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鲜重变化、水分平衡值、叶片的衰老及瓶插寿命等的变化为指标,初步探讨九种不同浓度配比保鲜剂对紫萼鲜切叶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配方5:10g/L蔗糖+100mg/L8-HQ+1.5g/LCa(NO_3)_2保鲜效果较为理想,该处理能延缓紫萼鲜切叶衰老,提高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红富士"苹果为原料,用不同浓度的生姜提取液对鲜切苹果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间生理生化指标和品质变化,研究了生姜提取液对鲜切"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姜提取液能显著降低失重率和褐变度,维持产品的硬度,减少可滴定酸的损失,有效抑制PPO活性及MDA的积累,较好地保持了鲜切"红富士"苹果的品质。其中,0.1g/mL的生姜提取液(总黄酮有效含量为19.947mg/g)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鲜切水果保鲜的新途径,以鲜切苹果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生姜和氯化钙复合型保鲜剂对常温贮藏的鲜切苹果生理品质的影响。在贮藏期间,分析测定了鲜切苹果多项生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苹果经过鲜切后,组织被破坏,导致可滴定酸含量、还原糖含量有所下降,失重率不断增加,多酚含量和PPO、POD活性有所增加而发生酶促褐变。通过比较不同浓度处理液的鲜切苹果生理指标选择最适浓度。从各项指标来看,0.1%生姜+1.5%Ca Cl2处理保鲜效果最好,可保持鲜切苹果较好的生理品质。  相似文献   

4.
几种扦插措施对平枝栒子秋季扦插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取几种不同的措施对丰都县南天湖镇的平枝栒子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以腐殖土为好;国光生根粉浓度为5 000 mg/kg对平枝栒子的成活效果好,浓度2 500 mg/kg与浓度10 000 mg/kg的次之,没有经过生根粉处理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臭氧水对鲜切西兰花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新华 《北方园艺》2012,(21):124-126
以鲜切西兰花为试材,研究臭氧水不同浓度及时间处理对其表面霉菌和酵母菌、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污染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臭氧水能有效地降低微生物对鲜切西兰花的污染,使鲜切西兰花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降低1个数量级,细菌总数降低2~3个数量级。2.0、4.0mg/L臭氧水处理贮藏8d大肠菌群数量全部符合烹调食用标准,实现了延长货架期、保证食用安全、增加商品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张鹏  李江阔  张平  李勇  陈绍慧 《北方园艺》2012,(17):168-170
研究比较了不同保鲜剂处理对油豆角在贮藏期间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浓度1-MCP、ClO2处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1-MCP、ClO2处理减轻了贮藏过程中因黄化和腐烂造成的损失,维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减缓了丙二醛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有效延缓了果实衰老进程。1-MCP处理适宜浓度为1.0μL/L,ClO2处理适宜浓度为0.5μL/L。  相似文献   

7.
富新华 《北方园艺》2011,(15):207-208
对鲜切芹菜用臭氧水进行不同浓度(0、0.5、1.0、2.0 mg/L)与时间(2、5、10 min)处理,研究臭氧水处理对鲜切芹菜表面微生物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水处理可使鲜切芹菜表面霉菌、酵母茵和细菌数量明显下降,大肠菌群数量达到直接食用或烹调食用标准;明显抑制了鲜切芹菜的褐变和腐烂,保证了鲜切芹菜的食用安全,延长了货架期,增加了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延缓鲜切火龙果的衰老和腐败速度,达到保鲜效果,采用硝酸钙处理对鲜切火龙果保鲜工艺进行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钙对鲜切火龙果进行处理,以TSS、膜透率、维生素C、失质量率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为评判指标、筛选出最适浓度,分析其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对鲜切火龙果的贮藏效果最好的是用浓度为0.8%质量分数的硝酸钙溶液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营养液浓度及pH值对山葵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0.5、1.0、1.5 倍日本园试营养液3 种浓度(以清水为对照) 和5.4、6.0、6.6、7.2 等4 种pH 值对山葵生长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营养液1.0 倍和pH 6.0 条件下, 山葵平均根茎鲜质量为42.75 g , 且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0.
以桶栽方式,利用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配制不同浓度的造纸废水对不同生长期的芦苇进行灌溉,研究不同浓度造纸废水灌溉条件下土壤中pH值、Ca2+和反硝化细菌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芦苇快速生长期,灌溉不同浓度废水对根际土壤的pH值、Ca2+含量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的调节作用最强。灌溉废水浓度为300mg/L时,芦苇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中pH值、Ca2+含量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最大;综合pH值、Ca2+含量、反硝化细菌数量在不同灌溉周期和不同废水浓度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确定在芦苇快速生长期灌溉浓度为300mg/L的废水对湿地土壤的影响作用最强;该研究为造纸废水灌溉对盐碱化湿地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合理构建废水灌溉模式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复合增强脉冲强光保鲜鲜切荸荠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强光法处理鲜切荸荠,通过控制脉冲强光处理时间,对其进行不同梯度的处理,检测不同处理对荸荠营养价值成分的影响与改变,检测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苯丙氨酸酶活性及过氧化酶活性、细菌总数、色泽度LAB值等主要指标变化情况,确定最佳的处理方案,以达到最好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脉冲强光处理10 min和脉冲强光处理15 min复合30%乙醇处理的保鲜效果较优,其中脉冲强光处理10 min的后期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对马蹄"3414"肥料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氮、磷、钾肥施用量与产量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应用回归方程分析,获得最佳施肥量为:N 268.5 kg/hm2,P2O5154.5 kg/hm2,K2O 352.5 kg/hm2,该肥力条件下马蹄最佳产量46 332.0 kg/hm2。  相似文献   

13.
曲芬霞 《北方园艺》2012,(5):162-164
以茶多酚作为保鲜剂,以不同浓度浸泡和涂膜法对马蹄常温保鲜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个月时间内,以茶多酚浓度4.5%处理时,效果最佳,此时失重率为2.6%,总糖含量为15.9mg/100g,VC含量为2.7mg/100g,感观品质为95分,果实饱满,皮色紫黑,肉质乳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而对照失重率却是10.4%,总糖含量为8.4mg/100g,VC含量为1.2mg/100g,感观品质为65分,表面发霉,肉质暗白,汁少粗糙,有异味。  相似文献   

14.
王丽慧 《长江蔬菜》2013,(18):59-62
以最新选育的耐热水芹新品系R-1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浓度为20,40,60,80mg/L的赤霉素溶液,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赤霉素喷洒后5d采收,对水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选出最佳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喷洒赤霉素5d后采收。赤霉素浓度80mg/L对水芹增产效果和品质改善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马蹄"芳林1号"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浓度的稀土元素La、Ce和Sm对马蹄组培苗增殖系数、干物质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45mg/L的Sm处理效果最佳,此时增殖系数为9.2,每株干物质量为0.28g,叶绿素含量为1.73mg/g鲜重,相对增加48.0%,丛生芽生长快,叶色浓绿,容易形成壮苗。  相似文献   

16.
拉肖皂苷C对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瓜为试材,以蒸馏水和0.05 mg/L的油菜素内酯溶液为对照,研究0.0005、0.001、0.005、0.01、0.05、0.1、0.5 mg/L浓度拉肖皂苷C(LG-C)对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拉肖皂苷C浸种,西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差异显著.浓度为0.001 mg/L的拉肖皂苷C浸种最有利于种子萌发.与对照相比,西瓜幼苗生长量及健壮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生长趋势,其中浓度为0.005 mg/L的拉肖皂苷C浸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分光光度法测定板栗黄酮含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芦丁比色法在不同处理和提取方式下,对板栗果实黄酮类物质含量的测定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脱脂处理、浸提溶剂浓度、温度和提取方式对测定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显色条件影响不明显。样品用30%乙醇浸提、在70℃、适量显色剂犤0.7mLNaNO2、0.7mLAl(NO3)3、5mLNaOH犦处理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珍珠梅压花花材染色与保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开放度一致的珍珠梅和普通食用色素诱惑红为试材,分别设定了5个染色浓度、5个染色时间,并通过3种干燥方法、不同的保存时间研究观察珍珠梅的染色和保色效果。结果表明:染色效果最明显的是10%和5%染色液,效果最差的是20%的染液。染色24 h时珍珠梅染色效果最好;干燥效果最佳的是微波炉干燥,最差是自然干燥。曝于阳光下干燥后的珍珠梅在3个月时略有褪色,5~6个月后颜色仍然较好且趋于稳定。微波炉干燥法+10%染色液+24 h为最佳染色保色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青海省格尔木蒜脱毒后获得的脱毒小蒜为试材,研究不同培养基、蔗糖浓度、pH值和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脱毒的格尔木大蒜根尖诱导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比为MS培养基,pH 6.2,蔗糖20 g/L,BA 2 mg/L+2,4-D 0.1 mg/L。pH为6.2时诱导率达81.7%,蔗糖浓度20 g/L时诱导率达55%,激素配比为BA 2 mg/L+2,4-D 0.1 mg/L,诱导率达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