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牡丹江市公园彩叶植物色彩及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牡丹江市五大公园的实地调查,对各公园彩叶植物的种类、色彩、频率及配置形式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五大公园应用彩叶植物共计22种,其中人民公园应用的彩叶植物种类最多,为12种,阳明公园和儿童公园最少,为6种;山杏在四个公园中应用的频率最高,构树的应用频率最低,并对彩叶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不足给予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市太阳宫公园的绿地植物种类、生长状况、配植等进行系统调查,从植物景观效果、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角度对其植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该公园所用的植物种类、物种出现的频率和应用形式等,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园绿化中运用植物73种,其中乔木33种、灌木22种、草本18种,分属于35个科。该园以北京乡土树种种植为主,植物种类偏少,配置缺乏复层混交。针对两个典型的植物群落,从满足功能、植物生态习性、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优化公园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邢台市达活泉公园的实地调查,总结出了达活泉公园中的园林植物种类,共有196种,73科,165属。针对达活泉公园内的植物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加强泰州市绿化建设,本文对泰州天德湖公园的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进行现场调研,分析了地被植物的应用频度及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置方式,指出了天德湖公园地被植物优点及不足,并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常绿植物在北京公园冬季植物景观营造中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利用常绿植物在优化冬季植物景观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基于对北京市公园绿地冬季植物景观中常绿树种应用现状的实地调查,从植物种类、应用状况和景观效果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绿植物的应用形式较多,但种类较少,总体应用水平良好,部分有待改进。最后对常绿植物在北京公园冬季植物景观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为相关工作人员对北京公园冬季植物景观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物是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或缺的材料。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化植物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丽水城区公园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等方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几个主要公园地被植物资源及应用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丽水地被植物资源的选择和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绍兴城区公园绿地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地被植物是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以绍兴城区内10个公园绿地的地被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样地的地被植物种类、生长环境、应用形式、景观效果等,对该地区公园绿地内地被植物的物种组成、应用频度、观赏特性、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绍兴城区公园绿地地被植物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邵阳市内城南公园、东塔公园、双清公园、西苑公园、时代公园和佘湖公园6个具有代表性公园的植物景观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对隶属于87科161属214种的园林绿化树种的应用频度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公园植物种类布局欠合理,推荐了一批适应当地、表现良好的乡土物种,并提出了要合理配比公园绿地中的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注重乡土植物的开发与利用以及适当引种生态环境相似的优秀园林绿化植物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了解郑州市目前地被植物的应用状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郑州市公园、居住区、高校校园及城市主干道地被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分析得出郑州市地被植物应用存在的特点:(1)公园地被植物种类丰富,但乡土植物种类较少;(2)居住区及高校校园地被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但植物组合造景形式单一,少量植物高频使用;(3)城市主干道地被植物种类相对单调。据此,结合郑州市地域特点筛选出具有推广价值的乡土地被植物。  相似文献   

10.
马兰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5):170-172
杭州市对地被植物的造景应用具有较长的历史与实践经验,乡土植物与新优品种资源运用都较为成熟,对运用、配置好地被植物有很大借鉴意义。地被植物扩展力强,生长快,枝叶密集。地面覆盖度较大,有良好的观赏性,能形成美丽的景观;并能够提高植物群落配置的生态型,体现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资源特色。笔者以花港观鱼公园为例.对其地被植物种类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总结该公园地被植物应用的历史、现有种类及其具体应用方式,并据此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昆明市城市中心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区域特征及昆明城市中心的生态环境出发,论述昆明城市中心公园植物选择要点,从生态和景观角度探讨如何进行空间配置和色彩搭配,并考虑植物的其他观赏要素,进行综合配置.使植物景观既能满足市中心文化的观赏需求,同时更符合市中心生态敏感地带的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昆明市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宇飞  施玉  丁伟  赵小飞  柏家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260-17261,17269
以云南省昆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以生态安全的相关安全评价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括3个层次、共29个指标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2010年昆明市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0年城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标得分分别为-0.546、-1.240、2.865、1.636、2.239,生态安全综合得分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可见,昆明市生态安全总体状况呈波动状态,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昆明市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应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3.
郑文娜  赵林森  王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10-6611,6642
昆明市五华区和盘龙区是昆明的两大主要城区,近年来对两城区的公共绿地进行了大量的建设与改造,并取得了一定的绿化效果。该研究抽样调查了昆明市盘龙区和五华区的主要公共绿地,在建立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公共绿地植物景观进行评价与比较,得出了昆明市公共绿地植物景观模式的主要特征及两区在公共绿地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昆明公共绿地的景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气候资源是旅游开发中极为重要的资源之一。笔者以舒适度指数和风效指数作为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指标,对昆明市全年12个月的旅游气候资源加以分析和评价,得出昆明市地区全年体感舒适,四季适宜旅游的结论,并针对昆明市的气候特点提出了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5.
昆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难能力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昆明市2008年人口数量、公园面积等数据全面详细的调查,应用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昆明市区城市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化分析;运用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园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难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造公园绿地使其具有防灾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昆明市二环路以内约47 km2为主要研究范围,采用抽样调查与局部普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树木16 145株,主要树种164种;对城市森林结构进行详细调查,旨在掌握城市森林结构的树种构成、绿色三维量、生态功能估算值等基础数据及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昆明市城市森林结构的特点提出改进措施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昆明市2000—2015年的火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主要林火驱动因子,建立昆明市林火预报模型并进行火险区划,为昆明市林火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林火数据,选取气象、地形、植被、人为等17个林火驱动因子构建Logistic回归林火概率模型,并划分5个中间模型选取全样本的显著变量因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模型检验与评价,基于全样本的模型结果分析昆明市主要林火驱动因子,并计算得到林火发生概率的最佳阈值,根据Logistic模型结果划分五级火险区。  结果  海拔、距居民点距离、距铁路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值、月均地表温度、月均气压、月均相对湿度、月均风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等9个因子与昆明市林火发生概率存在显著关系;Logistic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达81.7%;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值为0.905;划分的最佳阈值为0.342;火险区划的五级火险区面积比率分别为48.82%、35.17%、11.26%、2.55%、2.20%。  结论  昆明市林火主要驱动因子是气象因子;昆明市高火险区集中分布在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呈贡区、西山区、安宁市等西南部地区。图4表3参22  相似文献   

18.
以昆明市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根据昆明市实际情况建立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法测算出各区县的集约度,对各重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各区县按集聚程度分为3类,同时以主体功能区为单元,从5个影响因素层面对昆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基于功能定位一致的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昆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省级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层面农产品主产区集约利用程度递减。其中重点开发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其功能定位一致,重点开发区内部集约水平差异较大,重点针对处于低度集约区的呈贡区、晋宁县、富民县、寻甸县和宜良县制定差异化的调控对策以提高集约利用水平;但农产品主产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与其定位要求有所差距,需从整体上提高集约利用度,以平衡各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实地调查了昆明市主城区9条主要干道的10 599株行道树,记录了各行道树的存活情况、生长状况、病虫害控制和保护管理措施等因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行道树的养护管理质量进行评价,为制定科学、可行的养护质量标准和养护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近郊区是与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农村人口聚集的区域。西山区作为昆明市城市近郊区,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较具代表性。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015年昆明市西山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特征、职业化特征、需求特征。结果显示,城市近郊区农民文化程度、职业化程度较高,对培训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旨在为城市近郊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