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孟凡拯先生的文章我有不同看法。 2 0世纪 90年代初 ,我地多养本地意蜂 ,王浆产量低 ,育王移虫全是复移 ,没有出现台内浆多育出的处女王小的现象。 1 995年 ,我地引进浆蜂后 ,情况有了变化 ,复移育王的蜂王个体不如以前所育的蜂王大 ,再后来王浆产量不断提高 ,育出的处女王却经常个体姣小。1 999年我向养蜂老师傅请教 ,师傅说 :“是王浆产量高的原因。要选择王浆产量低的蜂群育王。”后来情况略好。 2 0 0 0年我去沈育初师傅处引种 ,又向他请教 ,沈师傅让我选育王群应选王浆台上不做蜂蜡的群 ,把蜜蜂清理过的王台用王浆蘸一下 ,采用一次移…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 ,人工养王 ,需要移卵或移虫 ,移卵育王因其技术难度大 ,不易掌握 ,因此大多养蜂者采用移虫的办法。因采用一次性移虫所培育出的蜂王质量不够理想 ,后来养蜂人又发明了复式移虫法 ,来解决王台接受率低和王台内王浆量少的问题 ,但是在生产实践中所养的蜂王也不是个个都优质 ,批批都好 ;恰恰相反 ,有时王台内王浆越多 ,出房的处女王越小。因此 ,近几年有些养蜂者又改用一次性移虫育王 ,此法掌握得好 ,同样可以育出高品质的处女王。那么到底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处女王呢 ?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 ,将两者有机结合 ,总结出“二次…  相似文献   

3.
绍裘 《蜜蜂杂志》2004,(2):36-36
下面是我养蜂以来,在培养处女王时对处女王优劣的一些判断。a.处女王的个子大小处女王出房后,第一次开箱检查提脾时,我不是先去寻找处女王,而是先摘除空王台,一则避免处女王重返空台内引起窒息,二则能清楚地看到空台下端处女王出房时洞口的大小,根据洞口大小就能判断出处女王的大小。洞口大则处女王的个子就大,相反则处女王的个子就小;不能依王台的大小来判断处女王个子的大小。经验告诉我们,王台的大小不是完全与处女王个子的大小成正相关关系的,所以,我们在挂台时不要随意丢弃小王台,可挂2台、3台都行。如处女王个子很小的为劣,个子适中偏…  相似文献   

4.
自养蜂以来 ,我多次结合有关资料介绍的方法 ,进行人工育王 ,得出以下结论。1 王台内剩余的王浆多 ,育出的蜂王不一定就大 ,也不一定就优。 1 998年春、秋两季用同一高产王育王 ,得出相反的两种结果 ,早春育王后王台内剩余的王浆较少 (但也够吃 ) ,育出的蜂王个体大 ,在以后的生产中表现也好。而 7月中旬 ,群势强壮后育王 ,王台内剩余大量的白色王浆 ,王台也非常大 ,但蜂王出房后个体小得都让人难以置信。2 移虫次数多少 ,对于育王的接受率有关系 ,即复式移虫可以提高接受率 ,但与蜂王的质量和个体大小没有关系。近几年以来我都是采用单式…  相似文献   

5.
也谈育好王     
王台内王浆多育出的蜂王反而小真有其事。我认为王台内王浆多 ,育出的蜂王反而小这一问题是王台内王浆的内在质量差异造成的。王浆质量差是否是高产浆蜂变异过程中的劣迹显露 ,值得探讨。杂志上报道越是产浆多蜂群越容易培育出“侏儒王” ,这已是显然的事实。2 0 0 1年秋季 ,我在蜜型蜂群育王 ,头天向 2 0个王台内移虫 ,不点浆。第 2天检查有 1 2个王台被接受。于是我对1 2个王台采用复式 ,余下的 8个不接受的王 ,不点浆又移入幼虫。介绍王台前检查 ,复式移虫的王台比较大。新王交尾产卵后 9天检查 ,复式移虫育出的蜂王产卵好。我建议蜂业界…  相似文献   

6.
晚春至初秋查寻处女王规律蜜蜂育王期间需要多次查寻处女王。一般情况下,在人工移虫育王的第12、13天后或自然王台封盖后的第7、8天左右,需要检查处女王是否出房,还需要对出房后的处女王的体形、体色、健康状况等作多方面的鉴定,留优去劣,优中选优。另外在处女...  相似文献   

7.
本场育王时也曾出现过成批或个别“侏儒王”现象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蜂种和育王方法有关 ;浆王蜂群中培育出的王台粗大而直长 ,剩余的王浆也比较多 ,但这种王台出房的新王 ,不一定每只都个大质优 ;而用产蜜型蜂王群中培育的王台个头稍短而尖 ,所剩余王浆也比较少 ,但培育的新王也不一定差。就育王方法而言 ,采用复式移虫育王法时 ,有时出现复移后王台中鲜浆表面被工蜂破坏 ,但旧王浆没有被工蜂吸食干净又补入新浆 ,这种王台中所培育的新王质量肯定不好。本人在《中国养蜂》1 996年第 3期《我的育王法》中谈到此种情况。我从养蜂开始…  相似文献   

8.
育王小技     
<正>育王框移他群寄养当谨慎有时因育王群生产需要或防分蜂,需将王台已封口的育王框移入他群寄养。若寄养群蜂王年青,寄养框放进后被寄养群工蜂咬破所有王台拖弃王蛹,则使分蜂处于被动。提王台不能马上介台介王若刚从交尾群中提走新王,随即诱入王台,则工蜂会啃、弃诱入的王台。应在诱入王台前2天提走蜂王,并提出其中的卵虫,在蜂群产生失王感而又无法再造王台的情况下诱入王台。处女王不宜直接介入已出房的处女王直接投入交尾群,若是连续使用的老交尾群,则处女王易被拖  相似文献   

9.
<正>育王时自复式移虫至王台成熟一般需要11天,即移虫之后到11天进入导台工作。在移虫过程中,稍移大点的幼虫,会提早出房。出房后的处女王常常将其他成熟王台咬光,前功尽弃。在实践中利用废旧透明塑料薄管做成王台保护罩,避免了王台早出毁台事故的发生。具体做法如下:找1根直径为1.5 cm的废旧塑料薄管,越旧越好(新管有气味,对王台内幼虫羽化为处女王不利)。将薄膜管按每5 cm长剪下1个,其数量按王台数而  相似文献   

10.
程永春 《中国蜂业》2002,53(6):44-44
我在育王方面采用过很多方法 ,实践证明王台内剩浆多少与蜂王个体大小无关。采用复式移虫育王 ,前后间隔时间有 48小时 ,也有 2 4小时 ,也有上午移虫下午复式移虫。以上培育方法与蜂王个体大小关系不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复移间隔时间越长王台内剩浆亦越多。复移育王的缺点是在二次移虫时 ,由于台内存浆多容易将移入的幼虫捅到浆内 ,降低接受率。复移的目的是幼虫移入王台内有现成的王浆食用而不致于挨饿 ,这种想法是好 ,但不正确。王台内现成的王浆并不适合此时幼虫食用 ,工蜂还需重新饲喂适合幼虫食用的王浆。因此 ,复移时王台内的存浆显…  相似文献   

11.
处女王的贮备和利用在交尾群中,若处女王质量差或交尾不成,或处女王被围杀后,通常再补入王台,因此要分3次育王。第一次育王后,过两天再育少量王,补第一次不出房或出房后处女王质量低劣之群。再过三四天进行第三次育王,补交尾不成之群。但育王次数越多,对王浆产量...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 ,蜂王个体的大小与质量的好坏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外界的蜜粉源丰富 ,天气晴好 ,温湿度适宜 ,王台内的王浆就一定很丰富 ,处女王体大质优 ,交尾成功率高。在新王出房后 ,每个养蜂者都不自觉的要查看一下王台内剩余王浆的多少 ,如果剩浆多 ,就高兴 ,剩浆少 ,就忧愁 ,如果不剩一点浆 ,这批新王要淘汰。每个养蜂者 ,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 ,都希望王台内有丰富的王浆 ,所以有王台内王浆多 ,育出的蜂王个体大的说法 ,成为养蜂的共识。我没有条件找出科学的根据 ,只有拿人作比较 ,不过蜜蜂也是动物。人在幼、少年时期营养好 ,他就长得快 ,体质…  相似文献   

13.
刘仲华 《中国蜂业》2003,54(4):15-15
育王分交尾群时 ,一般都是到预计处女王出房前 2天分交尾群 ,前一天分台、导台。正常情况下 ,养蜂者凭丰富的经验都会处置得很好 ,可是偶尔也会因为移虫的虫龄差距大了一点 ,或是突然天气不佳 ,不便进行导台等因素 ,导致一只处女王先出房而破坏一框的王台 ,由此破坏了整场的育王、换王计划。那么 ,有没有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笔者经过多年观察、摸索 ,不断实践 ,终于找到了既简便又非常实用的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的方法 ,现将相关技术要领加以介绍 :一、贮存成熟王台的工具1、4段台基条嵌入式活动育王框。这种育王框既可新做 ,也可用已有的…  相似文献   

14.
一、换王:必须在7月下旬移虫育王,因为这时正是棉花的盛花期,蜜粉源充足,育王成功率高,而且培育出的新王秋季产卵力强,来年春季不易发生分蜂热。8月上旬王台成熟之前将全场的蜂王用王笼幽闭起来,把王台介入要换王的老王群,介台之前必须将箱内的自然王台检查除尽。另外再组织一些小交尾群以备老王群内的处女王交尾损失时及时补入。处女王出房后几天  相似文献   

15.
巢脾育王法     
培育蜂王对蜂群的发展壮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培育出健康理想的蜂王呢?我曾做过实验,在每年的4月13日左右移虫育王,5月2日前后新王产卵,希望多采刺槐蜜。但是在4月中旬蜂群还不强大,移虫后发现接受率很低,王台内王浆少,育出的蜂王个体小,处女王品质不理想。据统计,一般移虫2小时后检查,接受只有20个,而且框架上附蜂很少。针对这一现象,我将王台取下,把它安置在子圈边上,5天后查看,王台硕大端正,育出的蜂王很理想。  相似文献   

16.
<正>1育蜂王怪事在我半个世纪养中蜂育王的生涯中,无论是人工复移中蜂幼虫或蜂群自造王台,不时会遇到这样的怪事,就是王台正常封盖后,一般情况王台封盖4 d后,台盖会慢慢变为棕红色,随着时间推移台盖颜色会越来越加深,但是少数王台封盖后始终不变色。如果台盖无变化就不是正常的,正常情况下工蜂会将台盖顶端的虚尖部分咬、啃掉,处女王临出前台盖会像铺1层薄网状样,便于处女王咬破台盖后出来。上述  相似文献   

17.
巢脾育王法     
培育蜂王对蜂群的发展壮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培育出健康理想的蜂王呢?我曾做过实验,在每年的4月13日左右移虫育王,5月2日前后新王产卵,希望多采刺槐蜜.但是在4月中旬蜂群还不强大,移虫后发现接受率很低,王台内王浆少,育出的蜂王个体小,处女王品质不理想.据统计,一般移虫2小时后检查,接受只有20个,而且框架上附蜂很少.针对这一现象,我将王台取下,把它安置在子圈边上,5天后查看,王台硕大端正,育出的蜂王很理想.  相似文献   

18.
祝匡益 《蜜蜂杂志》2013,33(8):22-22
人工育王,可在巢框内安装上能转动的木条,在木条上粘几个塑料台基,就成育王框。粘台基的个数可按需要定,一般不超过20个。粘好台基的育王框,先要放人育王群中让工蜂修造,为吸引工蜂上台,可在台基内滴点糖液,待工蜂上台多了,就可育虫。移虫前,先从自然王台内取白色嫩王浆滴在台基内,以防万一工蜂不立即泌浆哺育移入的小幼虫。如无自然台的王浆,可取工蜂或雄蜂房中刚孵化的小幼虫房中的王浆,移虫时也要挑选房中王浆多的小幼虫,只有小幼虫期王浆多,育出的处女王才能体大壮实。  相似文献   

19.
看到孟凡拯先生的文章后 ,想起我在 1 991年一次育王时偶然碰到的问题 ,今写出来与专家及蜂友共讨。1 991年 8月初 ,我和以往一样进行复式移虫育王 ,为了能获得体格粗壮的高产王 ,特地选择了王浆特高产、群势达 1 2框足蜂的蜂群育王。此时外界气温适宜 ,有蜜有粉。心想 ,凭这些条件 ,一定能育出上好的蜂王。其间查看王台 ,一个个都特粗、特长 ,看着如此大的王台、心里美滋滋的。可是 ,蜂王出房后 ,个体都较小 ,还有 4只“侏儒王” ,跟蜜蜂差不多大。我很纳闷 ,为什么这么好的条件、育出的处女王却这么小呢 ?为了搞清原因 ,我决定同样方法继…  相似文献   

20.
下面是我养蜂以来,在培养处女王时对处女王优劣的一些判断. a.处女王的个子大小处女王出房后,第一次开箱检查提脾时,我不是先去寻找处女王,而是先摘除空王台,一则避免处女王重返空台内引起窒息,二则能清楚地看到空台下端处女王出房时洞口的大小,根据洞口大小就能判断出处女王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