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适宜我国栽培的菜栗型良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宜我国栽培的菜栗型良种刘庆忠,王凤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泰安栗圃泰安271000)适合我国炒食型栗的推荐良种,已在《落叶果树》1994(1)期上刊登,本文作为续篇,就菜栗良种及有关问题发表浅见。两篇文章分别推荐的炒栗7个品种和菜栗6个品...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北部地区是日本栗的新兴栽培区域,近年来日本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发展到600公顷,在引进的十多个日本栗品种中。中熟品种筑波表现最佳,表现出早实、丰产、稳产、抗虫性强、加工适应性好等优点。筑波栗平均单果质量20~25克,大小均匀,果皮褐色有光泽,外观漂亮,果肉淡黄色,有香气。5年生树亩产量达到453千克。现将筑波栗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日本栗(Castanea crenata Sieb.et Zucc)原产日本,是日本和韩国栗树的主要栽培种。日本栗栽培品种多表现果粒大,果肉耐煮,适宜加工利用。日本栗加工产品的年需求量很大,近年栗树栽植面积逐渐缩小,产量大幅度减少,其原料生产地开始向我国大量转移,在日、韩客商和加工企业的推动下,我国辽宁、山东、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已建成一定规模的日本栗生产基地。辽宁省丹东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即引入日本栗栽培品种试栽观察,现在栽植面积已发展到1.55万hm^2,总产量达2万余t。宽甸县板栗试验站1990年以来先后引进17个日本栗栽培品种,开展引种观察和适宜栽培技术试验。经10余年试验研究,基本明确了日本栗在辽东地区的适宜栽培品种、栽植区域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栗柞嫁接调查报告我县板栗总面积40万亩、1000万株,年产量达400万公斤,是辽宁省栗的重点产区。我县的板栗均为实生树,品种混杂、良莠不一。因此,在20多年嫁接试验的指导下,从八十年代开始对良种板栗实行嫁接繁殖,砧木为实生中国栗和丹东栗,接穗为从当地...  相似文献   

5.
丹东地区栗瘿蜂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东地区栗瘿蜂防治周淑琴(辽宁省宽甸县果树站118200)许路(丹东市林业局)栗瘿蜂是栗树主要害虫之一,在防治上有多种方法。我们通过几年栗瘿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认为丹东地区栗瘿蜂防治应主要采用修剪和保护利用自然界天敌相结合的方法。1栗瘿蜂发生概况及特...  相似文献   

6.
栗红蜘蛛生态区划分与指标防治技术栗红蜘蛛属珠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又名针叶小爪螨。1生态类型区的划分通过对不同坡向、不同土壤厚度等条件下栗红蜘蛛的发生量调查,统计出板栗树相应的被害指数,根据被害指数的差异,划分出三个栗红蜘蛛生态类型区。即:阳坡薄地严重危...  相似文献   

7.
玩鸟二则     
沈夏淦 《花卉》2012,(2):34-34
(一)栗鹀 栗鹀,属雀形目雀科,它的体躯比麻雀稍长,雄鸟的头顶和背部为栗色,腹部为黄色,似柠檬黄,各色部很浓重,非常美丽。栗鹀繁殖于我国东北、内蒙古东部及河北北部,冬季迁徒到南方福建、海南岛和台湾等地越冬。  相似文献   

8.
栗瘿蜂天敌──栗瘿长尾小蜂周淑琴,李明贵(辽宁宽甸县果树站118200)(丹东市森保站)栗瘿长尾小蜂(TorymusSinensisKamijo)属膜翅目,长尾小蜂科,长尾小蜂属。是栗瘿蜂的专主寄生天敌。在丹东地区占栗瘿蜂天敌总数的80%-90%。保...  相似文献   

9.
栗毒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刘桂祥,朱孟玉,于奎江,靖玉柱(山东省临沐县林业局,276700)(临沐县农民板栗研究所)栗毒蛾(LymantriamathuraMoors)又名栋毒蛾,苹果大毒蛾,国内发生比较普遍,寄主有栗、株、苹果、梨、李、杏等。幼虫嚼食叶片...  相似文献   

10.
栗瘿蜂别名:栗瘤蜂。主要为害板栗、茅栗。对栗的生长、结果影响很大。1999~2000年连续两年对此虫进行观测,初步掌握了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1、为害特点幼虫为害芽、叶和嫩梢,被害芽春季生长时形成瘿瘤而不能抽枝和开花,叶小畸形,小枝枯死,使树势衰弱。幼虫为害的栗瘿大体有3个类型:芽瘿型,被害芽萌发后不抽生枝条,长出栗瘿;叶瘿型:在叶片主脉或叶柄基部形成虫瘿。枝瘿型:虫瘿着生在当年新梢顶端或下方枝条上。栗瘿一般呈不规则圆形。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3mm,黄褐至黑褐色,有光泽。头短…  相似文献   

11.
板栗优良品种──蒙山魁栗蒙山魁栗是从山东省费县境内蒙山腹地优选的单株实生栗树。1988年初选,由费县科委组织进行了品种对比和试验观察。该品种是目前北方炒栗优良品种中单粒重最大的品种,同时具有早实、丰产、优质等优良性状。该品种叶片肥大,长椭圆形,叶色浓...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建日本栗早期丰产示范园3.3hm^2,品种为筑波,栽后第3年666.7m^2产167kg,第7年达516kg,平均单果重25g,品质优良。主要技术措施是:加强肥水管理,采用变则主干树形,注意控冠和平衡树势,合理修剪,重点防治好栗疫病和栗胴枯病。  相似文献   

13.
栗瘿蜂的防治栗瘿蜂属膜翅目,瘿蜂科,又称栗瘤蜂。主要危害栗树新梢,被害芽逐渐膨大成虫瘿螨,严重影响栗树的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应引起高度重视。该虫成虫体长2.5—3.0mm,头、腹部黑褐色。胸部膨大,漆黑色有光泽。卵为椭圆形,乳白色。幼虫体长2.5m...  相似文献   

14.
泰沂山区栗树面积大,每年有大量栗壳废弃,为充分利用这一天然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灰树花栽培成本,提高泰山灰树花人工栽培产品品质,我们进行了栗壳栽培泰山灰树花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栗瘿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瘿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石淑英(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农业局)栗瘿蜂(DryocosmuskuriphilusYasumatsu)又名栗瘤蜂,属膜翅目、瘿蜂科,是影响板栗生长、结实的主要害虫。近几年,该虫在我国各板栗产区发生普遍,为害十分严重。本...  相似文献   

16.
合理应用久效磷防治栗瘿蜂栗瘿蜂又叫栗瘤蜂,是板栗常见的害虫,在兴隆县发生较重。主要为害板栗新梢,严重时也为害叶片,明显症状是在小枝上或叶片的叶脉上出现瘿瘤,造成树势衰弱,虫瘿早枯,影响板栗展叶开花和结果。此虫一般药剂较难控制,且易杀伤天敌,为此采用沧...  相似文献   

17.
灌根法防治栗瘿蜂试验在以往的栗瘿蜂防治中主要是在成虫出瘿期进行喷药防洽,但是由于成虫脱瘿时间长,从6月中旬到7月底,及其营孤雌生殖的繁殖方式,很难抓住防治适期,故防治效果往往不佳,逐渐加重发生。为此,我们在栗瘿蜂幼虫期用内吸性农药进行灌根防治试验,效...  相似文献   

18.
《蔬菜》2008,(9)
近日,北京延庆县大庄科乡板栗蘑菇喜获丰收,这标志着栗蘑在延庆首次试种获得成功。栗蘑也叫灰树花,是食、药兼用菌类,肉质柔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其营养和口味均胜过号称菇中之王的香菇。  相似文献   

19.
全面综述了栗疫病的研究进展,包括栗疫病的发生和为害性,症状,病原菌及其弱毒力,寄主植物,病害循环,发病条件和防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趋势,并就某些问题提出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北京市栗蘑生产和销售实际需求,根据鲜食栗蘑特点,参考相关行业标准,以"迁西一号"栗蘑为试材,通过测定分析盛产期栗蘑的大小和质量,总结分布规律,结合销售特点对栗蘑分级指标进行初步设计,结果表明:以子实体直径和菇叶长度为划分依据的栗蘑大小等级划分标准适合整朵和单菇叶销售方式,适用于栗蘑鲜品流通、贮藏、销售需要;建议的质量分级标准更便于栗蘑生产者应用,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