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芝麻菜为试验材料,对考马斯亮蓝法提取可溶性蛋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可溶性蛋白的主要因素提取溶剂及其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进行初步研究,然后进行正交试验,再采用方差分析验证正交实验确定的提取工艺,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Na Cl溶液为最佳的提取溶剂;芝麻菜可溶性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0.15 mol/L NaCl溶液、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5 min,平均提取量为15.43 mg/g;3个因素对芝麻菜可溶性蛋白提取的影响程度大小先后顺序为:NaCl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2.
硬头黄竹叶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流提取硬头黄竹叶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溶剂、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黄酮提取量的因素主次顺序是: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5%、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2h、料液比1 g∶30 mL.  相似文献   

3.
杜仲叶中桃叶珊瑚甙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料液比为因素,以桃叶珊瑚甙提取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对杜仲叶中桃叶珊瑚甙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影响提取效果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参数为:温度80℃,时间1h,料液比1∶8。  相似文献   

4.
李南薇  范媛媛  陆映机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116-117,127
以狗肝菜为原料,用水浸提狗肝菜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多糖提取提取率的因素大小表现为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12、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h,在此条件下狗肝菜多糖提取率为18.16%.  相似文献   

5.
宽叶荨麻叶绿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林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35-12236,12239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宽叶荨麻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为宽叶荨麻叶绿素的提取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浸提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宽叶荨麻叶绿素提取的最佳浸提溶剂、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并辅以超声波提取法进行提取效率的比较。[结果]以80%丙酮为浸提溶剂的宽叶荨麻叶绿素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温度56℃、浸提时间7 h。影响宽叶荨麻叶绿素提取效率的主次因素顺序是: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浸提法的比较,得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具有速率快、效率高的优点。[结论]料液比是影响宽叶荨麻叶绿素提取效率的最主要因素,超声波提取法可明显提高宽叶荨麻叶绿素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葡萄籽油的生产、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葡萄籽油,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提取率最高。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提取率增加,超过3 h后提取率的增加趋势不明显。料液比为1∶8(g/ml)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葡萄籽油提取率增大,50~60℃时增幅较大。各因素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结论]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8(g/ml),提取温度70℃,该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14.85%。  相似文献   

7.
张烨  唐玲  杨颖  彭友伦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8):1199-1202
[目的]探讨紫茎泽兰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紫茎泽兰黄色素作为织物染料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紫茎泽兰中黄色素的提取效果,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提取溶剂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以确定紫茎泽兰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各因素影响紫茎泽兰黄色素提取效果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综合考虑工艺成本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 h,料液比1∶60,乙醇浓度70%.[结论]以7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60、80℃下提取2.0 h可有效提取紫茎泽兰黄色素,且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采用碱提酸沉法从花生粕中提取花生分离蛋白,用蛋白质提取率作为衡量提取工艺的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确定碱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g∶10 mL、pH值10.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花生粕蛋白质最高提取率可达75.88%。在试验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桑叶叶绿素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优化桑叶叶绿素提取工艺,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响应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则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从中选取对叶绿素提取结果有明显影响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料比3个因素进行优化;并利用Design Expert 7.1.6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桑叶叶绿素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5.25 h,提取温度56.5℃,液料比103∶1;在此条件下,桑叶叶绿素质量分数为5.376 mg/g,与预测值5.451 mg/g接近.说明根据Box-Behnken模型、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的桑叶叶绿素提取优化工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法优化乌饭叶色素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全波长扫描,初步确定了乌饭叶色素的最佳提取溶剂和最大波长,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乌饭叶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以确定乌饭叶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蒸馏水,最大吸收波长为312 nm;各因素影响色素提取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乌饭叶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20(g/mL)、提取时间1.2h、温度100℃,该条件下色素得率为148.5mg/g。  相似文献   

11.
邹登峰  谢爱泽  刘笑浦  陈艺  章艳  叶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95-12097
[目的]研究金花茶叶中叶绿素的提取方法及温度、pH、光照等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金花茶叶叶绿素提取的影响。此外,从光照时间、温度和pH三个方面来研究叶绿素稳定性。[结果]金花茶叶叶绿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为95%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液(V/,V 1∶1),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为1∶50,提取时间为3.0 h。影响金花茶叶叶绿素提取效率的主次因素顺序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而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更有优势。叶绿素在高温、强酸、强碱和光照下很不稳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高效,可用于金花茶中叶绿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对小叶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水煎法提取黄芪多糖,采用固液比、提取溶剂、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试验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所得黄芪多糖处理小叶杨幼苗,探究黄芪多糖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最终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60℃,提取1.5h.正交试验得出优化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60℃,提取1.0h.10 mg/ml的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的含量,而0.1 mg/ml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b的含量.[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植物叶绿素含量,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榴花中多糖。为优化石榴花多糖提取条件,选取单因素试验中影响差异显著的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和乙醇沉淀最终浓度4个因素,并运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石榴花多糖最佳水提醇沉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3 h、固液比1∶20(g∶m L)、乙醇浓度80%醇沉。其中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及醇沉终浓度对多糖得率影响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14.
甄天元  慕鸿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93-14495
[目的]确定溶剂法提取橙皮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橙皮为原料,采用溶剂法提取其中的类胡萝卜素,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浸提溶剂种类、浸提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类胡萝卜素得率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橙皮中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优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出,以丙酮为浸提溶剂,料液比为1∶15 g/ml,浸提温度为60℃,浸提时间为60 min时,类胡萝卜素得率最高。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影响橙皮中类胡萝卜素提取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为1∶20 g/ml,浸提时间为60 min。在该条件下,类胡萝卜素的得率达到97.3 mg/kg。[结论]该研究可为橙皮的综合利用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采用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剂,研究了在不同乙醇浓度、料液比、回流温度和回流时间等单因素影响下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得率,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黄酮类化合物得率的单因素顺序为料液比〉乙醇浓度〉回流温度〉回流时间。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g/ml)、回流温度85℃,回流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9.51%。[结论]加热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得率较高,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6.
梁晓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63-10867
[目的]研究银杏壳中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乙醇水溶液作提取溶剂来提取银杏壳中的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温度等主要因素对银杏类黄酮提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传统醇提取法和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银杏壳中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传统醇提取法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乙醇浓度为75%,料液比为1∶45(W/V,g/ml,下同),提取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类黄酮的得率为0.503 4%。微波法提取银杏壳中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微波温度为60℃,乙醇浓度45%,料液比1∶30,微波提取时间480 s;在此条件下,类黄酮得率为0.815%。[结论]微波提取法操作极为简便迅速,是一种快速、高效、节能的新型提取工艺,与传统醇提法比较,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以纯净水为溶剂进行低温浸提白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浸提温度有利于提高白茶中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的提取率,但温度过高提取率反而下降,较高的浸提温度是导致茶汤褐变的主要原因;减小固液比和延长浸提时间可提高提取率.影响白茶中有效成分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固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优化的低温浸提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55,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温度50℃.  相似文献   

18.
扶庆权  李健  除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165-8167
[目的]优化花生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花生粉为原料提取白藜芦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白藜芦醇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有机溶剂回流提取花生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花生白藜芦醇得率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有机溶剂回流提取花生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50 min;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的得率达到0.46%。[结论]该方法优选了花生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项东宇  郭洪丽  常波  陈桂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07-18508,18511
[目的]优选防风色原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以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防风色原酮含量的影响。[结果]防风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 min。[结论]微波提取技术具有时间短、效率高的优点,可较好地用于防风色原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