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汪新辉 《蜜蜂杂志》2010,30(8):28-29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中蜂蜂群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病毒引起,传染快,容易造成地方性流行。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饲养中蜂的师傅,多有谈"中蜂囊状  相似文献   

2.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0,30(8):29-29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是囊状幼虫病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蜂群感染后,群势下降快,严重时,中蜂常常飞逃,给蜂场造成损失。对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平时的蜂  相似文献   

3.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毒(CSBV)所引起的高致病性传染病。一旦感染会造成中蜂幼虫发病死亡,导致蜂群断子,蜂群飞逃,严重的造成全群毁灭,给蜂业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本文结合桓仁县养蜂户近些年来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案例,提出一些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为广大养蜂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一经感染极易蔓延流行,导致蜂群遭受损失。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与气候、蜜源、饲料、蜂种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在防治上,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为了避免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生,探讨用中药生物制剂在春繁或秋繁时结合奖励饲喂蜂群,通过扶正固本、调节蜜蜂机体免疫的策略,实现有病治疗、无病预防的效果,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6,(7):38-39
中蜂囊状幼虫病对蜂群发展及生产危害很大,针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特点,采用暴晒、消毒注重饲喂等方法,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并药物治疗与断子治疗的方法进行试验。经过试验证实,该方法对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谈谈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广东韶关市农业局(512026)戴元高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是中蜂最难根治的一种传染病,它危害中蜂幼虫,来势凶猛,给各地发展中蜂生产带来很大威胁,严重时可使全场覆没。此病1970年在广东佛冈、黄花河等地猖獗,尔后逐渐蔓延...  相似文献   

7.
户鼎荣 《蜜蜂杂志》1994,(10):25-26
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宁夏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宁夏固原地区养蜂试验站(756000)户鼎荣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是由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在宁夏暴发流行于70年代中期,它的暴发流行使85%以上的中蜂遭此病死亡。80年代中期和1992年春末...  相似文献   

8.
在甘肃,中蜂囊状幼虫病基本上两年发生一次,在陇东三年大流行一次。为了掌握甘肃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流行规律,笔者进行了几年调查,为有效控制中蜂囊状幼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华蜜蜂是我国蜜蜂种质资源的宝贵物种,目前各地都面临着保护中蜂物种的问题,我省从中蜂囊状幼虫病流行规律性研究入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中蜂是我国宝贵的蜂种资源,中蜂囊状幼虫病(以下简称中囊病)是危害中蜂的主要疫病。  相似文献   

10.
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我国独有的蜂种,囊状幼虫病是目前危害中华蜜蜂最主要的病害。试验以囊状幼虫病流行后自愈的蜂群为基础选育素材,采用人为感染、逐级淘汰、闭锁繁育、固定有益基因的育种手段,进行中蜂囊状幼虫病抗病品系的选育,大大地提高了其抵抗囊状幼虫病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在患病蜂群中,雄蜂幼虫与工蜂幼虫一样患病,且雄蜂幼虫成活率较低,只有39.5%,中蜂囊状幼虫病对工蜂寿命影响很大,在病情严重的蜂群内只有33%工蜂可活15天,3.8%的工蜂可30天;病情较轻的蜂群有54% 的工蜂要中活15天,22%的工蜂可 活30天。药物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治疗作用不大,抗病育种是防治中蜂囊状虫病一条较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蜜蜂囊状幼虫病对中蜂危害极大,近年该病危害日趋严重。对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蜜蜂对囊状幼虫病的防御机制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对中蜂生产危害极大,我站根据广西中蜂囊状幼虫病病原、传播途径及发病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  相似文献   

14.
中蜂囊状幼虫病及其防治罗岳雄张学峰陈华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510260囊状幼虫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病害。西方蜜峰对此病有较强的抵抗力,得病后病状很轻,能够自愈,不会造成严重损失。包括中蜂在内的东方蜜蜂,对这种病的抵抗力则很差,很容易暴发流行。1972...  相似文献   

15.
选取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的蜂群,通过拌糖水饲喂方式投给高、中、低三种浓度的LfcinB(4-9),给药后9天和18天,分别测定试验蜂群的发病率、幼虫死亡率等指标,以评价LfcinB(4-9)对中蜂的抗病效果。结果显示,隔天饲喂9天LfcinB(4-9)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抗病效果最高为59.84%;隔天饲喂18天低浓度的LfcinB(4-9)糖浆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的抗病效果最高为72.02%。这提示LfcinB(4-9)对中蜂囊状幼虫病具有抗病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蜂囊状幼虫病 (以下简称中囊病 )是我县中蜂定地饲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 ,严重威胁养蜂事业的发展。从 2 0 0 1年至今 ,连续 3年在我县发病严重 ,致使养蜂生产损失重大 ,减少蜂群 70 %以上。因此 ,总结了这几年的防治经验 ,供蜂友们在生产实践中参考。1 中囊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中囊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 ,主要感染危害幼虫和工蜂 ,在气温适宜的春季和秋季容易发生。被害幼虫无法化蛹 ,一般都在幼虫封盖前后表现症状 ,封盖前感染幼虫失去光泽 ,然后软塌下陷 ,贴于巢房下半部 ,成面团状 ,无臭味 ,头部有黑色点 ,封盖患病幼虫被工蜂咬破蜡盖 ,呈…  相似文献   

17.
探讨规模化中蜂养殖场非药物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可行性,提出了实现非药物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应对方法,旨在推进中华蜜蜂规模化养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正>蜜蜂囊状幼虫病又称"尖头病"、"囊雏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的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西方蜜蜂对该病的抵抗力较强,感染后常可自愈,东方蜜蜂对该病的抵抗力弱,在该病大面积流行时,中蜂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该病是蜜蜂的主要病害之一。1病原引起蜜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是肠道病毒属的囊状幼虫病毒。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其在59℃热水中只能生存10min,室温干燥  相似文献   

19.
周婷 《蜜蜂杂志》1999,(2):15-16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尖头病”、“囊雏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的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西方蜜蜂对该病的抵抗力较强,感染后常可自愈;东方蜜蜂对该病的抵抗力弱,在我国曾发生的几次大面积流行中,许多地区的中蜂几乎遭到毁灭性损失,该...  相似文献   

20.
<正>一、症状中蜂囊状幼虫病主要感染中蜂幼虫,使其致病死亡,春夏季流行。在5~6日龄大幼虫阶段出现明显症状,头部离开巢房壁翘起,形成船形钩状幼虫,虫体由苍白色逐渐变为淡褐色,由于虫体后部皮下渗出液增多,呈现典型的"囊状袋"。患病幼虫大多在8~9天封盖时死亡,体色由淡褐色变为深褐色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