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总结了在浙江省嘉善县不同耕作制度下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特点,发现耕作制度的改变不仅影响稻纵卷叶螟繁殖率和种群数量的消长,而且各代为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也随着改变。当前直播单季晚稻模式十分有利于稻纵卷叶螟发生和为害,大发生频率高,且为害期长,稻纵卷叶螟为害状明显,农民非常重视防治,用药量大,防治次数多,容易造成盲目和过度用药。总结并提出了在不同耕作制度下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2008年安顺市稻纵卷叶螟重发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在安顺市发生为害逐年加重.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与自背飞虱并称“水稻两迁害虫”。由于发生面积大.为害重,每年各级地方政府、农业部门及广大农户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该虫的防控。2008年安顺市稻纵卷叶螟的灾变,引起人们的重视.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防治出现了新的变化。笔者现对安顺市稻纵卷叶螟的发牛和防治对策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栽插密度、施氮量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综合生态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应用回归最优设计,评价了水稻栽插密度与施氮水平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的综合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密度与氮肥均是诱发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水稻纹枯病发生为害的主要因子,但影响的侧重点不同,密度主要影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虫量的再分配;氮肥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的影响,以及对水稻纹枯病的水平扩展作用要大于密度的作用;而密度对水稻纹枯病的垂直扩展作用略大于氮肥的作用,二者的交互  相似文献   

4.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稻纵卷叶螟在鄂州市水稻上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地开发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指导大面积防控工作。2009年9月1日进行了防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水稻主要病虫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善忠  曾宜杰 《江西植保》2003,26(1):16-17,15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与不防治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影响,水稻整个生育期完全不施药防治,各种病虫害为害严重。主要病虫害施药防治与完全不施药防治比较,水稻产量增加明显。主要病虫害对水稻产量影响大小依次为:钻蛀性螟虫>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稻。  相似文献   

6.
稻纵卷叶螟的简易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地水稻上的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来势猛、发生重.稻纵卷叶螟原是局部发生、间歇为害的害虫,但现在随着施肥量增大、种植优质稻和矮秆品种等因素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为害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的常发性害虫.  相似文献   

7.
肖定明 《植物医生》2010,23(2):10-10
<正>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cis medinalis(Guenée)俗称卷叶虫,是黔东南州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对黔东南州水稻生产的影响较大。2008年黔东南州稻纵卷叶螟大发生为害,是历年来发生为害最重的一年,累计发生面积14.14万hm2,虽  相似文献   

8.
稻纵卷叶螟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纵卷叶螟是江汉平原水稻上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 60年代发生较轻 ,70年代大发生频率增加 ,80年代中期前发生为害明显下降 ,80年代后期以来又暴发为害 2次。稻纵卷叶螟每年 5~ 6月开始从南方迁入然后逐渐繁殖为害 ,到 7~ 8月份达到为害高峰 ,8月下旬末至 9月初前后 ,虫源开始南迁 ,1 0月分迁出结束。本文综合分析了荆州市植保站和荆州区气象站 1 980~ 2 0 0 2年稻纵卷叶螟的田间系统调查数据、灯下诱虫量和有关气象因子的历史资料 ,旨在探索稻纵卷叶螟在荆州市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为提高测报水平 ,因地制宜地搞好综合防治提供依…  相似文献   

9.
潘文勤 《广西植保》2009,22(3):35-36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重要迁飞性害虫之一,常呈暴发性发生为害.其对水稻危害严重,大发生时一般减产2~3成,严重的减产5成以上.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格局的调整和防治药剂的改变,稻纵卷叶螟发生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稻纵卷叶螟测报技术改进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规律的变化,经过多年稻纵卷叶螟测报和防治工作的实践,对稻纵卷叶螟监测方法和预报技术作了相应的改进,从而提高了稻纵卷叶螟测报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为有效开展稻纵卷叶螟防治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1.
稻纵卷叶螟发生预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的一种害虫.以幼虫为害水稻叶片.将叶片纵褶,藏身其中,取食叶肉.水稻受害后.空瘪率增加.千粒重降低,一般可减产20%~30%.重的在50%以上.大发生时。稻田一片枯白,甚至颗粒无收。为此,笔者结合本地区水稻生产特点.分析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特点和预测方法.提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新干县、万安县、峡江县、永新县、吉水县在早稻和晚稻上开展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不及频振式杀虫灯,单独使用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成虫,防效为30%~50%,每季水稻减少施药1~2次。当稻纵卷叶螟出现迁入、为害高峰时,每667㎡挂一个诱芯难以控制为害,需配合药剂防治,当田间新虫苞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开展药剂防治,性诱剂+药防的效果好于常规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3.
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对比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纵卷叶螟,属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以幼虫纵卷叶片成苞,在内啃食叶肉。稻纵卷叶螟分布于中国各稻区,但以南方稻区发生为害严重,而且抗性产生迅速,传统药剂已无法有效地防治稻纵卷叶螟为害。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文摘     
稻纵卷叶螟为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研究 /梁家荣… (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221121)∥安徽农业科学 .-2001,29(2).-178~180   稻纵卷叶螟对水稻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功能叶受害后造成的产量损失,粳稻品种大于杂交籼稻;千粒重损失及空秕率和产量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叶位受害对经济产量的影响,总趋势是由上而下依次递减,水稻植株各器官存在着─定的经济补偿力。淮北稻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指标,初步定为粳稻百丛30~40头,杂交籼稻百丛40~50头。 (何立)  23%宝穗防治水稻纹枯病使用技术研究初报 /…  相似文献   

15.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四(2)、五(3)代为害造成的白叶损失较为常见,且研究报道较多。近几年随着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推广和中、后期肥水水平的不断提高,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有向单季晚粳稻中后期发展的趋势。2002年六(4)代稻纵卷叶螟在常熟地区大发生,一般田块自然白叶率5%左右,严重田块白叶率高达40%以上。为明确六(4)代稻纵卷叶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测报和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稻纵卷叶螟白叶为害损失测定研究。1调查方法1.1取样方法试验分别在本市的唐市、练塘、虞山镇同时进行。品种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武育…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在盘县大发生,虫量大,范围广,为害严重,发生程度是盘县近20年来最为严重的年份。由于各级业务部门和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农户积极防治,对第四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好,大面积水稻为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损失较小。现就2008年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7.
李春光  李懿静  林英  庞慧  王燕 《广西植保》2007,20(Z1):96-97
博白县历年来均受到迁飞性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稻纵卷叶螟是我县水稻生产上的重大病虫害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宜兴市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演变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宜兴市近16年来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情况连续监测结果的分析研究,基本摸清了本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演变规律.7月下旬至8月下旬的四(2)代和五(3)代是本区粳稻上的主要为害世代.对本地区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早稻抛秧田病虫发生特点与为害损失调查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稻抛秧田水稻主要病虫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均比移栽田发生为害重,穗期更为突出。在不防治的情况下,抛秧田病虫为害损失也重于移栽田。  相似文献   

20.
稻纵卷叶螟是浦北县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据63a的资料统计,重发生年份发生面积(当年各世代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面积之和)占种植面积比例达128.67%,一般年份发生比例为10%~40%;其中,年发生面积达60%以上的有6a,占9.52%,年度间差异较大.为更好地开展稻纵卷叶螟防控工作,将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许可值下,现根据1950年以来,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