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养貂小经验     
林晨 《山东饲料》2009,(8):24-24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陆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鱼类应激性出血症的病因比较复杂,防治困难,经病理研究分析,该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鱼类应激  相似文献   

3.
《山东饲料》2006,(2):31-31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鱼类应激性出血症的病因比较复杂,防治困难,经病理研究分析,该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1发病特点⑴发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高峰期为710月份,以盛夏酷暑发病最严重;水温在25℃以上多发生28℃~32℃发病最严重,20℃以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鱼类寄生虫病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发展,由寄生虫引起的鱼类流行病频繁暴发,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国内的许多学者对鱼类寄生虫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主要在鱼类寄生虫病的危害、寄生虫病流行的季节动态以及寄生虫病的区系发生情况等生态方面做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工作,摸清了许多鱼类寄生虫的种类、分布及流行病学特点,对有目的的防治鱼类寄生虫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文章提出了一些防治鱼类寄生虫病的常用方法和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鱼类迟钝爱德华菌病诊断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钝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是目前水产养殖中危害极大的病原菌,它可引起鱼类产生迟钝爱德华菌病,使鱼类腹部积水肿胀、体表出血、肠内出现黏液,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严重危害了鱼类的养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迟钝爱德华菌能够侵染鱼类宿主细胞,抵抗宿主免疫机制,并能分泌毒素使正常细胞发生病变.防治鱼类爱德华菌病的方法主要为化学治疗法、疫苗防治法和微生态制剂防治法.论文对国内外有关迟钝爱德华菌病的发病情况、致病性研究、诊断方法及防治等诸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鱼类集约化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其养殖产量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鱼类有关疾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其中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俗称"鱼类肝胆综合症"),如用药不当,其死亡率可达50%~60%,其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鱼病发生前期运用西药效果明显而后期效果较差,且西药成本较高,我们利用中草药治疗草鱼肝胆综合症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9.
鱼类健康养殖是指通过投放无疫病苗种、全价饲料及人为控制养殖环境条件等措施,使养殖鱼类保持最适宜的生长和发育,实现减少养殖病害发生,提高产品质量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0.
养殖武昌鱼体色与鳞片黑色素细胞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水产养殖,尤其是使用配合饲料养殖的淡水鱼经常会发生鱼体体色的变化,这是困扰淡水养殖和水产配合饲料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发生体色变化的鱼类以前主要是无鳞鱼,如黄鳝、塘鲺、黄桑鱼、斑点叉尾鲴、长吻鲍等。目前发现在有鳞鱼类,如武昌鱼、草鱼、鲤鱼等中也经常发生体色变化。体色变化的主要特征是颜色变浅(变白),同时,在体色变化时体表粘液减少或没有了粘液,体表有一定程度的出血,在一些地方将这种变化称为“鱼体发毛”。目前针对养殖生产中出现这类问题的研究报告不多,  相似文献   

11.
鱼类免疫组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世界渔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高密度养殖模式也引起水产动物病害的频繁发生,并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作为主要水产养殖对象的鱼类,在其与病原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靠其免疫系统来抵御外来病原生物的侵害,通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免疫防御机制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因此,对鱼类免疫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认识鱼体同病原间的作用方式,反映鱼类赖以生存的水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鱼类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鱼类养殖的饲料添加剂受到广泛关注。中草药添加剂因其原料天然、毒副作用小、无污染等优点深受养殖户们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鱼类养殖。文章通过对中草药添加剂的特点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阐明中草药添加剂在鱼类养殖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以期为中草药添加剂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梁德海  孙恺君 《饲料工业》1997,18(12):34-36
黑鲷人工配合饲料中间试验研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梁德海王辉亮李荷芳刘发义烟台水产集团公司孙恺君段钰冯东岳于文峰黑鲷是我国东南沿海及日本、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海水养殖的名贵经济鱼类。目前,国内养殖黑鲷的饲料主要是鲜杂鱼虾等。随着近海渔业资源减少,作...  相似文献   

14.
日本1975年法律指定的淡水养殖鱼类有鳗鱼、鲤鱼、虹鳟、香鱼,海产养殖鱼有(鱼师)鱼、真鲷,1990年又增加了银鲑。在这些养殖鱼中,鳗、(鱼师)和真鲷一直都是以鲜鱼为饵料进行养殖的。随着鱼虾营养学研究和饲料生产技术的进步,人工配合饲料不但已适用于以上这些鱼类的养殖,而且还适用于其他鱼类和甲壳类的养殖。目前,淡水养殖的主  相似文献   

15.
鱼类的营养需要及营养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锐全 《广东饲料》2001,10(5):30-32
养殖鱼类需要摄食营养全面平衡的饲料来进行生长、繁殖以及其他正常的生理活动。饲喂鱼类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养殖鱼类的营养需要,使鱼类获得最佳的生长、最佳的产量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同时产生最少的废弃物,从而达到最高的利润和最佳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类病害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养殖者的经济效益。而鱼病的发生是由于鱼体、病原体和养殖环境三者之间失去平衡所产生的现象,即鱼类疾病的发生与鱼类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鱼类的健康状况又直接受到饲料营养水平的影响。饲料的营养水平不但与由病毒…  相似文献   

16.
海水鱼类的营养需求及饲料的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伦甫 《饲料研究》2006,(3):48-49,52
1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及饲料使用现状 我国海域辽阔,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km,浅海、港湾、滩涂面积大,从南到北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种气候区,很适于发展海水养殖业.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海水鱼类养殖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海水鱼类多种养殖模式的推广以及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的突破,养殖技术的日臻成熟,极大地推动了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的发展.据国家农业部渔业局统计,2005年上半年海水养殖产量达519万t.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陆基工厂化养殖、滩涂养殖和网箱养殖等.主要的养殖品种有美国红鱼、真鲷、河豚、鲈鱼、石斑鱼、大黄鱼、牙鲆、军曹鱼等20多种.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了解养殖模式与饲料原料对养殖鱼类肉质的影响,改善和提高养殖鱼类肉质,研究对池塘养殖、水库网箱养殖与湖泊养殖等养殖模式及蛋白质类、糖类与油脂类等饲料原料对养殖鱼类肉质的影响进行论述和分析,旨在为优质鱼肉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淡水养殖主要是利用池塘、水库等淡水区域来养殖鱼、虾、蟹、贝等经济性鱼类。淡水养殖的投资较少,养殖品种比较灵活、生产比较稳定,在鱼类的养殖中占的规模也比较大。我国淡水养殖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本文分析了我国淡水养殖的现状,论述了制约淡水养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鱼类脂肪肝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杨帆 《饲料广角》2012,(4):43-46
本文综述了鱼类脂肪肝的病理特征、形成机制与诱发因素。特别是饲料中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主要营养素组配不平衡对鱼类脂肪肝病变的诱导作用.为防止养殖鱼类的脂肪肝病变、提高养殖鱼的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花鲈俗称鲈鱼、七星鲈、花寨,广泛分布于渤海至南海的近岸水域以及通海的江河水域,是一种广温广盐性凶猛肉食性经济鱼类,具有生长较快、适应性广、味道鲜美等特点。花鲈既是我国重要海水养殖鱼类,也可以作为淡水驯化养殖的重要鱼类。2016年我国花鲈的养殖产量为13万吨左右。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病害发生日益严重,细菌性病害成为限制其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子。破译花鲈基因组、发掘抗病抗逆生长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