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枸杞是大家熟知的盆景素材。与《中同花卉盆景》结缘久了,受到它的熏陶,总不时地想动动手,搞些“小制作”。如今制作了一件所谓的作品,希望大家能给予批评和指教。同时也想与初学盆景制作的朋友尤其是北方的朋友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
当今市场上的盆景,从素材本身的原始架构来看,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和可循性。比如说有些素材根、桩、于、枝都很完善,很规范,具备了盆景艺术的基本素质,我们习惯地称其为正宗型;反之,根、桩、干、枝尚不完善,有的甚至残缺面很大,但某一方面又具有新奇性和观赏性,我们习惯地称其为杂类型。不管正宗也好,杂类也好,  相似文献   

3.
创作优秀盆景作品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我以为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作者必须有正确的创作意识。那种以为得到一根好的树桩,便可以事半功倍地创作出优秀盆景作品的想法,是一种极片面的误解,可称之为唯素材论。对于习惯制作树桩盆景的人来说,把扦插的幼弱枝条组合成一件作品,比驾轻就熟地对“生桩”造型还要难。难在哪里?正如沈荫椿先生给《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的信《请勿“东施效颦”》中指出的那样:“培植者大多缺少翰墨文化艺术修养。”(见《中国花卉盆景》1992年4期)。  相似文献   

4.
我业余爱好盆景多年。素材都取自当地最普通的树种,从未用过名贵的树种。如水蜡在蓄林清杂中,都被清出场外,历来民众都将其用作柴烧。改革开放后盆景文化复兴,水蜡成了优秀的盆景素材。现在较大的水蜡桩头基本难找,但小蘖在本地区到处都有,给我们提供了制作中小型盆景和附石盆景的丰富资源。在我现有的盆景中,多数为中小型水蜡盆景。  相似文献   

5.
没有疑问,《树石情缘》是一本专业的盆景图书。可是翻读后,却很快做出判断,盆景二字无法完全涵盖这本书的内蕴。作者庄文其先生一上来就借用肖伯纳的话,把自己对艺术的认知坦然相告:“艺术是我们给自己做的一面镜子。我们用艺术作品造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我家乡位于大连北部山区封由育林,禁止乱砍乱挖。我喜爱盆景艺术。制作盆景的素材,都是用扦插苗培育而成。现介绍几幅作品给大家,欢迎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7.
在艺术领域里,要算盆景艺术是最独具特性了。它用活的、有生命的树木为素材,按照盆景美的规律来造型、经过长达数年或更多的时间养护完善过程,最后成为既高于自然、又有深邃意境的艺术作品。针对盆景作品的这一特点,我想就盆景的健康美谈点看法。树木盆景是否健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树木是否  相似文献   

8.
本刊近一年多来,曾陆续少量地发表过有关海外盆景的一些资料,这对于借鉴经验、交流技艺、开阔眼界都是有益的。现应盆景爱好者们的要求,从这期起,我们特辟《盆景世界·海外文摘》这个栏目,陆续向大家介绍国外盆景的树种、制作、造型、养护、鉴赏以及发展动态等等,供参阅。您读了这些文稿有什么感想、意见或建议,欢迎提出来,以便把这个栏目办得更好。也欢迎您来稿。谢谢合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中的盆景素材(刺柏)是极普通的一个树种,制做而成的作品,造型也很一般,且尚未成型、丰满,有待继续养护、培植。而我们之所以选发,看中的是作者能利用一个遗弃的、并不起眼的素材,不拘一格,别出心裁地构思创作。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尤其对广大业余爱好者来说,更具有借鉴、启发意义。我们希望专业或业余盆景工作者,决不要一味追求名贵树种,更不要到处去采挖树桩,破坏生态环境,而应该就地取材,开发利用本地资源,自培自育,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推动盆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走自育素材之路,需提前进行接续性培养,只有培育出好素材,才能创作出好作品,从而拉动市场,吸引更多的人地走上自育盆景素材之路,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盛夏的一天,约下午2时许,我们几位盆景爱好者应约来到盆景人时兆先的家。大家正在热烈地讨论“规则式”盆景有没有发展前途的问题时,忽见一位老大爷,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推着一辆沉重的自行车由大门而入。时先生一见,马上迎了过去,热情地把他招呼进来。没等主人多说,一稳住车,老大爷就直奔主题:2008年春天买的一盆已嫁接过的雀舌罗汉,入夏以来就这样慢慢枯黄,不知是否会死掉。  相似文献   

12.
由审美实践创造了盆景艺术从盆景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祖先在长期劳动生产中,逐步认识了花早树木的自然之美,并把它作为审美对象,以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要求。这已有悠久的历史了。自魏晋以来,文坛上的山水诗、山水画以至山水园林,都有着高度的发展。在园林艺术发展中,派生出直接以自然树石为创作素材的些子景,纳山野景观于居室之内,即现在的盆景。又进一步以树木为主构成了树桩盆景,成为带普遍性的群众审美对象。而岭南盆景,在南方气候环境中,形成别开生面的地方风格,于晚近自成流派。仅这些事实,历史地说明树桩盆景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古典美学始终紧密联系,形成了自己的审美习惯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所以鉴赏盆景艺术,必须  相似文献   

13.
盆景的养护管理贯穿于盆景创作的全过程,养护管理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盆景作品的成型时间,还关系到创作的成败。我们有优秀素材却做不出优秀作品甚至相当数量的成功作品艺术生命短暂,过早走形或枯残夭折,这其中除技Ij技艺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就是养护管理上的欠缺。某一个环节的养护管理失当,都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致残致死。  相似文献   

14.
盆景具有创作的连续性和可变性。树小盆景最具有代表性,其中松柏类盆景的可变化性最为典型。就盆景创作规律而言,从素材的培养开始到实施每一个具体制作环节,一件作品的完成时间大约在10年左右。在这漫长的连续制作过程中。作者根据作品的不断生长变化,会在不同的制作阶段改变自己的审美认识,从而重新确立创作方案,对原作品进行改作。从实际创作意义上,改作是盆景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性,也可以说是盆景创作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5.
我的恩师贺淦荪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倡动势盆景,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并留下了精辟的论述:“树石盆景能充分表现自然美、高度创造艺术美和意境美。一传自然之神,二传作者之神,两神于一体。融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于一炉,既弘扬民族文化,又展现时代精神。”过去的盆景分类,忽视了树石结构的盆景类别简单地称为石上式、附石式,不是归类于树桩盆景,就是纳入山水盆景或水旱盆景。  相似文献   

16.
用盆景艺术向世界宣传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是海派树石盆景《浦江源头》的创作初衷。早在2006中国陈村世界盆景赏石博览会上,《浦江源头》就赢得了中外盆景界权威人士的高度赞赏。美籍国际盆景雅石协会(BCI)和世界盆栽友好联盟(WBFF)领导人琳达布兰特颇为欣赏地与《浦江源头》合影留念。《浦江源头》能在大展上引起震撼,不仅让人领略了海派盆景的魅力,而且向世界展现了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举办地的母亲河——黄浦江源头的神韵美境。  相似文献   

17.
我在果树盆景造型中引用岭南盆景“截干蓄枝”的技艺,收到较好的效果。一、以材而型,物尽其用主干是果树盆景的大梁,决定着盆景的走势和动态。以材取势,进行截干,缩龙成寸,是用大自然得来桩材造型的首要原则。不可执意追求某种干型,忘记自然和谐。在动手截干之前,要反复琢磨推敲,依素材趋向决定取舍,并考虑新枝走向,宜直则直,宜曲则曲。一般应去直留曲,去大留小,去中留边,去高留低,确定该素材造什么型,成什么景来体现它的自然美和意境美,做到以材造型,物尽其用。二、选好枝级,层次分明枝干是骨架,决定着果材盆景的冠型,是花与果的载体。果树盆景持别讲究层次,果农常说:“剪树不分层,等于未学成。”即是此意。在截干造型构思时,要先给素材定向、定位,确定前后、左右,找出观赏效果的最佳角度,作为观赏面(即正  相似文献   

18.
寻梦中国盆景,相约美好安康。在今年第八届中国盆景展会上,来自全国80多个城市的盆景艺术家、爱好者组成了近百人盆景创作大赛团队。我有幸参加,并以作品山石盆景《金州人家》荣获金奖。现将创作过程叙述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花卉园艺》2010,(15):15-17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艺术珍品,它以树木、山石等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神貌,犹如立体的山水画。中国盆景“滥觞于汉晋,形成于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近代一度衰落,今又复兴”。扬州盆景几乎与中国盆景同步,是中国盆景的先驱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这是笔者创作的一件连根式朴树盆景(如图)。枝干如铁骨,在疾风中昂起,想象中它如大海里一艘多桅的船,扬帆冲浪。素材来自山野,没有做太多的改变,所以可以说它是自己直接带着天地同参的涌动力.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引发我们的审美奇想,进入创作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