 mg/L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组织培养是粗肋草种苗快速繁殖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红叶粗肋草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影 响叶色的因素,保持其叶片色彩的红艳度,并为进一步稳定红叶类粗肋草高效组培技术及调控叶色提供技术参考。 【方法】以红叶的广花红粗肋草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的增殖培养基、增殖方式、光照强度、光质等因 素对粗肋草叶色的影响。【结果】采用增加 0.5 g/L K2 SO4 的改良 MS 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广花红粗肋草增殖分 化苗植株更健壮、叶色更艳丽,移栽成苗率为 90.00%;相比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利用丛生芽增殖的组培苗叶色 更稳定、移栽成苗率更高;增殖阶段和生根阶段的光照强度为 4 000 lx 时,红色斑块面积增大,移栽成苗率更高, 为 88.89%;在红光︰蓝光 = 3 ︰ 7 的光质条件下培养,叶片叶绿素总含量最低为 0.037 mg/g,花色素苷相对含量 最高为 0.399 Units/g,叶片颜色红艳。【结论】利用改良增殖培养基、采用丛生芽增殖方式,通过调节光照强度、 改变红蓝光质比,能有效保持红叶粗肋草的叶色红艳度和提高组培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品种、基本培养基、激素处理、愈伤组织切块大小对红掌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不同品种红掌愈伤组织的芽诱导率、生长速度、生长状况相差较大; 1/2MS基本培养基中芽诱导效果最好,分化苗粗壮、较高、叶绿;激素配比以BA 2.0 mg/L、NAA 0.1 mg/L最佳,不定芽分化数量最多,平均每块愈伤组织产生14.8个不定芽;愈伤组织切块为10×8×5mm3时,愈伤块膨大倍数高、不定芽分化数多,且分化苗长势较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的不同立场分析“人”这一主体看在文化与传媒研究中的历史地位;并尝试提炼现代传媒文化体系在处理人群与传媒关系上的运转模式,解证“传媒学即人学”的基本观点;同时,求证“人”作为文化传媒核心的合理性并寻求其精神文化的归宿。  相似文献   

12.
几种无土栽培轻型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草炭、蛭石、菌糠、牛粪等不同的轻型基质设施条件下进行番茄无土栽培育苗。不同配比的基质分别在5%和1%水平上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番茄幼苗的开展度、茎租、茎干重、根干重和根体积等幼苗生长指标。2份草炭加1份蛭石的基质配比对番茄幼苗根系生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将农业废弃物剑麻糠用于桉树育苗的可行性。[方法]研究了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桉树优良无性系DH32-26组培苗在剑麻糠轻基质和椰糠轻型基质上生长的成活率、苗高、地径、鲜重、根冠比、根长等生物学指标的差异,并检测了这2种轻型基质的物理性质参数。[结果]剑麻糠轻型基质组培苗的生物学特性不及椰糠轻型基质组培苗好。[结论]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提高苗木成活率是利用剑麻糠降低育苗成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以京藏香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cv.Jingzangxiang)匍匐茎茎尖为试验材料,以LED白光为对照,研究了红光、蓝光、组合光(红∶蓝∶远红=1∶1∶1)不同LED光质对草莓茎尖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茎尖诱导分化阶段,丛生芽分化时间快慢依次为红光组合光白光蓝光;诱导分化率高低依次为组合光白光红光蓝光;增殖系数大小依次为组合光白光红光蓝光;生根率高低依次为组合光白光蓝光红光,植株生长势强弱依次为组合光白光红光蓝光。综合而言,LED组合光质有利于草莓茎尖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15.
光照和施肥对硬叶兜兰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硬叶兜兰的适生环境和栽培技术,采用双因素(遮阴和施肥)裂区设计方法对野生的硬叶兜兰进行了温室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遮阴和施肥处理的叶长、叶宽差异显著,单层遮阴和施兰花营养液的植株长势最好,叶长、叶宽的均值最大;不同遮阴和施肥处理的硬叶兜兰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平均含量呈随遮阴强度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单层遮阴和施兰花营养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结论:在温室栽培条件下,单层遮阴和施兰花营养液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雾培马铃薯结薯的光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雾培方式下,研究光调控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结薯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调控能够促进马铃薯匍匐茎与块茎提早和多发生,促进净光合速率增加,改变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大小,促进植株根、茎、叶生长.光照时间12h/d和光照强度600μmol/m2.s的调控组合能获得较多的块茎数量和较大的块茎,建立的优化同化系统既节约能源,又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黄花马蹄莲(Zantedeschia elliottiana)生长的基质配比和基质理化性状范围,并解决盆花运输问题和部分环境问题,本研究采用蛭石、泥炭、珍珠岩和废弃物煤渣进行基质配比栽培试验,通过发芽时间、株高、叶茎粗等指标比较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最优方案是T9(蛭石∶煤渣∶泥炭∶珍珠岩3∶4∶2∶1);T5(蛭石∶煤渣∶泥炭∶珍珠岩2∶3∶3∶2)次之,均显著优于土壤对照.较适合黄花马蹄莲生长的基质理化性状为:容重为0.48~0.55 g·cm-3,总孔隙度为65.91~66.58,毛管孔隙度为45.54~49.08,气水比为0.36~0.45,pH值为5.5~5.8,电导率(EC)为44.97~48.40 μ S·cm-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LED新型光源的不同光质对烟草组培苗增殖的影响,为植物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以云烟"87"号为试材,通过组织培养方式研究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蓝光、绿光等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荧光灯作为对照的光质对烟草组培苗生长增殖效果的影响。[结果]红蓝绿(RBG)光质处理下的烟草组培苗增殖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荧光灯(W2)127.2%(P0.05)。[结论]LED红蓝绿(RBG)组合光质是烟草组织培养增殖阶段的最佳光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碧玉兰组培苗增殖的影响,探索碧玉兰组培苗增殖阶段的最适宜光源。[方法]以野生碧玉兰组培苗为试材,采用LED光源单色红光、蓝光、绿光及白光不同光质配比7种组合处理,以荧光灯为对照,对碧玉兰组培苗的增殖指标进行差异比较研究。[结果]LED白光(W)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最高,为21.4株/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LED复合光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较高。对照荧光灯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较低,为14.1株/瓶,其次为单色红光(R),增殖量为12.8株/瓶。单色蓝光(B)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最低,为11.9株/瓶。LED白光(W)处理的组培苗增殖率是单色蓝光(B)处理的组培苗增殖率的1.798倍,是单色红光(R)处理组培苗增殖率的1.672倍,是对照荧光灯(CK)处理组培苗增殖率的1.518倍。[结论]LED白光(W)是碧玉兰组培苗增殖阶段的最佳光源。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源处理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非洲菊瑞扣为材料,普通荧光灯为对照,研究发光二极管(LED)和冷阴极荧光灯(CCFL)处理对其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光/蓝光=7/3(光质比)的情况下,LED光源处理下,组培苗地下部、整株鲜质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均高于其他处理;LED和CCFL光源处理下,组培苗叶长显著高于对照;在根长方面,CCFL光源处理下出现最大值,LED次之,均显著高于对照;LED和对照处理下,根数、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均显著高于CCFL处理;CCFL处理下,叶片下表皮气孔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在气孔密度方面,LED处理略显优势。综合比较,LED光源是用于非洲菊组织培养的最佳光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