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A3、BA打破假高粱籽实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GA3和BA具有打破假高粱籽实休眠的作用。在25/35℃、16/8小时和光、暗各12小时条件下,对于剥去颖片的籽实,GA3以浓度为350×10-6的效果最为显著,随激素浓度的升高或降低,籽实的萌发率呈下降趋势。BA以200×10-6浓度效果最为明显,但作用效果不及GA3。文中讨论了激素促进杂草籽实萌发在植物检疫工作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建书  李扬汉 《植物检疫》1996,10(6):321-323
GA3和BA具有打破假高Liang籽实休眠的作用。在25/35℃、16/8小时和光、暗各12小时条件下,对于剥去颖片的籽实,GA3以浓度为350×10^-6的效果最为显著,随激素浓度的升高或降低,籽实的萌发率呈下降趋势。BA以200×10^-6浓度效果最为明显,但作用效果不及GA3。文中讨论了激样草籽实萌发在植物检疫工作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三年采收的假高粱籽实所进行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萌发率随籽实贮存时间而变化。当年的籽实萌发率低,贮存一年后萌发率显著提高,贮存两年后萌发率又开始降低。作者认为,萌发率的变化与籽实中的萌发促进物和颖壳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化学试剂及人工处理对稗草种子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应用不同化学试剂及人工剥去颖壳处理来提高稗草种子的萌发率,不同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同.GA3、浓H2 SO4、KNO3、剥去颖壳处理都有利于稗草种子的萌发,但剥去颖壳破除休眠的效果不理想.通过800~1200 mg/L GA3浸种24 h,浓硫酸浸种10~ 20 min,都能打破稗草种子休眠,使其发芽率超过70%;KNO3溶液可打破部分稗草种子休眠,2% KNO3浸泡12 h,发芽率为34.67%;NaOH、HC1不宜用于解除稗草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鉴定印度腥黑穗病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吴新华  王良华 《植物检疫》1998,12(3):129-131
用一对专化于印度腥黑穗病菌的引物T117M1(5'-TCCCCTTG-GATCAGAACGTA-3')和T117M2(5'-AGAAGTCTAACTCCCCCCTCT-3')可特异地扩增印度腥黑穗病菌产生一段825bp的产物,而稻粒黑粉病菌则不能被扩增。实验还表明,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0个未萌发的冬孢子,这为进口粮印度腥黑穗病菌的检疫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NdCl3对渗透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5μmol/LNdCl3存在下,小麦种子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中发芽势均有所提高,以20%PEG作为胁迫处理,发现NdCl3在促进小麦种子萌发时,提高了α-淀粉酶和脂酶的活力,但使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NdCl3对胁迫下萌发小麦的培养介质电导率有显著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7.
假高粱与同属几种植物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建书  李扬汉 《植物检疫》1994,8(4):193-197
对假高梁与同属7个种的营养器官和结实器官的形态特征作了观察,特别在籽实、花序、叶缘形态及根状茎的有无和特征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明确了假高粱与其他种之间的异同点,并根据籽实和植株的形态特征,对它们进行了归类。  相似文献   

8.
Yanc.  TG 印丽萍 《植物检疫》1995,9(4):218-225
菟丝子属主要种的分类记述(二)T.G.Yuncker1.1.16西方菟丝子C.occidentalisMillspaugh形态特征:茎中等,花约3mm长,簇生成聚伞花序。花萼裂片等长或略长于花冠,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肉质加厚。花冠球形囊状,裂片...  相似文献   

9.
番茄环斑病毒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及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纯化的番茄环斑病毒(TmRSV)免痊Balb/c小白鼠,取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6株分泌TmRSV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抗体免疫球旦白分属于1gG2a,IgG3和1gM。用免疫电镜诱捕法检测,6个McAb与加拿大分离物反应均为阳性,其中CE3,CG8,9G9不与西德分离物反应。属于1gG3的单抗具有与A旦白结合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Lysinibacillus sphaericus(Ls)是应用广泛的蚊虫生物防治制剂,在实际应用时可能会遇到不利的环境因子或杀菌剂。本研究通过单细胞分析方法监测ClO2处理后的单个Ls芽胞及其萌发过程,探究ClO2对Ls芽胞结构和成分的影响及与芽胞萌发相关蛋白的影响,以及ClO2的杀胞机制。经0.05%~0.3% ClO2处理5 min后,36%~86%的芽胞不能形成单菌落。吡啶二羧酸钙(CaDPA)特征峰(1017 cm-1)强度随处理程度增大有所降低,而蛋白质α-螺旋峰(1652 cm-1)强度没有明显变化。ClO2处理显著改变Ls芽胞的萌发动态,芽胞启动CaDPA快速释放的时间、完全释放的时间以及皮层水解完成的时间显著延长;而外源CaDPA仅能触发低浓度ClO2(0.05%)处理的芽胞,且显著迟缓。表明ClO2处理没有直接破坏芽胞内膜但严重损伤了与萌发相关蛋白的功能,特别是皮层水解酶容易失活。这可能就是被处理的芽胞可以启动芽胞萌发的最初步骤,而不能进一步发展为营养细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游离氨基酸含量与茶树抗螨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茶树新梢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茶树品种对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的抗性关系。抗性品种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茶氨酸(Thea)、谷氨酸(Glu)、丙氨酸(Ala)、甘氨酸(Gly)、天冬氨酸(Asp)、丝氨酸(Ser)、缬氨酸(Val)等的含量显著蒿于感性品种。抗性品种新梢中与氨基酸合成有关的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苯丙氨酸解氨酸(PAL)的活性分别是感性品种的2.3倍和3.2倍,  相似文献   

12.
梨胶锈菌的重寄生菌研究Ⅳ重寄生菌的越冬、传播及侵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asiaticumMiyabeexYamada)的重寄生菌(TuberculinavinosaSac.)越冬、传播及侵入的研究结果。重寄生菌在自然条件下以分生孢子在其寄生部位越冬;经150天后,其孢子萌发率为29.5%;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孢子萌发形成芽管经性子器口和锈子器口侵入,不能直接侵入;完成侵入所需最短时间为10小时;在14~12℃下,潜育期为12~7天。在梨胶锈菌发生期,重寄生菌可发生多次再侵入  相似文献   

13.
一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菊欧氏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园区,从生长正常香蕉假茎内分离获得一株细菌E353菌株。经对峙培养、孢子萌发抑制测定,E353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具有良好抑制效果。盆栽试验表明,E353活菌培养液(750ml/株)浸根处理,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为60.67%。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比对,将E353鉴定为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  相似文献   

14.
草甘膦影响假高粱种子萌发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草甘膦4个剂量处理的假高梁种子均有一定的发芽能力,发芽率在3.3%-41.7%,发芽率随着剂量的增大而下降,但在萌发后10天内所有处理的萌发株全部死亡,即发芽死亡率为100%,而未萌发的种子霉烂失去活性;对照种子发芽率为43.3%,发芽死亡率为0。试验结果表明,2000g.a.i/hm^2剂量的草甘膦即可杀死假高梁的幼苗,6000g.a.i/hm^2以上剂量能有效抑制假高梁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5.
茶蚕颗粒体病毒液剂与复合液剂的田间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茶蚕颗粒体病毒(AbGV)液剂与AbGV杀虫双复合液剂田间防治茶蚕的效果。AbGV液剂600ml/hm 2 防治卵盛孵期至低龄幼虫期的效果可达80.4% ~91.1% ,并有明显的持效,施药后1~3 年,茶蚕的自然感病率仍达47.6% ~62.3% ;AbGV杀虫双复合液剂(300m l/hm 2)防治卵盛孵期至幼虫3龄前幼虫的效果可达86.2% ~97.5% 。9~10月以应用复合液剂较好,能加快死亡速度,但持效较AbGV液剂差  相似文献   

16.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盾壳霉是核盘菌的重寄生真菌,在菌核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生防潜力。为了明确盾壳霉与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料混合施用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盾壳霉对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的敏感性。结果发现,低浓度的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1.5和7.5 mg/mL)对盾壳霉菌丝生长、菌落及菌丝尖端形态和分生孢子萌发等无明显影响,高浓度的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对盾壳霉生长和孢子萌发有一定影响,在饱和浓度(560 mg/mL)条件下的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24 h盾壳霉孢子的萌发率为0.83%,然而在96 h时萌发率可达到95%;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对盾壳霉产孢和寄生致腐菌核的能力无明显影响,寄生菌核30 d后,致腐指数均在5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生产中,盾壳霉可以与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料混合施用,达到轻简化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应用基因工程创造抗黄矮病毒转基因小麦新种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花粉管通道法和基因枪法将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外壳蛋白基因导入小麦栽培品种,获得了抗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的转基因小麦株系(文献检索证明世界上无任何其它抗病毒转基因小麦报道)。转基因植株经PCR、Southern检测,证明CP基因可稳定遗传到T3代;经Western测定,证明CP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已经得到表达;经带毒蚜温室和田间人工接种试验,获得了一些抗病性明显的后代,并得到了ELISA验证  相似文献   

18.
应用基因工程创造抗黄矮病毒转基因小麦新种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花粉管通道法和基因枪法将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外壳蛋白基因导入小麦栽培品种,获得了抗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的转基因小麦株系(文献检索证明世界上无任何其它抗病毒转基因小麦报道)。转基因植株经PCR、Southern检测,证明CP基因可稳定遗传到T3代;经Western测定,证明CP基因在转基因小麦中已经得到表达;经带毒蚜温室和田间人工接种试验,获得了一些抗病性明显的后代,并得到了ELISA验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1种产于我国的木蓼属植物和1种哈萨克斯坦特有的穆氏木蓼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木蓼属花粉为圆球形或长球形,(13.5—32.5)×(10—30)微米3孔沟;条纹状纹饰、木蓼属花粉在形状、大小、萌发器官类型、外壁纹饰等方面基本一致。只有沙木家(A.bracteata)花粉纹饰比较特殊,为条纹─—网状纹饰,我们推测沙木蓼是一个残遗种。  相似文献   

20.
用从猪传染性胃炎病毒(TGEV)强毒Miller株(M5C)克隆建立的一株的重组杆状病毒(R2-2)表达的重组TGEV钉状糖蛋白(Spike,S)建立了一种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检测猪群中抗TGEV抗体。实验表明,用重组病毒R2-2接种昆虫传代细胞系Spodoptera frugiperda(sf9),所表达的重组蛋白量在接种后第72小明达到最高值;该重组蛋白能与抗TGEV S蛋白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