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拧筋槭种子甲醇浸提液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拧筋槭种子深度休眠的原因,以拧筋槭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甲醇浸提液提取种子的果皮、种皮及胚中抑制物质,研究各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苗高及根长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除30%种皮浸提液对白菜苗高生长略有促进作用外,各浸提液随着浓度比例的提高,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生长及简化活力指数的抑制作用都逐渐增强。各浸提液浓度比例相同的情况下,胚的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强,果皮和种皮次之。说明拧筋槭种子的果皮、种皮及胚中均含有一些抑制物质,这些抑制物质的存在可能是拧筋槭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芍药种子种皮和胚乳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 0.02, 0.04, 0.06, 0.08和0.10 g/m L)的种皮和胚乳水浸提液对2种受体植物(白菜和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苗高和根长、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芍药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芍药种子休眠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芍药种子种皮和胚乳中均含有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物质,且同一质量浓度下,抑制作用大小表现为胚乳大于种皮;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白菜幼苗生长(苗高和根长)的抑制作用高于小麦;种皮和胚乳浸提液中的抑制物质均能使白菜和小麦幼苗产生生理响应,影响SOD、CAT和POD活性,从而启动抗氧化酶体系。研究认为,芍药种子种皮及胚乳浸提液均能够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幼苗抗氧化酶活性,但芍药种子种皮与胚乳中所含抑制物在活性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准噶尔山楂种壳、种皮和种胚甲醇浸提液不同分离相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准噶尔山楂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结果表明,准噶尔山楂不同部位浸提液均含有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且不同部位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种壳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种皮和种胚,种胚对白菜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水相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有时还具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准噶尔山楂种壳、种皮和种胚不同提取相含有不同内源抑制物质,而且抑制活性间存在差异,这为准噶尔山楂种子休眠的解除及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摘要:本文研究了南方红豆杉种子的种皮和胚乳(含胚)的不同浓度甲醇浸提液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种皮和胚乳不同浓度的提取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均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油菜种子萌发率、幼苗的根长和茎长均逐渐下降。在相同的浓度中,油菜种子在胚乳浸提液中的萌发率比种皮浸提液低,油菜幼苗的根长在种皮浸提液中比胚乳浸提液中短。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之间幼苗的根长存在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豆杉种皮和胚乳均有抑制物质存在,胚乳浸提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较强,而种皮浸提液对油菜根长抑制作用强。  相似文献   

5.
采用种子吸涨试验、种子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的抑制试验以及不同贮藏期种子的萌发试验,来探寻藏茴香种子休眠的原因。结果表明:藏茴香种子休眠与种皮的机械阻力无关;种子中存在的内源抑制物质和后熟作用是造成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藏茴香种子的内源抑制物质,在35℃条件下的水浸提液对萝卜抑制活性最强,25℃下最弱;并且在同一温度下的抑制活性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而减弱。藏茴香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逐渐提高,贮藏到18个月时,种子的发芽率达到61.3%。  相似文献   

6.
通过生物检测方法研究了南方红豆杉种子的种皮和胚乳的石油醚、甲醇、乙酸乙酯、乙醚以及水浸提液对白菜籽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其浸提液对白菜发芽及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浸提液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种皮和胚乳甲醇相抑制物质对种子的萌发及生长抑制活性最强,抑制率达100%,种皮的石油醚相、乙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强于胚乳,胚乳水相的抑制作用强于种皮;对白菜苗高生长的抑制作用,水相中低浓度处理的种皮抑制作用大于胚乳,高浓度处理时则相反;种皮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对白菜根长生长抑制作用大于胚乳,而乙醚相和水相中则相反。胚乳中各相对白菜苗高生长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甲醇相、乙酸乙酯相、乙醚相、石油醚相、水相;对发芽率和根长生长抑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甲醇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水相和石油醚相。种皮中各相对苗高和根长生长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甲醇相、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乙醚相和水相,对白菜籽发芽率的抑制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甲醇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和水相。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白头翁种子吸水特性、种皮透性、种胚成熟度、种子萌发抑制物以及种子破眠方法等,分析白头翁种子休眠机制,确定种子休眠类型,寻找有效打破白头翁种子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白头翁种子浸泡10 h左右吸水饱和;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处理种子,同一时间下,种子百粒重差异不显著;白头翁种子种皮透性较好,不会阻止种子吸收水分;种子成熟时胚多处于球形胚、心形胚阶段,发育不完全;不同浓度的种子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白头翁种子含有萌发抑制物;150 mg/L GA3能够促进白头翁种子萌发,发芽率、发芽指数较高;暖层积+较低温暖层积的处理方法可以缩短种子萌发时间,种子萌发相对较集中,整个萌发周期缩短。综合分析表明,白头翁种子成熟时胚发育不完全,萌发抑制物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GA3可以促进白头翁种子萌发,变温层积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初步判断白头翁种子休眠类型为中度简单形态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8.
水芹种子休眠生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水芹种子的萌发试验及对水芹种子进行多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水芹种子发芽率低,存在着休眠。但种皮障碍、胚的生理休眠不是水芹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发芽抑制物质可能是引起水芹种子深休眠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探究了芳香族植物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以白麦207为试验材料,采取室内培养法,分别用浓度为0.5%(5 g/L)、1.0%(10 g/L)、1.5%(15 g/L)、2.0%(20 g/L)、2.5%(25 g/L)的罗勒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进行培养,测定不同浓度罗勒浸提液处理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总根长、根鲜重、根干重、根系形态参数等指标。试验表明,低浓度的罗勒浸提液可以更好地促进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根系生长,高浓度的罗勒浸提液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山南居群和林芝居群的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种皮、胚乳水浸提物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大花黄牡丹种子休眠的原因.结果表明,大花黄牡丹的种皮、胚乳中含有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物质,且抑制作用随着大花黄牡丹种子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相同浓度条件下,胚乳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均高于种皮浸提液;测试时间不同,白菜幼苗酶活性的实验数据变化基本一致.山南居群的胚乳浸提液能直接抑制白菜幼苗POD酶活性,间接影响SOD和CAT酶活性;林芝居群的胚乳浸提液能直接抑制白菜幼苗POD和CAT酶活性,间接影响SOD酶活性.本研究认为,大花黄牡丹种子中抑制物质的存在是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之一,且内源抑制物主要存在于胚乳中.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夏蜡梅种子形态结构和萌发特性,以其种子为研究对象,用体视显微镜结合石蜡切片法观察夏蜡梅种子形态和种胚的解剖结构,用称重法测定不同处理种子吸水率,并统计不同贮藏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夏蜡梅种子呈不规则纺锤状或长圆形,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属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外种皮致密坚硬,深褐色、有光泽,透水能力较差,通过刻伤种皮,可显著提高吸水率;内种皮薄膜状,浅褐色,紧贴种胚;种胚发育较为成熟,白色或淡黄色,胚细胞富含淀粉粒,子叶发育良好,两片子叶相互卷合,胚芽分化不明显;湿沙冬藏处理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并显著提高发芽率,高达(72.22±6.44)%;刻伤种皮处理,可显著提高吸水率,从而打破休眠,提高其发芽率。研究表明,水分冲破种皮对破除夏蜡梅种子休眠和促进萌发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玉米、小麦秸秆水浸提液对蔬菜种子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瓜、生菜、茄子种子为受试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玉米、小麦秸秆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作物秸秆对蔬菜种子的影响有抑制、促进、促进/抑制双重作用和无显著作用等多种形式.玉米水浸提液对黄瓜种子活力指数、幼苗根长和鲜质量显著抑制,对苗高和干质量表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生菜、茄子种子的发芽和根系生长显著抑制,对苗高和鲜质量均表现促进/抑制双重作用.小麦秸秆水浸提液对黄瓜苗高、鲜质量表现促进作用;对生菜种子活力指数和幼苗根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苗高和鲜质量均表现促进/抑制双重作用;对茄子发芽率显著抑制作用,对其根长、苗高和鲜质量均表现双重作用.根据化感敏感指数,玉米秸秆水浸提液对受体蔬菜的化感作用强于小麦;生菜对秸秆浸提液最敏感,茄子次之,黄瓜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伴生杂草对小麦化感作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用播娘蒿、荠菜、野燕麦、婆婆纳、泽漆5种麦田杂草不同浓度梯度(0.01~0.10gDW/ml)的水提液对小麦进行室内滤纸培养试验,并对小麦的发芽率,根长,苗高,鲜重及干重五项指标进行了全面测试,初步研究了5种麦田杂草对小麦的化感作用。统计结果表明:5种麦田杂草的水提液对小麦的发芽均有明显抑制,其中当浓度为0.10gDW/ml时RI值在-0.516~-0.846之间;而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影响因种类有差异,其中荠菜、播娘蒿、泽漆对小麦有明显抑制作用,荠菜对小麦苗高的抑制不明显,而对根长、鲜重和干重有明显抑制,最大强度RI值在-0.168~-0.582之间,播娘蒿对小麦苗高的抑制也不明显,而对根长、鲜重和干重有明显抑制,最大强度RI值在-0.170~-0.756之间,泽漆对小麦苗高、根长、鲜重和干重有明显抑制,最大强度RI值在-0.182~-0.779之间;婆婆纳则表现出一定促进作用,尤其对小麦的鲜重和干重的促进作用较明显,最大强度RI在0.012~0.173之间,野燕麦对小麦幼苗影响在供试浓度内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了生活力测定、发芽试验、吸水率测定及离体胚萌发试验,并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酸碱处理、低温层积和干藏处理、GA3和6-BA溶液处理,探讨不同的处理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广西绞股蓝种子的活力高达98%,但在6个恒温和1个变温条件下,其萌发率最高仅为11.7%,说明广西绞股蓝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种子吸水性测定结果表明,广西绞股蓝种皮限制种子吸水,离体胚萌发实验证实广西绞股蓝种子的胚在离体条件下没有休眠现象,说明种皮障碍是导致广西绞股蓝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低温层积不能解除广西绞股蓝种子的休眠,而干藏则会导致种子内部失水,从而导致种子生活力降低。浓硫酸和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处理均不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仅6-BA溶液处理对4℃层积后的种子萌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紫椴种子休眠原因并找到休眠解除方法,以紫椴种子为材料,对其透性、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种子透性试验结果表明,紫椴种子经浓硫酸处理后透性增加,吸水率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特性试验显示,紫椴完整种子萌发率为0,去掉种皮后,保留完整胚乳的种子萌发率为4.0%,切除部分胚乳(根尖未露出)的种子萌发率为23.3%,剥除胚乳帽露出根尖的种子萌发率为84.7%,离体胚萌发率为100%,此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存在休眠,但其种胚并不存在休眠,其休眠是由胚外因素导致,胚乳(尤其是胚乳帽)是造成紫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解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浓H2SO4处理15 min+500 mg/L GA3溶液浸泡12 h+低温层积30天,可使紫椴种子发芽率达92.0%,可作为快速解除紫椴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综上,紫椴种子的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性障碍,但胚乳帽是造成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使用浓H2SO4处理+GA3浸泡+低温层积的综合处理方法可在30天内解除紫椴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16.
研究Cu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胁迫处理浓度的升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芽长、苗高、根长,有丝分裂指数等均呈下降的趋势。低浓度的Cu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大,而高浓度的Cu对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盐培比水培处理对小麦毒害严重。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分别降低至对照的33.43%、36.74%、39.25%和39.31%,各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组间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4个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欧俊 《种子》2017,(4):6-8
研究了空心莲子草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水浸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空心莲子草根、茎、叶水浸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长所受的抑制作用增强;而黄瓜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即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呈递增的趋势;在相同浓度下,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系细胞膜透性对空心莲子草叶水浸液最敏感,茎次之,根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