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在四川稻区的分布和危害,并就现有化学杀螺剂进行了药效评价和综合防控技术的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福寿螺目前在四川省16个地区均有分布,以成都、乐山、泸州等地福寿螺的危害较为严重.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杀螺胺乙醇胺盐对稻田福寿螺防效最高,达86.74%,而杀螺胺、四聚乙醛等防效相对较差.综合防控措施的灭螺效果为89.73%~93.64%,保苗率56.13%~80.36%,每667m2挽回经济损失553.21元.福寿螺在四川省分布广,化学杀螺剂需交替使用,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不同浓度碳铵毒杀福寿螺和田间不同碳铵用量防控福寿螺试验,结果表明:碳铵毒杀福寿螺效果非常好,碳铵1.874g/L、1.244g/L浓度下,12h福寿螺全部死亡;碳铵0.935g/L浓度下,24h福寿螺全部死亡。碳铵不同施用量试验范围内,单位面积碳铵施用量越多,死螺率越高,保苗效果越明显,后期有效穗越多。综合结果表明稻田移栽前施碳铵具有既施肥又杀螺的双重效果,用碳铵防控稻田福寿螺是环境和生态友好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几种药剂防治稻田福寿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种药剂防治稻田福寿螺试验陈秉瑶(鹿寨县植保站)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因可供人食用,鹿寨县于80年代引进,但由于味道不佳而滞销。该螺适应性广、繁殖力强、食性杂、食量大,因而迅速扩散到农田危害作物。近年,福寿螺在部分稻旧已成为一大害螺。螺口密...  相似文献   

4.
几种药剂防治稻田福寿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秉瑶 《植物保护》1994,20(5):46-46
几种药剂防治稻田福寿螺福寿螺(AmpullariacrosseanaHidalgo)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可供人食用。广西于80年代引进,后由于味道不佳而被弃之于野外。该螺适应性和繁殖力均很强,食性杂、食量大,被弃之螺迅速扩散到农田危害作物。近年...  相似文献   

5.
《植物医生》2011,(5):34-34
适应性广、繁殖力强、食性杂、食量大、蔓延快的福寿螺,目前已入侵到我国13个省(区、市)246个县(市),发生危害面积42.7万hm2,秧田和分蘖期稻田受害7%~15%,高的达64%。8月24日,农业部在四川省新津县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现场灭除活动,旨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知毒、识毒、防毒和灭毒能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投身到外来入侵生物防控行动中,在全社会掀起一个灭毒除害的高潮。  相似文献   

6.
福寿螺是近年来苏州市水稻及其他水生作物上的重要有害生物,由于其繁殖能力强,容易随水流扩散,目前生产上缺乏有效的监测和防控措施。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定点监测,初步摸清其在苏州的发生规律。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农田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明确了水旱轮作、物理拦截、引诱灭螺、人工捡拾、药剂防控等具体防控措施,并提出下一步的防控思路,为农田防控福寿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植物保护》2011,37(1)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食物被引入我国,由于食味不佳,加上盲目引进和管理不善,逐步扩散到田间,很快上升成为危害水稻的重要有害生物,对水稻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广西在90年代对福寿螺的防控进行了探索和示范,但是对福寿螺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其监测预警、生态控制与综合防治等方面尚缺乏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为此,本项目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福寿螺(Pomacca lineataSpix),又称苹果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动物,原产于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以水生植物为食。20世纪80年代,福寿螺被我国的台湾、两广、四川等地作为一种致富门路引进饲养,后因各种原因而失去市场,养殖户便将大大小小的福寿螺抛进水沟、池塘。由于福寿螺的繁殖力强,防治困难,发生为害逐年加重,最终泛滥成灾,成为稻田新的有害生物,目前已被我国环保总局列为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为了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发生为害,近年来笔者等对贺州市福寿螺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1发生情况1·…  相似文献   

9.
苏州市连续多年开展了对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阻截监测,通过广泛设立监测点,针对重要的有害生物特别是已在本地定殖为害的,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桔小实蝇和福寿螺等开展调查和监测,在摸清其发生和分布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防控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并确立了以人工防治、物理防治、替代控制和化学防治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防控技术体系,有效地控制住了农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我市的扩散蔓延。并提出全区域协同、多部门合作、联防联控等建议来防止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蔓延和危害。  相似文献   

10.
蒋际清 《植物保护》1990,16(4):15-15
福寿螺是一种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及适应力极强的软体动物。食害水稻和水田边的杂草,其肉可食。1985年我县一些乡、镇引进饲养,后因其味差无销路而舍弃,不养又未彻底销毁,现进入稻田。1989年秋县良种场上洋片水沟和部分稻田发现大量福寿螺,今春已扩散致80多亩秧苗被害。在秧苗移栽初期连幼茎剪断食嫩叶,分蘖期食叶片留茎秆。严重影响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1.
纪谷芳 《江西植保》2009,32(3):137-138
福寿螺抗逆性、繁殖力强,扩散蔓延快,在水田、池塘、沟边等水域中繁殖生长,以成、幼螺啮食或咬剪植物的幼嫩组织。在我县中、低海拔的部分稻田已成蔓延之势,成为为害水稻、茭白等水生作物的一种有害生物。根据福寿螺生活繁殖习性与发生为害特点,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小管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 目前已在江苏苏州的河道、湖塘等水体中广泛发生, 并呈现向北入侵趋势。及时准确地监测小管福寿螺在水体中的入侵扩散是有效防控其为害的关键。传统观察法受其生活史、发生状况及环境等影响, 难以在入侵早期及时监测。新兴的环境DNA-宏条形码(environmental DNA metabarcoding)技术可实现对入侵生物快速、灵敏的监测。本文分别采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和传统观察方法对苏州地区河流、湖泊和运河共38个样点的小管福寿螺发生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检测到小管福寿螺的发生率(92.11%)远高于传统观察法(36.84%)。丰度阈值的设定和水体类型对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 本研究为今后运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进行福寿螺入侵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茶皂素、生石灰等防治稻田福寿螺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寿螺已成为我国南方局部稻区严重危害水稻的有害生物,为解决常用的化学杀螺剂污染环境和农产品的问题,分别在室内和大田环境下研究了生石灰、碳酸氢铵、茶麸和茶皂素4种替代物质防治福寿螺的效果。茶皂素、茶麸和生石灰对稻田福寿螺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室内试验中40 mg/L和50 mg/L茶皂素处理在48 h 即达到了100%的防效;在大田试验中茶皂素6.0 g/m2的处理在第4天、1.5 g/m2的处理在第16天均达到了100%的防治效果,且速效性和持效性也显著优于其它物质。30 g/m2和45 g/m2的茶麸处理以及45 g/m2的生石灰处理在大田试验第16天的防治效果也在80%以上。这3种物质对稻田稗草还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碳酸氢铵对福寿螺防治效果较差,且能促进稻田稗草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茶皂素、茶麸和生石灰可作为化学杀螺剂的替代物质在大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稻鸭共育对稻田主要有害生物和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稻鸭共育对中稻和再生稻上有害生物的控制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稻田,鸭放养期能显著控制杂草危害,将为害严重的二化螟、纹枯病、福寿螺和稻飞虱的发生为害控制在防治指标范围内,提高中稻和再生稻产量,减少农药施用,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提高稻谷和肉鸭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5.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传人湖北省的新发生病害,它是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引起的,2009年在公安县晚稻田首次见病,近年来扩散蔓延迅速,由于该病害可经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进行远距离传播,扩展快,隐蔽性强,危害大,已对我省水稻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科学、有效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全国和我省均制定了防控技术方案,但由于该病研究时间较短,一些研究还不够深入,故在防治策略和防治实践上还存在不足,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枣阳市机插秧稻田单子叶杂草主要有稗草、千金子、马唐、双穗雀稗,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机插秧面积逐年扩大,四种单子叶杂草已成为我市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最难防控杂草种群,为了解我市机插秧稻田四种单子叶杂草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有效防控,笔者进行了调查分析。1发生特点1.1出现频率高在水稻扬花灌浆期,我们选择53块机插秧稻田,每块田选取有代表性5个点,计265个点,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与不施药防治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翔  尹勇  罗林明 《植物医生》2005,18(3):31-32
在水稻病虫防治中,单纯依靠化学防治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使稻田生态平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病虫草害发生严重,一些偶发或次要病虫危害逐年加重,部分害虫(例如二化螟)已产生严重抗药性.特别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增加了水稻种植成本,而且还污染了稻米,对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了验证病虫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综合防治技术的效果,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安排,四川省在水稻病虫发生危害具有代表性的天全县和双流县稻区建立了水稻病虫综防技术示范区和不施药对照区,探索科学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严方明 《广西植保》2022,35(1):31-33
甘蔗螟虫是甘蔗的主要害虫之一,且分布广,危害大,会造成甘蔗产量减少和糖分损失,影响蔗糖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对崇左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发生动态和为害特征的介绍,从气候条件、品种选择、栽培制度、防控技术及基层植保服务等方面分析了甘蔗螟虫逐年加重危害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9.
福寿螺是广东的主要外来入侵生物之一,对本土生物数量种类及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造成严重威胁。广东省福寿螺入侵可分为3个历史阶段:引进养殖与逸生建群时期、大规模暴发与危害时期、防治与利用共存时期。福寿螺在广东快速扩散蔓延的主因为盲目扩大养殖,强大的繁殖能力则是其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通过水体转移、爬越围墙铁丝网则是其快速入侵其他地区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利川素有"莼菜之乡"的美誉,莼菜常年种植面积2 000hm~2。海拔1 400m以上、能灌能排的稻田,非常适合莼菜的栽培。近年来,随着莼菜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受规模化种植、莼菜苗老化、病虫基数等影响,莼菜病虫害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制约莼菜的产量与品质。经过多年观察、试验和调查分析,逐步摸清了莼菜主要病虫害种类,并找到了切实可行的绿色防控技术对策。1主要病虫害1.1菱角萤叶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