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午7月10日,高宝村徐志广家一红色母马来我院就诊。 主诉:“套车出门10余里,回来路过一小河沟饮水后到家见马出大汗,便到所在村兽医所治疗,村兽医给患畜肌注阿托品10毫升,第二天饮水后又大汗淋漓,故特来此院治疗。检查:患畜营养中等,口色淡白脉细无力,当场令畜主给患畜饮水试验,患畜饮水后5分钟又大汗淋漓,笔者根据患畜远出劳役乘热天久渴饮水过多所致,故采用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处方:黄芪90克、白木60克、厚扑50克、五味子50克、龙骨50克、煅牡蛎50克,共为细末开水冲服。每日1剂,连服3剂、3天痊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应用加味大青龙汤配合彻双侧大脉血治疗黄牛流感病54例。经1次治愈的41头,经2次治愈的13头,治愈率达100%。 1.加味大青龙汤处方板兰根25克旋复花20克二宝花30克地骨皮35克柴胡25克山栀子30克天花粉20克甘草30克麻黄20克桂枝25克杏仁20克生姜30克石膏100克防风20克香茹35克大枣15枚。  相似文献   

3.
(一)自汗症状:患畜精神倦怠,肢疲无力,白天不因劳役,无故出汗,日久体瘦毛焦,落套即汗,气短易疲。舌质淡,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治疗:生黄芪150克,麻黄根100克,五味子50克,浮小麦150克,炒枣仁100克,净远志50克,麦门冬50克,水煎服,日1剂,连用5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牛瓣胃阻塞中医叫津枯胃结,当地群众称之为”百叶干”,兽医临床颇为多见,临床非常棘手。笔者用自拟增液承气汤治疗12例,治愈9例,有效2例(治疗中途出售),死亡1例,分别占发病畜的75%、16.7%、8.3%,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病因病机该病主要是劳役过度,饮水不足,  相似文献   

5.
骡马冷痛继发结症(结症初期)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不良后果。用橘皮散加减治疗此病18例,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1病因内伤阴冷或外感风寒致使牲畜胃火微弱、脾运不化、气不升降,使聚集在一起的肠内容物后送缓慢而引起。2临床症状病畜耳鼻发凉,浑身发颤,口色青白,肠蠕动增加、肠音响亮,脉沉迟,直检可摸到不坚硬的粪球或结块。3治疗宜温中散寒,和血行气,解表利尿,方用橘皮散加减:枳壳25克、益智25克、青皮30克、陈皮30克、厚朴30克、当归25克、桂心30克、木通20克、甘草15克、槟榔18克、细辛10克、白芷25克、砂仁25克、茴香25克…  相似文献   

6.
笔者多年来,运用自制花芪止咳汤治疗肺寒咳嗽的患畜35例,疗效甚佳。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5例患畜中马9例,骡16例,驴5例,牛5例;病程最短5天,最长一年。2治疗方法花芪止咳汤药物组成:花椒15克,黄芪45克,细辛20克,防风、陈皮、茯苓各30克,桔梗、枳壳、炒苦杏仁、半夏、紫苏子、当归各25克,甘草10克。加减:若恶风寒加羌活、荆芥;咳甚者加五味子;痰多加白芥子;腹胀纳差加砂仁、神曲等。研末开水冲泡,候温胃管投服,一般2~4剂。3治疗结果35例中,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双肺呼吸音清)22例,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肺部呼吸音稍粗厉)11例,治愈率94.3%。…  相似文献   

7.
奶牛真胃积砂造成的真胃阻塞少见,但1987年4月至1990年5月,我院曾先后收治3例通过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现就一典型病例谈谈诊断和治疗体会。1.病例克东县宝泉镇杨树桐自养的奶牛,8岁,最高日产奶量达35千克,1987年4月25日来我院就诊,患畜于4天前不愿吃草、粪便少、好胀肚,到镇兽医院治疗4天不见好转,在病前四个月喂饲豆皮子没有筛土、去砂。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临床门诊25年来用加味苇茎汤和抗生素结合治疗家畜急性呼吸道感染45例,其中马10例、骡9例、驴8例、牛12例、猪3例、羊3例,治疗效果较好。现予介绍,望同行加以验证。1临床症状45例病畜,都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如体温升高,呼吸和脉搏频率加快,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干性或湿性咳嗽,有的病畜咳嗽时有黄色或白色黏稠的渗出液咳出,  相似文献   

9.
叶锦玲 《北方牧业》2006,(11):21-21
<正> 牛前胃弛缓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前胃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的疾病。以食欲减少,前胃蠕动减弱,缺乏反刍和嗳气等为主要临床症状。使用党参藜芦散治疗25例前胃弛缓病牛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 方剂的组成和用法党参50克,藜芦25克,混合后烘干,共为细末,开水冲,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服3剂。2 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1979年以来,用十黑散治疗耕牛血尿6例,疗效令人满意,不论病的初期或后期,病轻或病重,经服本方3~10剂,均可痊愈。其方为知母30克、黄柏25克、栀子15克、地榆25克、槐花15克、蒲黄25克、棕皮10克、杜仲15克、侧柏叶15克(以上各药炒黑)、血余炭15克,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上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炎4例,痊愈3例,效果较好。中药处方:龙胆草30克、石决明30克、草决明30克、蒺痢25克、白菊花30克、大熟地30克、生地30克、蒙花25克、青相子30克、蝉蜕25克,水煎服,连服四剂为一疗程。同时配合针灸太阳、睛明、睛俞等穴。西药以2—3%的硼酸溶液冲患眼,或青霉素制剂点眼,配合治疗效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加味苇茎汤治疗各类家畜急性下呼吸道感染45例,并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5例均为门诊病畜,都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如体温升高,呼吸和脉搏频率加快,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干性或湿性咳嗽、有的病畜咳嗽时有黄色  相似文献   

13.
先兆性流产,主要是因对孕畜饲养管理不善,劳役过重,跌打损伤,气血虚弱,肾气不固等原因而引起。笔者从1983~1989年用自拟黑豆汤治疗本病69例,治愈64例,疗效较佳,现介绍如下。黑豆汤是由炒黑豆1500克、党参90克、黄芪120克、杜仲100克、川断90克、白芍60克、侧柏叶炭30克、艾叶炭30克组成。用法:将黑豆用砂锅或铁锅文火炒至开花为度,将侧柏叶、艾叶烧炭,共为细末,分3等份。取1份放入盆内,将其余药味加水煎取药液约2000毫升,冲入盆内,候温灌服。每剂药煎3次,日1剂,共服1~3剂即可。  相似文献   

14.
泄泻是各类家畜的常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病因病理较为复杂,治疗亦因病因、病机和证型不同而异。笔者试用甘草、鞣酸蛋白合剂,拌入饲料或混于饮水中,由病畜自食自饮,共治疗泄泻病畜42例,其中马12例、牛5例、猪25例,轻者1剂,重者3剂,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兽医临床上运用“固精散”加减治疗6例滑精患畜,其中牛2例(种用1例)、驴4例(种用3例),均服药1~3剂治愈,效果颇佳。(一)方药沙苑蒺藜、莲肉、莲须、芡实各30克,煅龙骨、煅牡蛎、熟地、山萸肉、山药各25克,龟板、茯神、远志、酸枣仁各20克,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二)方解方中沙苑蒺藜补肾益精,莲肉、芡实固肾涩精,龙骨、牡蛎涩精安神  相似文献   

16.
茵陈蒿为中医治疗黄疸的主药,查《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疸门》,汉代到明代15位医家治疗黄疸的111个方剂中,用茵陈蒿的就有37个,占总数的1/3。笔者遇猪黄疸6例(架子猪3例,母猪3例),均用加味茵陈蒿汤治愈。现介绍如下。处方茵陈蒿30克、栀子30克、大黄15克、黄芩30克、蒲公英30克、金钱草30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早晚拌精饲料喂之。  相似文献   

17.
牛疮疖是较为常见的外科病。虽治疗方法多,但疗程长,药品消耗大,给畜主造成经济负担。在多年实践中,笔者采用苍耳蠹虫麻油浸剂局部涂敷治疗牛疮疖,每日3—4次,半月左右可愈。毒力强者可配合内服中药:紫花地丁35克野菊花35克银花25克连翘25克蝉蜕15克生地25克甘草15克,水煎2次分服,每日一剂,连服6—8剂。  相似文献   

18.
家畜的亡阳厥逆证是由于长期劳役或重役 ,引起气血亏损 ,阴阳失调 ,脾阳不足 ,命门虚衰所致。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参考古今资料 ,应用加味四逆汤治疗该类病畜 2 3例 ,治愈 2 1例 ,治愈率 91 .3%。1 病因症状因重役或过度劳役 ,汗出过多 ,阴液耗伤而阳气散失 ,遂成亡阳厥逆之危证。四肢为诸阳之末 ,阳气不足 ,阴寒内盛 ,则阳气不能敷布 ,以致四肢等厥冷 ;阳气衰微 ,不能温运全身 ,所以恶寒蜷卧 ;阳气虚衰 ,不能鼓舞血液运行 ,则见脉象沉微。此证以发病急 ,病情危重为特点。症见四肢厥冷 ,恶寒蜷卧 ,神疲力乏 ,脉象沉微。2 治疗治宜回阳固脱…  相似文献   

19.
吊线风即颜面神经麻痹,这种病多由于贼风侵袭、笼头不适、外伤等因素所致,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治疗却比较困难,且易继发后遗症。笔者试用中药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少的用药1次基本治愈,多则用药2~3次。(一)方剂组成及用法白芥子25克、川椒25克、干姜20克、红花50克、蒲黄25克、防风25克、雄黄25克、白芨25克,白芷50克,共碾细末,过筛,食醋调成糊状,用软膏刀逆毛涂于病畜头部患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炎是母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疾病。我们用中草药治疗该病16例,治愈14例,有效率为87.5%,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病牛躬背努责,从阴门流出大量粘性或化脓性恶臭分泌物,有的似豆腐渣样;子宫内膜损伤严重的,分泌物呈红色,气味难闻,性周期紊乱,多次输配不孕。2治疗药方醋香附40克、醋元胡40克、盐故纸40克、酒知母30克、酒黄柏30克、芡实40克、黄芩40、连翘30克、甘草25克。取此方干品,共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每天1剂,连续服用2~5剂。所用剂量为300千克,大牛、小牛酌情加减。3典型病例例1:1998年1月6日,本县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