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基因组序列的复制酶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JC1,对石家庄具有典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症状的番茄样品进行检测,经PCR扩增得到626 bp的片段,序列分析比对表明其为TYLCV的一部分。根据上述序列设计1对特异引物QC,通过PCR分离石家庄的TYLCV全长序列并进行测序。同时利用已报道的DNA-B的通用引物CR01/CR02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石家庄分离物只含有DNA-A组分,全长为2 781 bp(GenBank登录号:KF612971),命名为TYLCV-Shijiazhuang。基因组序列比较发现,该分离物与TYLCV-Israel株系相似性为99.0%。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石家庄病毒分离物与北京分离物TYLCV-Beijing3(GenBank登录号:GU983859)、山东分离物TYLCV-SDSG-XC(GenBank登录号:KC999851)序列相似性很高,均属于TYLCV-Israel分支。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杨凌番茄生产基地感病(TYLCV 症状)番茄植株为材料,分离得到杨凌番茄黄化曲叶
病毒分离物,命名为TYLCV-Yl(GenBank 序列号:KC293824,未公布);克隆该病毒外壳蛋白全基因序
列CP 及其核心序列tCP;分析核心序列tCP 的特征、 进化特征;运用DNAMAN 多重比较了该病毒外壳蛋
白序列与其他18 个TYLCV-CP 核苷酸序列并且构建了基于CP 基因核苷酸序列的进化树。结果表明:获
得杨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Yl)分离物,确定杨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源;获得TYLCV-Yl CP 全
基因序列核心序列tCP,为基于CP 抗TYLCV 奠定基础;tCP 核心序列非常保守,长度为 419 bp,编码
137 个氨基酸,其中在79~97 个氨基酸之间具有1 个跨膜结构;基于CP 基因构建的进化树可将番茄黄
化曲叶病毒分为3 个亚组:TYLCV 亚组Ⅰ,TYLCV 亚组Ⅱ,TYLCV 亚组Ⅲ,其中杨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TYLCV-Yl)属于TYLCV 亚组Ⅰ。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省晋中地区表现褪绿黄化、卷曲、叶脉变黑症状的番茄植株叶片为试材,采用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技术和非序列依赖PCR扩增(Sequence-independent amplification,SIA)方法,对侵染番茄病样的病毒病原进行检测,以期为山西省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病样由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马铃薯S病毒(PVS)3种病毒复合侵染,将其分别命名为CMV-SXFQ、TMV-FQ和PVS-SXFQ。为明确CMV-SXFQ、TMV-FQ和PVS-SXFQ的分类地位,进一步克隆到了这3个病毒的CP基因序列并进行相似性比较,发现CMV-SXFQ与CMV各亚组代表株系相似性为74.9%~98.8%,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82.5%~99.5%;TMVFQ与TMV代表株系相似性为74.4%~99.8%,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83.6%~100.0%;PVS-SXFQ与PVS代表株系相似性为93.2%~99.3%,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2.4%~100.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MV-SXFQ分离物与亚组ⅠB的CH、HLJ、XJ2、Am、As株系亲缘关系最近;TMV-FQ分离物与IM、Jimo、SXFQ株系亲缘关系最近;PVSSXFQ分离物与Cm、St株系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已报道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的DNA-A全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发现TYLCV各中国分离物具有较高的相似性。TYLCV全序列及CP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为番茄黄化曲叶以色列病毒(TYLCV-IL)各分离物所侵染,而西部和西南部内陆地区为番茄黄化曲叶中国病毒(TYLCCNV)各分离物所侵染。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TYLCV在进化上具有较强的保守性,但核苷酸突变位点(Pi)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却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因此针对TYLCV的严格保守区设计出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以多重PCR技术为基础的快速、高效、特异性检测TYLCV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发现两种致病性有差异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毒株,得到两个不同的TYLCV分离物BJ03和BJ04,并对它们进行了全长扩增测序。TYLCV-BJ03全长为2 781 bp,TYLCV-BJ04全长为2 740 bp。进化树分析显示,这两个毒株分别属于以色列株系TYLCV-IL进化分支下中国的两个不同亚群。二者核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15%,主要差异在基因间区(intergenic region,IR)。BJ04比BJ03的IR区在互补链方向TATA-box与保守的9核苷酸序列之间缺失41个碱基。通过针对缺失片段设计的特异引物验证,进一步证实了TYLCV的IR区缺失突变体的存在。在对温室中不同发病番茄样本的检测中,同时检测到被两种毒株单独侵染和复合侵染的植株。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河南省部分地区番茄病毒病危害情况,于2019年10月采集16份表现黄化、曲叶症状的番茄植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样品均被TYLCV(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侵染,31.75%的样品被TYLCV和ToCV(Tomato chlorosis virus)复合侵染;DNA全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供试样品中分离的TYLCV河南菌株与TYLCV-Is等地区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4%以上,其中TYLCV-HN-AY-1分离物与TYLCV-Almeria(NC004005.1)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5%;对供试样品TYLCV抗病基因分子检测发现,部分番茄样品含有Ty-1、Ty-2、Ty-3/Ty-3a,表明部分TYLCV株系已突破Ty-1、Ty-2、Ty-3/Ty-3a的抗性。该结果对指导河南省番茄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设施番茄褪绿病毒分子检测和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014年夏季在河北7个县市设施番茄种植区田间采集的疑似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感病植株为试材,采用RT-PCR检测、BLAST比对和MEGA 5.0系统树分析等方法,研究河北设施番茄上ToCV的发生和分子鉴定以及ToCV与另一种严重发生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复合侵染情况。结果表明:以ToC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和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共3对特异引物对其中4个典型地区ToCV疑似样品进行检测,分别扩增到约1 032、943、911bp的特异条带,同时针对ToCV阳性样品利用TYLCV特异引物从部分样品中扩增得到约833bp的核苷酸序列,4个样品均确定为ToCV阳性,样品与ToCV北京分离物(KC887999)CP基因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9.7%,同时确定田间存在ToCV和TYLCV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8.
2013 年秋季,在山东寿光设施番茄植株上采集到叶片脉间褪绿黄化、叶片边缘卷曲、叶片皱缩,后期叶片变厚、变
脆,并伴随着植株矮化的疑似番茄褪绿病毒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复合侵染的样本。分别利用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 ToCV)外壳蛋白基因(CP)序列引物CP-F/CP-R 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特异
引物TY1-R/TY1-F、TY2-R/TY2-F、TY3-R/TY3-F 对其进行检测、扩增,分别得到774 bp(GenBank 登录号KC709510)
和2 781 bp(GenBank 登录号KJ546418)的核苷酸序列。经序列测序后表明,KC709510 与GenBank 已登录的番茄褪绿病毒
ToCV-BJ (KC311375)分离物相似性为99.6%,KJ546418 与GenBank 已登录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SDWF-L7(KC999850)
分离物相似性为99.6%。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生病毒简并引物PA/PB,对山东寿光地区保护地疑似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的番茄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证明番茄病叶由TYLCV侵染所致。以提取的病叶总DNA为模板,扩增得到长约770 bp的TYLCV-CP基因片段,克隆至pEASY-T1 Simple载体,然后用Xho I和EcoR I将其切下并插入到pET-32a表达载体中,构建了寿光地区TYLCV分离物的外壳蛋白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诱导获得了50 kD重组蛋白,Ni2+-NTA亲和层析纯化和Western印迹分析证明目的蛋白为TYLCV外壳蛋白,且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  相似文献   

10.
于2017~2019年在我国6个省份的番茄主产区,采集疑似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和(或)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侵染的番茄样本,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 或PCR 扩增,将符合预期条带大小的PCR 产物测序后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我国6 个省份番茄ToCV 和TYLCV 的复合侵染率为25.29%,其中山东省两种病毒复合侵染率最高,为46.43%。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测定的ToCV CP 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对应序列同源性在98.30% 以上,ToCV CP 基因序列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TYLCV 基因组部分序列与已报道的对应序列同源性在96.00% 以上,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1.
陕西杨凌地区番茄斑萎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十大病毒之一,为了确定陕西杨凌地区的番茄感染TSWV 情况,采集该地区4 份疑似感染TSWV 的番茄样品,通过表型观察以及PCR 分子鉴定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 份材料扩增出234 bp 的特异性条带,表明样品感染了TSWV。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杨凌地区757 bp TSWV 的外壳蛋白基因(CP),其与西班牙TSWV 分离物同源性最高,为99%,而与昆明的TSWV 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2.
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了河南周口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原.鉴定结果表明,侵染河南周口番茄的双生病毒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与安徽AH-HB1分离物相似性最高,达到98.7%;从构建的系统关系树也可以看出,河南周口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与安徽AH-HB1分离物的亲缘关系最近,推测河南周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可能来源于安徽.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明确近期新西兰报道的侵染猕猴桃的新病毒——猕猴桃病毒1(Actinidia virus 1,AcV-1)在四川地区猕猴桃上的发生情况及其分子特性,采用RT-PCR对来自四川6个地区疑似感染病毒的90份猕猴桃主栽品种‘红阳’和‘金果’的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2份样品为AcV-1阳性,检出率为24.4%。将获得的5个AcV-1分离物和已报道的新西兰分离物K75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分离物间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84.8% ~ 97.1%和89.7% ~ 99.6%,其中除邛崃分离物HYH5与新西兰分离物K75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较高(97.1%)外,其余4个分离物均低于91%。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分离物主要聚集在3个分支上,分离物HYH5与新西兰分离物K75位于同一分支,其余分离物位于另外2个分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查明新疆巴旦木果树病原病毒的种类,为病毒的分子检测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从巴旦木果树叶片中检测到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NRSV)。以阳性样品的总RNA为模板进行PNRSV外壳蛋白基因(CP)RT-PCR扩增,对预期430 bp大小的4个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结果表明,PNRSV新疆巴旦木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世界各地已报道的分离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80.0%~97.2%和80.1%~94.1%,其中与阿根廷分离物AY217的同源性最高;而与同属03亚组的苹果花叶病毒(ApMV)同源性较低,仅为52.9%~55.4%和45.6%~48.6%。新疆PNRSV各分离物之间CP基因高度同源。序列比对与系统发生树的分析显示,PNRSV新疆巴旦木分离物的株系属于GroupⅠ组。【结论】确定了PNRSV为侵染新疆巴旦木果树的病原病毒。这是PNRSV在新疆发现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葡萄卷叶伴随3型病毒(Grapevine leafroll associated virus-3,GLRaV-3)和葡萄A病毒(Grapevine virus A,GVA)常常复合侵染部分主栽欧美杂交葡萄品种。以半定量RT-PCR与qRT-PCR方法研究了‘希姆劳特’葡萄(Vitis vinifera L. × V. labrusca L.‘Himrod’)中不同组织内病毒的相对积累量,结果表明叶脉和韧皮部内的病毒相对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以成熟枝条韧皮部组织的cDNA为模板,优化了RT-PCR多重扩增体系,可以同时扩增待测样本中两种病毒的目标基因。从一株复合感染GLRaV-3与GVA的‘藤稔’葡萄(Vitis vinifera L. × V. labrusca L.‘Fujiminori’)中,分别克隆了GLRaV-3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全长序列和GVA部分基因组区域序列,后者包括CP基因的部分序列与病毒RNA沉默抑制子(viral suppressor of RNA silencing,VSR)基因全长序列。病毒核酸同源性分析与系统进化研究表明,不同GLRaV-3分离物的CP高度保守;而‘藤稔’葡萄的GVA分离物包含多种变异株,具有准种病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用CTAB法提取3个番茄品种及6份品种亲本材料的DNA,通过AFLP-PCR分子标记方法,构建亲本及品种的指纹图谱。其结果利用如下:从分子水平构建了3个品种及其6份亲本材料的指纹图谱,6份亲本材料扩增的多态性条带从10~27条不等,平均17.56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41.3%。通过符合率测定,亲本纯度符合率为100%,杂种一代为98.7%。利用NeiLi法计算番茄遗传相似系数,3个品种及亲本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于0.37~0.61和0.53~0.62,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对3个番茄品种及其亲本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为番茄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