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深山含笑,为木兰科常绿高大乔木。该树种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病虫害少,是一种速生常绿阔叶用材树种。现将其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圃地选择。深山含笑属浅根性树种,圃地应选择排灌条件好、光照中等、土层深厚且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相似文献   

2.
根据城市绿化对常绿阔叶景观树深山含笑、乐昌含笑苗木的需求和生产实践,总结出绿化苗木培育技术,为绿化大苗培育的技术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深山含笑 (MichliamaudiaeDunn .) ,别名野厚朴、光叶白兰花、莫氏含笑 ,为木兰科常绿高大乔木。该树种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繁殖容易 ,病虫害少 ,是一种速生常绿阔叶用材树种 ,也是我省优良的乡土树种。其枝叶茂密 ,冬季翠绿不凋 ,树形美观 ,早春满树白花 ,花大 ,有清香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是庭园绿化观赏和四旁绿化优良树种。为适应林种、树种结构的调整和城市乡村美化之需 ,我们对深山含笑的苗期生长节律及其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1 苗期生长节律的观测试验培育深山含笑 6 6 7m2 ,于2 0 0 0年 11…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部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的区系组成和林分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南部的九连山研究了天然的和择伐过的常绿阔叶林的树种组成和林分结构.主要构成树种是常绿阔叶的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罗浮栲(C.fabri)、甜槠栲(C.eyrei)、米槠栲(C.carlesii)、南岭栲(C.fordii)、鹿角栲(C.lamontii)和木荷(Schima superba).常绿针叶树种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也是主要成分.马尾松在坡脊和坡的上部占优势.许多落叶阔叶树种,如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和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以较低的优势与常绿阔叶树种共同出现.它们补丁状分布在择伐过的林分中.种内的分布格局和种间的空间分布关系表明,主要构成种之间的空间集中分布地的分离是在一个小的尺度上.  相似文献   

5.
哀牢山徐家坝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系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邦兴  范家瑞 《林业科学》1990,26(5):396-401
本文根据组成森林的区系(地理)成分,着重讨论了徐家坝湿性常绿阁叶林的区系组成,森林的性质和区系起源。讨论表明组成湿性常绿阔叶林的区系以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为主,以西南特有种为特征和热带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北缘成分共同组成,并在垂直结构中形成梭状图式。具亚热带和热带北缘区系特性及起源古老的特点。与邻近森林区系的关系表现出与中国喜马拉雅南部及热带东南亚北部山地森林区系更近亲。结构5层,8种层片。所有这些表明该森林是亚热带山地垂直带上部典型的常绿阔叶林。由于生态环境特殊与同类其他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不同。  相似文献   

6.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杭州午潮山常绿阔叶林中进行了3a的定位研究,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水分输入、输出过程,以及水分输入后的再分配进行定量的分析,为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的养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采伐强度对闽西常绿阔叶林林分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多样性分析方法和改进后的 M.Godron 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5种不同强度采伐(弱度9.8%、中度24.5%,强度46.8%和极强度72.3%和皆伐)作业10 a后林分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择伐林地林分处于稳定状态,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强,林分的稳定性开始逐渐降低.皆伐林地林分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于常绿阔叶林的科学经营,从稳定性出发,应尽量采取择伐方式,尤其是中低强度的择伐方式.  相似文献   

8.
午潮山常绿阔叶林气候生态效应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午潮山常绿阔叶林气候生态效应,经过8年(1988 ̄1995)定位观测研究,取得了若干规律性数据,加深了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气候生态学特征的认识,为持续经营、保护、利用和发展常绿阔叶林,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文中较系统地论述了午潮山常绿阔叶林的日照、温度、湿度,林内降水量再分配,酸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三明地区常绿阔叶林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常绿阔叶林现状和针叶林化问题;常绿阔叶林顶极群落的作用;三明地区发展常绿阔叶林的有利条件,并列举了该地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及其分布情况;介绍七种繁殖成功的珍贵用材阔叶树种的繁殖方法和用途。  相似文献   

10.
天然常绿阔叶林是浙江省建德市的地带性顶级群落类型,具有多种林林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特征。该文就该市常绿阔叶林资源现状、过量消耗原因、恢复发展对策及保护和发展天然常绿阔叶林的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区酸区酸雨出现的频率平均为20.65%,常绿阔叶林冠层这爱水和树干流均使降雨的PH值发生变化,总径流水和地表么流水的PH值则是常绿阔叶林的低于荒草疏林地,林内土壤酸性较林外土壤强,且表层土要酸于下层土。  相似文献   

12.
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湖南省常绿阔叶林进行群落分类,结果表明,重要值指数在数量分类中,可以代替重要值作为群落中种的综合特征值;此法将湖南常绿阔叶林的24个样地,划分为16~17个群系,与《湖南森林》(初稿)的划分相似,表明其是具可用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承慧 《湖南林业》2007,(12):19-19
深山含笑,为木兰科常绿高大乔木。该树种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病虫害少,是一种速生常绿阔叶用材树种。现将其育苗技术介绍如下。一、圃地选择。深山含笑属浅根性树种,圃地应选择排灌条件好、光照中  相似文献   

14.
应用多样性分析方法和改进后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5种不同强度采伐(弱度9.8%、中度24.5%、强度46.8%、极强度72.3%和皆伐)作业10 a后林分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择伐林地林分处于稳定状态,随着择伐强度的增强,林分的稳定性开始逐渐降低。皆伐林地林分处于不稳定状态。对于常绿阔叶林的科学经营,从稳定性出发,应尽量采取择伐方式,尤其是中低强度的择伐方式。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人工林更新前后鸟类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25 m固定半径样点法,对浙江省象山县的20~30龄马尾松人工林及其受松材线虫侵袭12 a后长成的常绿阔叶林中的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植被结构差异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处于优势地位的取食集团,在马尾松林中为林下杂食鸟、可变高度食虫鸟及低层叶簇食虫鸟,在常绿阔叶林中为林下杂食鸟和中层林冠食虫鸟;在马尾松林转变为常绿阔叶林过程中,低层叶簇食虫鸟、林下杂食鸟和林下灌草丛筑巢鸟数量开始减少.马尾松林与其受侵袭产生的常绿阔叶演替林之间,记录的总物种数量分别为26和25种,鸟类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无显著差异,鸟类群落相似性系数达到了约0.65,这可能在于两种植被物种组成上存在一定的继承性的缘故;而马尾松林由于拥有发育良好的林下植被及相应的更多的食物资源和更为适宜的林下层取食和筑巢环境,鸟类平均多度显著更高.结果表明,拥有包括木荷幼苗在内的良好林下植被的马尾松中龄林,能在遭受松材线虫病后的10 a左右时间内迅速更新为具有郁闭林冠的以木荷为主要建群种的常绿阔叶林;在马尾松林转变为常绿阔叶林后,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并不会下降.  相似文献   

16.
闽粤栲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粤栲(Castanopsis fissarehd.et wils.),别名黧蒴栲,为壳斗科栲属,常绿乔木,树高达25 m,胸径60 cm以上。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广东、广西、贵州南部以及云南东南部,中亚热带海拔200~850 m暖湿坡谷地的常绿阔叶林中,常为次生林的先锋树种[1]。闽粤栲为中性偏阳树种,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雪灾中的受损程度和特征,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森林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16年1月23日雪灾后,在缙云山的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中分别设置调查样方,将样方中所有树木分为七个受损等级,确定样方内所有树高≥5 m个体在雪灾中的受损等级,并记录受损树木的胸径和所处地形的坡度,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胸径大小、坡度与树木受损之间的关系;计算不同森林类型受损指数,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不同森林类型受损指数之间的差异。[结果]共调查了树木1 041株,受损树木占17.96%,其中轻度受损和重度受损个体占总受损个体比例分别为57.22%和42.78%。树木受损比例随胸径增加而增加;树木受损类型与胸径之间关系密切,断枝少个体比例与胸径显著正相关(P0.01),在轻度损伤中所占比例最高(55.22%),与之相反,倒伏个体比例与胸径显著负相关(P0.05),在重度损伤中所占比例最高(42.78%)。树木受损类型与坡度之间也有一定关系。随着坡度的增加,折断个体的比例逐渐上升,与坡度显著正相关(P0.01);另外随着坡度的增加,断枝多和倒伏个体的比例增加,树木受损程度加重。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受损程度差异显著(P0.05),受损指数结果为栲树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结论]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在此次雪灾中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胸径、坡度和森林类型是影响树木受损程度和类型的主要因素。小径级树木主要以压弯为主,中等径级个体主要以折断和倒伏为主,大径级个体主要以断枝为主。坡度较大的生境中的树木更易在雪灾中受到损害。常绿阔叶林(栲树林)在雪灾中的受损程度相比于常绿次生针叶林(马尾松林和杉木林)更大。本研究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突发自然灾害中的保护和管理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广州流溪河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在广州流溪河上游流域,分布有少量的保存较好的常绿阔叶林,主要见于海拔200m以下的地区。由于分布面积狭小,因此其植物区系并不丰富。种子植物科、属的地理成分表明,该植被型的区系具有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同时具有一定的温带成分,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泛热带分布和旧世界热带分布对该森林的区系性质影响很大。常绿阔叶林植被及其区系都是在中生代末起源于华夏古陆,其中少量的落叶成分也是干旱促成、华夏起源的。  相似文献   

19.
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云南省西南的地带性森林.在对其主要植物群落(群系)进行典型选样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森林的生境、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并对它们的共性和特殊性、垂直分布、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区酸雨出现的频率平均为20.65%,常绿阔叶林冠层穿透水和树干流均使降雨的pH值发生变化,总径流水和地表径流水的pH值则是常绿阔叶林的低于荒草疏林地,林内土壤酸性较林外土壤强,且表层土要酸于下属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