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同葵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是世界5大经济作物之一,具有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的特性。山西省有相当一部分干旱瘠薄低产田及盐碱地,因而向日葵在山西省农业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展向日葵杂优利用研究,并开始利用杂交种。但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农业生产上仍沿用常规农家种,产量低而不稳,选育优质、高产食用向日葵杂交种成为当务之急。同葵杂1号就是根据目前农业生产的要求选育出的新品种。1亲本来源利用外引美国不育系材料,分别与本所经过多年系选的晋葵1号、南充三道眉、广灵三道眉、大白花和东北葵等10多个品种杂交、回交转育,对后代进行配合力、育性鉴定,筛选出强优势高度不育的不育系TW23;利用储备法育  相似文献   

2.
向日葵汾葵杂3号复播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汾葵杂3号复播高产制种技术张耀文,刘建军(山西省农科院小杂粮研究室太原030031)汾葵杂3号是三系配套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油用型适麦茬复播的品种,组合为74102-4Ax7911。自1987年推广至今,累计种植面积33.3万hm2,并在甘肃、……  相似文献   

3.
《种子》2020,(8)
我国是向日葵生产大国,市场需求巨大,然而目前食葵杂交种高端市场基本被国外垄断,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食葵的选育方向以追求高产为主,导致选育的品种适应性差,商品价值低,难以大面积推广。太食58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晚熟食葵杂交种,2019年9月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向日葵(2019)140139。太食589采用人工制保法选育不育系558 A,采用系统选育法选育恢复系339 R,2014年完成三系配套,该品种粒长2.25 cm,粒宽0.9 cm,商品性完全符合炒货市场的要求,且产量高,可达3 900 kg·hm~(-2),使农户获得丰产的同时,产品价值得到提升,易于销售,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4.
油用向日葵杂交种吉葵杂一号是三系杂交种,原名“A871-1XC871-1”。其亲本不育系A871-1由HA89A转育而成,保持系B871-1为NS-201-72的自交系,恢复系C871-1为索里姆82自交系。选育工作从1980年开始,1986~1987年该杂交种在校内选种圃和鉴定圃试验中表现综合性状优良,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5.
新葵10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而成,2004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同年在北疆各向日葵产区示范种植70余hm^2,表现秆矮、早熟、抗病、丰产性好等优良特性,种子供不应求。现将新葵10号的杂交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新食葵7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食葵7号(AR 7-5650)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中早熟食用型向日葵,2011年1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食葵2011年19号).该品种表现杆矮、茎粗、抗倒伏,抗向日葵锈病、褐斑病、黑斑病,较耐菌核病.早熟,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籽实出仁率高,籽实蛋白含量14.7%~15.1%、油份油酸含量较高,这35.3%,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适宜在北方地区春播向日葵种植区及热量充足地区麦后复播种植.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食用向日葵杂交种选育起步较晚,进入本世纪各育种单位才陆续开展食葵杂交种选育。食用向日葵生产效益好,商品价格比较稳定。近年,各向日葵育种单位都加大了食葵杂交种的选育力度,同时得到了国家向日葵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育成了一批生产上应用的食葵杂交种,育种的速度十分迅速。吉林向日葵产区向日葵列当危害比较严重,2010年调查,通榆县的八面、乌兰花等乡镇列当发生严重的地块减产60%以上,并严重地影响了向日葵品质。育成抗列当的向日葵品种是防治向日葵列当的最佳途径,抗列当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JK106的育成、推广将获  相似文献   

8.
食用向日葵新食葵5号(原名康地207)是由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产量高、综合经济性状好、抗逆性强的中晚熟食用向日葵三系杂交种,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宁赏葵1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以观赏型向日葵品种小清新为不育系,以新材料193R为自交系,经杂交、自交和回交最终选育出的无花粉、分枝型观赏向日葵新品种。2022年完成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向日葵(2022)640004。该品种属于中晚熟观赏型向日葵品种,田间生长整齐,高度适中,花色艳丽,观赏性强,可作景观园林观赏、鲜切花生产。  相似文献   

10.
段维 《种子世界》2011,(11):42-43
新葵16号是由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产量高、综合经济性状好、抗逆性强的早熟油葵杂交种,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葵2006年第25号。早熟油葵品种及关键栽培技术的推广,可提高向日葵种植水平、提高农民的收入,对社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早熟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新葵20号”是以不育系AB0-111 A为母本,恢复系RR 1-61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杂交种,试验代号为AR 5-0206.其在新疆雏吾尔自治区复播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4 378.95 kg/hm2,较对照品种新葵10号增产12.3%.生产试验平均单产3 004.5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5.6%.该品种特点是早熟、高产、抗病、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2.
龙食葵系列食用向日葵新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该系列新品种特别适宜黑龙江省种植,推广应用效果显著,目前已成为黑龙江省向日葵主栽品种。龙食葵系列食用向日葵品种具有国外资源的品质和地方资源的抗性及适应性,并利用黑龙江省重病区的自然条件经过定向选择培育而成,是目前国内食用向日葵品种中籽仁蛋白质含量较高,外观品质好,又特别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新葵16号是由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产量高、综合经济性状好、抗逆性强的早熟油葵杂交种,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葵2006年第25号.早熟油葵品种及关键栽培技术的推广,可提高向日葵种植水平、提高农民的收入,对社会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继霞  王平 《中国种业》2020,(11):120-121
宁葵杂8号是以不育系181A和恢复系S31R杂交选育而成的油用型向日葵新品种。该品种群体生长整齐,籽粒饱满、结实率高、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田间适应性好,2016年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宁审葵20160001。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向日葵(2019)640242。适宜在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中卫市等≥10℃有效积温2200℃以上的向日葵产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5.
新葵10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而成, 2004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同年在北疆各向日葵产区示范种植70余hm2,表现秆矮、早熟、抗病、丰产性好等优良特性,种子供不应求。现将新葵10号的杂交制种技术介绍如下。1 新葵10号亲本特征特性1.1 不育系籽粒性状:种皮黑色间浅灰色条纹,千粒重51.5g,籽仁率79.1%。植株性状:幼茎紫色,叶片深绿色,株高104.6cm,茎粗2.694cm,叶片数26~28片,生长整齐,无分枝。  相似文献   

16.
新疆自治区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产量高、综合经济性状好、抗逆性强的油葵杂交种新葵8号,1998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经过 1987年从印度向日葵中选单株自交,南繁北育多代自交选育成87430。1989年以109A作母本与87430配组测交,测得87430属完全保持型自交系。并经连续回交转育出10个姊妹系。从中选出配合力高、子实含油率高、抗病性强的不育系87430-312A和保持系87430-312B。1992年以不育系87430-312为母本,与1989年引自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的恢复系7838配制杂交组合。1993~1995年品种比较试验,1996~1997…  相似文献   

17.
龙食葵5号是以不育系LCMS14A为母本、恢复系L0911R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于2016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登记编号:黑登记2016003。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探讨了食用向日葵的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8.
油葵和食葵在浙江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和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1):3771-3785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按用途分为食葵(食用向日葵)、油葵(油用向日葵)和观赏向日葵。由于当前实际生产需求,提高油葵、食葵的产量和商品性是当前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本研究利用来源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77份油葵材料和59份食葵材料,在浙江省海宁市和湖州试验点对参试向日葵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试验结果发现,油葵和食葵的株高、总粒数、百粒重、子实长度、子实宽度在两点均表现差异显著;油葵和食葵的主要农艺性状在单点的偏度和峰度在-6.62~44.15之间,且遗传力在0.31~0.96之间,表明部分农艺性状是由数量性状控制,如株高、总粒数等,其它可能存在主效+微效多基因模型的遗传方式;此外,油葵和食葵在两点的遗传力在0.00~0.99之间,表明其中一些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由于两点气象因素相近,分析推测最可能是土壤因素。进一步对油葵和食葵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油葵和食葵中,12个性状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其中株高在两种类型向日葵中都对花盘大小存在显著性相关,同时影响结实率、总粒数和百粒重等性状。本研究为油葵和食葵的遗传改良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为高产向日葵培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6个油葵品种和8个食葵品种共14个向日葵品种进行田间抗列当鉴定,旨在明确该14个向日葵品种对列当的抗性,为向日葵抗列当育种提供抗源,并为直接利用向日葵抗列当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油葵新葵14号是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产量高、含油量高、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的三系配套油用型中晚熟向日葵杂交种,为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现将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