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利用太阳辐射能为主,在不加温或基本不加温的情况下,能在严冬季节进行喜温蔬菜生产的温室,通常被称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也称优型日光温室。这种生产设施多是在原来温室结构的基础上,增加脊高,加厚墙体,加大后坡角度,生产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冬季室内最低气温一般为8℃以上,10cm地温在11℃以上,目前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高寒、干旱地区广泛应用。但生产中,优型日光温室在建造、使用及栽培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科学地解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村各地在无公害蔬菜生产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但一些菜农往往只重视生产本身,在追求产量和效益的过程中,过分依靠打药防治病虫害,违背了无公害生产的初衷,对消费者的健康也是一种很大的损害。为了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有必要对无公害生产加强引导,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生产,提高蔬菜种植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市现有梨果面积约1.4万hm2,2009年梨果产值达到8.2亿元,梨果业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梨果生产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受传统观念和技术的束缚,当前的生产现状不能满足梨果的优质生产和快速发展,梨果的生产管理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扬中市把经济林的发展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项目来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果树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生产规模、果品的产量和质量以及经济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种果树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今后果树生产如何发展成了广大农林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问题。笔者就扬中市的气候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及历年果树生产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一些浅薄的观点和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茄子是保护地主栽的六大蔬菜之一,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食用方法也多种多样,是人们乐于食用的重要蔬菜,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在保护地蔬菜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保护地生产环境的特殊性,所生产的茄子往往色淡皮厚、肉涩味苦,严重的苦味茄甚至难以食用,严重影响了其品质和栽培效益,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为了树立和培养更多蔬菜科学生产的典型和榜样,本刊从2004年开始面向读征建蔬菜科技示范户,目前已征建60户。在这些示范户中,有高效设施蔬菜生产的典型,也有在特菜生产和蔬菜种植创新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典型。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介绍这些示范户的成功事例。同时,也欢迎在蔬菜生产和经营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菜农朋友,能够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写成材料寄给我们,以便能与更多读分享、交流。[编按]  相似文献   

7.
郑重声明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区内日照充足,冬季很少出现阴雪天,非常适宜发展日光温室。但春季风害严重,冬季极端低温时间长,也给日光温室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增加了日光温室生产成本。怎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总结了一套河西走廊日光温室蔬菜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蔬菜生产标准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是党和政府为加入WTO以后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竞争力的英明决策,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人民的欢迎。在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中,蔬菜依然是调整的重点之一,蔬菜产业也因此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丰富城市菜篮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蔬菜供应的品种和种类不断增加,并逐步形成了品种的系列化,生产的设施化,上市的周年化。但同时也出现了菜价下降,农民收入滑坡的现象,全国各大中城市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蔬菜卖不出去的局面。而另一方面,一些大中城市居民对无公害、高标准蔬菜的…  相似文献   

9.
李莉  李平 《吉林蔬菜》2001,(3):27-27
近几年来,各地纷纷把扩大蔬菜生产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方向,蔬菜生产面积进一步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蔬菜售价是近几年的最低价。 蔬菜卖难,苦煞了菜农。怎么解决这一难题? 注重品种选择。要适当调整特种蔬菜和传统蔬菜的种植比例。特种蔬菜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成本也较高,利润也较大,但市场面较窄,主要是饭店、宾馆及个别居民消费,形成不了规模,因此还要注意传统蔬菜的生产。同一种蔬菜也要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 错季生产。一是错开传统的种植季节,同样一种蔬菜,错开种植季节,这个季节1kg的价格可以高于另…  相似文献   

10.
上海农工商系统近几年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外贸型出口蔬菜生产中,形成了国营农场体系特有的产业经济支柱,出口蔬菜生产面积已达到了0.2万多hm^2。生产基地全都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蔬菜生产认证,相关生产环节通过了ISO9001和HACCP的国际认证,企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菜螟的发生日趋严重。菜螟在上海地区原只是一种次要的记载性害虫,常年很难找到危害状,历史上无发生危害史。在北方地区也为间隙发生的次要害虫,目前在国内很少有关此虫的专门研究和资料介绍。  相似文献   

11.
嘉定区是上海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上世纪30年代,真如、江桥、黄渡等地区发挥苏州河运输便利、地势高亢的优势,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生产基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沿曹安路两侧的各乡镇蔬菜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生产水平也不断提高,为稳定市场供应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积极贡献,嘉定区也成为闻名上海的闵、嘉、宝、浦4个最主要的副食品生产基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在各级政府正确指导和广大菜农及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嘉定区的蔬菜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蔬菜生产设施,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笔者现将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成因及防治策略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3.
周春满 《食用菌》2006,28(4):48-48
秀珍菇是我市从2001年开始引进推广,经过五年的生产发展。2005年的栽培量已超过2000万袋。秀珍菇的生产发展填补了我市江山白菇季后——夏、秋季食用菌生产的空白,充分利用江山白菇季后的闲置资产,同时也实现食用菌周年生产。增加了菇农收入。笔者根据五年来的生产实践,现将秀珍菇高温反季节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市场竞争和区域化布局的结果,目前基地化生产已经成为蔬菜规模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特别是政府在蔬菜产地无公害化认证标准中有适度规模生产的要求,更是从宏观上引导了蔬菜生产向基地化发展。以陕西省为例,目前仅经过省级部门无公害化认证的蔬菜生产基地就达百余个。蔬菜实行基地化生产,除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外,也同时承担着相应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5.
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现状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以日光温室为主体的保护地蔬菜生产,在我国北方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这种发展势头依然旺盛,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但生产手段落后,技术含量不高的现象已日益显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对此加以改造,对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现状1.1发展概况 北方保护地蔬菜生产,特别是东北,在60~70年代就有一定数量种植,真正形成生产规模供应寻常百姓,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自80年代中期以来,以日光温室和大棚为主体…  相似文献   

16.
渭北苹果生产已有60余年的历史,发展至今,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苹果产量、质量也在逐年攀升和提高,现已成为我国苹果生产重点区域之一。作为老果区,面临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与突破,更重要的是老园的更新和新园的扩大,让苹果这一富民产业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而在新园的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梳理出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元旦前后,笔者有事到山东省寿光市进行蔬菜生产考察,历时七天,现将见闻介绍如下。 1 寿光已成为我国蔬菜业的基地之一 山东省寿光市位于胶东半岛中部,北邻莱州湾,西邻青州市,东邻潍坊市,全市耕地面积280公顷,蔬菜面积达到80公顷,约占总面积的1/3,素有中国蔬菜之乡美名。目前既是全国蔬菜重要的生产基地,也是蔬菜批发储运的大型集散地,南自海南、云南、广州,北到黑龙江、宁夏、内蒙的客户都在这里从事交易活动。在寿光没有买不到的蔬菜,也没有卖不出的蔬菜。寿光市果品蔬菜批发市场,坐落在寿光东南部,占地面积15公……  相似文献   

18.
大棚蔬菜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随着温室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蔬菜品种的大量引进,在为蔬菜生产创造周年生长有利环境的同时,也为病虫周年循环提供了适宜条件,温室成为病虫越冬繁殖的重要场所,病虫发生种类不断增加,危害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9.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全国大部分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合于农牧业的发展。农业是阿根廷的支柱产业之一。阿根廷国土狭长,有3600多km,南北气候差异很大。阿根廷河流湖泊众多,为阿根廷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也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便利。水果生产是阿根廷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水果及其加工品也是阿根廷主要出口农产品。阿根廷水果主要有柑桔、苹果、梨、葡萄和桃等。其中,阿根廷柠檬生产居世界首位,葡萄生产居世界第四位。阿根廷还是南美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商。  相似文献   

20.
吕铭钊 《蔬菜》2002,(9):26-27
随着保护地生产技术的日益推广,蔬菜生产面积越来越大,随之,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化学药剂防治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为降低病虫害和保障蔬菜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之农药的残留问题显得日益突出。那么,在保护地蔬菜的生产过程中,如何合理地使用农药,在提高药剂防治效果的同时,将农药残留量减少到最小已成为种植者关注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试验和调查,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依据不同病虫害——对症下药保护地内不同的防治对象,如细菌、真菌、害虫等,对药剂的反应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