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榆林沙区湿地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提出榆林沙区湿地保护利用研究对策,根据榆林北部毛乌素沙区湿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本着人与自然相协调和可持续的原则发展和完善湿地保护政策体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科技支撑;处理好工业开发区生态化生产与湿地保护利用的关系;注重污水排放控制与维护水质;进行湿地保护与水土保持,使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榆林沙区城镇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榆林沙区城镇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榆林沙区的气候环境特征,从城镇园林绿化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出发,分析了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规划的要求,提出了榆林沙区城镇园林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和适合栽植的主要树种,为沙区城镇园林绿化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飞播造林作为治理榆林沙区的一项主要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根据近年来榆林沙区飞播造林治沙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对今后提高榆林沙区的飞播成效、加快荒沙治理速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提高榆林沙区飞播造林治沙成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播治沙造林种草作为治理榆林沙区的一项主要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根据近年来榆林沙区飞播治沙造林情况,就现阶段飞播治沙造林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提高榆林沙区的飞播成效、加快该地区沙地治理速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踏郎生物及生态学特性的阐述,结合榆林沙区的自然概况,对榆林沙区踏郎树种的育苗及造林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柠条生物及生态学特性的阐述,结合榆林沙区的自然概况,对榆林沙区柠条树种的育苗及造林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榆林沙区属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各界人士不同程度地参加沙漠治理工作,创造和发明了好多种治理荒沙的技术措施和方法,遏制了沙漠化的蔓延,提高了沙区植被覆盖度,有效地改善了榆林沙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榆林沙区樟子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榆林沙区樟子松营造林技术,为榆林沙区樟子松苗木快速繁殖和大面积造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满足防沙治沙、造林绿化工程的需要,具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榆林沙区樟子松育苗地的自然现状,从育苗地选择、圃地改造、种子处理、苗期管理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榆林沙区樟子松大密度直播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榆林沙区飞播造林种草主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榆林沙区的飞播造林种草始于1958年,是全国开展飞播治沙最早的沙区之一。初期飞播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保存率比较低。1974年开展了飞播治沙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使飞播治沙获得成功。1988年以来,榆林沙区的飞播治沙开始投入  相似文献   

11.
榆林沙区发展生物质能源植物长柄扁桃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柄扁桃具有的优良固沙、水土保持以及油料作物的特性,本文分析了榆林发展长柄扁桃生物质能源植物的社会背景、长柄扁桃在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和榆林沙区发展长柄扁桃生物质能源的优势等,阐述了榆林沙区发展长柄扁桃生物质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榆林沙漠森林资源禀赋独特,沙区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沙区群众企盼享受绿色红利,希望沙漠森林产生更多价值,森林康养产业是发挥森林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榆林沙漠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的社会需求,榆林典型沙漠森林康养项目,以及榆林沙漠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总体原则和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陕西榆林治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地处陕西省最北部,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北依内蒙,西靠宁夏,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南与本省延安毗邻。古长城自宁夏穿越榆林向东北蜿蜒进入内蒙古。长城以北的风沙侵害和以南的水土流失,构成制约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障碍因素。  全区总面积435万km2,其中沙区面积244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567%,有7个县市,95个乡镇,101万人口受到风沙的侵害。  建国以来,榆林治沙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经过沙区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沙区的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首先,沙区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到1998年,榆林沙区累计造林保…  相似文献   

14.
应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榆林沙区灌丛植被与生长期(5-9月)降水量、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榆林沙区灌丛植被沙地柏生长量与生长期降水关系十分密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1。2榆林沙区灌丛植被生物量与生长期降水关系十分密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3。3榆林沙区灌丛植被生长量、生物量与生长期平均气温无线性关系,平均气温微弱的变化不足以引起植被生长量与生物量的变化。4在正常气温下,灌丛植被的生长直接受降水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灌丛根系较浅,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桃叶卫矛是榆林沙区的一种乡土树种,通过对其田间育苗和沙地造林试验,以规范桃叶卫矛在榆林沙区育苗和造林的技术措施,提高沙地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6.
榆林风沙区的飞播造林种草开始于1958年,至1965年为初期试验期,共播种沙蒿、花棒、草木樨、苜蓿、柠条等植物种107万亩,保存率比较低。1974年~1981年是榆林流动沙区飞播造林种草的试验阶段,被列入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成立了由中国林科院、西北农学院、榆林治沙所、陕西林勘院等10个单位、28人组成的榆林沙区飞播  相似文献   

17.
榆林沙区经济林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榆林沙区经济林的现状及有利的环境气候条件,提出榆林沙区发展经济林的前景是广阔的,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即在沙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小杂果,生产优质品种、优质果实,走规模化生产道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总结观赏牡丹在榆林沙区的栽植与管理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措施、栽植时间及方法、中耕除草、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防寒措施等内容,为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观赏牡丹的栽植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榆林市沙区不同灌木林地生态效益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陕西榆林沙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大规模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到2018年底林木覆盖面积109.7×104 hm~2,覆盖率达33%。陕西榆林沙区主要类型是灌木固沙林,目前灌木林地占总林地面积的73%。不同灌木林地中现有柠条灌丛26.3万hm~2,花棒灌丛5.4万hm~2,沙柳灌丛26万8hm~2,紫穗灌丛7.6万hm~2,沙棘灌丛2.04万hm~2,踏郎灌丛3.4万hm~2,沙蒿灌丛21.6万hm~2,共计92.34万hm~2。陕西榆林沙区不同灌木林的存在,对减轻风沙、恢复生态平衡、逆转沙漠化起了积极的作用。探究了陕西榆林沙区不同灌木林地的生态效益与固沙作用,为该地区人工植被建设及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就榆林沙区农林经营复合模式的类型、具体技术措施、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综述,对于加快沙区农民脱贫致富及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